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為了孩子移民歐洲的家長,大多選擇奧地利

2021-01-11 騰訊網

子女教育一直是許多家庭移民的主要目的。一些父母認為,發達國家的快樂素質教育更適合其子女的成長。而且大學可以選擇歐美名校,孩子有個更廣闊的未來。

哪個國家的教育制度更好?各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特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歐洲花園之鄉」—奧地利的教育體系。

本文來自:公眾號「Anan聊移民」

奧地利是位於中歐的內陸國家,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它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它是全球假期最多的國家之一;它是全球最健康國家之一;它是全球國民幸福感最高的國家之一;它是全球最佳旅遊目的地之一;它是全球最安全國家位列前三,無難民問題;它是全球最適宜年輕人發展的國家之一;它是全球綠植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首都維也納已連續8年被評為「全球最宜居城市第一名 」。

奧地利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都是完全免費的(公立學校)。大學本科階段只需要繳納少量註冊費,不收學費;教育體系完善,教學質量及學歷得到世界公認;奧地利擁有諾貝爾獎獲得者17名,按人口平均計算,奧地利可能是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國家。23所公立大學,11所私立大學:維也納大學,格拉茨大學,因斯布魯克大學,維也納醫科大學,薩爾茨堡大學等。

奧地利的教育體系由聯邦政府控制,並實行9年義務教育。學齡兒童的學費,書本和學校交通費用由國家承擔。學校的教育體系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部分,即學前教育,基礎教育,中學教育和高等教育。

學前教育

大多數3歲以上的孩子都會上幼兒園,但這不是強迫性的。在奧地利的幼兒園沒有大小班區分,所有學齡的孩子都會在一起玩耍。孩子們可以盡情玩耍,輕鬆度過童年。

小學教育

當孩子年滿6歲時(每年的9月1日為規定的日子),他必須進入小學(Volksschule)接受四年制教育。在此期間,學齡兒童的學費,書本和學校交通費用將由國家承擔。除了由一般州建立的學校之外,可以上學的學校還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上當地的私立學校,甚至在家學習。

奧地利的小學,以實踐活動為主,課本教育較少。學生們主要以學習如何生活為主。他們會開始認識這個世界、認識自然,學習基本生活常識,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中學教育

小學畢業後,可以選擇進入四年制普通高中(Allgemeinbildendeh hereSchule,AHS)和初中(Unterstufe),或普通高中(Hauptschule)。普通高中有入學考試,入學考試必須通過。普通中學沒有這種限制。如果學生有特殊問題,他們可以選擇就讀特殊學校(Sonderschule)。在成功完成初中八年級(九年制義務教育)後,學生將面臨選擇普通高中(AHS,Allgemein bildendeh hereSchule,Oberstufe),高等職業學校(BHS)三種教育機構之一的問題。 ,Berufsbildende),中等職業學校(BMS,Berufsbildende mittlere Schule)。要從高職學校和普通高中過渡到高等教育,您必須通過高中畢業考試(Matura)。

高中教育

截至14歲,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後,之後奧地利的中學生們對於未來的教育有8個選項。除了普通高等中學(AHS)是需要通過入學考試外,其他教育選項基本申請就可以拿到位置。

綜合性職業培訓(NTEGRATIVE BERUFSAUSBILDUNG)

職業教育與教學雙元制(BERUFSSCHULE UND LEHRE – DUALES SYSTEM)

職業培訓學校(BERUFSBILDENDE MITTLERE SCHULE ,BMS)

職業教育學院(BHS)及基礎教育學院和社會教育學院

普通高等中學(AHS)

健康和護理學校(SCHULEN F R GESUNDHEITS- UND KRANKENPFLEGE)

其他醫療職業培訓(AUSBILDUNGEN F R SONSTIGE GESUNDHEITSBERUFE)

第二條教育途徑(ZWEITER BILDUNGSWEG)

對不少奧地利人來說,大學不是必進的。經過職業培訓出來,有一技之長的人甚至比大學畢業生更容易找到工作。但是能考上大學在許多奧地利人心目中也同樣是很自豪的一件事。擁有頭銜越多的人越受到尊重。

教育規劃要趁早,孩子越小越容易掌握第二語言,越容易融入當地生活。

想要申請奧地利的移民目前有兩種方式:

奧地利配額移民申請條件

1)年齡55周歲以下;

2)無犯罪記錄;

3)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提供德語A1證書;

4)不少於4.5萬歐的存款;

5)在奧地利有住址、有保險。

奧地利創業移民申請條件(在奧地利創辦公司)

