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油補資金組織實施漁業災害預警報能力建設項目海洋水文氣象...

2020-12-05 政府採購信息網

 

惠州廣泰通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受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委託,於2017 1130 日就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信息中心油補資金組織實施漁業災害預警報能力建設項目海洋水文氣象儀器設備採購(441300-201709-002-0059)採用公開招標進行採購。現就本次採購的中標(成交)結果公告如下:

一、採購項目編號:441300-201709-002-0059

二、採購項目名稱: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信息中心油補資金組織實施漁業災害預警報能力建設項目海洋水文氣象儀器設備採購

三、採購項目預算金額(元):3,300,000

四、採購方式:公開招標

五、中標供應商

1:中標供應商名稱  杭州藍昌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趙清  地址  浙江省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6號大街260號10幢四層      

六、報價明細

主要中標、成交標的名稱 規格型號 數量 單價(元) 服務要求 中標、成交金額(元)

3m浮標標體

LC-M3

3套

390000.00

按招標文件

3276058.50

數據採集器

LC-SP04

3套

45000.00

按招標文件

 

安全系統

LC-SE01

3套

30000.00

按招標文件

 

綜合氣象傳感器

WXT520

3套

56000.00

按招標文件

 

波浪傳感器

LC-RD12

3套

65000.00

按招標文件

 

ADCP海流計

WHRZ1200-I

3套

160000.00

按招標文件

 

報價明細附件

七、評審日期:2017-11-30評審地點:惠州市橋東塔仔湖路1號2-6層307房

評審委員會(談判小組、詢價小組、磋商小組或單一來源採購小組):

負責人:閻義春成員: 閻義春、李慧兒、李文、劉吳越、張友勝、魏旭霞、葉宇文

八、評審意見(非標採購方式或競爭性磋商採購方式採用書面推薦供應商參加採購活動的,還應當公告採購人和評審專家的推薦意見)

綜合評分法中標候選供應商排序表

投標人名稱

價格得分

技術商務服務得分

綜合得分

推薦排名

比例(30%)

比例(70%)

100%

杭州藍昌科技有限公司

24.44

67.00

91.44

1

廣州拓泰環境監測技術有限公司

30.00

46.14

76.14

2

南京潮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8.47

18.54

47.01

3

杭州鈦比科技有限公司

24.27

17.50

41.77

4

九、本公告期限1個工作日。

中標、成交標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價(元)服務要求中標、成交金額
      
      
      

十、聯繫事項:

(一)採購人: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地址:惠州市麥岸路2號
(二)採購代理機構 :惠州廣泰通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地址:惠州市橋東塔仔湖路1號2-6層307房
(三)採購項目聯繫人(採購人):葉先生 聯繫電話:0752-2394795
採購項目聯繫人(代理機構):張小姐聯繫電話:0752-8880260

各有關當事人對中標、成交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在中標、成交公告發布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政府採購代理機構)(或採購人)提出質疑,逾期將依法不予受理。

附件:招標文件(競爭性談判文件、詢價通知書、競爭性磋商文件)

