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下一個諾貝爾獎預測 這三人最有競爭力

2020-12-01 閩南網

­  2017年諾貝爾獎陸續公布,在科學研究領域,獲獎的領域可謂「高冷」,但是成果實用,例如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年獲獎的三名科學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生命時鐘怎樣「滴答」走動,解釋了為何人們在跨時區會出現時差反應,並給出了解決「失眠」的鑰匙。

­  而在獲獎的「驚喜度」上,有些獲獎者可謂「實至名歸」,例如今年物理學獎頒給了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和發現引力波方面有突出貢獻的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

­  而早在頒獎前,有著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科技事業部)的「引文桂冠獎」就在今年的預測中特別提到,今年的引力波將成為「大熱門」,有望摘取今年的諾獎。對於為何能夠這樣「神準」預測,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採訪了科睿唯安負責諾獎預測的資深分析師大衛·彭德爾伯裡。他告訴記者,「引文桂冠獎」通過定量分析方法,基於科睿唯安長年積累的科研引文數據,識別出最具影響力的科研人員。被授予「引文桂冠獎」的科研人員,同時也被預測為最有可能成為今年或不久將來的諾貝爾獎得主。

­  彭德爾伯裡稱,之所以能夠成功預測出2017年物理學諾貝爾獎獲得者是基於兩個原因,第一是基於該發現的重要性,印證了愛因斯坦100年的預測,第二是發表此研究成功的論文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的同行們的引用。數據顯示,2016年2月發表的論文,在Web of Science引文資料庫中已經達到了1292次的引用。(記者 黎史翔)