1)年滿18周歲;

2)無犯罪記錄;

3)主申請人無學歷要求,家屬需要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4)不少於4.5萬歐的存款;

5)在奧地利有住址、有保險。

相關焦點

  • 把歐洲投資移民當跳板的中國式家長為了子女教育可以有多拼?
    眾所周知,我國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非常重視的,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學區房之說,還有一些家長甚至早早就移民海外,為子女規劃好外國身份,讓孩子一出生就贏在起跑線。從「天價」學區房到教育移民,不得不說,中國的家長們為了讓下一代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和綜合發展真是用心良苦!
  • 奧地利的兩種移民方式!科普配額移民和商業移民
    移民奧地利有兩種方式,配額移民和企業家移民,哪個更容易獲得永久居留權? 如何移民到奧地利? 2.奧地利企業家移民 處理方法:成立有限責任公司(2 + 2 + 2)
  • 孩子從小就移民?家長:不是背叛,只想讓下一代變得更完美!
    孩子從小就移民?家長:不是背叛,只想下一代變得更完美近期,隨著一則消息的傳出,很多家長有點慌了,為了減少境外患者回國搗亂案例的發生,國家相關部門將嚴查"雙重國籍"問題。其實我國《國籍法》一直不允許中國公民持有"雙重國籍",任何中國人只要加入他國國籍,中國方面就會自動註銷其中國國籍。
  • 為什麼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總是被邊緣化?
    對於凱恩斯主義的迷惑性和危害性,奧地利學派多次進行了徹底批駁,但依然動搖不了凱恩斯學派得寵於政府的現狀。芝加哥學派儘管高度信仰市場,不過仍然為政府權力留下了一定的空間,便成為政府的次優選擇。當凱恩斯學派不靈的時候,不妨試一試芝加哥學派的理論。而奧地利學派堅持自由放任,極大地縮小了政府的權力空間,僅此一點就不被政客們喜歡。因為總有一些人認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為了施展自己的抱負,對選民許下了各種承諾。
  • 歐洲最值得移民的國家,歐洲移民國家排行榜!
    根據今年出爐的宜居國度排行榜數據顯示,全球十大宜居國家中,歐洲國家佔了5個席位。歐洲以宜居性、經濟發達程度、社會福利的優越性等,成為世界人口遷徙的目的地。自歐洲各國移民政策開放後,即刻就成為了移民界的新寵。
  • 歐洲霸權爭奪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
    長期統治歐洲大陸的神聖羅馬帝國早已在三十年戰爭的打擊下分崩離析,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戲謔道: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甚至不是個帝國。雖然神聖羅馬帝國國力日漸衰落,但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依然佔據著帝國皇位,控制著歐洲大片領土,自然就成了英法等列強狩獵的目標。
  • 大多數學鋼琴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
    大多數學畫畫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大多數學跳舞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大多數學遊泳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大多數學英語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大多數上義務教育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短視是人類的本能,開始投入一件事情,我們都會不可避免的產生期望,期望馬上獲得做這件事情帶來的收益和成就。
  • 揭秘馬爾他移民後的真實生活
    而歐洲移民也只是個大的範圍,其下還能再細分出數個分支,如希臘、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賽普勒斯等等,每個項目單拎出來雖也都在圈內極具競爭優勢,但人氣多少也還是有些差別的,其中,馬爾他移民這幾年來便頗受中國申請人青睞。從項目本身出發,馬爾他移民確實有很大優勢,其不僅僅是投資門檻低,整體花費少,而且還是歐洲唯一的四代移民國家。
  • 德國移民孩子上學怎麼辦?幼兒園到高中最全解析
    許多移民來到德國是為了給他們的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中國和德國私立幼兒園的日益普及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德國教育歷來獨樹一幟,其教育水平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德國所有的公共義務教育都是免費的。在校期間,他們需要掌握德語、英語和至少一門其他語言。他們的成績單直接被英美學校認可。因此,許多移民家長把德國視為英美名校的跳板。
  • 先移民還是先留學?家長們這樣做,對子女的教育更好!
