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撲絕緣體究竟是什麼東西?為什麼這麼受科學家青睞?

2020-12-05 意想不到的化學

拓撲絕緣體自2007年被發現以來,逐漸成為了凝聚態物理領域的一個的新熱點,並被認為是繼石墨烯(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的」Next Big Thing」。它對於基礎物理的理解以及半導體器件的應用都有很大的價值, 2016年,大衛·索利斯(David J. Thouless)、鄧肯·霍爾丹(F. Duncan M. Haldane)和麥可·科斯特利茨(J. Michael Kosterlitz)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理論上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那麼拓撲絕緣體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科普一下吧。

什麼是拓撲絕緣體?

按照導電性質的不同,材料可分為「導體」和「絕緣體」兩大類;而更進一步,根據電子態的拓撲性質的不同,「絕緣體」和「導體」還可以進行更細緻的劃分。拓撲絕緣體就是根據這樣的新標準而劃分的區別於其他普通絕緣體的一類絕緣體。

因而,拓撲絕緣體的體內與人們通常認識的絕緣體一樣,是絕緣的,但是在它的邊界或表面總是存在導電的邊緣態,這是它有別於普通絕緣體的最獨特的性質。這樣的導電邊緣態在保證一定對稱性(比如時間反演對稱性)的前提下是穩定存在的,而且不同自旋的導電電子的運動方向是相反的,所以信息的傳遞可以通過電子的自旋,而不像傳統材料通過電荷來傳遞。

簡言之,拓撲絕緣體的內部是絕緣體,然而表面卻有被拓撲保護的電子態。這個電子態的維度比內部要低1個維度(比如對一個3維絕緣體,表面電子態就是2維),而且有很多新奇的性質。也正是這些性質,使得它有可能被廣泛的應用

拓撲絕緣體的作用

所謂電阻,就是電子的運動被某些東西給碰撞阻礙,使其運動受阻的宏觀表現。假設,哆啦A夢代表電子,胖虎是來撞他的雜質,那麼拓撲絕緣體的表面電子防止被雜質散射的過程可以形象地表示為電子是否能背向散射(彈回去)。正是這個性質導致了低電阻,而內部是絕緣體又防止了漏電,從而製造的器件以低功耗運行,使得拓撲絕緣體在半導體器件應用領域有潛在的價值。

拓撲絕緣體的電子運動不符合通常金屬電子色散關係E=k^2/2m,而是E=v*k,v就是電子運動的速率(已假定k0=0)。注意對光而言,有E=c*k成立,其中c為光速,所以我們說,電子的運動方式,不像非相對論的粒子,而像光,只是速率不同。也正是這個性質,使得電子對於外界電場有很靈敏的響應,從而可以作為半導體器件(比如場效應管)的基礎。

新一代拓撲絕緣體

六硼化釤是一個典型的中間價化合物,其中Sm2+和Sm3+的比率為三比七。它屬於一種近藤絕緣體,在高溫下(高於50 K),它的屬性是典型的近藤金屬,強電子散射使其具有金屬導電性,而在低溫下,它表現為具有窄約4-14毫電子伏特帶隙的非磁性的絕緣層。SMB6伴隨著由熱導率急劇增加使冷卻引起的金屬-絕緣體轉變,峰值在約15 K,增加的原因是電子低溫下無助於熱導率,使佔主導地位的電子濃度的減少降低電子-聲子散射率。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它可能是一個拓撲絕緣體。只是目前沒有可信的文獻證實。

如果這樣的理論得到證實,我相信未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名單上必將再次寫上中國人的姓名!

哈哈哈我是小意,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意的可以點一下關注哦,每天都會科普化學元素小知識哦~~O(∩_∩)O

(本文章素材來源於網絡,旨在科普趣味知識,不代表個人觀點。)

