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大堡礁有新招:食醋殺海星

2020-12-0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根據澳大利亞一所大學的研究報告,用食醋可殺死棘冠海星,以此遏制其對大堡礁地區珊瑚生存的威脅。

  昆士蘭州詹姆斯·庫克大學23日發表研究報告說,被注射食醋的棘冠海星會在48小內死亡,這種方法比傳統用藥物消滅海星更為有效、也更經濟。該文章作者埃納爾松稱這一發現「令人非常振奮」。

  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到,目前消滅海星的通常方法是注射牛膽汁,但這一方法不僅需要審批,成本也很高。用食醋的方法可將成本降低一半,操作起來也非常方便。埃納爾松說,用這種方法殺死的海星可以直接被魚吃掉,而且無任何副作用,該方法將在年底大力推廣。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該地區共有2900個大小不一的珊瑚礁島,1981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澳海洋科學研究所發表的報告顯示,全球變暖將在未來20年內讓大堡礁消失,海洋中二氧化碳水平的不斷升高提高了海洋酸性,加之棘冠海星的周期性暴發,大堡礁難逃被侵蝕的命運。

  海星具有驚人的繁殖能力。有數據顯示,在過去近30年中,大堡礁地區40%以上的珊瑚礁毀損是由棘冠海星造成的。(記者張博,編輯楊愛華,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

