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體育融資創2015年以來最低,產業變局之下新機遇何在?

2021-01-13 第一財經

短短7個月時間估值翻了一倍,Keep3.6億美元F輪融資讓體育界為之振奮。但對於絕大多數的體育領域創業者而言,2020年並不好過。

受疫情衝擊,歐洲杯、奧運會等各項賽事改期甚至取消,體育大年成為泡影。產業寒冬延伸至投融資各環節,2020年國內體育領域投融資數量和金額創五年來新低,產業變局之下新機遇何在?

投融資降至冰點

「體育版權內容價值回探,賽事停擺帶來了內容真空,品牌合作方也開始防禦性收縮,體育運動線下兩極化趨勢加強。」在第五屆體育產業嘉年華上懶熊體育創始人兼CEO韓牧說道。

自2015年、2016年資本狂潮席捲體育產業之後,2020年體育界投融資迎來冰點。根據懶熊體育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體育相關公司的投融資事件共有53起,其中透露了投融資金額的共40起,總額約合30.344億人民幣。

而2019年同期,中國體育相關創業公司融資事件共有87起,總額達39.69億人民幣。2020年這兩個數據同比下降54.02%和23.54%,無論融資數量還是融資金額均為2015年以來最低。從投融資事件的輪次分布來看,國內的體育融資集中在早期輪次,與前兩年的投資態勢相同。國外則有明顯反差,融資輪次集中在後期。

「2020年,體育產業最壞的底部已經到了,未來越來越多的頭部公司會受到資本的重視。」達晨財智主管合伙人傅忠紅表示。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進入到體育產業細分賽道扶持頭部公司,這一判斷在數據上也有所體現。

2020年在億元級別融資事件中,國內融資數額最高的是英雄體育VSPN的1億美元融資,佔全年體育領域投融資總額的22.97%,由此可見在特殊時期,資本偏好投資發展模式更成熟、抗風險能力更強的公司。

疫情衝擊下居家健身成為新潮流,也帶動行業融資。從數據來看,健身、瑜伽領域投融資數量和金額位居第一位。其次是鞋服品牌、裝備製造領域和電競領域。其中電競領域被視為增速最快的領域,中信資本私募基金運營合伙人楊東為透露,2020年幾家熱門電競公司資本連投都投不進去。

復娛文化總裁鄧厚鋆同樣看好電競領域,他表示國際頭部電競俱樂部營收為幾千萬美元,國內頭部電競俱樂部營收為幾千萬人民幣,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目前資本市場對於電競俱樂部一般用PS法進行估值,即按照營收進行估值計算。伴隨中國電競產業的完善,商業化能力進一步加強,頭部電競俱樂部會有突破式發展,估值也會有很大成長空間。

消費升級下的體育新機

投資人對於冰雪市場也表現出一定的投資熱情。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戰略所發布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到2021冰雪季,我國冰雪旅遊將達到2.3億人次,收入預計將超過3900億元。近三年來境內註冊的經營冰雪旅遊相關業務企業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目前全國已有將近7000家企業扎堆「掘金」。

楊東為表示,1972年冬奧會在札幌舉辦,帶動了日本冰雪產業發展,從歷史來看,冬奧會和本國經濟周期基本吻合的情況下,產業將實現騰飛,我國冰雪產業也將處於起飛階段。融創文旅在廣州、成都、昆明等南方城市建設了室內滑雪場,融創文旅集團冰雪中心總經理伊力發現,冰雪運動結合目前的冬奧窗口,用戶參與熱情非常高。

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認為,2020年消費領域出現兩個非常特殊的機會窗口。第一個消費現象是兩端分化很嚴重,買貴東西的人和買便宜東西的人都在增加;第二個現象是線下大企業受到的影響非常大,因為大企業是從年底做計劃,年初開始執行預算、生產、供應鏈、投放,剛執行就進入了疫情,面臨不確定性,所以大企業受到的影響遠比小企業更大,這些變化給了消費品牌新的成長機會。

