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救命稻草」?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哥大教授何大一

2021-01-14 騰訊網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對症療法和疫苗研製工作仍在與時間賽跑。在眾多正在測試的治療方案中,用抗愛滋病病毒藥物治療的臨床研究備受關注。在泰國也出現了使用抗愛滋病病毒藥物加抗流感藥物的組合療法治癒新冠肺炎患者的案例。

就抗愛滋病病毒藥物對新冠病毒的療效及疫苗開發問題,本周哥倫比亞大學Clyde 』56 and Helen Wu醫學講席教授、「雞尾酒療法」創始人何大一博士接受了中國日報的專訪。何大一博士稱,儘管嘗試抗愛滋病病毒藥物或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從長遠來看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才能使問題得到根治。

何大一博士還談到,藥物和疫苗的研發不僅需要科學家的努力,還需要得到來自行業和政府的支持:「科學家通常會堅守自己的崗位,但是當流行病離開的時候,科學家們就只能孤軍奮戰了。」

何大一博士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他是美國艾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的創立者和執行長。

點擊觀看完整訪談(中英字幕)

本視頻授權轉載自中國日報,原標題《「雞尾酒療法」創始人何大一談新冠病毒疫情》,記者洪瀟。

>>以下為採訪實錄,內容經過整理,部分有刪減。

01

抗愛滋病病毒藥物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效嗎?HIV和新型冠狀病毒有什麼聯繫?

HIV和新型冠狀病毒有很大的區別。但對許多病毒來說,它們都有一種叫做蛋白酶的蛋白質或酶。對HIV來說,阻斷蛋白酶的藥物已經被開發出來,並且使用了很多年。其中一個(藥物)叫洛匹那韋,據說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所以它是實踐過的,但我們知道它(洛匹那韋)的活性實際上非常低,所以它不太可能是高效的。但是,這種嘗試當然是對的,而且我知道現在中國正在進行(洛匹那韋)臨床研究,但從長遠來看,這並不是根治問題的辦法。

我們需要有針對非典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蛋白酶的特效藥,這樣的藥會比為治療愛滋病病毒開發(的藥)好得多。所以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策略,但是為了解燃眉之急,這當然是非常合適的。

02

泰國醫生用「雞尾酒療法」治癒一名患者。雞尾酒療法能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嗎?

從泰國的報告來看,我們認為這是一件奇聞軼事。這只是一個個例,這個醫生使用了抗愛滋病病毒蛋白酶抑制劑,並結合了一種叫做奧司他韋的抗流感藥物。沒有證據表明流感藥物對這種病毒有效。你必須記住,大約98%的感染者會康復。所以,這一病例是因為藥物(康復的)還是身體自愈?我認為這樣的報導是沒有幫助的,我們應該關注真相是什麼。

03

如何評價現階段的新型冠狀病毒?

這種病毒表現得不像非典那麼具有攻擊性。到目前為止,基於所有的報告,它的侵略性要(比非典)少三到四倍,但是它的侵略性是季節性流感的十倍。把這種新的流行病放在現有情況中來看,儘管現在有很多案例,但我們也要記住,每年平均大約有五百萬個流感病例。如果沒有一萬人,也至少有五千人死於季節性流感。而且對於更有攻擊性的季節性流感來說,數字會更糟糕。然而我們幾乎不關注流感。如果你去紐約的學校,現在有很多流感病例,人們深受其害。老年人可能會死於流感,或者那些患有慢性肺病的人可能死於流感。所以我們需要把這次爆發放在一個更大的背景下,我們需要非常非常關心和處理它,但是我們對也該關心的流感幾乎沒有關注。

04

新冠疫情預計什麼時候會被遏制?最壞的情況會是什麼?

我沒有一個水晶球預測未來,但是如果我們吸取以前的教訓,例如對於季節性流感,它通常在春天到來時消失。隨著天氣變暖,人們開始外出,病毒不會在表面存活很長時間。所以天氣和環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從非典的經歷中得知,它發生在2002年的晚秋,在2003年初的冬天達到頂峰,到了夏天來臨的時候,它幾乎完全消失了。這是我們所期望的自然過程。當這種流行病達到頂峰的時候,這就是我們期待看到的。如果新增案例開始放緩,我們可以期待在那之後的四到六周,它可能會自然減少。

