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態電池能顛覆鋰電產業鏈嗎?4股已開始釋放產能

2021-01-16 騰訊網

本文原載於微信公眾號:概念愛好者

前言:蔚來推出半固態電池的消息從昨天開始算是給市場投下一枚重磅炸彈,畢竟這屬於顛覆性的技術,所以有鄉親希望我能給梳理下,看看這個固態電池,能不能成為新的風口,安排!

PS:老規矩,加粗內容為重點,方便加快閱讀。

一,事件背景

2021 年 1 月 9 日,蔚來發布 150KWh 固態電池,預計 2022 年四季度推出。其中,固態電池主要採用了「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該技術的創新在於原位聚合塗覆技術,即在基膜上進行的塗覆是由原位聚合反應實現,可以改善正負極界面接觸,預計原位聚合塗覆用了 LLZTO、LATP 等陶瓷固態電解質成分。

採用原位固化技術,能夠實現固體電極片與電解質膜在分子層面的緊密接觸,降低固/固界面阻抗,有效提升電池的倍率性能但仍需要加入電解液來解決離子電導率。

二,產業現狀

傳統半固態鋰電池,主要是指採用凝膠電解質製備的鋰電池,凝膠電解質具備固體和液體的雙重優勢,是針對目前聚合物固體電解質離子電導率低,而採取的一種折中方式,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電解液造成的安全性能問題,

半固態鋰電池對現有四大材料體系衝擊較小。

1、正極材料:可延續現有鋰電池的正極材料體系,磷酸鐵鋰、錳酸鋰、鈷酸鋰、三元 NCM 等。

2、負極材料:目前主流的石墨系,鈦酸鋰等、以及未來的矽碳系均可適用,由於存在電解液以及隔膜,不適用於金屬鋰負極。

3、電解液:仍需要少量的有機溶劑浸漬,目前主流的商業化鋰鹽 LiFP6,以及新型鋰鹽LiTFSI/LiFSI 等需要添加。

4、隔膜:由於仍有部分電解液存在,凝膠電解質不能起到電子絕緣的作用,仍需要隔膜隔絕正負極防止短路。

生產方面,由於半固態鋰電池製備工藝流程可兼容傳統鋰電池生產工藝,所以在不改變現有鋰電池工藝的基礎上,也可以製備半固態鋰電池。目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比亞迪、三洋株式會社、三星 SDI 均有相關的技術研究和專利儲備。而珈偉股份實現第一期快充類固態鋰電池投產。贛鋒鋰業一期項目固液混合的半固態鋰電池實現規模化生產能力。

三,結論

就目前而言,半固態電池對於現有產業的衝擊是有限的,這就像第三代半導體炒得很熱,但是應用也屬於小範圍,甚至很多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而只有等待全固態電池的發展才是整個產業質的飛躍。

但是半固態電池有望率先實現量產,這將改善鋰電池的安全性能與能量密度,有望在 3-5 年後逐步實現全固態鋰電池的批量化生產。根據固態鋰電池柔性化、耐高溫性能好的特點,未來有望在可穿戴設備、軍工、航天航空等領域實現大規模應用。

四,相關上市公司

單純從固態電池角度考慮,鋰行業和固態電池研究居前的公司受益,例如贛鋒鋰業(有色組覆蓋)、天齊鋰業(有色組覆蓋)、寧德時代、比亞迪(汽車組覆蓋)等。

後記

篇幅關係,我將在下一篇中全面介紹固態電池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情況,到時候大家可以繼續關注我的發布,另外要說的是,本篇也是「新能源汽車專題系列」第十四篇的上半部分,目前整個系列進度如下:

