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陰寒正在消耗我們的陽氣?

2021-01-21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北京青年報

最近,網絡上有這樣一條「溫馨提示」:有本《黃帝內經家用說明書》裡說,牛奶食性陰寒,只適合小兒喝,成年以後特別是老年人不能也沒必要喝奶了。因小兒屬純陽之體,能「化」得開,成年特別是老年人陽氣弱,喝牛奶「化」不開……

到底這真的是個溫馨提示,還是又一個混淆視聽的謠言?

世界上首部官修中藥書就提倡老人飲奶

歷代醫籍裡關於牛奶食性的記載並不統一,有平、微寒甚至微溫之說,但起碼世界上首部官修中藥書《新修本草》首篇食療學專論《千金翼方·養老食療》和首本老年醫學專著《養老奉親書》裡,都說牛奶是平性的,這兩本書的作者還認為牛奶營養價值比牛肉高得多,特別適合老年人每天常食。

明代醫家韓懋曾說,牛肉的補氣效果可與上等黃芪媲美,「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耆同功。」牛奶營養更勝牛肉,可見其補益之功。

古人確實說過牛奶由牛血化生,但正因此,它才屬「血肉有情」之品而能補益人體而非「陰寒」傷人陽氣。明代醫家繆希雍在評論酥酪醍醐等奶製品的功效時說,這些都由牛奶加工而成,故功效接近皆屬「陰血之精華」。人的五臟也屬陰,牛奶正好可以補益之。

將小兒「純陽」解讀成陽盛是誤讀

小兒「純陽」說最早見於《顱囟經·脈法》開篇:「凡孩子三歲以下,呼為純陽,元氣未散。」但此處「純陽」並非陽盛而是指赤子純樸、純和之態。將「純陽」解讀成陽盛是誤讀,清代醫家吳瑭就專門寫了篇「俗傳兒科為純陽辨」探討此事。認為小兒「純陽」是指他們無雜念和性慾幹擾,小兒的生理特點應當歸為「稚陰稚陽」。

小兒正常心率和體溫略快/高於成人,也是「稚陽未充,稚陰未長」的表現,和陽氣旺盛與否無關。小兒身體小,血液在體內循環一周的時間比成人短,心臟須加快跳動,才能滿足循環需要,年齡愈小,每分鐘心跳次數就愈快。小兒體溫比成人略高也是同理。眾所周知,小兒所需睡眠時間比成人長,年紀越小,睡得越多。按中醫理論,陽氣旺盛者睡眠時間偏短。照此推理,豈非要得出「年紀越小,陰氣越重」的結論?

乳糖不耐受和牛奶過敏跟所謂陰寒毫無關係

開頭提到的「溫馨提示」一文中還提到:「從西方現代化醫學的角度來看待牛奶這種陰寒導致的不良反應被稱之為:『乳糖不耐受』或者『牛奶過敏』。在牛奶中加入生薑、肉桂能『化』一下牛奶的陰寒。」

事實上,這兩個反應根本不是一回事。

乳糖不耐受是因為有些人消化道內缺乏乳糖酶,不能把牛奶中的乳糖完全分解所導致的。對這種情況,解決之道是避免空腹喝奶、搭配固體食物同吃、少量多次喝或嘗試改吃酸奶、乳酪等乳製品。因這些乳製品中的乳糖已被乳酸菌分解,且礦物質含量比牛奶還要多。

而牛奶過敏是指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以嬰幼兒多見。為避免嬰兒牛奶過敏,首先應考慮母乳餵養,如無法母乳餵養,則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防過敏的配方奶粉。

其次,對上述兩種反應,無論在牛奶中添加什麼藥性的藥材都無濟於事。恰恰是中國古代就有的各種發酵奶製品能夠緩解上述兩種反應。

酥、酪、醍醐、冰激凌……

那些中華悠悠歷史長河中的牛奶美食

牛奶自古就屬美食,其次才是藥物。

乳及其乳製品的食用源自我國古代北方和西北方少數民族,是胡漢飲食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之一。早在東漢時,內地漢族人就清晰地認識到奶及奶製品(如奶酪)的營養價值,認為常吃奶酪不僅可保持身體健康,還能使皮膚潤澤而具美容功效。如東漢學者劉熙就說:「酪,澤也。乳汁所作,使人肥澤也。」古代一般將發酵乳製品稱為酪。

酥又稱酥油即今之奶油,魏晉南北朝時期,無論邊疆胡族還是內地漢族,都已掌握了酥的製作方法,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6就有記載用酪制酥的「抨酥法」。酥油在提煉過程中去除了原料中的乳蛋白,因此也是乳糖不耐受和牛奶過敏者極好的替代乳品之一。

醍醐由熟酥加工而成,漢代文獻已有記載,如許慎《說文解字》卷14下釋「醐」為:「醍醐,酪之精者也。」

「乳腐」又稱「乳餅」,是另一種乳製品,最早見於隋人謝諷的《食經》。「乳腐」相當於「奶豆腐」,因乳中含大量蛋白質,可像豆漿一樣煮沸,再經點滷壓制即成豆腐形狀。

中國還是世界冰激凌的故鄉。冰激凌的英文ice cream直翻就是冰凍的奶油。據有關學者考證,元代宮廷中曾有經師得到皇帝賞賜的「冰酪」,這就是最早的冰激凌。1295年,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回國前,元世祖忽必烈將其製法告訴他才傳到國外。

