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法——二元二次方程求解可視化

2021-01-08 老胡說科學

牛頓和拉夫森

牛頓-拉夫森法。從名字上看,你可能會覺得牛頓和拉夫森作為一個團隊一起工作,然後共同提出了這個方法。但實際上,他們是獨立發現的。還記得他是如何和萊布尼茨一起發現微積分的嗎?為什麼這個人有這麼多想法的時候其他人也有呢?這實際上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對於處於某一領域研究前沿的許多人來說,接下來的步驟通常不會太模糊。

讓我們來看看牛頓-拉夫森法的原理。

x是什麼?

代數的本質是求解未知量的方程。例如,求x,其中:

2x + 5 = 7

很容易看出,上面方程的解是x=1。另一種理解方法是把所有東西都移到一邊,然後調用表達式y,得到:y=2x - 2。然後,我們試著找出y=0求得x。

但是當y用x表示變得越來越複雜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我們能找到所有(或至少一個)滿足y=0得x的值嗎?例如,下面的圖1顯示了y與x之間一些更複雜的關係。但是,在所有情況下,y=0都滿足於x=1(儘管可能不完全滿足)。

圖1:不同的函數在x=1處都有0現在,如果我們有一個二次方程,我們怎麼解它?我們可以簡單地用二次公式(當只有一個變量x時),但我們先假設我們不知道這個公式。我們只知道如何解線性方程組。我們能否用解線性方程組的知識來解非線性方程組(這裡是二次方程)?

y=x

讓我們從任意隨機點x開始,現在,計算我們的二次函數在x處的值,稱它為y,我們的工具是一個線性方程求解器,但我們有一個二次方程。我們把二次方程轉換成線性方程。要做到這一點,只需用一個線性方程近似二次方程(使用泰勒級數)。當我們解這個線性方程時,我們會得到x的一個解,但我們不能期望這個答案是「正確的」,因為我們「作弊」了——解了一個線性方程而不是一個二次方程。唯一不同的是,這次我們用之前的線性方程的解作為起點。最後,這個過程把我們引向二次方程的解,如下圖所示。

圖2:拋物線的牛頓-拉弗森迭代法使我們越來越接近拋物線與x軸相交的點。加大尺寸

現在,你可能已經看到了與前面的可視化非常相似的東西。但是,這是如何擴展到多維度的呢?例如,我們現在有兩個變量,x和y,而不是一個變量x,將方程(2)擴展到二維最自然的方法是:

z=x+y

它是這樣的:

圖3:一個拋物面,一種多圓二次方程。這裡,x和y是維度,z軸代表拋物面的函數形式。和之前一樣,我們要求出z=0。這發生在上圖的綠色圓上,也就是拋物面方程與x-y平面相交的地方。但綠色的圓圈是無限個點,不是一個,兩個或三個等等。這是很自然的,因為我們增加了變量的數量到兩個,但保持方程的數量不變。為了得到有限數量的解,我們需要有與變量相同數量的方程,也就是兩個。

我們可以為第二個方程選擇很多選項。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只需複製現有的等式並將其移動一點點。就像這樣,我們現在有兩個方程。

圖3:我們要演示如何求解多個方程。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只需要利用拋物面現有的方程並複製它來形成第二個方程。另外,第二個方程與x-y平面也相交於一個圓,這兩個圓相交於兩個不同的點,這兩個點就是方程組的解。這就是下圖中的兩個黃點。

圖4:兩個拋物面表示兩個二次方程相交於兩點。現在,我們如何用之前的方法得到這些解?

我們將從x-y平面上的任意隨機點開始(下圖5中的粉色點)。它可以投射到綠色拋物面上的綠點(這是我們的第一個二次方程)和黃色拋物面上的黃點(我們的第二個二次方程)。然後我們可以在綠色和黃色的點上畫出最佳的線性近似的綠色和黃色的拋物面。因為線性方程是平面的,所以我們得到了綠色和黃色的平面。這些平面會在紫色的直線上相交然後在某一點與x-y平面相交。這一點是兩個線性方程組的解(兩個拋物線的近似值)。