相關焦點

  • 棘冠海星吃珊瑚威脅澳洲大堡礁,專家建議用食醋殺死海星!
    有個每個家庭都有的東西,可以殺死破壞珊瑚的海星,拯救美麗的大堡礁,這個東西就是你我都吃過的「醋」。美麗的大堡礁位在澳洲的東岸,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一般來說,棘冠海星的數量應該不多,不過近幾十年來,棘冠海星的數量好幾次大量增加,造成許多珊瑚被吃掉,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AIMS)在 2012年的一份研究就提到,棘冠海星是過去 30年來造成珊瑚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個理論推測,棘冠海星暴增可能跟他們能吃到的浮遊植物有關係,因為棘冠海星幼蟲主要的營養來源就是浮遊植物,不過目前,科學家還沒辦法肯定是什麼原因讓棘冠海星的數量多次暴增。
  • 大堡礁!是有多美,讓劉強東與奶茶選擇在這舉辦婚禮-虎嗅網
    美美美的大堡礁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坐標為澳大利亞東北海岸,整個群島綿延伸展共有2600公裡左右,最寬處161公裡。約有2900個獨立礁石以及900個大小島嶼。大堡礁是由數十億隻微小的珊瑚蟲所建構成的,是生物所建造的最大物體,就算從外太空也能看得到。
  • 大堡礁危險!珊瑚「殺手」棘冠海星「重出江湖」
    大量珊瑚「殺手」棘冠海星在澳大利亞大堡礁「重出江湖」,正在蠶食這一綿延數千公裡的珊瑚礁群。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電臺5日報導,研究人員去年發現,在大堡礁南端的斯溫群礁,棘冠海星數量飆升,「密度非常高」。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休·斯韋特曼說,這一現象「勢必導致大量珊瑚消失」。
  • 棘冠海星暴發嚴重威脅大堡礁生態
    原標題:棘冠海星暴發嚴重威脅大堡礁生態  環球短訊  據新華社雪梨11月7日電 (記者趙小娜)澳大利亞科學家近日發現,位於該國東海岸的世界自然遺產大堡礁正面臨嚴重的生態威脅,有「珊瑚殺手」之稱的棘冠海星正在大堡礁泛濫生長,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 澳大利亞毒殺25萬隻海星 被切碎片還能復活(圖)
    不過,大堡礁的珊瑚眼下最大的敵人是棘冠海星。為此,澳政府耗時21個月,派人在海裡毒殺了25萬隻棘冠海星。未來,這類活動還將繼續。  潛水40分鐘殺1000隻  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群,但近年珊瑚數量大減。英國《衛報》22日報導,澳大利亞拯救大堡礁的行動目前傳出好消息。
  • 棘冠海星暴發嚴重威脅大堡礁生態—新聞—科學網
    澳大利亞科學家近日發現,位於該國東海岸的世界自然遺產大堡礁正面臨嚴重的生態威脅,有「珊瑚殺手」之稱的棘冠海星正在大堡礁泛濫生長,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 澳大利亞為拯救大堡礁珊瑚 毒殺25萬海星(圖)
    澳大利亞政府拯救大堡礁行動做出成績。數十年來,大堡礁珊瑚大量減少,其中超過四成是綽號「珊瑚殺手」的棘冠海星所為,當局近兩年透過「打毒針」方法除害,成功消滅超過25萬棘冠海星。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湖礁群,但近年受氣候轉變、環境汙染等影響,珊瑚數量大減。
  • 為救大堡礁 澳志願者潛水毒殺海星
    棘冠海星近來在澳大利亞大堡礁南端驟增並吃掉大量珊瑚。為此,澳大利亞日前出動25名志願者,潛入水下用毒針毒死這些「珊瑚殺手」。 棘冠海星以珊瑚蟲為食,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可以控制珊瑚過度繁殖,但數量過多會造成珊瑚大量死亡,威脅生態環境。
  • 澳洲大堡礁面臨「滅頂之災」
    然而,美麗的大堡礁面臨著多重生存挑戰,不排除消失的可能性。目前大堡礁的未來面臨的最大的生存威脅是氣候變化。今年早些時間公布的研究顯示,全球大多數珊瑚品種都無法在全球升溫1.5攝氏度之後倖存。其原因是:水溫升高會導致海藻大量死亡,使珊瑚的締造者珊瑚蟲失去食物及色彩來源;另外,溫度上升還會使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增加海水酸性,這種海水會有更強的溶解珊瑚骨骼的能力。
  • 關於大堡礁的10個新事實
    從太空中可以看到澳大利亞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結構。經過50萬年,它層層生長,現在顯示了超過3800個單獨的珊瑚礁。儘管大堡礁很受歡迎,但圍繞它的一些最引人入勝的事實卻並不為人所知。它最偏遠的角落仍然帶來大大小小的意外驚喜。我們現在將探索其中的一些。1、礁石有一半死了
  • 這裡長棘海星泛濫,科學家培育巨大海蝸牛去吃掉海星
    據雅虎新聞9月18日報導,科學家研究調查發現,澳大利亞昆士蘭海域中巨大的海蝸牛喜歡以長棘海星為食,如今昆士蘭大堡礁因長棘海星的破壞而消失大半,長棘海星泛濫成為大堡礁最大威脅之一,如果海蝸牛增多也側面保護了大堡礁。
  • 澳洲的大堡礁,正在消失
    不過珊瑚白化並非大堡礁面臨的唯一傷害,棘冠海星的啃食也是其一。是珊瑚的天敵了(圖片來自Richard Whitcombe / shutterstock)▼棘冠海星是生活在淺海等有珊瑚礁的水域的生物,主要食物是珊瑚,有時也會以貝類或其他海參為食,成齡的棘冠海星除了大法螺外幾乎沒有天敵。
  • 海星的「成魔之路」
    圖片:Matt Wright / wikimedia「魔鬼」的一生棘冠海星(Acanthaster planci)是一種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海域珊瑚礁中的大型海星。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它們的成體可以輕鬆長至直徑20到40釐米,約有成年人兩個張開的巴掌那麼大。棘冠海星大多有14到18隻長觸手,而且全身表面長有數量眾多的長且尖銳的棘刺,看上去就不好惹。
  • 棘冠海星-珊瑚天敵
    這就是棘冠海星,怕不怕?看到那密密麻麻的棘刺,您有何感想?恐怖!是的,對珊瑚來說,棘冠海星就是一大恐怖天敵。蘇眉魚澳洲的大堡礁大家都熟悉,那裡的珊瑚好。但大堡礁也面臨著棘冠海星的威脅。研究人員發現,幾乎每三年大堡礁就要有一次棘冠海星暴發。
  • 一個終結者式的殺戮機器人即將開始在大堡礁上大屠殺
    它有它的目標:尋找和毀滅。水下無人機RangerBot準備將其致命的技能運用到澳大利亞受到恐怖威脅的大堡礁上。但珊瑚並非其目標。RangerBoT更像一個保鏢,試圖保護珊瑚礁免受其最大的威脅之一——棘冠海星。棘冠海星,在正常情況下,是大堡礁生態系統的有用部分。
  • 大堡礁的珊瑚發生大規模的白化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如果有機會到海面下探訪這些珊瑚,不難看見它們身上包覆著一層透明的薄膜,而假設環境回復,共生藻仍有機會回到珊瑚體內。二、棘冠海星魔鬼殺手澳洲大堡礁遭遇的危機,除了因水質惡化導致白化外,更面臨另一絕命威脅即是「棘冠海星」的啃食。
  • 澳政府擬撥款培育瀕危大法螺 欲拯救大堡礁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19日報導,澳大利亞大堡礁不僅面對白化危機,專吃珊瑚藻的棘冠海星也對大堡礁構成嚴重威脅。為拯救大堡礁,澳政府決定撥款開展一項實驗計劃,大量培育這種海星的天敵,即一種瀕臨絕種的大法螺。
  • 一份澳洲凱恩斯大堡礁潛水的365天超全指南!
    這個時候來凱恩斯潛水可以看到很多新生命。3月看什麼?許多幼魚開始出現在大堡礁上。你可以嘗試尋找剛出生的胡椒鯛魚,會看到它們模仿有毒扁蟲的運動。此外,黑頭礁鯊也會在本月分娩,每次通常有10隻幼崽,在較淺的礁石處也許能看見它們。
  • 食量大繁殖快,長棘海星堪稱「珊瑚殺手」,三沙市已展開清除行動
    那麼,長棘海星究竟是何生物,如何對珊瑚造成危害,怎樣對其進行清理,國際上拯救珊瑚礁有何良策?其背面的構造裡,有一根根柔軟靈活的管足,如同成千上百的小吸管,密布在它身體及每一支觸手下面。 長棘海星又被稱作「魔鬼海星」,是一種有毒的動物,常有潛水者或漁民不慎碰到而產生劇痛。
  • 澳大利亞大堡礁,絢麗多彩的珊瑚礁,令人沉醉的迷人魅力
    礁區海洋生物豐富,有彩色斑斕、形狀奇特的小魚;還有寬1.2米、重90公斤的巨蛤和以珊瑚蟲為食的海星。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在礁群與海岸之間是一條極方便的交通海路。風平浪靜時,遊船在此間通過,船下連綿不斷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為吸引世界各地遊客來獵奇觀賞的最佳海底奇觀。1981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