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前後,以新一代智能行動裝置為名,智能電動汽車進入了創業者和投資人的視野中。從這一年開始,大大小小的造車新勢力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奇點汽車就是最早成立的一批新勢力企業成員之一。然而發展至今,同時「出道」的新造車企業也好,更晚出現的「後來者」也罷,不少都已經陸續實現了量產交付,奇點汽車的量產產品卻仍在路上。近日,幾則與資金情況有關的新聞再度將奇點汽車拉到了輿論關注的中心:啟信寶顯示,5月28日起,奇點汽車母公司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為被執行人,約8703萬元的股權數額被凍結,與此同時,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兩大股東之一——銅陵欣榮銅基新材料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合夥)正式退出,幾乎同一時間,奇點汽車官方闢謠了更早些時候媒體關於「10億元融資」的報導內容,稱該消息並不屬實。一系列與資金相關的消息引發了不少業內人士對奇點汽車未來前景的擔憂:量產仍未落地,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外資車企又已經「大舉入侵」,在市場競爭不斷白熱化、窗口越來越小的當下,這家「資深」造車新勢力究竟還能不能走得下去,又能走向何方?
■不折不扣的「融資大王」
天眼查相關資料顯示,奇點汽車的運營主體智車優行確實在不久前獲得了股權融資,投資方為珠海奧東投資有限公司和國厚資本,註冊資金也由此前的8065.34萬元增加到了8837.28萬元。其中,國厚資本即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安徽省政府批准設立,並經中國銀監會核准公布和財政部備案的國內首批具有金融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而另一個投資方珠海奧動投資有限公司,由奧飛娛樂董事長蔡東青出資90%設立。事實上,蔡東青並非第一次投資奇點汽車,此前就曾以旗下福建省奧拓豐企業管理合夥企業為主體向智車優行進行了投資,持股比例為4.11%。基於此,有媒體報導稱,奇點汽車獲得了新一輪10億元的融資。但隨後不久,奇點汽車就進行了官方否認:「關於奇點汽車融資10億元及股權融資情況均不屬實,執行長沈海寅也沒有向外界披露過任何未經融資雙方官方確認的信息。」
不過,即便少了這10億元,從融資總金額來看,奇點汽車也仍然是造車新勢力中不折不扣的「土豪」。公開資料顯示,從2015年至今,奇點汽車共進行過10次股權融資,雖然並未詳細披露具體的融資金額,但根據2019年其第五大股東博雍智動轉讓所持全部股份時所發布的招標公告顯示,當時奇點汽車的融資總金額已超過170億元。目前奇點汽車的投資方包括奇虎360、聯想之星、韜蘊資本、博雍基金等,最近一輪融資的時間為2019年10月12日,融資數額接近1億美元。有業內人士估計,奇點汽車的累計融資金額可能超過180億元,這一數字足以擠進造車新勢力融資總額排行榜的前三,就連小鵬汽車目前的累計融資金額也僅為168億元,「屈居」奇點汽車之下。
不過,曾經在融資路上披荊斬棘的奇點汽車也難以躲避資本的「寒冬」,這與其身處的大環境有關,或者也與其產品遲遲未量產有關。
■量產計劃一推再推
有意思的是,手握180億元巨資的奇點汽車卻遲遲沒有實現產品的量產上市。
2017年4月,奇點汽車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量產車型——奇點iS6預覽版,採用對開門設計,續駛裡程達400公裡,售價為20萬~30萬元,計劃於當年底實現小批量生產。這一產品發布時間比蔚來ES8的上市發布早了8個月,可以說佔盡了「先發優勢」。但到了2018年1月,沈海寅正式宣布,奇點iS6推遲上市,時間約為當年年底;在2018年底,奇點汽車再次宣布iS6的上市時間或將推遲到2019年春節前後,等春節過去,承諾量產交付的時間又改到了2019年第四季度;2019年7月,沈海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iS6由北汽昌河在江西景德鎮的工廠代工生產,年內上市。「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定計劃,導致今年上半年的上市計劃『泡湯』,年內能否上市,目前還不方便透露。」對於產品何時上市,奇點汽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
為何上市計劃一推再推?按照沈海寅的說法,這個「鍋」該由代工模式來背。「代工模式意味著很多事情自己不一定完全可控,而這些調整會影響到我們的進程。」沈海寅強調,iS6已具備量產條件,但由於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奇點希望再用心打磨一下產品。但代工方卻給出了另一種說法,去年下半年,曾有接近北汽昌河的人士透露:「奇點汽車產品遲遲沒有下文,主要是因為資金不到位,雙方在代工期限和代工產品是否持續上也存在分歧。」該人士表示,只要資金到位,代工就能很快重啟。
那麼問題來了,奇點汽車融得的資金去哪了?分析來看,或許這些資金已分散到了各個生產基地上。堅稱要走代工路線的奇點汽車布局了不止一個生產基地。2016年,奇點汽車宣布,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落戶安徽銅陵,總投資80億元,佔地1000畝,計劃年產能為20萬輛。但原計劃到2019年8月應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的廠房直到去年年中還是一片荒地,當時奇點汽車相關負責人直言,公司的整體重心在首款車量產上,過早建設工廠沒有意義。2019年3月底,沈海寅又宣布與蘇州市相城區以及高鐵新城全面開展合作,未來5年將投資150億元打造奇點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奇點汽車蘇州生產基地,併合作成立100億元的智能電動汽車產業投資基金。除了乘用車以外,奇點汽車還建設了一家商用車生產基地,位於湖南株洲。
2018年1月,奇點汽車首家體驗廳亮相北京三裡屯,當時宣稱將在3年內在全國打造200家線下體驗店,然而奇點汽車在近日稱,目前只有3家直營店,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和杭州,還有1家在重慶開設的加盟店。
■年內量產可期否
今年3月,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經營範圍新增測溫儀及監控系統研發、生產、銷售及進出口貿易。為何在急需推進造車業務的當下,奇點汽車轉而開始生產防疫用品?對此,奇點汽車的回應是,生產口罩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為滿足內部員工及家屬日常防護使用需求,在此基礎上,也會面向全國及海外進行供應。但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奇點汽車前員工表示,銅陵工廠目前只有十幾名員工在進行口罩的生產工作,且他們現在只能靠賣口罩給自己發工資。值得一提的是,奇點汽車曾在2018年末被內部員工曝出消息,稱企業已經連續3個月未能發出工資,不過後來由於新的融資到位,拖欠的工資很快得以補上。
「最終還是要落到產品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造車新勢力能否實現長足發展,最終需要用產品說話,對於那些產品還沒落地的新勢力來說,儘快推動產品的量產交付至關重要。
根據最新消息,6月4日,位於新馬工業園的奇點株洲基地廠房已經完成封頂,施工人員正在廠房內進行設備安裝前的基礎施工。項目業主單位湖南智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劉建表示,目前正在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爭取今年完成項目竣工,10月整車投產下線,並提出前期已經有2萬多輛車的訂單,今年將爭取至少交付1萬輛汽車。
奇點汽車終於即將迎來量產?這次還會不會「跳票」?
編輯:孫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