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的狀態看起來非常不錯,他於2002年創立了這家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想要對人類探索太空的事業添磚加瓦。單單在過去的六個月裡,SpaceX公司就已經成功將第一批星鏈計劃(Starlink)寬帶衛星艦隊送到太空、前後兩次完成對星艦跳蟲的無系留飛行測驗,以及完成了暫定名為MK1的第一架軌道版星艦原型機的組裝工作。
今年10月21日,第70屆國際宇航大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開幕。SpaceX公司總裁兼營運長格溫·肖特維爾在會上透露了一些關於星艦任務進度表的細節。肖特維爾表示,SpaceX公司希望星艦能夠在一年內進入預計的軌道、在2022年之前把星艦降落在月球上,並且在2024年實現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根據馬斯克的時間表,星艦可以在一年之內進入軌道,並在2022年以前降落到月球上,以便2024年前登陸月球的太空人能夠獲得充足的資源,倘若該計劃如願以償,那這就是一個完美的時間框架。
星艦原型機MK1正於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測試發射場進行開發,而MK2則在位於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SLC-40內進行開發。今年9月,SpaceX公司舉辦了公司成立11周年的紀念日,並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MK1星艦原型機,那次發布會上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介紹了星艦的最新設計圖以及SpaceX公司設定的進度表。
埃隆·馬斯克對這個進度表的實施抱有樂觀態度,這句話聽起來很耳熟。SpaceX公司可是經常錯過馬斯克設定的截止日期,不過他們的確成功兌現了他們之前的一些承諾,包括建造可重複利用的運載火箭「重型獵鷹」、成功回收火箭整流罩,以及成功將第一批星鏈計劃(Starlink)寬帶衛星艦隊送到太空中。
肖特維爾在今年的國際宇航大會(IAC)上也指出,SpaceX公司的成就與馬斯克個人雄心勃勃的性格密不可分。對於埃隆提出的那些大膽設想,世人通常給予的回應是『放棄吧,怎麼可能進入軌道?別再妄想一枚真正的火箭能夠進入軌道了!重型獵鷹運載火箭是不可能進入軌道的,它也不可能回來。恰恰是因為有這些反對的聲音,SpaceX公司6500名優秀的員工才會更努力地想要實現這些外界看起來十分困難的不可能的事情。
馬斯克早就表示希望MK1和MK2在一年內順利完成高空試飛作業,用野心勃勃這個詞來形容他,簡直再貼切不過了。在高空試飛結束後,SpaceX公司將著手建造更多發射至低地球軌道的原型機,最後一步就是完成載人試飛的實驗。馬斯克還在這幾年的某次採訪中透露,關於2023年前實現全球首位私人環月旅行的計劃細節,也就是Dearmoon計劃。
與此同時,SpaceX公司和總部位於休斯頓的Intuitive Machines公司以及日本創業公司ispace籤署了合作協議,這兩家公司均已與美國宇航局籤定了承諾向月球表面運送科學技術有效載荷的合同。這些合作協議都屬於美國宇航局月球貨運和軟著陸計劃,目前這個計劃正在對外招商合作,以便在Artemis計劃實施之前準備好充足的後勤支持。
協議的條款中特別提到了,SpaceX公司將運用獵鷹9號運載火箭艦隊提供專業的發射服務。不過此前,SpaceX公司就已對外公布,「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火箭」將被星艦和巨大的助推器Super Heavy所取代,成為SpaceX公司主推的兩大特色產品。在馬斯克對未來的美好構想中,向月球運送貨物和乘客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步,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馬斯克想在火星上為人類找個落腳點。如果不會出現什麼意外或延遲的話,那麼馬斯克的這張理想圖實施進度表的最後期限是20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