「伴隨消費升級,基於泛體育C端用戶為基礎的消費品牌或時尚生活品牌,以及增加了新消費體驗的體育樂園、線下場館運營都是我們關注的投資方向。」鄧厚鋆說道。

對於線下體育場館投資,阿里體育也一直在進行布局。阿里體育COO穆暘認為,智慧場館目前在中國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首先對於從事體育、空間數位化的人而言,找到第一客戶是很難的事情,但是第一客戶決定著產品架構、模塊、價格。

其次中國大部分體育場館還沒有真正進入市場化階段,機制問題仍然制約著場館發展。第三,以前從業者更多聚焦於比賽、演出等大型場館的數位化,忽視了全民健身等老百姓真正常去的場館數位化建設,這類產品目前比較單薄。如何藉助技術升級,優化軟硬體設備設施,驅動體育場館營運模式的創新,存在巨大創新機會。

相關焦點

  • 翻篇的2020年,留下全球體育產業10大風向
    2020對於全球體育產業來說是特殊的一年。原本因為東京奧運會和歐洲杯等大型賽事被定義為「體育大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卻讓全球體育陷入至暗時刻。懶熊體育統計了2020年全球體育產業的主要事件,梳理出了10大重要風向。 停停辦辦,東京奧運會懸而未決 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以來,關於東京奧運會的懸念就始終存在,能否舉辦,何時舉辦,如何舉辦至今都要畫上問號。
  • 韓國三季度出生人口為6.9105萬 創開始統計的1981年以來最低
    韓國三季度出生人口為6.9105萬 創開始統計的1981年以來最低 來源:TechWeb • 2020-11-26 11:23:46
  • 新變局之下 中國建築業的變與不變
    ,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階段性新特點新任務,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於新變局中構建新發展格局。新變局之下 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主持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帶來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
  • 半導體產業新形勢、新機遇及全球合作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2020 SIPEF)上,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居龍先生在現場為大家分享了「半導體產業新形勢、新機遇,全球合作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思考。庚子年變局 - 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新形勢2020庚子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變局,也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 2020年廈門創業企業最全融資榜
    文|觀瀾財經2020年開局就有人稱之「資本寒冬」。但誰也沒想到,這竟是一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即使在「最冷的資本寒冬」,創新創業的力量也從沒停止過生長。在廈門,就有一批創業項目,逆勢增長,打動資本,獲得融資。
  • 2020首家上市體育公司!健身器材巨頭舒華體育探索運動健康新方向
    繼安踏、361°、特步、貴人鳥等企業之後,泉州體育用品行業上市隊伍中再添新軍。能夠在後新冠疫情時代脫穎而出,成為2020年首家上市體育公司,舒華體育在其創始人張維建帶領下憑藉多年來的穩步經營和鍥而不捨精神終於在二度IPO收穫成功。在延續泉州企業資本市場傳奇的同時,舒華體育也為後疫情時代百廢待興的體育用品製造企業提供了借鑑思路。
  • 央行:2020年我國金融體系運行平穩,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今年1月12日,人民銀行向社會發布了《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一是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2020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0.1%,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累計新增19.6萬億元,比上年多增2.8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3.3%,比上年末高2.6個百分點。
  • 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主體發展現狀分析 行業應用企業類型豐富...
    2015年左右,大數據相關政策規劃密集出臺,同期為大數據企業新增數量頂峰時期。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產業規模日趨成熟。大數據產業主體從「硬」設施向「軟」服務轉變的態勢將更加明顯,面向金融、政務、電信、醫療等領域的大數據服務將實現倍增創新。
  • 2020年,大瘟疫催化大變局
    原標題:2020年,大瘟疫催化大變局【編者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疊碰撞,促使世界秩序加速變遷,國際格局深刻調整,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年屆歲末,《參考消息》特別推出「變局與新局」年終專題,選登海內外專家學者、媒體、智庫文章,回顧過去一年世界面臨的風險與挑戰、機遇與變革,展望未來世界發展趨勢與前景。敬請關注!
  • 2020-2026年中國體育場地設施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3 、社區體育經費及設施建設投入力度        隨著《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政策的實施,社區體育市場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發展環境逐步向好,2018年我國全民健身中心行業投資市場規模65.78億元,同比2017年的51.44億元增長了27.88%。
