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方程無解的情況說明

2020-12-06 初中化學大師

二次方程中的無解情況

以下面的聯立方程組為例,

畫出①和③的圖像,

從圖中可以看出,兩個式子的圖像沒有交點,這就是二次方程無解的原因。

x 2 =-3

讓我們再稍微擴展一下。

x 2 +x+1=0

如果用求根公式解上述二次方程,中的值為負數(超出實數範圍),因此也是「無解」的。

一方面,

x 2 +x+1=0

 x 2 =-x-1

所以,x2+x+1=0是下列聯立方程組中的①代入④後整理出來的式子。

y=x 2 ……①

y=-x-1……④

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為了求出①和④的圖像交點的式子。①和④的圖像如下,由於沒有交點,可證明式子果然無解。

這就是x 2 +x+1=0無解的原因!因為二次函數有範圍,所以二次方程才會出現無解的情況,這就是為什麼一次函數一定有解,而二次函數會無解的原因。知道了原因後,感覺心裡好痛快啊!

相關焦點

  • 一元二次方程無解的情況說明
    求根公式是萬能的,但是二次方程會出現無解的情況!比如下面這個二次方程:x +x+1=0該方程無法進行因式分解,所以用求根公式來解。在解初中數學題中的二次方程時,如果 下為負數,就說明該二次方程「無解」。平方後得到負數的數稱作「虛數(imaginary number)」,因為它是實際不存在的數,所以才會被命名為「虛」數。我們從這個詞的英語語義中也能看出,這個數是想像出來的數,在高中才會學到。
  • 分式方程無解的兩種情況解析
    「分數方程無解: 1、分式方程有增根。 2、x的係數不為0。 如: 方程兩邊同時乘以最簡公分母,將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若遇到互為相反數時。不要忘了改變符號。 (最簡公分母:係數取最小公倍數;未知數取最高次冪;出現的因式取最高次冪。)
  • 關於分式方程無解的探討和反思
    一、分式方程無解的含義分式方程無解是指無論取何值都不能滿足分式方程等號兩邊相等,分式方程無解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原分式方程在等號兩邊同時乘最簡公分母化簡為等式方程後,等式方程無解;第二種情形是在分式方程化為等式方程後,整式方程有解,但是這個解卻讓原來的分式方程分母為0,這個解就叫作分式方程的增根.
  • 初中數學分式方程的增根與無解的區別
    分式方程的增根與無解是分式方程中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同學們在學習分式方程後,常常認為分式方程無解和分式方程有增根是同一個概念,導致在解題過程中出錯.分式方程無解是指不論未知數取何值,都不能使方程兩邊的值相等.它包含兩種情形:(1)原方程化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無解;(2)原方程化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有解,但這個解卻使原方程的分母為0,它是原方程的增根,從而原方程無解。
  • 七年級期中考試複習,方程唯一解、有無數解、無解分析,記住結論
    能使得方程左右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那麼,一個一元一次方程可能會出現多少種解的情況呢?我們可以看幾個具體的例子,然後分類歸納。①2x-4=0;②0x=0;③0x=2的解分別是:x=2;無數個解;無解。
  • 教你區分,八年級數學分式方程增根與無解,經典題常見題解析
    有時候把分式方程同時乘以公分母以後轉化為整式方程,發現整式方程也無解,那麼原分式方程也無解,所以說分式方程無解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後,整式方程無解,那分式方程也無解,第二種情況是把原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之後,整式方程有解,但是這個解會導致原分式方程的最簡公分母為零,所以說這個解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
  • 中考數學專題系列七十七:解答「分式方程無解」問題需注意什麼
    中考數學專題系列七十七:解答「分式方程無解」問題需注意什麼先請大家解答一下這道題:若關於x的分式方程7/x-1+3=mx/x-1 無解,則實數m=?其實,這個解答過程是錯誤的,錯誤出現在最後一步,分母=0,上面的解答漏了一種情況(原分式方程中的分母=0),因為無論哪個分母等於0,原分式方程都無解。所以由原分式方程中的分母x-1=0,得到-4/3-m-1=0,解得m=7,這樣就得到兩個答案m=3或m=7。
  • 張壽武:方程無解,求之不得
    有了無理數和根號2之後,我們就知道二次方程也可以求解,這是我們在中學學的。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事,如果沒有根號,我們求解(二次方程)還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後來又到了三次方程,就是方程再多一個位數。三次方程求解有很長的歷史。在1500年以前,中國一個叫王孝通的人已經知道數值解,那是數值解當中做得比較早的人。但是對精確解,中國人沒有研究過。
  • 八年級數學:分式方程增根(無解)經典題解析
    分式方程的增根與無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增根表示符合整式方程但不符合分式方程的解,而無解則表示方程沒有解。分式方程有增根並不意味著方程一定無解,如果該方程有一個以上的解,而增根的個數少於解的個數時,方程還是有解的。
