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基本什麼都吃」,這似乎已經在世界人民內心都達成共識了。因為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只要能吃的,就沒有不敢吃的,如果真正了解了我們國家人的食譜,那麼就不得不感嘆一句,中國的泱泱「吃貨」之名真是名不虛傳啊。
就拿蟲子來說,很多人一看見蟲子就忍不住想要嘶吼的心,但是偏偏有些人不管那些蟲子樣子有多噁心,都敢把它端上餐桌,吃到嘴裡,最後還得感嘆一句,「果然是美味」。這種為了吃能克服一切障礙的決心多麼令人敬佩啊。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有哪些昆蟲上過我們國家的餐桌,並且還讓人讚不絕口呢?
蠶蛹基本上是最常見的食用類昆蟲了,無論是在超市、飯店、還是夜市攤上,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可能因為常見,人們對它的接受程度也很高,除了小部分人外,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嘗試它的味道,而且吃過一次就很難忘懷。
蠶蛹最常見的吃法一般是油炸或者燒烤,喜歡的人覺得它鮮美酥脆,味道很棒。除了口感外,蠶蛹的營養價值也很高,裡面富有豐富的蛋白質,吃它能滋補強身,對身體很好。
蟬也叫知了、知了猴、知了龜、姐兒龜等等,在樹上響亮的不停的叫,可能是很多人記憶當中夏天的感覺。不過雖然一直叫不停歇的知了很煩人,但是被端上餐桌的那一刻,意味著它也只能喪生在人類的肚腹之中成為養分了。
油炸的知了香香的、脆脆的,幹煸的知了酥酥的、辣辣的,不管是哪一種吃法,對喜愛它的人來說都是無上的美味。
螞蚱,學名蝗蟲,很多地方也把它叫做蚱蜢。小時候在草叢裡遇見了,往往會逮上一兩隻螞蚱玩一會,後來在很多新聞裡看過,單個的螞蚱不成氣候,但是成群結隊的蝗蟲往往是災難,「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可不是一句玩笑話,最後卻萬萬沒想到,它也還是沒能逃過上餐桌為人類做貢獻的命運。
吃螞蚱的好處很多,比如說可以補充蛋白質,增強記憶力,健脾消食等等,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吃處理乾淨的、熟透的螞蚱才行,不然可能會感染一些疾病。
白蟻也能吃嗎?答案是肯定的,白蟻不僅能吃,還能作藥用,甚至歷史上許多國家都曾經用白蟻來進行疾病治療。據吃過的人形容,油炸過的白蟻酥脆可口,營養更是堪比牛肉。
今天介紹的這4種昆蟲都是比較常見的。不過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昆蟲還是野味,身體裡面都可能含有大量的細菌和寄生蟲,能不吃就儘量不要去吃,就算吃也一定要處理乾淨,以免感染,影響健康,危害生命。
今年的新冠肺炎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安全與健康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排在首位,口腹之慾與之相比也完全不算什麼,希望每一個喜歡野味與昆蟲的人都能從中吸取教訓,那麼全人類都會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