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維度」看天體軌道計算

2020-12-06 哆嗒數學網

原文作者:John Baez。

譯文作者:豆漿,哆嗒數學網翻譯組成員,數據分析師。

校對:donkeycn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克卜勒問題涉及一個質點在引力作用下運動,就像是一個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牛頓證明了假設它不飛向無窮遠,這種粒子的軌道是一個橢圓。有很多方法可以證明這一點,但最富於啟發性的想法是將軌道想像成4維空間裡的一個圓。當這個圓投射到3維空間上,它就會變成一個橢圓。

Greg Egan創建了上面的動畫來展示這一過程。這個平面代表我們住的3維空間裡的2維,垂直方向代表了第四維。一個點在R^4繞了一圈。但是將這個圓投射到R,我們就會得到一個橢圓:行星的實際軌道。

什麼是第四維?它與時間有關,但不完全是時間。它是常規時間和一個時間的重新參數化版本之間的差,該時間的流逝速度與行星到太陽的距離成反比。

動畫使用了這個另類的時間。相對於這個時間,行星正在以恆定速度在4維空間上做圓周運動。但在普通時間下,當它接近太陽時,正如行星必須要做的,就是其在3維上的投影運動得更快。

至少從1980年以來物理學家們就知道了這個觀點,這得益於由數學物理學家Jürgen Moser寫的一篇論文。這個故事的某些部分是老得多。許多論文也已經有寫到,但這一次是特別優雅:

Jesper Gransson,克卜勒問題對稱性,2015年3月8日。

關於描述行星運動的Gransson 4維空間的最好的事情是,它給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一個乾淨的解釋。你可以取任何橢圓軌道,施加一個4維空間的旋轉,並獲得另一個有效的軌道!

當然,我們可以在通常的3維路徑下圍繞太陽旋轉一個橢圓軌道並得到另一橢圓軌道。有趣的是,我們還可以做4維旋轉。這樣可以使一個豐滿的橢圓看起來瘦小:當我們將一個圓傾斜到第四維,它在3維空間的「影子」變得更瘦!

事實上,你可以通過這樣的一個四維旋轉把任何橢圓軌道變成任何其它具有相同能量的橢圓軌道。所有具有相同能量的橢圓軌道都是四維空間裡在同一球面上的圓形軌道的投影!

讓我們來看看更多關於數學方面的細節。

克卜勒問題

假設我們有一個質點在平方反比定律的作用下運動。其運動方程為

其中R是它作為時間函數的位置,r是從原點的距離,m表示它的質量,而k是表示力有多強。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能量守恆定律,如下

對於一些常數E,它依賴於粒子軌道,但不隨時間變化。

讓我們考慮一個引力,因此k>0,而且是橢圓軌道,因此E<0。讓我們把這個質點稱作一個'行星'。這是一顆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在這裡我們把太陽看得非常重以至於它完美地保持固定在原點。

讓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具有單一固定能量E的軌道上.這可以讓我們自由地選擇質量,長度和時間的單位

這將減少一堆雜亂的字母,使我們專注於關鍵的想法。如果您更希望看到技術細節方面的東西,那就去看看Gransson的論文吧。

現在運動方程變成了

能量守恆方程變成了

顯然是由於Moser,這個偉大的想法是從普通的時間概念切換到一種新的時間概念!我們將這個新的時間叫做s,並要求

你離太陽越遠,這種新的時間走得越慢。因此,當行星遠離太陽時,使用這種新的時間會加快它的運動。如果這看起來是倒退的,思考一下吧。對於一個離太陽很遠的行星,這個新時間的一天可以等於普通時間的一周。所以,使用新時間來測量,一個遠離太陽的行星可以運行一天,而這通常需要一周的時間。

當它遠離太陽時,這彌補了行星運行得很慢的正常傾向。事實上,用這種新的時間,當行星離太陽最遠和最近的時候,它運行得一樣快。

隨著這新的時間概念,令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為了看到這一點,首先使用這一新時間概念改寫能量守恆定律。沿用牛頓的記號,我們一直在使用點表示普通時間的導數。讓我們使用上撇符號(′)來表示相對於s的導數。因此,例如,我們有

使用這種新的時間導數,Gransson證明能量守恆可以寫成

這是4維空間的一個球面方程!