05

您認為科學家目前最緊迫的任務是什麼?如何應對冠狀病毒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

我認為我們正在努力做的是思考我們能以多快的速度開發新的藥物,不僅針對新冠病毒,還有SARS病毒、MERS病毒、以及任何相關的冠狀病毒。在我告訴你們各種研究活動之前,讓我先概括地說一下。一般的觀點是,鑑於這是發生在SARS和MERS之後的疫情,我們需要制定更加長效的解決方案。目前,尚不清楚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會在五年後以同樣的形式捲土重來。它可能來自一種相關的冠狀病毒。因此,我們需要從科學家那裡得到的是,開發出能夠抵禦所有或大部分冠狀病毒的藥物或疫苗,因為下一個冠狀病毒可能並不完全一樣。而另一件需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來自科學家,還有來自行業和政府(的支持)繼續前進發展這項工作。某些候選藥物和候選疫苗是針對非典開發的,但是當非典消失的時候,這些支持也消失了。它們被束之高閣,沒有任何進展。如果我們(當初)堅持(研發這些藥物),這些藥物現在可以應用於這種新病毒,至少(有藥)可以嘗試。疫苗也是如此。這就是為什麼我說,科學家通常會堅守自己的崗位,但是當流行病離開的時候,科學家們就只能孤軍奮戰了。

我認為這一次,特別是對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來說,應該有繼續生產任何有前途的藥品的意願。希望這些產品不局限於一種特定的冠狀病毒,而是針對這個(冠狀病毒)家族中的許多種類,並且有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當這種流行病出現時,我們至少有一些工具可以使用。

然後是另一個領域——疫苗的問題——這將需要更長的時間,但這是應該做的,尤其是一種可以預防很多冠狀病毒的疫苗。我們正在研究這種病毒表面蛋白的結構,並試著去了解很多不同的菌株——哪些是保守區,哪些是高變區——以此為基礎,我們希望能設計出一種疫苗能夠預防所有冠狀病毒。這可能是一個五年項目,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構建抗體,來阻止多種不同的冠狀病毒的菌株。

06

疫苗開發需要多長時間?有望在三個月內實現嗎?

如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見好轉,那麼一些被確認有活性的藥物或者是一些合成用來滅活病毒的抗擊,在六個月的時間尺度上,它們可以被製成實驗產品,用於人體測試。這就算是很快了。(疫苗或藥物的研發)不太可能在一個月或三個月(完成)。我一直在看中國媒體,有媒體稱我們幾個月後就會有疫苗,這是不可能的。我認為以最快的速度,你可能會有一些藥物和一些抗體可以批量生產用於人體測試。