    而最近,就有很多家長向小新諮詢去澳洲留學的問題。澳洲不僅是一個留學大國,同樣也是移民大國。由此,很多家長的問題也就跟著來了,先留學再移民,還是先移民再留學呢?  小新建議先辦理移民再辦留學。理由如下~  學費比國際生低
  • 西班牙「移居」生活之孩子上學篇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移民及留學現象越來越普遍,西班牙因其消費水平不高,教育質量優越,吸引了大量的學生前來讀書,成為了眾學子嚮往的建築學殿堂。 西班牙是歐洲高等教育區的成員。歐洲高等教育區認可45個歐洲國家的學位,受歐洲高等教育體系承認,具有高文憑的含金量。
  • 【諾亞新鴻】移民希臘後孩子逐漸長大,超齡了怎麼辦?
    和西方父母所推崇的鼓勵孩子儘早獨立所不同,相比於放手,中國家長們其實更願意在孩子的人生中持續扮演著輔助者的角色,為他們積極籌劃,掃清障礙,謀得一個錦繡前程。就像中國那句古話所說的那樣:「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隨著家庭經濟實力的提高,家長們為孩子所做的努力也在不斷升級中,競爭激勵的學區房、北京戶口已經是老生常談,這些年來,移民更是成為了眾多家庭為子女成長而努力的新方向。
  • 同樣是歐洲移民後裔,為啥南美洲無一發達國家?
    歐洲是全球發達國家數量最多的大陸,歷史上歐洲最先進入近代化,兩次工業革命的源頭都在歐洲。發現新大陸後的數百年時間,歐洲移民不斷進入這些地區,為當地帶來了先進的工業文明和技術,這裡面既有北美大陸,也有南美洲和大洋洲。這些新大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以歐洲移民為主。
  • 【維•科普】德國小蠊的鄰居奧地利,為什麼沒有蟑螂?
    所以奧地利的鄰居德國是有蟑螂的。既然德國有蟑螂,奧地利也不是乾淨到像天上人間,為什麼這邊完全看不到蟑螂呢?不合理呀!本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小編決定求助萬能的谷歌,結果發現,谷歌對於「為什麼歐洲看不到蟑螂」這個問題的幫助也是很有限,因為搜索首頁靠前的結果竟然是這個: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家長几乎是寸步不離地看著孩子。在這當中有一些家長為了輕鬆一些,就會控制孩子愛玩的心把孩子管得老老實實的,但是家長這樣做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如果強行讓孩子乖一點,不光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還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 自主進食是獨立的第一步,家長做到「三不二要」,讓孩子自己吃飯
    那麼孩子能不能自己吃飯,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嗎?《兒童發展心理學》指出如果照料者把兒童的自我意志表達,當做為了獨立而進行的正常且健康的努力,而不是倔強的反抗,就能幫助兒童學會自我控制。在心理學家看來,被餵飯的孩子大多無法決定自己吃什麼以及吃多少的問題,且不說這樣會損害寶寶對食物的興趣,造成孩子飢餓飽脹感失調,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家長只知道給孩子餵飯,實際上是在否定孩子在進食上的自主權,從而影響孩子的「人格獨立」。
  • 媽媽被孩子逼瘋,沒個三頭六臂都不敢當家長
    那些高層次的家長,往往更能把握好自己的情緒,有著強大的自控力。而反之,低層次的父母,經常會把自己工作上及人際交往上的負能量帶給孩子。他們批評孩子不是為了教育,而是純粹為了反抗。這樣就更能激起孩子們內心的叛逆情緒。
  • 孩子「從小留洋」只為移民?
    當然,這次外交部同時也強調,涉及到「包機」回國的所有費用均由各位「小留學生」的家長承擔!同時,所有「小留學生」回國期間的安全、健康風險全都由其家長負責!無論怎麼說,從「小留學生事件」爆發以來,相信絕大多數國內的民眾,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在這些發達國家,不僅存在我國的本科、碩士、博士留學生,竟然還存在著小學、中學的「小留學生」!
  • 講真,地中海附近,哪些歐洲國家最適合移民生活?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選擇移民生活目的地國家,先從地理氣候上框選待選國家範圍,再從生活條件上挑出合適的國家。在地中海附近,我們先劃拉一個大致的待選國家範圍。地中海是被南歐、西亞和北非包圍的陸間海,地中海沿岸國家、地中海與大西洋交匯處國家、與地中海相連的黑海沿岸國家——這些國家大多具有相似的地理氣候特徵。
  • 孩子羽翼豐滿後,就要反抗家長的壓力:北美移民即將反噬英國宗主
    為了緩解沉重的財政壓力,也為了使英國能夠維繫殖民體系的運轉。在本土已無法增稅的情況下,英國政府決定向北美殖民地收稅。英國政府認為北美殖民地的移民們,不僅獲得了祖國的安全庇護,而且還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享受著低稅收的福利待遇。是英國的寬鬆政策,促進了北美殖民地經濟的大發展!因此,既然現在英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那麼就應該是北美殖民地回報英國本土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