稍後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能量守恆定律可以這樣寫。首先讓我們來談談這意味著什麼。要理解它,我們應該把普通的時間坐標t和空間坐標(X,Y,Z)平等看待。點(t,x,y,z)隨著參數s的變化在4維空間移動。我們現在看到這個點的速度,即是v=(t′,x′,y′,z′)

在4維空間裡的一個球面上移動。它是以點(1,0,0,0)為中心的半徑為1的球面

在進一步的計算之後,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其他精彩的事實:

這些是諧振子的普通方程,但加入了一個額外的導數。

這些事實證明如下。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意味著什麼。我們可以按如下說明用文字表達這些事實:4維的速度v進行了關於點(1,0,0,0)的簡諧運動。

那很漂亮。但由於v還停留在以這個點為中心的單位球面上,我們可以得出更好的結論:v必須以恆定的速度沿著這個球面一個大圓移動!

這意味著4維速度的空間分量的均值為0,而t分量的均值為1。

這裡的第一部分有很大的意義:地球永遠不會從太陽漂移得更遠,所以它的平均速度必須為零。第二部分是有點微妙,但它也有道理:普通時間t關於新的時間參數s以平均速度1向前移動,但其變化率是正弦振蕩的。

如果我們對方程R'''=-R 的兩邊積分,我們會得到

對於某個常數矢量a。這就是說位置R關於一個點a諧波振蕩。由於a不隨時間變化,這是一個守恆量:它被稱為龍格 - 楞次矢量。

人們常常從平方反比力定律入手,證明角動量和龍格 - 楞次矢量是守恆的,並使用這6個守恆量和諾特定理證明存在一個6維對稱群。對於具有負能量的解,這正是4維空間的旋轉群,SO(4)。隨著越來越多的工作,我們可以看到克卜勒問題是如何與在4維空間的諧振子相關的。這樣做涉及到重新參數化時間。

在很多方面來說,我更喜歡Gransson的做法,因為它堅持從重新參數化時間入手。這讓他更有效地證明,行星的橢圓軌道是四維空間中的圓軌道在三維空間的投影。四維旋轉對稱性是那麼明顯!

實際上Gransson在n維空間裡用平方反比定律進行論證;這沒有更困難。n維的橢圓形軌道是n +1維圓形軌道的投射。角動量是n維的二重向量;它與龍格-楞次矢量一起形成在n + 1個維的二重向量。這是與這個問題的第(n+ 1)維的旋轉對稱相關聯的守恆量。

他還證明了對於正能量的雙曲線形軌道和零能量的拋物線形軌道也有類似的結論。雙曲線的情況下有洛侖茲群對稱性,而零能量的情況下有歐幾裡德群對稱性!這是已知的,但很高興地看到Gransson的計算是如何輕鬆地處理所有這三種情況。

數學細節

用矢量微積分檢查所有這一切是一個簡單的練習,但它需要一些工作,所以讓我在這裡做了一些。仍然會有細節留待填補,我希望你可以試一試。

請記住,我們的時間重新參數化給出了

其中上撇符號(′)代表d / ds。因此,我們可以從能量守恆入手:

並且使用

(譯者註:原文可能有誤,根據上文,這裡應該是

得到

運用一點代數知識給出

這證明了4維速度v=(t』,x』,y』,z』)在中心為(1,0,0,0)的單位球上。

下一步就是取運動方程

並採用上撇符號(′)(s的導數),而不是點(t的導數)重寫。我們先從

並再次微分得到

接下來,我們其他的方程為R''給出了

或者

因此有

為了走得更遠,這也是為了給R''得出一個很好的公式。首先我們計算

然後再微分

給R''代入公式,會出現一些精彩的相消,我們得到

但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記住了,能量守恆有

而且我們知道t'=r .因此,

所以,我們知道

因為 ,如預期的給出了

下一步讓我們給 得到一個類似的公式。我們先從

入手,然後兩邊微分,得到

然後給r''和R''代入我們的公式。 出現了一些真正的神奇的相消,然後我們如預期得到

公式兩邊積分,我們就得到了

對於一些固定的矢量a,龍格 - 楞次矢量。這是說R進行了關於a的諧波運動。這是相當了不起的,R和它的範數r都進行了諧波運動。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相關焦點