招標文件

發布人:惠州廣泰通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7年12月06日

相關焦點

  • 威海小石島海洋觀測站實時觀測潮汐等海洋水文要素
    中國網6月8日訊 日前,記者從威海市海洋局了解到,6月2日,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高忠文主任一行來到威海小石島海洋觀測站,就海洋防災減災有關工作進行調研。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陳丕松陪同調研。調研組先後考察了小石島地波雷達站、氣象觀測場和水文觀測站。
  • 海洋預報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是國家海洋局直屬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是專門從事海洋環境預報、海洋災害預 報和警報、科學研究和諮詢服務的業務機構。該中心組建於1965年,其前身為國家海洋局海洋水文氣象預報總臺。主要職責是負責我國海洋環境預報、海洋災害預警報的發布,為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管理、國防建設等提供服務和技術支持。目前主要預報業務項目:海浪、風暴潮、海嘯、赤潮、海冰、海流、海水溫度、厄爾尼諾、海水浴場預報、海上溢油、海平面和海洋天氣等,預報海區範圍為中國海與世界各大洋海域。海洋預報產品以國家海洋預報臺的名義,通過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向社會和公眾公開發布。
  •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關於印發《福州市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2)指導和協調災後漁業生產恢復工作,組織漁業系統力量對受災地區進行支持。負責漁業防災減災救災、恢復生產補助項目、資金和物資的分配。(3)確定漁業系統防禦風暴潮災害應急響應方案,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和省海洋與漁業局報告防禦風暴潮工作,向災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相關情況。
  • 廣東舉行2016年海洋環境及海洋災害《公報》發布會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文斌,副廳長何少青,廣東省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預報中心研究員陸超華,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副主任趙明輝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今年要嚴格實施全省海洋生態紅線制度,落實生態紅線管控措施,確保海洋生態紅線劃得清,管得嚴,守得住。  三是實施汙染物排海總量控制試點,爭取今年年底能夠出成果。  四是推進海洋環境監測能力升級。按照「系統化」、「科學化」和「信息化」的目標要求,重點推進全省海洋環境監測能力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加快推動珠江口及粵東粵西入海汙染物在線監測系統建設。
  • 關於印發福州市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2)指導和協調災後漁業生產恢復工作,組織漁業系統力量對受災地區進行支持。負責漁業防災減災救災、恢復生產補助項目、資金和物資的分配。(2)局辦公室:負責防禦風暴潮災害的後勤保障工作;負責通知、督促局屬事業單位做好防禦風暴潮工作,收集、報告局屬事業單位部署、落實防禦風暴潮工作情況和受災情況;負責爭取、落實漁業系統防禦風暴潮災害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災後重建項目;負責落實市級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經費和救助資金。
  • 國內外海洋氣象組織及其現狀簡介
    在學術研究組織中,中國海洋學會下設了24個分會或委員會,其中包括海洋水文氣象儀器分會、海氣相互作用專業委員會,與海洋氣象學內容相關。國家海洋局的局屬單位中,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辦的學術期刊《海洋預報》更多關注海洋氣象學研究論文,其他海洋科學期刊也刊登海洋氣象學論文。
  • 廣東省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11-2020年)
    本《規劃》由省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具體組織實施。《規劃》中所指的氣象災害主要包括熱帶氣旋、暴雨洪澇、低溫寒害、乾旱、高溫熱害、雷雨大風、冰雹、龍捲、灰霾、大霧等,以及由氣象因素引發的衍生、次生災害,包括城市氣象災害、農業氣象災害、林業氣象災害、水文氣象災害、海洋氣象災害、交通氣象災害、地質氣象災害、航空氣象災害、電力氣象災害等。
  • 福州修訂漁業防颱風應急預案
    在當地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加強與本級氣象、水利等部門的聯繫協作,加強系統上下的溝通協調,建立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1.4 適用範圍本預案適用於我市發生颱風災害及其次生海洋災害時海洋與漁業系統的預防、應急處置和漁業災後恢復生產。
  • 市海洋預報臺5月試行 福州將可預報風暴潮和海嘯
