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取四方面措施處理好溼地保護與利用的關係

2020-11-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發布會主席臺(郭研 攝影)

  2014年1月13日,國新辦舉行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結果等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溼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認真保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合理利用。但是,必須統籌考慮溼地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考慮溼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考慮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因素,正確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係。

  首先,要通過劃建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小區、溼地公園的辦法把重要的溼地先搶救性地保護下來。

  第二,要把溼地保護作為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納入各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總盤子,並給予投入等方面的保障。

  第三,積極推動建立溼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把各相關利益方的關係平衡好。

  第四,要嚴格規範溼地開發利用行為,制訂能夠確保溼地科學合理利用的相關政策,總結探索溼地可持續利用的有效模式。

相關焦點

  • 商都縣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察汗淖爾溼地
    為此,商都縣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對察汗淖爾溼地進一步加強保護與管理。商都縣成立察汗淖爾溼地水生態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各項具體工作。商都縣將察汗淖爾區域向自治區林草局申報為自治區級溼地公園,公園劃分為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和合理利用區,並由烏蘭察布市林草局委託南京大學常熟生態研究院對察汗淖爾溼地公園進行規劃,現在《商都察汗淖爾溼地公園總體規劃》已編制完畢。
  • 溼地保護重要舉措 遼寧溼地保護機構成立
    把溼地保護作為生態保護的重要任務    近日,省溼地保護中心在遼陽市掛牌成立。這是繼2007年10月1日《遼寧省溼地保護條例》實施之後,我省溼地保護工作實施的又一重要舉措。     據介紹,溼地保護中心的成立,標誌著全省溼地保護體系建設有了一個新的起點,並將在全省今後的溼地保護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 我國將從六個方面採取更有針對性措施 加強溼地保護管理
    張永利: 最近十年,黨和政府更加重視溼地保護工作,國務院批准了2002—2030年的全國溼地保護工程規劃,專門下發了加強溼地保護管理的通知。連續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都對溼地保護提出了具體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擴大森林、湖泊、溼地面積。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叮囑,要嚴格保護溼地。
  • 八部委出臺措施 落實溼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
    「全面」體現在這麼幾個方面:將全國所有溼地納入保護範圍;把溼地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統籌推進溼地保護與修復;分級管理,重要溼地採取最嚴格的保護措施。一般溼地在保護的前提下允許進行合理利用,當然這種利用要在溼地生態系統的承載力以內,且不能改變溼地的性質。
  • 「地球之腎」需進「補」 保護溼地有措施
    此外,建立在「溼地之美」基礎上的溼地公園,正成為新的旅遊熱點。    近年,溼地開墾與改造、汙染、溼地生物資源過度利用等,致使溼地成為全球最受威脅的生態系統之一。楊志峰認為,總體來看,我國溼地面臨著四大問題:一是由於對溼地生態價值和社會效益認識不足,加上保護管理能力薄弱,溼地面積正不斷減小,功能衰退。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溼地保護管理的通知
    各地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協調,正確處理好溼地保護與開發利用、近期利益與長遠效益的關係,絕不能以破壞溼地資源,犧牲生態為代價換取短期經濟利益。要把加強溼地保護,恢復溼地功能,作為改善生態狀況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件大事,予以高度重視,並切實抓緊抓好。
  • 人和溼地和諧相處三大措施保護西溪溼地
    到今年5月1日,西溪溼地綜合保護一期工程就要完成,一幅別樣的風情畫卷即將展現在杭州人面前。     據了解,深受市民關注的西溪溼地綜合保護工程主要有三大措施:農居拆遷、截汙納管、生態淨化。工程有關負責人表示,西溪溼地保護的中心理念是人與溼地能持續和諧地相處下去。
  • 關於中國溼地保護的思考
    因此,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從維護溼地系統生態平衡、保護溼地功能和溼地生物多樣性,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出發,堅持「全面保護、生態優先、突出重點、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把溼地保護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建立溼地保護的長效機制,採取宣傳、行政、法律、經濟、科技、工程等各種手段和有力措施,實行統一管理、科學管理、依法管理,在保護中開發利用,在開發利用中保護,充分發揮溼地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 每日商報:三大措施保護西溪溼地
    到今年5月1日,西溪溼地綜合保護一期工程就要完成,一幅別樣的風情畫卷即將展現在杭州人面前。據了解,深受市民關注的西溪溼地綜合保護工程主要有三大措施:農居拆遷、截汙納管、生態淨化。工程有關負責人表示,西溪溼地保護的中心理念是人與溼地能持續和諧地相處下去。農居拆遷只留100幢建築在溼地核心區塊原有農居517戶,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