相關焦點

  • 物理史上首份「拓撲圖鑑」,鋪平科學家尋找拓撲絕緣體之路
    想像一種電阻值不受長度、橫截面積影響的導體;想像一臺放在你桌面的量子計算機;想像一種甚至不靠電流傳遞電信號的元件——這些就是拓撲材料在我們生活中的潛在應用。但是,由於涉及到對能級計算、對性質的構想,尋找新的拓撲絕緣體通常是一個艱苦的過程。
  • 拓撲絕緣體簡介
    三位科學家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因為「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獲獎。本刊在2012年發表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呂衍鳳、陳曦、薛其坤的撰文《拓撲絕緣體簡介》,現整理出來以微信版(略去了參考文獻)再現讀者。
  • 科學家研製量子自旋霍爾拓撲絕緣體
    北京時間10月11日消息,美國萊斯大學科學家近日研製出一種微型的「電子高速公路」--「量子自旋霍爾拓撲絕緣體」。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微型設備將來可用於製造量子計算機所需的量子比特,這一研究成果將大大促進量子計算機的研究進展。
  • 材料人科普 諾獎中的拓撲絕緣體到底是什麼鬼?
    比如,如果有人直觀的把近代物理學的」自旋-軌道耦合」當定義的要素,就有人會說「能帶反轉」更加接近拓撲本質;如果有人說」能帶反轉」是定義的要素,那麼就有人說受「時間反演保護」也不可或缺;如果有人把「受時間反演保護「作為定義的要素,就有人會說其他對稱性也可能產生拓撲絕緣體;如果有人只是考慮被對稱性保護,那麼量子霍爾效應也滿足這個條件,只是不同的拓撲數罷了;然而當對稱破缺的時候,量子霍爾效應的很多性質,已經和拓撲絕緣體相隔甚遠
  • 浙大科學家全球首次突破光學拓撲絕緣體研究,劍指6G
    打開APP 浙大科學家全球首次突破光學拓撲絕緣體研究,劍指6G DeepTech深科技 發表於 2021-01-12 10:42:50
  • 彭海琳丨拓撲絕緣體:基礎及新興應用
    作為一種全新量子物態,拓撲絕緣體的發現被認為是繼石墨烯之後的「Next Big Thing」。拓撲絕緣體對基礎物理的理解和半導體器件的應用都有巨大的價值,因而逐漸成為凝聚態物理和電子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受到全球科學家關注,以期解決摩爾定律即將失效的難題,突破能源、信息等領域面臨的瓶頸。
  • 黃銅礦中存大量拓撲絕緣體材料
    當ΔE < 0時,方形代表拓撲絕緣體,菱形代表拓撲金屬。陰影區域表示黃銅礦化合物的晶格常數在±2%範圍內與GaAs、InAs和InSb相匹配。 拓撲絕緣體已成為材料研究領域中的「明星」[Nature 466, 310 (2010)],吸引著眾多科學家的目光,理論和實驗兩方面的研究工作進展都極為迅速。
  • 物理所關聯拓撲絕緣體和關聯拓撲晶體絕緣體研究獲進展
    拓撲絕緣體是當前凝聚態物理的研究熱點之一。這類材料不同於傳統的「金屬」和「絕緣體」,其體內為有能隙的絕緣態,而表面則是無能隙的金屬態。這種金屬表面態是由內在電子結構的拓撲性質決定的,受時間反演不變性的保護,因而受缺陷、雜質等外界影響較小。目前發現的和實驗研究的拓撲絕緣體大部分是半導體材料,電子間的關聯效應很小,理論分析較為簡單。
  • 拓撲絕緣體實驗研究取得新進展
    原位角分辨光電子能譜測量顯示,這些薄膜具有本徵的絕緣體特徵。三維拓撲絕緣體的量子薄膜的實現為理論預言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巨大熱電效應、激子凝聚等新奇量子現象的研究提供了基礎,是在拓撲絕緣體材料製備方面的一個重要進展。
  • 一種新的量子材料--拓撲絕緣體
    一、拓撲絕緣體簡介按照導電性質的不同,材料可分為「金屬」和「絕緣體」兩大類;而更進一步,根據電子態的拓撲性質的不同,「絕緣體」和「金屬」還可以進行更細緻的劃分。摩爾定律認為,由於技術的進步,每過18個月,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的數目會翻一番,性能也將提高一倍。隨著電晶體越小越密集,發熱問題也就會越突出,因此許多人預言摩爾定律將於2015年失效。而拓撲絕緣體的發現將可能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引發未來電子技術的新一輪革命。
  • ...31歲浙大科學家全球首次突破光學拓撲絕緣體研究,太赫茲互聯...