  • 這個無解的方程,拉開了現代數學的帷幕(9k字)
    I.這個無解的方程,拉開了現代數學的帷幕(4k字)17公式之美,科學Sciences©20201111Wed19 世紀初,歐洲數學界已經尋覓了幾百年,卻仍未找到五次方程的通解。伽羅瓦的一紙證明,潑滅了學界的希望,但也同時拉開了現代代數學的帷幕。
  • 這個無解的方程,拉開了現代數學的帷幕
    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拓撲本質,20 世紀數學界頂級天才格羅滕迪克提出了今天仍然神秘的 Motive 理論,而伽羅瓦的理論在這裡可以看作零維的特殊情況。另一種不同角度的觀點則認為,伽羅瓦群(基本群)完全決定了一類特殊的幾何對象,這是格羅滕迪克提出的 anabelian 理論。
  • 二次方程、二次函數、二次不等式——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
    一元二次不等式(僅以a>0為例來說明,若a小於零,不等式兩邊乘以一1,不等號改變方向或移項,把二次項係數變成正數)的解集與拋物線和X軸位置有關,又對應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二、因式分解型。設X1<X2,(Ⅹ一x1)(X一x2)>0的解集為{x丨x<x1,或x>x2);(x一X1)(X一X2)<0的解集為{×|x1<x<x2}。三、分式不等式。分式方程等價轉化為整式不等式求解。
  • 一元N次方程根的分布情況
    對於一元二次方程大家耳熟能詳,那對於複雜的一元N次方程(或一元高次方程),它的根的結構以及分布又是怎麼樣的,一元N次方程根的結構存在三種類型:實數根,虛數根,實數和虛數的結合。本文將分析這三種類型情況下根的個數以及它們的分布情況。對於z的整函數Z,求出Z=0的所有的根,就等於求出了整函數Z的所有線性因式。
  • 初二下學期,分式方程增根問題全解,無解、正負解解題思路精析
    通過本例題,我們可以知道,求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驟為:去分母(左右兩邊同時乘以最簡公分母)轉化為整式方程,然後再按照解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進行求解。所以解分式方程的關鍵是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但在轉化的過程中是乘以最簡公分母,最簡公分母可能會等於0.因此解完方程後需把所求結果代入公分母,若公分母為零,則所求結果為增根,增根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原分式方程無解。
  • 七年級一元一次方程解的三種情況
    今天我們講一下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情況,都是如下三類情況。當方程中的係數用字母表示時,這樣的方程叫含字母係數的方程。含字母係數的一元一次方程總可以化簡為ax=b的形式,在接下來化係數為1的時候就要對字母a、b進行討論:當a≠0時,方程的解為x=b/a當a=0時,並且b不等於0時,方程無解當a=0時,並且b=0時,此時方程有無數個解
  • 【圓錐曲線】二次曲線方程與形狀的關係
    對於基礎較為薄弱的普通初高中生,建議只閱讀「二次曲線方程的化簡」、「二次曲線形狀的判定」和文末「二次型的線性規劃」部分。二次曲線方程的化簡在本文,我們要對王銳騰-return:【圓錐曲線】二次曲線系及其應用
  • 求解二次方程的新方法
    從中學的數學課堂上,我們知道尋找二次方程的根方法無外乎因式分解,或者配方法,再或者跳去求解過程,直接代入求根公式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以上說的這些方法算不上不同方法,因為求根公式本就是通過配方法而推導得來的。對求解任意二次方程的探索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時期。4000多年來,許多數學領域的知名人物都在這個現在看來十分簡單的問題上留下了自己的記錄。
  • 初三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種計算方法分別適用於什麼情況
    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求解方法有4種,分別是直接開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及公式法,那麼這四種方法分別適用於哪些情況呢?首先我們來看下最基礎的方法,直接開平方法。當b2-4ac小於0時,我們說負數沒有平方根,則方程無法開方,無解.所以我們把b方-4ac稱為判別式,決定了根的情況。公式法配套練習題,這裡經常以這種形式考察,已知方程的實數根的情況,判斷參數的取值。常見於選擇題和解答題的第一問。
  • 牛頓法——二元二次方程求解可視化
    圖1:不同的函數在x=1處都有0現在,如果我們有一個二次方程,我們怎麼解它?我們可以簡單地用二次公式(當只有一個變量x時),但我們先假設我們不知道這個公式。我們只知道如何解線性方程組。我們能否用解線性方程組的知識來解非線性方程組(這裡是二次方程)?
  • 常微分方程中的重要方程:黎卡提方程(一階二次非線性微分方程)
    前面我們了解了什麼是一階線性微分方程,可分離變量微分方程,以及齊次微分方程,本篇講升上一個高度,一階微分方程中的二次微分方程義大利數學家在17世紀提出了著名的「黎卡提方程」,這個方程看上去挺簡單的,但分析起來相當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