圖5:N—R迭代——我們反覆求解兩個二次方程近似得到的線性方程組。這使我們越來越接近原二次方程組的一個實解。這一點當然不是二次方程組的解,因為我們「欺騙」了它們,用線性方程近似它們。然後我們從這個新的點開始重複整個過程。這樣做一次又一次,我們得到兩個二次方程的一個解(兩個黃點)。

如果我們想要第二個解呢?那麼,我們從一個不同的隨機起點開始,重複這個過程,直到找到一個我們以前沒有見過的解。

注意:你會在最優化的上下文中看到牛頓·拉弗森法,而在這裡,我們把它描述為求解方程的一種方法。但是,當我們注意到優化通常涉及到找到梯度(一個導數向量)並將其設置為0時,它確實簡化為一個求解方程組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求解二次方程的新方法
    從中學的數學課堂上,我們知道尋找二次方程的根方法無外乎因式分解,或者配方法,再或者跳去求解過程,直接代入求根公式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以上說的這些方法算不上不同方法,因為求根公式本就是通過配方法而推導得來的。對求解任意二次方程的探索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時期。4000多年來,許多數學領域的知名人物都在這個現在看來十分簡單的問題上留下了自己的記錄。
  • 三次方程的求解之路
    從描述微觀世界的量子方程到闡釋宏觀物體的牛頓定律,再到描繪廣袤宇宙的相對論,數學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驚心動魄的歷史畫卷。留下這些畫卷的英雄,連同他們的汗水和血淚,共同締造了今日的信息帝國。最簡單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其基本形式類似"ax+b=0"。稍微複雜一點的,是一元二次方程,諸如「ax^2+bx+c=0"。
  • 模型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初探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解法有多種,不同的模型採取不同的方法:1、(x+a)^2=b(b>0)型。左邊是完全平方式,右邊是一個正數或是一個完全平方式,採用兩邊開平方法。關鍵是取正負號,否則會失根,這是學生常常出錯的地方。2、因式分解型。
  • 二元二次方程組(一)
    通過前面兩節,我們認識了一元整式方程,二項方程,可化為一元二次的分式方程以及無理方程,這一節,我們來認識方程組。
  • 如何利用普通計算器求解高次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我們在初中就知道怎麼解了,一元三次方程也有解析解,但太複雜,沒多少人能記住。 除了少部分通過觀察可以進行因式分解求解,大部分都沒那麼簡單能一眼猜出來。 對於一般的方程:f(x)=0,求x0使得 f(x0)=0 。 轉化 f(x) 的形式,f(x)=x-G(x) ,x=G(x) 使用牛頓迭代法,G(x) 的形式為:G(x)=x - f(x)/f'(x),代入可見 f(x)=0自然成立。
  • 不等式專題之二元條件最值中的拉格朗日乘數法
    ,但是很多時候很難把一個未知數用另一個表示出來或者即便表示出來帶入目標式子中也不容易求解最值,而第二個方法經常需要使用拼湊法,技巧性較高,有時候很難把握。在大學中函數的維度不再局限為一元,大學課程中有關於二元函數最值求解內容,也有二元條件最值的求解內容,今天給出大學中利用拉格朗日乘數法求解二元條件最值的方法,該方法很容易掌握,避免了技巧性過高的拼湊,但是在計算複雜度上可能有所提高,內容僅供參考。
  • 中考第一課堂,高次方程求解(中考必考題)
    不管是初中或者是高中,教材中沒有涉及到高次方程求解的問題,但是幾乎所有的中高考的試題裡面都有高次方程。有很多中學生一談起高次方程,就好比見天書一樣。其實高次方程沒什麼難的,學會了二次方程,我們就應該學會舉一反三。高次方程: 整式方程未知數次數最高項次數高於2次的方程,稱為高次方程.
  • 中考數學重點方程講解分析,如何學好二元一次方程(組)
    題幹分析:(1)設A種產品x件,B種為(10-x)件,根據共獲利14萬元,列方程求解.(2)設A種產品x件,B種為(10-x)件,根據若工廠投入資金不多於44萬元,且獲利多於14萬元,列不等式組求解.(3)從利潤可看出B越多獲利越大.
  • 二元二次方程組解法(一)
    上一期,我們知道了長什麼樣的方程組是二元二次方程組以及如何判定。從這一期開始,我們要探討如何解二元二次方程組。
  •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求解方法,可以整理到筆記本上
    初中階段我們學習了幾種方程,分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其實不難發現,這幾種方程的求解殊途同歸,都是要化成一元一次方程來進行求解。初三我們要學習新的一種方程,一元二次方程,這個方程的求解與以往已經完全不同。
  • 高考數學原創試題—用牛頓迭代法求方程近似解