    楊怡豪告訴 DeepTech :「其實,光學拓撲絕緣體是電子拓撲絕緣體的泛式,它將電子拓撲絕緣體的概念運用到光學上。」  光學拓撲絕緣體(PTI,Photonic Topological Insulators)是對電子拓撲絕緣體的模擬,最直接的性質就是作為光的 「絕緣體」—— 不透光,但是邊界卻可以導光,即可以支持一種表面波模式。
  • 浙大科學家首次突破光學拓撲絕緣體研究,太赫茲互聯技術劍指6G
    而拓撲光學是一個新興的方向,它將拓撲自由度引入光學系統,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光的認識和利用。楊怡豪告訴 DeepTech :「其實,光學拓撲絕緣體是電子拓撲絕緣體的泛式,它將電子拓撲絕緣體的概念運用到光學上。」
  • 自然界中存在天然形成的拓撲絕緣體
    本報訊 據《自然》網站3月8日報導,最近,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固體研究所科學家發現,自然界中也存在天然形成的拓撲絕緣體,而且比人工合成的更純淨。這一發現對建造自旋電子設備具有促進作用,並有助於設計開發用電子自旋來編碼信息的量子計算機。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納米快報》上。
  • 量子計算的裡程碑:科學家實驗性觀測到拓撲絕緣體表面電流
    德國科學家實驗性的觀察到電流流經拓撲絕緣體晶體表面通道拓撲絕緣體是材料物理學裡的一個熱門話題。這些材料最顯著的特性便是它們既可作為導體也可作為絕緣體,他們的內部阻止電流通過而邊緣或表面則允許電荷的移動。
  • 張首晟:拓撲絕緣體讓電腦運算加速
    四位華裔科學家張首晟、楊培東、鄧青雲、錢澤南成奪獎熱門人選。   根據湯森路透的預測,2014預測名單包含來自9個不同國家、27個不同學術和研究組織的27位研究人員,並首次同時出現四位華裔科學家。因已成功預測了35位諾貝爾獎得主,湯森路透的「引文桂冠獎」頗受關注。上年更是成功預測了11位諾獎得主中的8位。
  • 拓撲晶體絕緣體的拓撲超導電性研究獲得進展
    近日,李耀義特別研究員、賈金鋒教授研究團隊在拓撲晶體絕緣體Sn1-xPbxTe與超導體Pb形成的異質結中發現了超導拓撲晶體絕緣體存在拓撲超導電性的證據。拓撲超導體在體內具有全開的超導能隙,在表面具有無能隙的拓撲表面態。理論預言,在拓撲超導體磁通渦旋中能夠形成Majorana零能模,其具有非阿貝爾統計特性,適合用於構建拓撲量子比特,有望實現可容錯的拓撲量子計算。所以,拓撲超導體是目前一個非常熱門的前沿研究領域。拓撲絕緣體的拓撲表面態受時間反演對稱性保護,而拓撲晶體絕緣體的拓撲表面態受晶體對稱性保護。
  • 拓撲絕緣體的邊緣無損耗傳導
    半金屬二碲化鎢的原子薄層沿著晶體邊緣的狹窄的一維通道無損傳導電,因此,這種材料是一種二階拓撲絕緣體。通過獲得這種行為的實驗證明,巴塞爾大學的物理學家們擴大了拓撲超導候選材料庫。這一發現已經發表在《Nano Letters》雜誌上。拓撲絕緣體代表了一個關鍵的研究領域,因為它們有可能被用作未來電子學中的超導體。
  • 科學家利用拓撲絕緣體優化量子計算機關鍵組件!
    2006年,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一種新奇量子特性的物質狀態:拓撲絕緣體。這項研究成為了拓撲絕緣體的首個實際應用。然而除了這些狀態之外,拓撲絕緣體卻具有一種特殊的物質狀態,該材料的大部分結構可以作為絕緣體,而表面可以作為導體。對於這些材料進行操控,為量子系統和經典系統之間交互提供了一條途徑,特別是有利於構建實用化的量子計算機。
  • 拓撲絕緣體的神奇世界(進階篇)
    2005年,Kane和Mele研究了受時間反演對稱性約束的絕緣體。他們考慮了類似於Haldane的模型,加上了自旋為二分之一的自旋軌道耦合系統。自選軌道耦合項在時間反演下不變的。第一陳數在時間反演對稱的體系中是零,因為Berry曲率中的磁場項在時間反演變換下反號。第一陳數為零並不代表體系是拓撲平凡的的,考慮了自旋和自選軌道耦合以後我們用新的拓撲不變量標定。
  • 量子氣體中的神秘現象:邊緣導電的拓撲絕緣體!
    背景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戴維·索利斯(David J.Thouless)、鄧肯·霍爾丹(F. Duncan M. Haldane)和麥可·科斯特利茨(J. Michael Kosterlitz),以表彰他們在拓撲相變和物質拓撲相方面的開創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