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QQ群,也沒有微信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係,所有信息只為自己學習使用,不作為買賣依據,買者自負,賣者也自負。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鋰電前瞻:迎接TWh時代的技術、需求機遇,把握產業鏈龍頭與結構性...
    高工鋰電預計2020年鋰電設備、正極材料、電解液、負極、動力電池、隔膜等環節企業數量分別約400、220、52、48、45、34家,除正極仍具備較大格局優化空間之外,其餘環節格局基本趨於穩定。隨著需求快速成長、供需結構趨緊,產能建設第二輪強波逐步開啟。在此過程中,中國鋰電材料整體已佔據全球6成以上的供應份額,並通過出口、海外建廠、合資或兼併收購等方式逐步進軍全球。
  • 蔚來固態電池資本衝擊波:產業鏈影響有限 新能源板塊「虛驚一場」
    因此,有市場觀點擔心,本次蔚來發布半固態電池,或對鋰電中遊環節造成洗牌,按照受影響程度,隔膜<電解液<負極<正極,其中隔膜及電解液受負面影響較大。  受此利空消息影響,鋰電板塊在1月11日全線下跌。  Wind數據顯示,1月11日鋰電池指數下跌4.40%,受蔚來電池消息負面影響最大的鋰電電解液指數和鋰電隔膜指數單日分別下跌7.87%和6.99%。
  • 固態電池引鋰電池板塊分化 投資者互動平臺已「收藏」產業鏈個股
    上周末,蔚來汽車推出固態電池的消息引發反響。1月11日,鋰電池板塊表現分化。多家鋰電產業鏈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了固態電池,比如恩捷股份提到正開發以溼法隔膜為基礎的半固態材料,並與多家電池公司合作進行試驗評價。實際上,最近一年以來,涉及固態電池的提問很多,資本市場熱點可謂「老瓶裝新酒」,裡面涉及到很多固態電池商業化等問題。
  • 鋰電板塊出現分化!隔膜龍頭暴跌16% 都怪蔚來固態電池...
    1月11日,A股萬億成交量下,出現集體大跌,火熱的鋰電板塊竟也受到重挫。1月9日,蔚來在NIO Day上發布能量密度高達360Wh/kg、續航裡程超1000公裡的「固態電池」,採用超高鎳正極+預鋰化矽碳負極+半固態電解質+隔膜,並計劃於2022Q4開始交付。一石激起千層浪,蔚來「固態電池」立即引發了市場強烈的連鎖反應。
  • 蔚來固態電池資本衝擊波:新能源板塊"虛驚一場"
    因此,有市場觀點擔心,本次蔚來發布半固態電池,或對鋰電中遊環節造成洗牌,按照受影響程度,隔膜<電解液<負極<正極,其中隔膜及電解液受負面影響較大。受此利空消息影響,鋰電板塊在1月11日全線下跌。Wind數據顯示,1月11日鋰電池指數下跌4.40%,受蔚來電池消息負面影響最大的鋰電電解液指數和鋰電隔膜指數單日分別下跌7.87%和6.99%。
  • ...國內外鋰電產業鏈投擴產項目匯總_投資動態_擬建項目_資訊頻道...
    在疫情打擊和市場競爭加劇雙重壓力下,2020年鋰電產業鏈的投擴產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    從動力電池領域來看,疫情蔓延和補貼退坡導致一季度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電量出現斷崖式下滑,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但電池企業產能利用率普遍偏低。
  • 「固態電池」將成鋰電行業顛覆者,產業鏈上都有哪些投資機會?
    就在這個月9日《日經新聞》報導,豐田目前正在開發的固態電池汽車,在同等條件下的續航裡程是採用傳統鋰離子電池的超過兩倍;而且充滿電只需要大約10分鐘,相比於傳統電動汽車縮減了至少三分之二。如此具有戰略重要性的一個行業,背後都有哪些公司研發處於領先階段?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固態電池行業。「固態電池」將成鋰電行業顛覆者,產業鏈上都有哪些投資機會?
  • 蔚來推出固態電池,一批個股聞風大跌
    消息面上,蔚來首發半固態電池對鋰電隔膜、電解液個股形成衝擊,鋰電池隔膜、電解液個股全線大跌,至午間收盤,星源材質下跌15.05%,新宙邦下跌14.71%,天賜材料、恩捷股份、石大勝華等三家公司跌停,多氟多下跌9.95%……另一邊,低位超跌的銀行板塊領漲,帶領指數上行,招商銀行股價創歷史新高;半導體、軟體、5G等低位超跌板塊也獲得資金流入。
  • 「固態電池」攪局,鋰電行情有新變化!這幾家新能源公司值得重視
    市場認為,作為近千億美元市值的造車新勢力,蔚來的電池技術路線或將衝擊現有的鋰電格局,打響全行業技術革命。目前,蔚來並未公布固態電池供應商,不過,這已經在A股掀起了波瀾,並直接衝擊A股電池板塊,導致相關個股直線大跌,鋰電隔膜、電解液壓力倍增。1月11日,星源材質大跌超過16%,中偉股份、星雲股份跌超11%,石大勝華、天賜材料、恩捷股份、雅化集團、璞泰來等紛紛跌停。
  • 一個PPT引發的「血案」——半固態電池VS鋰電池