    牛頓-拉弗森迭代法(簡稱牛頓迭代法)是求方程解的重要方法,該方法是牛頓在17世紀提出的一種在實數域和複數域上近似求解方程的方法。我們知道,很多方程不存在求公式,因此求精確根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從而尋求方程的近似根就顯得特別重要。
  • 用平方差公式和因式分解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所有的二元一次三項式都可以寫成a(x+e)(x+f)的形式嗎?若可以,是否能找到不同於配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方法?是否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把任意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寫為最高次數為一次的幾個因式乘積的形式。
  • [數學精講·挑戰篇5]二元二次方程能表示直線嗎?
    題目【思路分析】直線的表示方法有很多,比如說:點斜式、斜截式、截距式、兩點式、一般式...然而,大家知道二元二次方程ax+bxy+cy+dx+ey+f=0也可以表示直線嗎?大家熟知二元二次方程可以表示圓錐曲線(非退化的二次曲線),但是當方程ax+bxy+cy+dx+ey+f=0可以被因式分解為(Ax+By+C)(Dx+Ey+F)=0時,它就退化為直線了,是不是很神奇呢?
  • 典型習題:(120218)對坐標的曲線積分與二階微分方程綜合題求解
    「對坐標的曲線積分與二階微分方程求解」題型的求解思路以及相關的知識點:一、一階線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1) 當Q(x)恆等於0時,為齊次線性方程,使用可分離變量法求解;(2) 當Q(x)不恆等於0時,為非齊次線性方程,基於對應的齊次方程的通解,使用常數變易法,或者說待定函數法求解;也可以直接利用通過常數變易法得到的通解計算公式直接得到通解。
  • 數學技巧||一元三次方程求解,含分數解!
    這幾天工作之餘,又想到了一種處理方法去求解一元三次方程的根是分數解如何去求解(更高次也適合)的方法。【十字交叉法】數學技巧||雙十字法巧解一元三次方程【湊根法】數學技巧||一元三次方程無一次項如何解【平方差】!
  • 初中所學習到的二元一次方程內容,你了解清楚了嗎?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道題目:中國古算題:雞兔同籠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看到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去想一想,如果設 雞有x只,兔有y只,我們就可以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通過我們上面列出的等式,可以進一步計算出好了,通過我們上面的一道習題,我們來了解一下本講我們要講解的內容知識點: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 馬千子: 二元一次方程組
    迎來的第一課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組。          二元一次方程是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一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共含有兩個未知數的兩個一次方程所組成的方程。其中一次方程是指包含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         適合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組未知數的值,叫做這個兩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 常微分方程中的重要方程:黎卡提方程(一階二次非線性微分方程)
    前面我們了解了什麼是一階線性微分方程,可分離變量微分方程,以及齊次微分方程,本篇講升上一個高度,一階微分方程中的二次微分方程義大利數學家在17世紀提出了著名的「黎卡提方程」,這個方程看上去挺簡單的,但分析起來相當複雜
  • 常數變易法求解非齊次常微分方程
    利用常數變易法求解一個二階線性變係數非齊次微分方程。\author{\kaishu 鄧志強} \date{\today} \maketitle{\kaishu 求解如下微分方程的通解:}$$r^2 R''(r)+rR'(r)-R(r)=-4r^3\mathrm{e}^{-r}.
  • 二次函數與平行四邊形存在性問題研究(2種解法)
    2020葫蘆島中考數學二次函數壓軸題分析(今天狀態不是很好,沒睡夠,書寫不是很工整,請見諒!): 第1問,求二次函數解析式,用待定係數法求函數解析式,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每一個學生都需要掌握的題目,這也是每一個參加中考學生的底線,必須拿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