牛奶一直是我們的營養美食,不僅鈣含量高,且鈣、磷比例適合,加上維生素D等促進鈣吸收的因子,吸收利用率高,是膳食中優質鈣的最佳來源。「此物勝肉遠矣」,所言不虛。當然,任何食物都是適量為美,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每人飲奶300克」,相當於一杯牛奶(200至250毫升)加一杯酸奶(100至125毫升)。(文/林殷,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康復系教授;潘詩霞,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

相關焦點

  • 陽氣不足的症狀是什麼?其臟腑表現是什麼?
    陽氣不足即為陽虛,指的是人體內部的陽氣虛損,無法對人體進行溫煦、推動、氣化作用,導致陽不制陰,產生虛寒,且以虛為主的表現。陽氣不足的一般表現1、畏寒肢冷中醫認為「陽虛則寒」。陽氣不足時,其溫煦推動的能力都會相對減弱,導致氣化失司,熱量不足,無法溫煦全身以及抵禦陰寒之氣,導致寒從內生,出現畏寒、喜暖、四肢冰涼的狀態。
  • 加速消耗男性「陽氣」的4種行為,儘早改正,別忽視
    相信所有的男性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強壯健康的身體,這就需要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平時還需要適當的鍛鍊身體,才能保持一個好的身體素質,如果平時生活不規律,喜歡暴飲暴食,熬夜等行為,都會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當然也會加速消耗體內的陽氣。
  • 陽氣不足的人,常有四個習慣,第一個很多人喜歡,早點改
    陽氣不足的人,常有四個習慣,第一個很多人喜歡,最好早點改。「陰陽」是中醫養生裡的重要概念,而陽氣,則是我們身體強壯的前提。我們身體的任何生理活動、運動思維,都需要陽氣的充養。比如身體的溫度、眼睛能看東西、抵禦外邪的能力等等,總之,凡是我們想得到的生理機能,都離不開陽氣。可見,陽氣對身體的重要性。「陽虛則寒」,陽氣不足了,身體的活動、健康狀態、思維的活躍性都會降低,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但是,現代人卻越來越有「陽虛體質」的傾向。這是為什麼呢?
  • 陽氣是有限的,「耗陽事」應該少做,不克制的男性,小心陽氣耗散
    想要身體健康,體內得要有充足的陽氣。氣血是生命的基礎,氣就是陽氣。人活著需要陽氣的支撐,陽氣越足,身體就會越強壯,人也越容易長壽;陽氣不足,身體就會變得虛弱,身體容易出問題。陽氣若是耗盡了,人就會走向衰亡。人體內的陽氣是有限的,若平常總是做一些消耗陽氣的事情,陽氣過度損耗,陽氣就會變得不足。耗損陽氣的事情,日常生活中應該少做,不然陽氣會提早耗散。
  • 陽氣不足百病生,男性不經意的行為,正偷走你的陽氣,身體耗不起
    陽氣足,身體好,而相反,陽氣不足百病生。身體正常的運作,需要陽氣的支持,尤其是對於男性來說,陽氣是身體運作的根本,在養生學上,男為陽,女為陰。陽氣對男性的重要性,相信不用多說,都是知道的,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少男性,都出現陽氣不足的情況,身體也因此出現各種問題。
  • 可能消耗男性「陽氣」的三個行為,建議你早日改掉
    在平常的生活之中一定要養成一個好的生後習慣,不能暴飲暴食,熬夜以及生活不規律,這些都是有害我們身體健康的行為,當然重要的一點還是會損害陽氣的。我們經常會這樣評價一個男性,會說他們具有陽剛之氣。因此這也是說明了陽氣對男性朋友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充沛的陽氣會讓他們看起來更加的精神以及活力滿滿。重要的是還可以增強自身的免疫力。目前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中醫說的陽氣是什麼?陽氣不足的人,如何做能補回陽氣?
    陽氣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也是中醫形容病症的一種說法,而且人們在身上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時,都會被說是因為陽氣不足造成的。民間還一直有傳言說,補足陽氣,就是在延長壽命,陽氣不足百病都會找來。那麼,中醫說的這個陽氣到底是什麼?
  • 4個症狀,或暗示陽氣不足!牢記4多1少,把陽氣「補滿」
    陽氣指的是生長之氣,代表著一個人的精氣神。一個人陽氣代表整個人的狀態,代表整個人的精神面貌。對於一些陽氣不足的人,多數可能有這4種表現。通常陽氣不足的人,都有這幾種表現:1、精神萎靡。一旦人體內陽氣不足,整個人就會很虛弱,很不精神。而且臉上的氣色晦暗,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致,給人一種軟綿綿的感覺。陽氣不足的人,學習和工作效率會變低。2、老是生病。「陽氣不足則百病生。」這句話說的是很有道理的。