    這個路線,主要是理論上安全性要好一些,而倍率特性、地位特性、循環壽命都比現在差(所以居然要用150kWh電池),即便能穩定量產,造價也貴得多。如果到了全固態階段,液態電解液沒有了,但是固態電解質少不了,目前國內外做固態電池的企業,同樣是在和天賜、新宙邦這些企業提需求;天賜、新宙邦都在大力投資料做FSI、TFSI、LiPF4,也是考慮了(半)固態的需求的。
  • 「看點」總投資18億 安徽安瓦半固態動力電池項目落戶蕪湖
    3.工信部擬撤銷天津湯淺等11家鉛蓄電池企業公告資格  4.積極推進10萬噸電解液及15萬噸鋰電材料項目  5.研究人員以動物骨骼為靈感開發鈉正極 提高電池穩定性  6.15分鐘充滿電 豐田固態電池技術將於明年推出  【新能源汽車】  1.蔚來擬增發6000萬股ADS,募資約27
  • 「固態電池」將成鋰電行業顛覆者,產業鏈上都有哪些投資機會?
    「固態電池」將成鋰電行業顛覆者,產業鏈上都有哪些投資機會?  行業市場綜述  (一) 行業定義及分類  1. 定義  固態電池是指採用固態電解質的鋰離子電池。與傳統鋰電池相比,全固態電池最突出的優點是安全性。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度分析:擁抱大時代,把握三主線
    目前已進入海外頂級車企供應鏈 體系的中國鋰電產業鏈,無疑將因海外放量而快速提升在全球的市佔率。 2.1. 全球電動化快速推進,中國鋰電產業鏈價值凸顯 中國鋰電產業鏈價值持續凸顯。
  • 蔚來新品問世「嚇壞」鋰電巨頭 全固態電池量產短期難實現
    一時間,關於固態電池產業化對鋰電池衝擊的爭議聲四起。場內資金率先拋售A股電解液、隔膜等頭部企業。全固態電池量產需要多久?A股的動力電池材料龍頭會面臨怎樣的競爭格局?鋰電材料巨頭股價閃崩就11日盤面表現而言,用「閃崩」形容A股動力電池原材料龍頭企業的表現並不為過。截至當日收盤,有12隻個股跌幅超7%,星源材質收跌16.15%,領跌板塊。
  • 強勢衝擊鋰電隔膜、電解液個股,蔚來首發的固態電池有多神秘?
    記者 | 周小颺1蔚來汽車首發固態電池的消息,對鋰電隔膜、電解液個股形成衝擊,相關股票全線大跌。與目前新能源電動汽車裝載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不同,它以金屬鋰或者鈉製成的玻璃化合物為傳導物質,沒有液體電解液,可以在增加能量密度的同時兼顧安全問題。如果實現量產,目前市面上的普通鋰電池將失去競爭力,鋰電隔膜、電解液需求量將減少。固態電池也是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足夠好」老爺子(John B.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8期:1-11月全球動力電池投擴產能超過...
    1-11月全球動力電池投擴產能超過433GWh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11月全球範圍內動力電池投擴產項目達到28起,總金額超過1700億元,涉及動力電池產能超過433GWh  贏合科技已獲歐洲數千萬元鋰電設備訂單近日,贏合科技透露,截至目前公司已與寧德時代、比亞迪、LG化學、中航鋰電、ATL、冠宇等國內外頭部電池客戶新籤鋰電設備訂單合計金額超過30億元,而且對明年鋰電設備市場訂單需求也非常樂觀。
  • 蔚來新品問世「嚇壞」鋰電巨頭,全固態電池量產短期難實現
    而就在上周,動力電池板塊仍是機構的「香餑餑」。數據顯示,1月4日~8日,新能源車板塊有14隻個股周漲幅超10%。其中,天齊鋰業(002466.SZ)大漲38%,寒銳鈷業(300618.SZ)、贛鋒鋰業(002460.SZ)均漲超20%,華友鈷業(603799.SH)、億緯鋰能(300014.SZ)亦有接近20%漲幅的不俗表現。
  • 固態電池:短期炒作或將撲滅電動車產業鏈市場熱情
    1月9日NIO Day上,李斌發布了新車型ET7並宣布其將搭載150kWh的固態電池,相較蔚來100kWh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50%,整車續航可達1000公裡,預計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交付。消息發布後,蔚來美股股價一度漲超10%,並帶動國內贛鋒鋰業等個股暴漲,恩捷股份等傳統電池產業鏈個股則暴跌,不過數日過後,一切恢復平靜。
  • 杉杉股份:變身「鋰電」後的前景並不光明
    在上半年成功剝離以「杉杉」為品牌的全部服裝業務以後,杉杉股份(600884.SH)已從「西裝第一股」徹底轉型為鋰電池材料的專業供應商。藉助動力電池板塊近期的強勢表現,站在風口上的杉杉股份一個多月以來股價上漲近20%。
  • 蔚來亮相一款新車,電解液個股就全線崩盤了,現在人心太浮躁
    今天,鋰電隔膜、電解液個股全線大跌。其中星源材質盤中跌幅一度近20%,新宙邦跌逾14%,恩捷股份、天賜材料等多隻個股跌停。至於原因,其實只是因為蔚來ET7的亮相。事情是這樣的,這款新車使用了雷射雷達等新一代自動駕駛技術以及150kWh半固態電池包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