  • 一日一題 高中 物理 高一 天體 人造衛星 變軌問題
    一日一題 高中 物理高一 天體 人造衛星 變軌問題發射地球同步衛星要經過三個階段:先將衛星發射至近地圓軌道 1,然後使其沿橢圓軌道 2運行,最後將衛星送入同步圓軌道 3.軌道 1、2 相切於 Q點,軌道 2、3相切於
  • 高一物理:《3.1 天體運動》學案
    【學習方法】觀察法、探究法、討論法、分析法、實物法【學習過程】一、日心說地心說認為:__________是宇宙的中心,它是___________的,太陽、月亮及其他天體都繞哥白尼根據自己的觀測記錄,提出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繞著太陽運動.哥白尼在病床上將自己的《天體運行論》發表。
  • 未知力量將極端天體推入遙遠軌道 它是「行星九」嗎?
    他們表示,假設中的「行星九」比地球大,圍繞海王星外的軌道運行,每1.5萬年左右繞太陽公轉一圈,與太陽的距離絕不超過日地距離的200倍,其引力可能將「塞德娜」這樣的天體推到了現在的軌道。  都是小天體「惹的禍」?
  • 月亮的運行軌道並不是一個圓形,真實的軌道是一條弧線
    宇宙中的天體運動看似簡單但是真正仔細研究起來會發現這些天體都存在很多細微的運動轉態,有一些時候完成一次細微運動的周期能長達幾個世紀。雖然看起來和我們的生活關係不大其實人類的活動和這些天體的運動息息相關。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很多人對於太陽系的結構很模糊,太陽系可以分為三層,一部分是內太陽系,主要包含行星和小行星;另一部分是外太陽系,有些天體就在海王星軌道以外繞太陽公園,它們構成了柯伊伯帶,其他一些天體距離太陽更遠,軌道平面也更為傾斜,它們構成了所謂的離散盤。而在離散盤以外,還存在一大群小天體,構成了奧爾特雲,最遠可以延伸到大約10萬億公裡以外,有將近1光年之遙!
  • 為什麼天體大多沿橢圓軌道運行?維持正圓軌道有多難
    為什麼天體大多沿橢圓軌道運行?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因為天體幾乎不可能沿正圓軌道運行,所以它只能沿橢圓軌道運行。天體運行的軌道其實是引力和天體沿直線運動的趨勢相互拉扯的結果,如果這兩者能達到平衡,就會得到正圓軌道。
  • 編號2020ND天體即將造訪近地軌道,天體跟蹤警報響起,JPL確定了
    不知道是受到地球引力吸引,還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牽引,幾乎每天都有小天體造訪地球軌道,讓本來就很擁擠的近地軌道變得更加繁忙,因為近地軌道上人造物實在是太多了,正常運行人造衛星接近2000顆,廢棄衛星約在5000至8000顆,而人造碎片可能要用百萬這個數字來統計,然而這只是開始,因為在未來幾年人類計劃發射數萬顆人造衛星。
  • 天體跟蹤警報響起,編號2020ND天體將造訪近地軌道,JPL確定了
    不知道是受到地球引力吸引,還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牽引,幾乎每天都有小天體造訪地球軌道,讓本來就很擁擠的近地軌道變得更加繁忙,因為近地軌道上人造物實在是太多了,正常運行人造衛星接近2000顆,廢棄衛星約在5000至8000顆,而人造碎片可能要用百萬這個數字來統計,然而這只是開始,因為在未來幾年人類計劃發射數萬顆人造衛星
  • 科學家首次找到一個特殊天體,其軌道完全在金星軌道內側
    趣味探索訊 雖然太陽系內飛行著成萬上億個小天體,但是科學家發現飛行金星軌道內天體實際上少之又少,因為金星距離太陽非常近,只有0.725個天文單位。 一旦小天體不小掉入金星軌道內側,那麼很容易被太陽引力所捕捉,最後命運可能是被太陽吞噬。
  • 海王星,奇妙的外太陽系天體,自轉、公轉、軌道共振都別具一格
    作為第八顆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海王星擁有一個非常寬廣的公轉軌道和相對而言較低的轉速。由於這個原因,在海王星上的一天很長,相當於165個地球年。同時加上海王星較極端的軸向傾斜角度,這也意味著海王星會經歷一下相當極端的季節變化。
  • 橢圓周長有精確計算公式嗎?對天體運算有什麼用?
    圓的周長非常容易計算,因為圓的周長與其直徑之比為恆定的圓周率,所以圓的直徑乘以圓周率就能算出周長。在某種意義上,圓是橢圓的一種特殊形式,兩個焦點重合、半長軸(a)等於半短軸(b)的橢圓就是圓。雖然圓的周長有初等函數表達式,但橢圓的周長卻沒有簡單的計算公式。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橢圓沒有周長計算公式。事實上,橢圓周長公式可以用積分形式精確表達出來:其中e為橢圓的離心率:只不過這是第二類完全橢圓積分,沒有解析解,這意味著它不能用初等函數表示,只有在是圓的情況下才能。