  • 陽氣不足的人,往往都愛做損陽事,趁陽氣沒耗散,希望你戒掉
    陽氣是人體的根基,有固衛體表的作用,人體內的陽氣充盈,體內的臟器才能充分地得到陽氣的溫養,人體的生理功能才能得到維持。人活著需要陽氣的支撐,若陽氣不足,壽命回事受到波及,人就很難長壽。陽氣一旦缺乏,補很難補回來,只能慢慢養著,俗話說:「春天不養陽,一年都白忙」,春天正是養陽季,陽氣不足的人,要趁著時機,趕緊把陽氣養回來。人不會突然陽氣不足,陽氣不足往往都是損耗陽氣的事情做太多造成的。想要把陽氣養回來,最重要的就是少做一些損耗陽氣的事情。那麼,哪些事情會耗損體內的陽氣呢?趁著陽氣還沒有耗散,要儘早改掉。損耗陽氣的事情都有哪些?
  • 常見的五種行為,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陽氣,需留意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相信也是經常的聽過「陽氣」這個詞的。而事實上,陽氣算得上是中醫裡面的一個概念。而中醫認為,陽氣可以幫助我們起到溫養臟腑器官、維持生理功能的作用。而倘若陽氣不足的話,是有可能會導致身體的抵抗力低下,從而引發疾病。
  • 防控新冠肺炎,為什麼會大力推薦牛奶?原因都在這了
    羊奶真比牛奶更營養嗎?奶製品營養豐富,品種多樣,除了牛奶,還有羊奶、馬奶等。很多人說羊奶比牛奶營養更高,這是真的嗎?說到營養,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表格:專家解讀:1鈣牛奶中的鈣含量略勝一籌,因此,補鈣方面,牛奶效果更好。
  • 陽氣充足的男性,一般都有什麼特徵?陽氣不足如何補充呢?
    陽氣,中醫看來,它能溫養組織臟器,還能維持生理功能,能充盈周身之氣,對健康影響比較大。雖說陽氣看不見摸不著,但若缺乏就會容易給身體帶來諸多問題,特別是男性,更不應該缺乏陽氣,要知道男屬陽,女屬陰,男性若是陽氣不足,各種問題就會隨之找上門。
  • 冬季要學會「藏」陽,耗損陽氣的5個習慣,要及時改正
    所謂陽氣,就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礎條件;有了陽氣,人看起來才能生機勃勃。所以說耗損陽氣的事情,千萬不要在做。只是很多人還不知道,自己正在做著損耗陽氣的事,尤其是這五個習慣,抓緊時間趕緊戒掉吧。冬季要學會「藏」陽,耗損陽氣的5個習慣,要及時改正熬夜當下的年輕人,熬夜已經成了習慣,他們總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斷的熬夜消耗體力。
  • 耗損陽氣的10個陋習
    若是以生冷食物冷飲來解暑,則是犯了「虛虛實實」之誤,脾陽受損則運化不利,出現腹痛、腹瀉、乏力、消瘦等症;喜食甜膩厚味,人體無法運化致痰溼內生,溼為陰邪,且重著粘滯,阻礙陽氣的運行,導致陽鬱陽虛證;嗜食辛辣使人精神亢奮,陽氣過分的耗散,也會導致陽氣虧虛。
  • 三伏天,最損耗陽氣的行為有哪些?如何養陽氣?給你支招
    可能你的體內陽氣在減少,因為夏天溼氣最容易進入體內。雖然說夏天是陽氣旺盛的鼎盛時期,也是我們補足陽氣的好機會,但卻有很多人不良的壞習慣不僅導致陽氣透透溜走,還加大溼氣入體。那麼最耗陽氣的行為有哪些呢?夏天到了,是女性展現出好身材的最佳時期,就會穿得比較少。
  • 損耗「陽氣」的4件事,勸你平時要少做
    現如今人們消耗陽氣可以說非常的厲害,尤其是對於現在很多年輕人來說,70%左右均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其實,這也是因為陽氣不足所致。特別是許多年輕人會有精神不濟,學習困難,動不動就生病,去醫院檢查也沒有一個所以然,渾身難受的要死。一、陽氣不足的表現還有那些?
  • 胃不好,能不能喝牛奶
    具體來說就是一些人喝完牛奶後,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甚至許多中醫的看法也是這樣,還讓大家少喝點牛奶,更不要我們這些普通人了。有些養生專家認為:「牛奶是陰寒之物,不宜經常飲用。」不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難道我們平時真的要少喝牛奶?具體什麼情況,讓我們一起往下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會有牛奶性寒這種說法。
  • 陽氣能量之源,陽氣足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守住陽氣如何做?
    陽氣是人們的能量之源,陽氣足,則血氣足。陽氣足可以讓人變得更加健康。陽氣若是不足的話,人們很容易處於亞健康的狀態。這時很容易誘發各種疾病的出現。生活中人們一定要注意補充陽氣,注意調理身體,避免出現陽氣越耗越少的情況出現。陽氣足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好處,陽氣足的人會更加長壽。陽氣到底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