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光科技發布NirVivo系列 近紅外二區活體螢光成像系統新品

2020-11-24 儀器信息網

非凡的成像性能

評價小動物活體螢光成像系統的關鍵要素——所選用相機的性能水平NirVivo系列採用深度製冷科學相機產品,CCD製冷溫度(-90℃)和InGaAs製冷溫度(-80℃),基於這樣的硬體配置,系統具備了高靈敏度的生物發光及螢光成像性能,同時能夠滿足微區成像和血管動態成像。



全面而先進的螢光成像解決方案

高透光率濾光片

為了實現高品質的螢光成像系統,NirVivo配置了豐富且優質的螢光濾光片,光譜覆蓋包括從VISNIR I區,NIR IIa區至NIR IIb區的全部區域,並且所有濾光片均採用硬塗層技術,在保證高透光率(95%以上)的同時具備長壽命耐損傷品質。


系統內部構造及組成

成像暗箱

高避光性成像箱體

高度整合的螢光成像組件

用於維持動物正常體溫的加熱載物臺

用於控制載物臺升級、濾光片輪切換的電動馬達

內置的氣體麻醉接口

電磁門鎖

可滑動腳輪

CCD相機

高量子效率背照式、科學一級CCD探測器

像素尺寸13.5um,解析度2048x2048

高動態範圍16 bit數字轉換器

帕爾貼型製冷,製冷溫度-90℃,保證極低的暗電流

曝光時間可達60分鐘


InGaAs相機                                

高量子效率InGaAs探測器                 

像素尺寸15um,解析度640x512            

高動態範圍16 bit數字轉換器              

帕爾貼型製冷,製冷溫度-80℃,保證極低的暗電流

曝光時間可達5分鐘

半導體雷射器

  808nm, 980nm1064nm可選

  雷射輸出功率15W(可定製其它功率)

  支持高重頻調製工作


參考型號

系統型號

NirVivo-Lite

NirVivo-Pro

NirVivo-MIX

成像光譜範圍

900-1700nm

900-1700nm

400-1700nm

晶片類型

InGaAs, TE1製冷

InGaAs, TE4製冷

CCDInGaAs,

TE4製冷

晶片工作溫度

15

-80

-90 CCD晶片

-80   InGaAs晶片

晶片尺寸

9.6mm x 7.7mm

9.6mm x 7.7mm

27.7mm x 27.7mm

像素數量

640 x 512

640 x 512

2048 x 2048

640 x 512

量子效率

>70% @1000-1600nm

>70% @1000-1600nm

>85%@500-700nm

>70% @1000-1600nm

像素尺寸

15um x 15um

15um x 15um

13.5um x 13.5um CCD

15um x 15um InGaAs

鏡頭

1x, 2.5x, 5x, (8-50)x

1x, 2.5x, 5x, (8-50)x

1x, 2.5x, 5x, (8-50)x

讀出噪聲(RMS)

<30e-

<30e-

2.3e-  CCD晶片

<30e-    InGaAs晶片

暗電流

<60Ke-/p/s@15

<100e-/p/s@-80

<0.0001e-/p/s@-90

<100e-/p/s@-80

激發濾光片數量

4

4

9

發射濾光片數量

4

4

9

加熱恆溫載物臺

氣體麻醉接口

計算機及軟體

成像暗箱內部尺寸

45 x 50 x 65cm

載物臺溫度                                              20 - 40

電源要求

100-240 VAC, 50-60   Hz

工作溫度

     0 - 50


創新點:

採用-80℃深度製冷的紅外探測器,獨特的光路設計,可以選擇三種不同的雷射波長進行測量,雙相機設計,兼容了從可見光,近紅外一區到近紅外二區的全譜段小動物螢光成像應用的需求,屬於業內領先的設計及系統。

