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原子合金:優化電荷態、提升光催化 | NSR

2020-10-16 知社學術圈


光催化領域中,針對共催化劑的研究多種多樣,從顆粒性質、晶面性質,到它們與光催化劑的界面接觸、以及各種助催化劑之間的協同作用,不一而足。然而,對「共催化劑表面電荷調控」這一關鍵問題,卻鮮有研究。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海龍教授團隊設計併合成了具有優異催化性能的Pd10@Pt1/MOF複合催化材料,其中,共催化劑Pd10@Pt1處於單原子合金(SAA)態,且擁有最富電子的Pt表面電荷態。相關成果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催化劑的合成策略和光催化示意圖

如上圖所示,研究者在光敏且經典的MOF(UiO-66-NH2)材料上,原位合成了核殼結構的雙金屬Pd@Pt納米顆粒(右下小圖中的①)。在精確控制下,該納米顆粒可以由核殼結構轉變為單原子合金(SAA)結構(右下小圖中的②)。隨著這一微結構轉變,Pt的配位環境隨之改變,引發Pd、Pt之間的電荷重新分配,從而使Pt的表面電荷態得以系統改變,提升催化性能。

經過系統性的結構優化,研究者發現具有SAA結構的Pd10@Pt1/MOF複合材料擁有最富電子的Pt表面電荷態,其光催化產氫活性遠遠超過相應對比組分。

這些結果表明了「優化活性位點電荷態」對促進光催化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了SAA共催化劑在光催化中的優越性。這是首次基於SAA共催化劑的相關研究報導,為合成SAA結構催化劑提供了設計思路和精確的合成方法,也為基於SAA光催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該工作在傳統肖特基結改善電荷分離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通過共催化劑微結構(特別是配位環境控制)調控來實現電荷分離的新策略,為高效光催化劑的理性調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王定勝教授Angew:稀土Er單原子用於光催化CO2還原反應
    太陽能驅動的光催化CO2還原反應由於其不僅能實現從太陽能到化學能的轉化產生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學物質,豐富了能源供應,同時也能減少CO2排放,因此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用於CO2還原的光催化劑的納米材料整體光催化性能仍不盡如人意。
  • 單個過渡金屬位點用於水氧化:從單核分子催化到單原子催化
    單原子TMs也可被捕獲在石墨烯上的摻雜雜原子(N, S, O, P)位點上,尤其是N位點。與C原子相比,單原子TMs更容易與碳載體上鄰近的N原子鍵連。TM-Nx位點的形成不僅優化了TM原子的電子結構,而且增強了其穩定性。在N摻雜碳材料中,理論和實驗結果表明TM (Fe, Co, Ni, Mn)-N4往往是水氧化最穩定、最優越的活性單元。
  • 氦舶科普——單原子催化(一):橫空出世的單原子催化是什麼樣的黑科技?
    那什麼是催化呢?早在公元前,中國人已會用酒麴造酒。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利用生物酶(酒麴)作為催化劑的催化反應。而「催化」這一概念直到1835年才由瑞典化學家Berzelies明確提出:由催化劑施加給反應體系的一種新式的能力。在這之後,德國化學家F.Wilhelm Ostwald對催化反應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發展並明確了催化概念。
  • 單原子催化,難得一見的好綜述!
    雖然利用N-C材料錨定金屬單原子能夠很大程度的調節金屬原子電子和幾何結構,但是由於合成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對結構-性能關係的理解不足,開發出具有高穩定性和催化活性的單原子仍然具有挑戰性。作者總結了所有N-C材料錨定的單原子,包括:有機化合物,MOF,N摻雜的石墨烯,g-C3N4,生物質。這些材料含有孤對電子的N元素與金屬原子配位,能夠防止SACs遷移或聚集。為了評估N-C材料基SACs的催化性能,穩定性和耐久性,作者分別對催化反應分類討論,包括氧還原反應(ORR),氧析出反應(OER),氫氣析出反應(HER),有機反應,CO2還原反應(CO2RR)。