  • 這個天體即將進入地球軌道,來源卻讓科學家十分好奇
    隔三差五的,就會有一些小天體被地球的引力所捕獲,暫時成為了地月系的一部分,繞地球公轉。不過,它們通常都過得不太長久,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最終都被地月系重新拋入太空,成為孤獨的天體。對於這種暫時繞地球公轉的天體,天文學上一般稱之為迷你衛星。
  • 為什麼說彗星的軌道非常特別,不同於太陽系其它的天體?
    有科學家做過這樣計算,說密度為一的情況,下直徑為0.2微米的質點最大的斥力可以等於引力的18倍。那麼彗核上都是被太陽電離的分子,很可能就是這樣被太陽光給帶出來的。即便沒有太陽風,慧尾也會被太陽光給照出來,而如果有太陽風顯然就會更猛烈些。
  • 不尋常的天體,軌道交叉,冥王星為何不會與海王星相撞?
    所有繞太陽運行的天體都是橢圓(橢圓形的)軌道。但是冥王星的軌道比其他任何一個靠近太陽的行星都要更為「橢」。在它的遠日點,即天體離太陽最遠的軌道點上,冥王星的軌道遠超海王星——太陽的第八顆行星。但在它的近日點,即天體離太陽最近的軌道點,冥王星又比海王星離太陽更近。 冥王星另一個奇特之點在於它的軌道面,相比於從火星到海王星的所有行星的軌道傾斜來說。
  • 在天體系統中,兩顆行星有可能共用一條公轉軌道嗎?
    如果兩顆行星在動力學上存在相互影響,那麼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是有可能的;如果兩顆行星在動力學上沒有影響,那他它們不可能完全處於同一條公轉軌道上,因為輕微的外界影響都會導致後續軌道發生巨大變化。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每顆行星都有各自的軌道,並且在同一軌道上不存在其他行星(小行星除外),那麼理論上同一軌道會存在兩顆行星嗎?
  • npj: 晶體的維度—如何正確計算?
    為了獲得更多的新型二維材料,可以利用高通量計算從材料資料庫中篩選出容易剝離的層狀材料。層狀結構篩選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是判斷材料中是否存在二維結構,因此需要高效準確的維度判斷算法。目前常用的維度判斷算法在處理某些複雜結構時會得到錯誤的結果。例如對於自穿插結構,已有的算法會低估它們的維度。
  • 改變海王星外側天體運行軌道
    使用一項最新技術可以降低觀測偏差,西班牙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神秘天體與太陽的距離是300多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是指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事實上,這顆行星能夠改變海王星之外天體的運行軌跡。對於支持第九行星存在的觀點,存在著許多至關重要的條件,其中包括叫做「聚集」的一種現象,海王星外側天體(TNOs)在太空中聚集在一起,這是因為存在一顆超大質量行星。
  • 科學家發現遙遠天體奇怪軌道!
    不,科學家稱這個遙遠天體奇怪的軌道可能會帶來我們一個驚喜!這是一幅藝術家繪製的行星九的插圖,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隱藏在遙遠的太陽系外的假想世界。藝術歸藝術,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一些遙遠天體的奇怪的聚集軌道可以在不涉及尚未發現的「第九大行星」的情況下得到解釋。這項研究再次讓科學家沸騰了!
  • 該天體是外星飛船的遺留物?科學家:繞著地球運行的方式不尋常
    該天體是外星飛船的遺留物?科學家始終都認為,在宇宙中,存在智慧生命的概率非常高,相比那些高度發達的文明,我們人類尚處於牙牙學語的幼年期,按照基礎概率評估顯示,外星生命存在的概率相當大,之所以我們人類無法,發現外星人,對於部分科學家而言,外星生命可能存在於更高的維度當中,又或者是,因為某些屏障或者阻礙,導致人類的科技無法突破,無法實現理想狀態下的星際旅行。
  • 萬有引力與航天之計算中心天體質量和密度
    ok話不多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萬有引力與航天專題中如何計算中心天體的質量和密度。很多讀者向我反映說,我在計算中心天體的質量和密度的時候,我發現公式真的很亂,有的時候搞不清頭緒,到底應該用哪個公式去解決這個問題?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解決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