NirVivo系列 近紅外二區活體螢光成像系統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中國新聞網】中國成功研發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
    【中國新聞網】中國成功研發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 2020-05-20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年的醫-工交叉深入探索,成功研發出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及手術導航技術,並在國際上首次開展臨床應用轉化研究。
  • 科學家開發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生物發光雙模式光學成像技術—新聞...
  • 中國成功研發出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及手術導航技術
    打開APP 中國成功研發出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及手術導航技術 發表於 2020-06-01 16:11:34 5月1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設在該所的中科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歷經近3年的醫-工交叉深入探索,成功研發出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及手術導航技術,並在國際上首次開展臨床應用轉化研究。
  • 近紅外二區光學探針與活體成像分析研究獲進展
    近紅外二區(NIR-II, 1000-1700 nm)光學探針因成像質量較好而引起關注。與近紅外一區(NIR-I, 650-900 nm)相比,近紅外二區成像具有較低的自發背景螢光、較深的組織穿透性和較高的信背比;基於有機小分子的螢光體表現出較高的安全性,多年來用於臨床。
  • 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的臨床轉化研究中獲進展
    諾貝爾獎獲得者錢永健等學者進行了眾多研究,試圖在活體上用螢光成像方法「點亮」腫瘤,解決腫瘤標識的問題,開啟了光學分子影像技術在手術導航領域應用的先河。同時,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將螢光成像技術用於解決臨床問題,但一直面臨諸多挑戰。
  • Pearl Imager活體成像系統——靈敏,簡單,高效的螢光成像技術
    Pearl Imager活體成像系統(圖1)極大的彌補了傳統螢光成像的缺點,其獨特的近紅外螢光優勢大大推動了螢光成像在各種生命活動、疾病過程深入認識中的應用。Pearl Imager活體螢光成像系統     Pearl Imager螢光成像技術特點:    對於任何的活體光學成像系統,檢測組織滲透的深度是考慮最多的因素,而這一因素又和光吸收;光散射;螢光發散以及組織吸收係數息息相關。良好的背景噪音和信噪比,較高的靈敏度也是活體成像的關鍵之一。
  • 化學所馬會民課題組在近紅外二區光學探針與活體成像分析取得進展
    近紅外二區(NIR-II, 1000-1700 nm)光學探針由於具有卓越的成像質量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與近紅外一區(NIR-I, 650-900 nm)相比,近紅外二區成像具有更低的自發背景螢光、更深的組織穿透性和更高的信背比;特別是基於有機小分子的螢光體還表現出令人滿意的安全性,並用於臨床多年。
  • 南方科技大學近紅外二區小動物螢光成像系統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一、項目編號:0832-SFCX20FSA150(招標文件編號:0832-SFCX20FSA150)   二、項目名稱:南方科技大學近紅外二區小動物螢光成像系統採購項目   三、中標(成交)信息   供應商名稱:廣東省中科進出口有限公司   供應商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先烈中路100號大院9號樓1
  • 深圳先進院成功研製首臺近紅外二區螢光介觀成像系統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鄭煒研究員團隊與南京大學吳培亨院士、張蠟寶教授團隊合作,成功研製出首臺近紅外二區螢光介觀成像系統,成果論文"Depth-resolved NIR-II fluorescence mesoscope"發表在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期刊上。
  • 廣州醫科大學2020年時間分辨成像模塊 、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
    一、項目編號(或招標編號、政府採購計劃編號、採購計劃備案文號等,如有):   440100-202005-100718-0058   二、項目名稱:廣州醫科大學2020年時間分辨成像模塊 、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設備購置項目   三、中標(成交)信息   1:供應商名稱 鍩海生物科學儀器(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復旦張凡團隊 在近紅外螢光壽命活體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這篇以《螢光壽命工程化的近紅外第二窗口納米顆粒解鎖活體多重成像》(「Lifetime engineered NIR-II nanoparticlesunlock multiplexed in vivo imaging」)為題的論文,提出將近紅外螢光壽命成像技術運用於活體多重檢測當中,有望成為一種全新的腫瘤精準診斷方法。這也是復旦大學通過交叉學科研究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 南科大在近紅外二區成像材料設計及其生物醫學應用取得系列進展
    研究團隊通過理論計算驗證其設計理念和策略,得到了多種具有近紅外二區光學活性的高性能光聲及螢光成像材料,並將其成功應用於血管成像、腫瘤檢測等研究領域。該體系隨著烷氧基苯基、烷基噻吩基、酯基等取代基吸電子能力的增強,分子的最低非佔有軌道能級逐漸降低,從而實現了吸收波段從近紅外一區(NIR-I)至近紅外二區(NIR-II)的紅移。其中,酯取代的半導體聚合物分子(BDT-TQE)具有較強的扭曲分子內電荷轉移(TICT)效應,在激發狀態下顯示出極具減弱的螢光以及增強的光聲信號。
  • 發光學報 | 稀土發光材料在近紅外二區成像中的應用
    該綜述主要以稀土螢光探針的發光機理和設計合成為出發點,包括了基質材料、敏化離子及發光中心的選擇等,系統地綜述了這類納米材料在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包含光譜域和時間域兩大類成像模式),並對其亟需解決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以期為從事納米生物醫學和生物成像研究的同行提供借鑑。
  • 單一波長雷射觸發的近紅外二區螢光/光聲雙模態成像指導的腫瘤光熱...
    共同第一作者:王其,戴葉能;通訊作者:沈清明,範曲立; 通訊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論文DOI:10.1002/adfm.201901480 全文速覽 首先設計合成了新型有機小分子染料 DPP-BT,該有機小分子染料不僅可以作為近紅外二區
  • 科學網—合成可激活型近紅外二區納米螢光探針
    本報訊(記者黃辛)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趙春常課題組與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樊春海團隊合作,在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Nano Res.》鋅摻雜硫化鉛量子點用於近紅外II區螢光活體成像
    該研究將鋅離子均勻摻雜到硫化鉛量子點內部,顯著提高了量子點的量子產率和光致發光壽命,還有效改善了量子點在高溫下的螢光穩定性。
  • 科研人員發表近紅外II區螢光影像技術及其生物醫學應用展望文章
    近紅外II區螢光(1000-1700nm, NIR-II)成像技術克服了傳統螢光 (400-900nm) 面臨的強組織吸收、散射及自發螢光幹擾,在活體成像中可實現更高的組織穿透深度和時間、空間解析度,被視為最具潛力的下一代活體螢光影像技術。
  • 科研人員發表近紅外II區螢光影像技術及其生物醫學應用展望文章
    螢光影像技術在生物醫學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斷檢測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紅外II區螢光(1000-1700nm, NIR-II)成像技術克服了傳統螢光 (400-900nm) 面臨的強組織吸收、散射及自發螢光幹擾,在活體成像中可實現更高的組織穿透深度和時間、空間解析度,被視為最具潛力的下一代活體螢光影像技術。
  • 高亮度近紅外二區共軛聚合物合成新策略並用於NIR-IIa活體成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近紅外II區螢光成像(NIR-II,1000-1700 nm)具有成像穿透深度深、高空間解析度、高信噪比等優點,在生物成像領域被廣泛關注,是近年來研究熱點之一。NIR-II螢光材料主要有納米碳管、量子點、稀土、有機螢光材料等。
  • 科學網—近紅外螢光成像實現精準手術導航
    本報訊(記者黃辛) 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張凡課題組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教授徐叢劍團隊合作,利用近紅外探針實現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導航卵巢癌實體瘤和轉移灶的精準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