責任編輯:吳雅靜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預測名單又有華人
    原標題:諾貝爾獎預測名單又有華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季節,諾貝爾基金會宣布今年將在10月5日到12日開獎,與往年一樣,湯森路透集團又趕在此前發布了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這也被看作是一份諾獎預測名單。
  • 82年前,諾貝爾獎得主提出一個關於中國的預言,後來預測成真
    82年前,在一次諾貝爾的頒獎典禮上,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提出了一個關於中國的預言,82年後,曾經的那個預測最終成真。那個領諾獎的人並不是預言家,她只是一個熱愛中國的人。這個人就是著名的美國作家賽珍珠。那時候的中國還是大清王朝的天下,卻在西方列強的欺凌之下千瘡百孔。來到中國之後,賽珍珠便在這裡紮下了根,而賽珍珠一呆就是40多年的時間。40多年來,她行走於南京、蘇州等中國河山,感受著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也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研習著中國的文化。年少的感情總是讓人印象深刻,少年形成的記憶往往伴隨著人們的一生。
  • 2015年諾貝爾獎預測公布,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成熱門
    其基本理念很簡單,高引用和諾貝爾獎直接存在一個強關聯,因此從高引用論文裡面選取特別重大的論文(引起前 0.1%),用於預測諾貝爾獎。其步驟如下:1. 鑑別高引用文章,找出過去2、30年特別有影響的工作;2. 確定這些工作所對應的研究領域和主要貢獻者;3.
  • 中國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提名?他竟然獲得諾貝爾獎跨界提名!
    我們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是國際上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被公認當時科學成就的最高榮譽。逐漸反映出整個國家或地區整體科學水平,最大程度地代表了所在領域的最高水平。諾貝爾獎創立於1900年,在這100年中有哪些華人華僑和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呢?他們當中有多少受過民國教育呢?
  • 中國最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她
    三人合作創造出華裔科學家的頂級榮譽,最終站在諾貝爾獎臺上的卻只有李政道與楊振寧。對於吳健雄,有人說諾貝爾獎虧待了她,也有人說這些頂尖榮耀虧待的是整個女性群體——諾貝爾獎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常年處於近18:1。
  • 2019年再拿一個諾貝爾獎,日本離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還有多遠?
    而國外也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國外主流媒體直接以「日本政府口出狂言: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為標題,表達了對日本這個野心勃勃的諾獎計劃的質疑。 當然,在2001年的時候,日本國內及國際媒體一致認為「日本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是信口開河有其道理的。因為截至2001年3月該諾獎計劃發布之時,整個日本一共才獲得了9個諾貝爾獎。
  • 落選了今年的諾貝爾獎?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還有機會
    諾貝爾獎有多少獎金?地理學的「諾貝爾獎」是什麼?還有同樣精彩的搞笑諾貝爾獎?>到2001年的時候到達頂峰,為1000萬瑞典克朗2012年,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獲得的獎金金額是800萬瑞典克朗同樣的,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也是800萬瑞典克朗,但由於獲獎者有三人所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只獲得了400萬瑞典克朗另外兩位科學家平分剩下的400萬
  • 下一個諾貝爾獎:蛋白質摺疊
    最簡單的中心法則就是遺傳信息從DNA傳遞給RNA,再從RNA傳遞給蛋白質,即完成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的過程。也可以從DNA傳遞給DNA,即完成DNA的複製過程。這是所有的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則。人類也是由細胞組成的多細胞生物。通過人類基因組計劃HGP,截止到2003年4月14日,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測序工作已經完成。
  • 下一個諾貝爾獎:蛋白質摺疊
    你的眼睛能夠看見東西,是因為有視覺蛋白Opsin的存在;你的鼻子能夠聞到味道,是因為有嗅覺蛋白Olfactory-type G protein的存在;你的舌頭能夠嘗到味道,是因為有味覺蛋白的存在;你的耳朵能夠聽見聲音,是因為有聽覺蛋白的存在。心臟能夠跳動、肌肉能夠運動,這也都是蛋白質的功勞。你的消化系統,循環系統,都和蛋白質的活動有關。你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甚至愛情,一切都與蛋白有關。
  • 微博環境下的突發事件傳播機制分析——基於第三人效果的維度
    本文以「周子瑜事件」的微博傳播為樣本案例,通過在線問卷調查的方法,研究微博環境下突發事件傳播的第三人效果的影響因素,以及第三人感知和後續行為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第三人效果在突發事件的微博傳播中同樣存在,而就影響因素而言,信息的社會期望值和可信度與第三人感知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但人際交流對於突發事件的微博傳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預測變量。
  • 諾貝爾獎故意不給中國?這4位中國人本能獲獎,卻因國籍慘被無視
    然而,通過觀察諾貝爾獎得主的國籍,我們不免就能夠發現這麼一個問題,在諾貝爾獎得主當中我們很難能夠發現有中國人的身影。然而對於中國人很少能夠拿到諾貝爾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我國在清朝末年以後,我國的科技的確遠遠落後於下方國家。而另外一個原因就要從外國人對我們歧視的原因造成的,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就是有人故意不給中國人頒發諾貝爾獎的。
  • 又一個華裔諾貝爾獎,又一次中國式妄想
    又一個華裔諾貝爾獎,又一次中國式妄想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線 (2009-10-8 12:00:41) 來源:四川在線天府評論   09年度諾貝爾獎得主新鮮出爐
  • 全球12位最傑出的諾貝爾獎華人得主,有4個現在是中國國籍
    2、莫言: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4、錢永健:錢永健,1952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6、崔琦:崔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於中國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1998年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這一特殊現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 諾貝爾獎委屈莊小威了嗎
    但與公眾多關注某項預測中的4名華人科學家沒有獲獎不同,真正引起科學界熱議的,是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既然發給了超解析度顯微鏡技術,3名獲獎者中卻沒有華人科學家莊小威,多名研究人員認為莊小威的貢獻比有的獲獎者更大。那麼,是諾貝爾獎對莊小威不公嗎?或者還是有其他的原因?記者整理了一些相關討論,從中或許能得出對長期等待諾貝爾獎而不得的中國科學界有啟發的觀點。
  • 2019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預測,這幾位日本科學家希望不小
    2019年,將會是一個新周期的起始,自然,2017年和2018年的兩大領域再次獲獎的可能性會非常小。與之對應,粒子物理和凝聚態物理將迎來屬於自己的年代。綜合中外各路預測,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領域應該集中在粒子物理或凝聚態物理兩個領域,且其中很可能有日本科學家獲獎。
  • 中國有2人獲過諾貝爾獎,日本則有28人,美國獲獎人數有多少呢?
    最近一段時間許多人都在討論一個問題,為何要把小孩子送到外國留學,中國教育有多不好呢? 其實說出這種話的人一定沒有出過國,或者沒有了解過新聞的人。中國教育目前雖然進步很大,但是從全球的教育資源分配來說,美國跟英國依然有壓倒性的優勢。
  • 2019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預測:這幾位日本科學家希望不小
    2019年,將會是一個新周期的起始,自然,2017年和2018年的兩大領域再次獲獎的可能性會非常小。與之對應,粒子物理和凝聚態物理將迎來屬於自己的年代。 綜合中外各路預測,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領域應該集中在粒子物理或凝聚態物理兩個領域,且其中很可能有日本科學家獲獎。
  • 物理學家趙忠堯:世界欠中國一個諾貝爾獎,這是沒法再彌補的疏漏
    他是中國科學家,曾經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的正電子存在的證據的科學家。這樣的重大成果足夠獲得諾貝爾獎。然而,在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卻頒發給了同樣發現正電子徑跡的安德遜(C.D.Anderson)。有人說這是一場意外,或許是一場意外。但是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卻與他都是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生,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二人辦公室只有一牆之隔。就是這一牆之隔,造就了這樣的結果。
  • 世界公認最聰明的三大民族:第一名堪稱傳奇,僅三人就能影響世界
    世界公認最聰明的三大民族:第一名堪稱傳奇,僅三人就能影響世界。其實猶太人發源於西亞的以色列地或希伯來地,但是猶太人人口雖僅有1600萬人, 佔比全球人口不到0.25%, 但是卻獲得了全球22%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獎獲得概率遠高於其他各個民族, 概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
  • 副省長獲得了中國的諾貝爾獎,這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
    以色列建國時,人們就建議愛因斯坦出任以色列第一任總統,畢竟愛神是古往今來最出名的猶太人嘛,不過愛神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婉拒了盛情邀請,但是要是說某一個總統獲得了除了和平獎之外的諾貝爾獎,這就就真不可能了,想想國事操勞就已經耗費了一個人的大部分能力,哪還有心情去做科學研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