  • 渭南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從產業結構變動情況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渭南第一產業比重不斷下降,從1978年的47.7%下降到2015年的15%。第二、三產業比重穩中有升,由1978年的52.3%上升到2015年的85%,增長32.7個百分點,非農產業對經濟發展的主導性地位不斷強化。
  • 共商體育破局之道 2020體育大生意峰會落幕
    六大演講洞察體育前景:劉扶民預言五個賽道大有可為2020年無疑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作為最依賴人群聚集與線下消費的產業之一,體育產業無疑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受打擊程度最嚴重、恢復元氣最緩慢的行業之一。而2021年則是「十四五」時期的開局之年,《「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公布在即,這將是全面建設體育強國和「讓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嶄新起點。
  • 2019年江蘇PM_2.5濃度創有記錄以來最低
    原標題:PM_2.5濃度創有記錄以來最低 記者1日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19年我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群眾對環保滿意度持續提升。據初步統計,2019年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為77.9%,同比提高8.7個百分點,國考斷面和主要入江支流全面消除劣Ⅴ類,創「水十條」實施以來最好成績;PM_2.5平均濃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創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最低值;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71.3%,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約束性考核指標。 2019年,我省對制約環境質量改善的「病灶」精準施治,紮實推進治汙攻堅。
  • 新趨勢,新機遇!2020年國內幹細胞治療有望加速轉化
    2020年伊始,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趨勢下,我國幹細胞治療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列入鼓勵類的相關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19年國內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相繼啟動和招募,打開了臨床轉化發展的大門。2020年,通過凝聚企業以及產業發展的創新力量,我國幹細胞臨床研究與轉化進程有望迎來新的發展速度。
  • 2021年十大核心投資的機遇
    投資主題一: 全球經濟共振復甦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導致經濟出現大幅萎縮,陷入自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衰退。疫情的演變成為2020年經濟和政策的主導因素,各國政府在遏制疫情與保證經濟正常運行間尋求平衡,貨幣和財政政策全面寬鬆以期實現經濟復甦。
  • 2020-2021年中國新基建產業發展白皮書:解讀未來3-5年行業機遇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基建」,到2020年明確以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7大領域為重要投資發展方向,已經多次明確表示加強「新基建」,發揮基礎設施建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補短和引擎的作用。
  • 聚焦大循環 助力新消費 全聯房地產商會2020年會即將啟幕
    本次年會以「聚焦大循環 助力新消費」為主題,將聚焦疫情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新格局以及新格局下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新機遇,解讀經濟發展大勢,提振行業信心;深入探討住房消費、數字科技、城市更新、行業自律、健康產業等熱點話題,引領行業的均衡、創新、融合、誠信發展,探尋行業轉型升級路徑,推動中國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
  • 中國體育產業迎來「投資拐點」,世界盃效應還能延續多久
    事實上,自2016年的投資高峰之後,中國體育產業的投資布局正在逐步趨於冷靜。然而,在俄羅斯世界盃之後,國內體育圈又接二連三傳來融資、合作和併購的消息。這一切似乎預示著,體育產業正在走出「資本寒冬」。籃球酒店已經方興未艾。產業熱度下降,世界盃成為拐點?
  • 2020年「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
    央廣網廣州12月25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張莉)12月24日,在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指導下,由廣州信息協會、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主辦的以「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為主題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
  • 新華財經年報|2020年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及2021年展望
    銅礦產量低迷疊加冶煉產能持續投放,導致銅礦加工費跌至50美元之下的低迷水平,較2015年高點下跌61.5%;硫酸價格低迷導致冶煉廠利潤進一步壓低,甚至出現大面積冶煉虧損,加之不斷趨嚴的廢銅進口審批政策影響,增加市場供應的不確定性。2020年,中國銅精礦預計供需缺口為555萬噸,需要通過進口及使用廢銅的方式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