過度訓練影響大腦決策,讓跑者做出更激進選擇

2020-08-27 跑步聖經

《當代生物學雜誌》(Current Biology)近期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過度訓練會影響跑者的決策技巧,讓跑者更容易做出激進地、衝動地選擇。

跑者備戰比賽時,往往會加大訓練量,認為訓練量越大,備戰就越充分,比賽成績就會越好。

但是,這很容易導致過度訓練,從而造成傷病、身心疲勞、荷爾蒙失衡等。如今,它又增加了一個不利後果,就是影響大腦正確決策。

研究人員將37位競爭力很強的鐵三運動員分成兩組,進行超過9周的研究,他們分別進行正常訓練和過度訓練。

正常訓練組,就是依然按照他們的訓練計劃進行正常訓練,包括跑步、自行車和遊泳三個項目。

過度訓練組,則在第五、六、七三周將訓練量增加40%。

研究人員通過自行車測力計在休息日對受測者的表現進行測量,同時每隔兩天進行一次疲勞感的問卷調查,還通過行為測試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掃描,測試運動員大腦不同區域的活躍度。

結果發現,過度訓練組的運動員不僅疲勞感非常強烈,而且在做出選擇時也更激進和衝動,絲毫不考慮未來的後果如何。

該項研究的作者、法國國家健康和醫學研究院的Mathias Pessiglione博士表示,這主要和大腦中的前額皮質有關。

「前額皮質是認知控制的主要區域,它的功能就是幫助人們抑制衝動和追求長期的目標。

所以,即使關節或者肌肉出現了疼痛,它依然被要求繼續進行運動。而在運動結束之後,前額皮質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之前的水平,導致運動員做出激進的決策。」

另外,過度訓練會導致疲勞和跑步效率下降,研究發現這兩點都不利於運動員完成自己的目標。

因此,研究人員建議跑者適度訓練,每周的跑步裡程增幅不宜超過10%。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換寶

