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鄭州9月11日消息(記者 李凡)分享喜悅—跨越世紀的牽手
近日,一對來自於河南安陽的手足裂畸形家族史的夫婦終於迎來了他們家庭中第一個手足健全的寶貝,夫婦兩人無比激動地向鄭大一附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電話報喜。世界首例手足裂在1912年最先被報導,迄今已有108年歷史,望著這跨越世紀的牽手,團隊成員內心充滿著激動!
據悉,該院通過「植入前胚胎單細胞基因組微缺失微重複識別新技術(GeMiLa)」幫助遺傳性手足裂患者誕生健康嬰兒尚屬國際首例,這標誌著我院在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新技術研發領域又一次取得突破性進展。
圖為患者和寶寶牽手的溫馨照片
案例剖析—如何幫助手足裂患者家庭生育健康後代?
患者夫婦女方本人為手足裂畸形患者,其母親和姐姐也為手足裂畸形患者,女方7年前曾生育一手足裂畸形的孩子,2年前再次懷孕,因B超檢測到胎兒手足裂,該夫婦忍痛行中期引產。他們一直期盼著能有一個手足健全的寶寶。手足裂畸形是一種嚴重的出生缺陷,影響患者生活中的精細操作及心理健康。2019年3月,該夫婦慕名來鄭大一附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求醫。孫瑩璞、徐家偉團隊首先通過對女方及引產胎兒行全基因組微重複微缺失檢測,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庫,確定了10號染色體區域的微重複是導致女方手足裂的致病基因組變異,並且該重複遺傳給後代的概率達50%,無論男女均有可能發病。
手足裂患者由於四肢端骨正中軸發育不全,剩餘指(趾)呈現不同形式的融合,表現為手足中央裂隙,並指(趾),指(趾)骨及掌骨發育不全(見下圖)。該病在我國發病率約為1.64/1000,其遺傳方式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也可表現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和X連鎖遺傳等方式。
手足裂相關示意圖(圖片來源於CDC網站)
克服難題—建立「植入前胚胎基因組微缺失微重複識別新技術(GeMiLa)」
目前單細胞水平高通量測序檢測胚胎非整倍體解析度在4Mb以上,而該患者僅有0.5Mb的微小重複,採用常規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很難檢測到,極易產生誤診和漏診,這是學科領域發展的技術難題。根據這一特殊情況,團隊系統分析該致病變異的遺傳模式、可識別性等特徵,經過前期預實驗驗證,結合單體型分析最終建立了「植入前胚胎單細胞基因組微缺失微重複識別新技術(GeMiLa)」,可以用於包含遺傳性手足裂在內的「基因組微缺失微重複綜合症」子代傳遞阻斷試管嬰兒,從而實現一舉解決此類遺傳病生育難題;患者夫婦獲得1枚不攜帶該微小變異的正常胚胎植入患者子宮,並順利獲得了妊娠,妊娠18周羊水穿刺進一步確定胎兒不攜帶微小變異,近日該夫婦成功生育了健康的寶寶,實現了這跨越世紀的牽手!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自2006年獲國家準入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技術以來,針對染色體平衡易位、羅氏易位、倒位等染色體病,以及針對所有致病基因明確的單基因遺傳病(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血友病、多囊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苯丙酮尿症等)開展PGD試管嬰兒技術,幫助這些家庭生育了健康後代!有效降低了染色體異常引起的流產率及遺傳病患兒的出生率,為出生缺陷防控工作做出了貢獻。
鄭大一附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髮展大事記
2019年,國際首例遺傳性肥厚性心肌病「健康心」寶寶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成功妊娠並分娩,建立了遺傳性心血管病診療與生殖融合新模式;
2019年,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聯合清華大學團隊,揭示人早期發育組蛋白修飾重編程規律,提出人類早期胚胎發育「表觀基因組重啟」新理論,相關成果在Science發表;
2019年,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孫瑩璞教授作為首席科學家,聯合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動物所、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獲批國家科技部「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研發計劃,徐家偉、胡琳琳、楊慶嶺作為研究骨幹參與;
2018年,國際首批PGD孕後經無創遺傳病基因檢測「雙單體型連鎖識別胎兒致病基因」「DiHaLi健康試管寶寶」成功分娩;
2018年,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聯合清華大學團隊,揭示人類早期發育染色質重編程規律,提出「染色質海灣」新理論,相關成果在Nature發表;
2017年1月,研發的國際首例等位基因映射識別技術阻斷染色體易位向子代傳遞(MaReCs技術)健康寶寶在鄭大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出生,相關成果於2017年9月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2016年9月,中國首例亨廷頓舞蹈症應用核映射-SNP晶片技術進行胚胎植入前診斷「雙芯健康試管寶寶」在鄭大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出生,有效解決了動態突變子代遺傳阻斷難題;
2016年6月-2018年12月,鄭大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獲批河南省發改委「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與篩查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河南省科技廳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科技廳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
2016年3月,鄭大一附院成立全省首家罕見病防治中心,設立罕見病子代遺傳阻斷研究方向;
2015年國內首例卵巢早衰患者體外激活原始卵泡及卵巢組織自體移植分娩健康嬰兒;
2015年1月,鄭大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獲批國家衛計委「高通量基因測序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PGD)臨床試點單位」,且為河南省唯一一家入選醫院;
2011年中國首例應用單細胞SNP晶片技術進行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試管嬰兒在鄭大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臨床妊娠並分娩;
2009年生殖醫學中心成功建立國際首批多囊卵巢症候群來源的人胚胎幹細胞系;
2008年完成河南省首例冷凍卵子用于贈卵試管嬰兒臨床妊娠成功並順利分娩;
2006年河南省首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試管嬰兒在鄭大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成功妊娠並分娩健康嬰兒;
2004年河南省首例未成熟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培養試管嬰兒在鄭大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妊娠成功並分娩;
2001年河南省首例冷凍胚胎試管嬰兒在鄭大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成功分娩;
2001年河南省首例無精症睪丸取精顯微受精試管嬰兒在鄭大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成功分娩;
2000年河南省首例顯微受精試管嬰兒在鄭大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完成並成功分娩;
1999年河南首例多胎妊娠選擇性減胎術、首例輔助孵出試管嬰兒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妊娠成功並分娩健康嬰兒;
1998年10月河南省首例常規試管嬰兒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臨床妊娠並分娩一對健康雙胞胎,標誌著河南省生殖醫學事業翻開了歷史性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