    記者昨天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經過三年籌建,福州市已基本建成海洋預報臺,近日該項目通過省裡驗收,擬於5月試運行。    福州將可預報海洋災害    市海洋與漁業局下屬的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主任陳國生介紹:「沒建市海洋預報臺之前,我市本級海洋災害的監測預警缺少較先進的科技平臺。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今冬我國沿海海洋災害預測信息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朱宏源)為落實國家海洋局領導關於做好海洋預警報主體業務工作的要求,總結今年汛期海洋災害各方面應對工作的成功經驗,同時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教訓,12月9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在京召開2016 年汛期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交流會。
  • 區域災害聯防和航空氣象
    世界氣象組織(WMO)二區協(亞洲)第16次屆會於2017年2月12-16日在阿聯阿布達比召開,來自二區協24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為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區域氣象合作,中國氣象局聯合香港天文臺在本次會議上提出了「提升世界氣象組織二區協(亞洲)減輕氣象災害風險能力試點項目」。
  •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談加快「海上糧倉」建設 實現漁業...
    一是組織編制了水產養殖業和現代漁業種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實施方案。以「育繁推」一體化為目標,遴選20處遺傳育種中心和原良種基地,並授予「海上糧倉遺傳育種中心」稱號。二是加大原良種場認定工作力度。國家級原良種場達到13家,佔全國的16%,位居首位。省級原良種場57家,規模育苗場總育苗能力達到5000億單位,同比增長8%。三是挖掘培育了「貝、藻、參、螺」立體生態循環養殖方式。
  • 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
    分管業務科技處、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運行辦公室;聯繫天氣預報室、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室。,其主要職責是:     1、牽頭組織天氣業務、生態和農業氣象業務、環境氣象業務系統設計、業務科研項目的組織實施、業務規範和標準的制訂。
  • 關於加強海南近岸海域赤潮災害防控的建議
    自2004年起,我廳組織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對陵水新村赤潮監控區開展了長期定期定點的海洋環境狀況監測,在赤潮易發期每半月監測一次,以及時發現赤潮的發生發展,並開展赤潮相關研究。赤潮監控區設立十年來,新村港海域未發生嚴重的赤潮災害損失。同時,我們還儘可能地利用我省現有條件和相關資源對赤潮災害進行研究,如在海洋環境監測和海洋災害預警報項目中,將赤潮災害的防控和研究納入項目內容。
  • 環渤海灣海洋水文氣象環境監測系統組網正式運行
    ◎文明徵/文隨著東營港潮汐、風速風向自動化量測系統的安裝完成,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建設的環渤海灣海洋水文氣象環境監測系統組網近日正式投入運行,進一步提升了該中心海岸帶資源環境調查和監測能力。
  • 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採取措施加強海洋環境保護
    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高度重視,15日,廳長何煥秋召開廳長辦公會議,組織專題學習劉賜貴局長講話精神,研究落實海洋生態環境監管保護措施,部署當前具體的推進措施和辦法。一、加強能力建設,提高監測監控質量一是紮實推進近岸海域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
  • 首個自籌資金海洋水文氣象監測浮標落戶洋口港
    在南通海事局大力支持下,10月14日,全國首次由地方政府和企業投資的海洋水文氣象監測浮標在南通洋口港投入使用,開始為洋口港海上施工及未來港口運營提供海洋氣象預測服務。      海洋監測浮標是一種現代化的海洋監測手段,採用浮標觀測技術,可全天候、連續、定點觀測氣象、水文、水質等內容,並實時將數據傳輸到岸站。
  • 南沙永暑礁海洋觀測站為中外船隻提供水文氣象保障
    1988年1月,中國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委託,在南沙永暑礁建設有人駐守的海洋觀測站,被編為全球海平面聯測網第74號站。該海洋觀測站是中國最南端的海洋氣象觀測站,也是中國第一個國際性海洋氣象觀測站。主要任務是觀測風向、風速、氣溫、溼度、蒸發、日照、雲量、雷暴、能見度、降雨量和水溫、潮位、波浪、海水鹽度、海發光等近20個項目的南海海區水文氣象要素,參與國際間的資料交換,為過往船隻提供航海水文氣象保障等。27年來,通過國家海洋局和海軍等單位的共同建設,永暑礁海洋氣象觀測站觀測設備不斷升級換代。1988年建站安裝了從國外引進的水文氣象自動觀測系統,1997年對系統進行了升級更新。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
    辦公室主要職責:負責組織、協調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的實施;負責組織、協調海洋災害(情)調查和災後評估;組織編寫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情)調查、評估報告;負責與國家有關部門的協調工作等。    2.3專家組及主要職責    成員:由海洋環境預報領域及其他相關領域專家組成。
  • 深圳市海洋災害應急預案
    市指揮部各成員單位(以下簡稱「成員單位」)根據應急響應級別,按照市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和各自職責,共同做好海洋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  (1)市海洋局:負責風暴潮、海浪災害應急預案的修訂和完善;進行風暴潮、海浪災害期間的觀測工作;發布風暴潮、海浪災害預警報信息;組織開展海洋災害調查評估工作及災情報送工作;組織海洋災害應急預警報會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