相關焦點

  • 大腦神經元如何影響機體所做出的選擇?
    日前,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Values encoded in orbitofrontal cortex are causally related to economic choice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大腦神經元影響機體選擇的分子機制。
  • 訓練過度是什麼感覺?
    過度訓練的症狀有哪些?文/賈志新 圖/網絡無論是普通跑者講故事,還是精英運動員講傳奇,提到成功二字,總離不開另外兩個字,那就是:苦練。但苦練,就意味著正確嗎?什麼叫訓練過度?把握住訓練量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很多跑者擔心自己的訓練量不夠,總是把自己練到精疲力竭,但成績卻並沒有提升到自己的預期。
  • 新研究表明:重力會影響人類如何做出決策
    雖然零重力對我們的身體機能的影響已經被大量研究,但對決策的影響尚未完全了解。我們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沒有重力的「專用」傳感器,需要通過例如視覺器官、平衡系統以及關節肌肉等多個器官的綜合協作才能對重力產生感知。其中位於內耳的耳前庭尤其重要,它能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情況,我們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與其密切相關。
  • 買買買時大腦是如何決策的?神經生物學基礎比預想得更複雜
    嶽童介紹,也有研究表明,內側前額葉和紋狀體可能在對象的價值評價中起重要作用,並可能存在一小群以共同的神經尺度編碼不同主觀價值的特殊大腦節點,涉及到購買決策中的核心過程。「雖然科學家對人們如何做出價值評估和選擇仍然存在很大疑問和爭議,但大腦對價值的評估已經基本定位於前額葉皮層的相關腦區和網絡。」嶽童強調。
  • 慶慶哥發布譯著《跑者腦力訓練手冊》
    「跑步重塑大腦,大腦也會讓你跑得更好」「作為一名跑者,你最大的資產就是你的大腦」「跑步強化腦力,增強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幸福感」······已完成94個全程馬拉松的毛大慶,今天攜其譯著《跑者腦力訓練手冊》,在北京朝陽區「創意總社1949」湛廬文化思想空間舉辦新書分享會,並與眾跑圈大咖、京城知名跑團代表進行交流,分享其翻譯這本書和幾年來跑步的心得
  • 當你買買買時 大腦是如何決策的?
    具體而言,有研究表明選擇決策中的估值可能涉及到三個過程:潛在回報、潛在成功及時間和努力成本的評估,而前額葉皮層中的前扣帶回、眶額皮質和背外側前額葉在其中作用最為突出,它們共同作用來編碼對價值的選擇。」嶽童說。  嶽童介紹,也有研究表明,內側前額葉和紋狀體可能在對象的價值評價中起重要作用,並可能存在一小群以共同的神經尺度編碼不同主觀價值的特殊大腦節點,涉及到購買決策中的核心過程。
  • 跑者想變得更優秀 只需做出這5個小改變
    王教練微信: wangjiaolian789  有上進心的跑者都想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其實這並不是難事,跑者只需要在某些細節方面做出改變通過熱身,跑者可以讓肌肉、關節、神經系統和精神都做好跑步的準備,大大降低受傷風險。  嘗試單側力量訓練  由於跑步每次邁步時只有一條腿是著地的,所以跑者加強單側的力量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讓跑者的平衡性、穩定性和協調性都得到提高。像單腿硬拉、單腿前蹲、側式平板撐等,都是比較合適的練習項目。
  • 跑者,管理好你的壓力
    跑者的壓力誰人知?跑步會給肌肉、肌腱乃至骨骼帶來壓力,這種壓力會使身體變得更強壯。但是,訓練強度長期超過身體負荷,積累的壓力會引發運動損傷。身體就好似一個水庫,訓練壓力就像水庫中的蓄水,正如蓄水量超出水庫容量後會導致潰壩,過度訓練積累的壓力也會導致身體機能的下降,適得其反。
  • 跑者有必要進行負重訓練嗎?
    很多跑者對負重訓練望而生畏,其實方法得當,即使只是每周一到兩次,也能慢慢感受它帶來的好處。 事實上,跑者比你想像的更需要負重訓練。在日常訓練中增加負重訓練,即使只是每周一到兩次,對於高效的跑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負重訓練幫助跑者達成了三大目標,「它通過強化肌肉和結締組織防止你受傷;也會通過改善神經肌肉協調和力量助你跑得更快;它還會通過改善協調性和步幅效率來提高跑步的經濟性。
  • 你有過「過度訓練綜合症」嗎?
    關於「過度訓練綜合症」的理論,我們所聽說過的,那是相當多。從心理學分析,從神經學探索,以腎上腺為角度,以荷爾蒙為出發點,也有的認為它跟免疫系統運動密切相關,也有的認為它是從心血管方面造成了負面影響。這個過度訓練綜合症,似乎與我們身體上的每一個系統都有莫大關聯,以至於我們無法確切指出引發它的具體原因。
  • 用「魔法一英裡」跑,正確預測跑者的比賽配速與完賽成績
    很多跑者在短距離訓練時覺得自己跑得還不錯,然而一旦參加比賽,完賽成績常常大大的出乎意料。 很多人容易為自己設置一個極富野心的完賽目標,並且據此進行比賽訓練,在這種情形下,受傷、訓練過度,疲勞等狀況是必然的。 正確的做法是根據跑者當下水平,正確估計適當的比賽配速。
  • 提升大腦健康 除了跑步還有力量訓練和瑜伽
    網易體育11月20日報導:研究發現,跑步之類的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瑜伽等運動方式,在提高大腦健康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只要堅持這些運動,都能為跑者帶來益處。
  • Sci Adv:一個完整的大腦網絡支持社會對人類決策的影響
    我們做出的決定基於我們自己的學習經驗,也基於別人的學習經驗。但是有了其他人的選擇,我們如何從他們那裡學習來更好地為我們自己的學習提供信息的呢? 社會學習的過程是否與直接學習不同?圖1:本研究中所揭示的支持決策中的社會影響的大腦網絡示意圖人是社會影響的基礎,這不是秘密。
  • 群體決策中的後入者優勢:異質性塑造更聰明的社交網絡
    該模型發現,落後者可以幫助整個群體做出更有益的決定,而不會延緩決策過程。該研究為影響群體智慧的因素,給出了新的洞見。有證據表明,人類的推理和決策過程可以被模擬為貝葉斯推斷,這反過來又促進了模擬人類大腦認知功能的人工智慧算法發展[5]。
  • 群體決策中的後入者優勢:異質性塑造更聰明的社交網絡
    根據接受創新的傾向,可以將消費者分為「早期採用者」(adopter)和「落後者」(laggard)兩類。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 Bhargav Karamched 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最新論文,針對該現象提出了一個網絡模型。該模型發現,落後者可以幫助整個群體做出更有益的決定,而不會延緩決策過程。該研究為影響群體智慧的因素,給出了新的洞見。
  • 「大腦訓練」浪費時間? 學者解讀大腦認識誤區
    報導稱,另有一批權威專家對人類大腦的認識誤區有了新的解釋。  喝酒會損壞大腦?  報導稱,雖然過度飲酒會導致人在行走和說話方面出現困難,但是不會對大腦造成永久性傷害。「酒精不會殺死腦細胞」,來自英國國家醫療總局下屬的伯明罕大學醫院,臨床神經學醫師如是說,「酒精只是暫時阻礙了腦細胞正常工作。」
  • 如何訓練自己的大腦 用聰明人的思維解決問題
    如何通過思維模型訓練自己的大腦,解決更多問題,做出更好的選擇。開始之前,我先問你的問題,有一位警長跟一位老人在講話,一位小朋友跑過來說你爸爸和我爸爸正在吵架。老人就問警長這小孩是誰啊?經常會說他是我小孩,請問吵架的那兩個人到底是誰?你想看看我五秒鐘之後我來揭曉答案。正在吵架的那兩個人是警長的老公跟他的嶽父。所謂思維模型。
  • 羽毛球教學訓練中,動作反應的訓練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不論什麼水平的練習者都要加強「球感」練習,因為「球感」不是一成不變的,停止練習、情緒過度緊張、精神和身體疲勞等都會造成「球感」下降,甚至消退。羽毛球技術水平高低的體現之一就是「球感」。沒有了「球感」,失誤增多,練習者的競技水平就無從談起。
  • 跑者課堂丨對於持久無傷跑步的終極歸納:跑者需要遵循的三大要素
    為了獲得三大素質,你就應該進行耐力訓練、力量訓練和柔韌訓練三大訓練,很多跑者只是跑,也即只是訓練了耐力素質,而忽視了力量訓練; 建議跑者每周應當進行1-2次力量訓練,這對於提升跑步能力和預防傷痛是十分重要的。
  • 決策:神經元眾包的作用
    在人類社會中,我們最終依賴兩種決策方法:我們可以遵循多數人的意願,或者可以將決策任務委託給領導者,從而將所有討論(和責任)留給這個人。 神經科學家問:這在腦細胞水平上如何起作用?如果您的大腦必須做出決定,那麼您的單個神經元如何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他們使用「多數機制」嗎?也許有些神經元的「觀點」主導了其他神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