- end -

哥大全球中心新冠疫情關注

相關焦點

  • 何大一:疫情尚在早期 全球應仿效「武漢式隔離」
    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何大一曾擔任北京、香港和臺灣地區的專家顧問。17年之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自2020年2月起,何大一負責一個關於新冠藥物及抗體的研發項目,用四種方法來開發藥物或抗體。馬雲基金會提供了210萬美元資金供何大一領導的4個團隊分享,另一家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實際控制人的家族基金,承諾再提供100萬美元的研究資助。
  • 對付新冠病毒,瑞德西韋無效?氯喹有效?何大一院士怎麼看?
    撰文 | 唐小糖責編 | 雪月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Aaron Diamond愛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David Ho)教授在愛滋病治療領域有著卓越的貢獻目前,何大一教授仍然領導著該研究中心走在愛滋病領域的最前沿。何一大教授何大一教授上周接受了CNBC的電話採訪,分享了對抗COVID-19藥物的一些看法。
  • 何大一:新冠患者體內發現強效抗體 「抗體雞尾酒」或助治療和預防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專訪何大一:新冠患者體內發現強效抗體,「抗體雞尾酒」或助治療和預防何大一是亞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Aaron Diamond Aids Research Center)的創始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教授,他因提出愛滋病「雞尾酒療法」而享譽世界。
  • 專訪袁國勇院士解讀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對疫苗有何影響?
    來源:澎湃新聞專訪袁國勇院士解讀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對疫苗有何影響?8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席教授袁國勇(Yuen Kwok-yung)及其團隊一項最新研究被《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接收,將於近期發表。
  • 【鍾南山:中國暴發第二波新冠疫情可能性很低】中國工程院院士鍾...
    2020-10-30 15:09:54來源:FX168 【鍾南山:中國暴發第二波新冠疫情可能性很低】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按照現在中國的防疫制度和措施強度,他不認為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會在中國暴發。
  • 新型冠狀病毒療法,何大一教授怎麼看?
    帶著這些問題,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第一時間對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主要發明人何大一教授進行了專訪。在訪談中,這名《時代》周刊評選的1996年度風雲人物表示目前的一些「雞尾酒療法」背後,並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此外,他也向我們分享了關於新藥研發方向,以及冠狀病毒防疫的一些深入思考。
  • ...警惕「疫苗民族主義」——深度專訪全球著名華人科學家何大一
    「是有些政府,而不是科學家,成天抱著民族主義的說辭」,這是全球著名華裔科學家何大一教授本周接受我專訪時的明確表態。他說:「我相信,世界上絕大多數科學家和科研人員,希望自己的疫苗研究成果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分享!」何大一教授(David Ho)曾因發明「雞尾酒療法」,在人類應對愛滋病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拯救了眾多生命。
  • 新冠疫苗和抗體藥物研究有何進展?專訪清華醫學院教授張林琦
    新冠疫苗和抗體藥物研究有何進展?專訪清華醫學院教授張林琦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2020-04-07 15:23
  • 「雞尾酒療法之父」何大一團隊:抗體效應功能體內定量
    抗體的結構示意圖 早在20世紀90年代,何大一團隊就成功構建了HIV對於抗體,其功能除了抗病毒藥物所能實現的阻斷病毒感染新的細胞(de novo infection)外,同時其Fc介導的效應功能還具附加的清除病毒或已被感染細胞的作用。
  •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國:2021年3月全球新冠總發病人數可能過億
    此外,徐建國現場介紹南開大學黃森忠教授的模型預測顯示,到2021年3月份,全球疫情發病人數可能過億。另一個趨勢是適應人群的可能性。這個病毒是否已經具有適應人群的能力,我們必須考慮到這種可能性。以下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大傳染病專項技術副總師徐建國部分演講內容:徐建國: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院士、各位來賓,非常榮幸受邀參加今天大會,談幾點我對傳染病的體會,給大家做一個匯報,我報告的題目是新冠病毒的新認識:趨勢和挑戰。
  • 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免疫在新冠肺炎發病和治療中起何作用
    應該從免疫學的哪些角度去研究新冠肺炎的機理和治療問題?對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有何建議?《中國科學報》專訪了曹雪濤,請他就相關問題作出解答。  《中國科學報》:《自然—免疫學綜述》何時向您提出了此次約稿?約稿的背景和要求是什麼?  曹雪濤:3月16日雜誌向我約稿,那時英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受到各方關注。
  • 成功疫苗明年可期 警惕「疫苗民族主義」——深度專訪全球著名華人科學家何大一
    「是有些政府,而不是科學家,成天抱著民族主義的說辭」,這是全球著名華裔科學家何大一教授本周接受我專訪時的明確表態。他說:「我相信,世界上絕大多數科學家和科研人員,希望自己的疫苗研究成果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分享!」何大一教授(David Ho)曾因發明「雞尾酒療法」,在人類應對愛滋病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拯救了眾多生命。
  • 專訪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做原始創新是中國的大國擔當(轉載
    專訪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做原始創新是中國的大國擔當(轉載)在全球科技競合愈加嚴峻的背景下,中國發展原始創新應從何起步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寧光看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反而促進了中國各界對科學鏈完整性
  • 幹細胞療法有效控制炎症因子風暴,成新冠重症患者救命稻草
    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周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幹細胞可以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  這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放異彩的間充質幹細胞,就是成體幹細胞的一種,它也被比做「孫悟空」,可以「變成」人體內多種細胞,比如成骨細胞、肌細胞、肝細胞等等。
  • 【新冠環境傳人,風險有多大?】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2月19日表示...
    文 / TIER2020-12-20 08:11:43來源:FX168 【新冠環境傳人,風險有多大?】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2月19日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前沿研究丨鍾南山院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
    大流行給全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威脅,中國迅速採取有效措施,遏制了大陸地區病例的激增,並有效控制了這一流行病的蔓延。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教授科研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10期「新冠病毒肺炎專刊」上撰文,總結了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
  • 哥倫比亞大學何大一團隊:「抗體雞尾酒」或是新冠強效療法
    來源:新華社哥倫比亞大學何大一團隊:「抗體雞尾酒」或是新冠強效療法美國知名華裔學者、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教授何大一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新冠重症患者體內發現多種強效抗體,混合而成的「抗體雞尾酒」可能有助於治療和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 專訪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文學軍教授
    如果是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科金生物與寶欣醫學首席科學家文學軍教授,他或許會這麼回答:投身於偉大的再生醫學科研事業,破解與生命相關的關鍵問題,為保障國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而奮鬥終生。日前文學軍教授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揭示最新科研進展。  問:作為一名再生醫學領域的專家,針對幹細胞技術的開發做了哪些相關研究以及它的意義是什麼?
  •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集體獲獎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集體獲獎】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大會在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獲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作為醫藥衛生學部院士的傑出代表,鍾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張伯禮、陳薇院士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李蘭娟、黃璐琦、喬傑等多位院士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多個院士牽頭的團隊與中國工程院應對疫情專項工作組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國之英者,時之楷模。向他們致敬!(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金振婭 盧璐)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中國工程院新增67位院士 四川大學王琪教授當選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王琪。(川大供圖)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 李寰 劉虎)27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67位科技專家新當選院士。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王琪當選,成為今年四川省內高校唯一入選者。另外,記者從綿陽市科知局獲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鄧建軍、範國濱、唐立三名專家也入選了本次院士增選名單。此外,外籍院士增選結果也同步產生,美國微軟前董事長比爾·蓋茨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來自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的王琪教授,1949年出生,是今年入選院士中年齡最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