  • 合肥研究院發展新型鐵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效電催化固氮合成氨
    >的配位電子結構,已被廣泛應用於熱催化、光催化和電催化。  單原子催化劑具有最大的質量催化活性和可調節的配位電子結構,已被廣泛應用於熱催化、光催化和電催化。不同於其他形式的催化劑,單原子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取決於單原子的性質、載體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將單原子固定在載體上的配位鍵形式。迄今為止,已經報導了多種碳負載貴金屬和過渡金屬單原子電催化劑。
  • 別光盯著催化劑了!改造光敏劑也能促進CO2光還原
    研究者對光敏劑進行修飾,調控其激發態性質,從而大幅度提升CO2光還原體系的敏化能力與催化性能。CO2光還原——在太陽能驅動下,將CO2還原為CO、甲酸、甲醇等燃料分子是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 【中安在線】中國科大成功製備釕單原子合金催化劑 廉價高效電解水...
    相比之下,另一個可作為催化關鍵元素的釕金屬市價為19.5-20.5元/克,地球儲量更豐富,價格更廉價,如果用於工業,能夠有效降低氫氣製備成本,便於其推廣。可惜的是,在強酸、強氧化性環境中,二氧化釕在高的工作電位下極易被氧化為四氧化釕,從而失去催化活性。最主要原因是二氧化釕中的晶格氧參與了產物氧氣的析出。因此,開發出一種高活性和高穩定的釕單原子催化劑,是解決上述問題最有潛力的途徑。
  • 群雄逐鹿,單原子電催化劑的前世今生!
    經歷了十年的發展,單原子已經被證明可以穩定在多種載體上,包括表面合金(surface alloy),共價分子(M-N-C),氧化物載體以及分子催化劑的共軛環上。(a)通過煅燒參雜鐵的ZIF-8可以得到鐵單原子(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6937-6941) (b)通過煅燒摻雜錳的ZIF-8可以得到錳單原子(Nat. Catal. 2018, 1, 935-945)。圖4.單原子表面合金的合成策略。(a)在合成金-鈀表面合金時,將鈀的載量降低到一定成都就可以得到單分散的鈀單原子(J. Am. Chem.
  • 基於不同氮化碳載體的單原子非均相催化劑
    ,基於貴金屬的單原子非均相催化劑(SACs)受到了廣泛關注並開展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氮化碳基單原子催化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合態的GCN上,而其他結構的氮化碳材料,例如在獲得GCN的聚合過程中的眾多中間體,線性蜜勒胺寡聚體(LMO),高度結晶的氮化碳,如聚三嗪醯亞胺(PTI)、聚庚嗪醯亞胺(PHI)等與單原子金屬作用的研究很少。
  • 單原子催化劑熱穩定性提升
    37617次閱讀 作者:陶加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01月29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喬波濤研究員和張濤院士團隊在單原子催化方面取得新進展
  • 利用原位同步輻射發現單原子近自由催化動力學行為
    近幾十年,科學家對納米尺度材料的深入理解和可控構築極大地促進了催化科學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的發展。其中,單原子催化劑由於其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優異的反應活性和選擇性,成為了近年來能源催化領域的明星材料。單原子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高度取決於其金屬原子的局域原子和電子結構,及其與載體間的相互作用。
  • 中國科大利用原位同步輻射發現單原子近自由催化動力學行為
    其中,單原子催化劑由於其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優異的反應活性和選擇性,成為了近年來能源催化領域的明星材料。單原子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高度取決於其金屬原子的局域原子和電子結構,及其與載體間的相互作用。然而,單原子催化劑在實際反應狀態下,受到溫度、電場、光照等外界環境激發,會發生結構演變的響應,因此,原位實時在線表徵這種特殊的結構響應行為對於理解單原子催化的本質並發現新的催化現象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 單原子催化初顯身手