  • 《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發布
    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溼地保護負總責,加強溼地保護工作,將溼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保障溼地保護、修復和補償的資金投入。沿海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紅樹林溼地的保護,採取措施保護和恢復紅樹林,解決紅樹林溼地保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五條 溼地保護實行統籌管理與分部門實施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溼地生態系統
    我國相關工作人員不斷努力,按照總書記「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保護現有紅樹林,科學開展紅樹林的生態修復,擴大紅樹林面積,提高生物多樣性,整體改善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全面增強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 規範溼地利用行為 發揮溼地生態功能
    本報訊(記者 盧小龍)昨日,記者在市林業局採訪時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我市淮河流域溼地的保護修復,規範溼地利用行為,充分發揮溼地生態功能,近日我市出臺了《關於淮河流域溼地保護修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溼地保護條例
    林業和草原、水利、農業農村、文化和旅遊、交通運輸等專項規劃涉及溼地的,應當包括溼地保護相關措施。  第十四條 溼地保護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溼地資源分布情況、類型特點、生態功能和水資源、野生生物資源狀況;  (二)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分析、評價;  (三)保護和利用的總體要求、目標、措施、保護責任;  (四)溼地保護區劃與建設布局;  (五)與相關規劃的協調關係。
  • 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採取措施加強海洋環境保護
    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高度重視,15日,廳長何煥秋召開廳長辦公會議,組織專題學習劉賜貴局長講話精神,研究落實海洋生態環境監管保護措施,部署當前具體的推進措施和辦法。一、加強能力建設,提高監測監控質量一是紮實推進近岸海域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
  • 福州市五項舉措加強溼地保護管理工作
    原標題:福州市五項舉措加強溼地保護管理工作   福建省福州市高度重視溼地保護管理工作,日前採取五項措施對溼地加以保護:一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溼地保護管理的通知》要求,結合福州市生態功能區劃,嚴格審批涉及向自然溼地區域排汙或改變溼地自然狀態、以及佔用自然溼地的建設項目,爭取做到建設項目工程不佔或者少佔溼地
  • 山西省司法廳對《山西省溼地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徵求...
    溼地公園的撤銷或者範圍的變更按照設立程序執行。第十六條【生物資源保護】候鳥棲息地和水生生物繁殖場所、洄遊通道等溼地,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劃定保護範圍,在特定的季節採取必要保護措施。因歷史原因造成生態破壞或者因重大自然災害受損的溼地,經科學論證確需修復的,由溼地所在地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修復。第二十一條【修復措施】溼地修復可以運用生物技術措施和工程技術措施,採取退耕還溼、退養還溼、退牧還溼、建立人工溼地等方式,修復已退化的溼地生態系統。
  • 保護森林和溼地 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2011年是溼地保護事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我們迎來了以「溼地與森林」為主題的第十五個「世界溼地日」及《溼地公約》成立40周年。今年溼地日的主題,深刻揭示了溼地、森林這兩大生態系統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及其在維護地球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必將有力地引導人們更加關注這兩大生態系統。溼地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生態支持系統。
  • ——清華大學「鄱陽湖溼地生態系統及保護措施調研」支隊赴江西...
    願碧水常在,候鳥長飛——清華大學「鄱陽湖溼地生態系統及保護措施調研」支隊赴江西南昌開展實踐清華新聞網8月23日電(通訊員 高珊 黃冠)8月9-16日,為響應建設美麗中國的號召,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七名本科生組成的「鄱陽湖溼地生態系統及保護措施調研」支隊前往江西省南昌市鄱陽湖南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開展調研
  • 我國溼地生態系統現狀堪憂 美麗溼地亟須法律保護
    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應統一溼地的概念,明確溼地的主管機關及其在管理溼地過程中的權責,釐清溼地保護與環境、水資源等相關法律的關係。  據《人民日報》7月23日報導,各級政府在溼地保護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我國溼地生態系統仍然面臨著盲目圍墾與改造、汙染、水土流失、泥沙淤積、生物資源過度利用等多種因素的破壞和威脅,導致面積減少,生態功能下降,生物多樣性喪失。
  • 曲久輝院士:後疫情時代水環境水生態保護應從四方面著手
    概念水廠:引領中國汙水處理事業新變革 推進汙水處理廠建設升級,是持續優化水生態環境的重要路徑。 1984年,中國第一座大型城市汙水處理廠在天津建成並投入運行。幾十年來,中國城市汙水處理事業快速發展。然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缺失,導致汙水處理迅速成為一個高能耗、高物耗行業,並在很大程度上阻斷了能源與資源的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