    這是「多相氫甲醯化反應」首次實現工業應用,提升了我國高端正丙醇自主供應能力。 這也是「單原子催化」領域研究的重要裡程碑,破解了困擾催化界80多年的難題。 10月13日,在北京召開的「單原子催化」香山科學會議上,與會專家認為,作為一個由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的新概念,「單原子催化」已經成為催化和材料科學領域新的研究前沿和熱點,應儘早布局,以解決該領域基礎科學、工業應用上面臨的挑戰。 喚醒「沉睡」的貴金屬 催化劑被譽為現代化學工業的心臟,90%以上的化工過程與催化技術有關。
  • JACS:單原子Ni催化CO2還原,到底誰才是活性位點?
    電催化CO2轉化為增值產品為可持續的碳經濟提供了新的範例。對於CO2電解,單原子Ni催化劑已被實驗證明是有前景的,但理論研究表明理想的Ni–N4位點顯示出不利的能量特性,從而引發了關於單原子Ni催化劑高活性的化學性質的許多爭論。
  • 香山科學會議:儘早布局單原子催化
    這是「多相氫甲醯化反應」首次實現工業應用,提升了我國高端正丙醇自主供應能力。這也是「單原子催化」領域研究的重要裡程碑,破解了困擾催化界80多年的難題。10月13日,在北京召開的「單原子催化」香山科學會議上,與會專家認為,作為一個由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的新概念,「單原子催化」已經成為催化和材料科學領域新的研究前沿和熱點,應儘早布局,以應對該領域基礎科學、工業應用上面臨的挑戰。喚醒「沉睡」的貴金屬催化劑被譽為現代化學工業的心臟,90%以上的化工過程與催化技術有關。
  • 單原子催化,用於生物分析也出色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自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濤院士課題組於2011年首次提出單原子催化的概念 [1] 後,該類催化劑就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單原子催化劑是一種特殊的負載型金屬催化劑,專指載體上的所有金屬組分都以單原子分散的形式存在,不存在同原子金屬-金屬鍵。該類催化劑的原子利用率高,反應活性強。
  • 【催化】Ni單原子催化海水析氫
    3-O2和Ni-N4)的鎳單原子電催化劑(Ni-SA/NC),並系統研究了其分別在鹼性純水和海水條件下的電催化產氫性能。Mater.實驗結果表明,在鹼性純水和海水電解質中,Ni-SA/NC電催化劑在10 mA cm-2電流密度下分別具有低至102和139 mV的過電位,並且在大電流密度的條件下(>200 mA cm-2),Ni-SA/NC展現了比商業Pt/C更低的過電位和更好的催化活性。
  • 靜電紡絲法構築釕單原子用於高效電催化析氫:從團簇到單原子轉變
    :基於靜電紡絲法構築釕單原子用於高效電催化析氫:從團簇到單原子的轉變DOI: 10.1016/j.cej.2019.123單原子催化劑由於具有原子最大化利用率及優異的催化性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然而,其較高的表面能極易導致單原子在合成和催化過程中團聚為大尺寸的納米顆粒。
  • 中科大Nature子刊:Pt 單原子催化劑的電催化HER中的近乎自由變化的...
    研究背景 近年來,單原子催化劑(SACs)由於其最大的原子效率以及獨特的原子結構和電子性能,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鉑(Pt)單原子催化劑不僅成本效益高,而且還具有高催化活性和對幾種電化學反應(HER)的選擇性。
  • 單原子催化劑研究現狀:我們在哪裡?要到哪裡去?
    自2011年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提出單原子催化的概念以來,金屬單原子催化劑已經迅速成為了催化領域的研究前沿和熱點。 【工作介紹】自單原子催化劑這一概念被提出以來,該類材料經歷第一個10年的快速發展。然而單原子催化劑本身並不是近十年才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