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冠海星暴發嚴重威脅大堡礁生態

2020-12-02 人民網

原標題:棘冠海星暴發嚴重威脅大堡礁生態

  環球短訊

  據新華社雪梨11月7日電 (記者趙小娜)澳大利亞科學家近日發現,位於該國東海岸的世界自然遺產大堡礁正面臨嚴重的生態威脅,有「珊瑚殺手」之稱的棘冠海星正在大堡礁泛濫生長,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棘冠海星繁殖力極強,它們以珊瑚蟲為食,只留下白色的珊瑚骨骼,造成珊瑚白化死亡。目前,大堡礁地區北起庫克鎮南至凱恩斯一帶,棘冠海星正在大暴發。根據詹姆斯·庫克大學珊瑚礁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目前這一帶數百公裡內存在至少100萬顆棘冠海星,它們正跟隨洋流穩步向南移動。

  澳海洋公園旅遊運營商協會主席科爾·麥肯齊7日對當地媒體說,以棘冠海星現在的生長和蔓延速度,預計未來12個月就會在凱恩斯以南海域全面暴發。

  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彼得·多爾蒂介紹說,棘冠海星是一種天然存在的海洋生物,在珊瑚礁上非常常見。但他認為,現在這種「疫情」級的海星泛濫部分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例如,水體質量下降、大量農業化肥進入海域,都助長了棘冠海星大量繁殖。

  根據海洋科學研究所的最新分析結果,在過去27年中,大堡礁地區40%以上的珊瑚礁毀損是由棘冠海星造成的。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棘冠海星暴發嚴重威脅大堡礁生態—新聞—科學網
    澳大利亞科學家近日發現,位於該國東海岸的世界自然遺產大堡礁正面臨嚴重的生態威脅,有「珊瑚殺手」之稱的棘冠海星正在大堡礁泛濫生長,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 大堡礁危險!珊瑚「殺手」棘冠海星「重出江湖」
    大量珊瑚「殺手」棘冠海星在澳大利亞大堡礁「重出江湖」,正在蠶食這一綿延數千公裡的珊瑚礁群。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電臺5日報導,研究人員去年發現,在大堡礁南端的斯溫群礁,棘冠海星數量飆升,「密度非常高」。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休·斯韋特曼說,這一現象「勢必導致大量珊瑚消失」。
  • 棘冠海星-珊瑚天敵
    咱們知道,棘冠海星也有天敵,那就是大法螺和蘇眉魚。因此,在珊瑚礁生態系統中,珊瑚、棘冠海星、大法螺、蘇眉魚等都能維持相應數量,或相應比例。但是,如果人類活動加劇,大量撈取大法螺並捕撈蘇眉魚,那棘冠海星就失去天敵,它們的數量將急劇增長,那麼它們數量的爆發必將導致珊瑚大規模死亡,於是,大片大片珊瑚變成死珊瑚了。
  • 棘冠海星吃珊瑚威脅澳洲大堡礁,專家建議用食醋殺死海星!
    有個每個家庭都有的東西,可以殺死破壞珊瑚的海星,拯救美麗的大堡礁,這個東西就是你我都吃過的「醋」。美麗的大堡礁位在澳洲的東岸,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吃光珊瑚的海星據外媒報導,全身長滿刺的棘冠海星(crown-of-thorns starfish)主要食物是珊瑚,他住在印度洋與太平洋海域,是海洋生態系統重要的一部份。
  • 澳潛水員做志願者給棘冠海星打「毒針」,這貨是啥?
    棘冠海星以珊瑚蟲為食,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可以控制珊瑚過度繁殖,但數量過多會造成珊瑚大量死亡,威脅生態環境。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日前報導,澳大利亞海洋公園旅遊經營者協會已召集25名潛水員出海,以注射方式殺死棘冠海星。
  • 為救大堡礁 澳志願者潛水毒殺海星
    棘冠海星近來在澳大利亞大堡礁南端驟增並吃掉大量珊瑚。為此,澳大利亞日前出動25名志願者,潛入水下用毒針毒死這些「珊瑚殺手」。 棘冠海星以珊瑚蟲為食,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可以控制珊瑚過度繁殖,但數量過多會造成珊瑚大量死亡,威脅生態環境。
  • 棘冠海星:海中毒魔鬼,貪吃的珊瑚殺手
    棘冠海星。遍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石珊瑚、細枝珊瑚、鹿角珊瑚、牡丹珊瑚等動物,都曾慘遭棘冠海星的蹂躪,特別是澳大利亞;1963年,棘冠海星在澳大利亞大堡礁大量增殖,有五分之一的的面積都被它們吃光了;但棘冠海星們依然不滿,向周圍區域不斷擴張,最後甚至對整個南太平洋地區的珊瑚礁群都構成了嚴重威脅。
  • 棘冠海星殺手:無人潛水器RangerBot將守衛大堡礁
    據外媒報導,大堡礁正處於嚴重的危險之中,不過現在看起來一款「殺人」無人設備可能會成為助其恢復健康的關鍵。珊瑚礁面臨的問題仍在不斷加劇:伴隨著不斷失控的氣候變化、不善的治理、規模不斷加大的工業化、過度的捕撈以及汙染徑流等因素,珊瑚白化現象變得更加頻繁。
  • 保護大堡礁有新招:食醋殺海星
    ,以此遏制其對大堡礁地區珊瑚生存的威脅。  昆士蘭州詹姆斯·庫克大學23日發表研究報告說,被注射食醋的棘冠海星會在48小內死亡,這種方法比傳統用藥物消滅海星更為有效、也更經濟。該文章作者埃納爾松稱這一發現「令人非常振奮」。
  • 食量大繁殖快,長棘海星堪稱「珊瑚殺手」,三沙市已展開清除行動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實習生 胡家美 生機勃勃的珊瑚礁地帶,生活著一種人見人怕的棘皮動物——長棘海星,是食慾旺盛的「珊瑚殺手」。如今嚴重威脅著地貌景觀全由珊瑚礁構成的海南省三沙市。5月中旬,三沙市打響世界首次大規模人工清除海下長棘海星的戰鬥。
  • 大堡礁的珊瑚發生大規模的白化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二、棘冠海星魔鬼殺手澳洲大堡礁遭遇的危機,除了因水質惡化導致白化外,更面臨另一絕命威脅即是「棘冠海星」的啃食。這種惡名昭彰的海星,常大剌剌趴在大片珊瑚上盡情啃食。過去五十年間,澳洲出現三次棘冠海星「大發生」(每隔幾年出現大量族群),對珊瑚造成莫大的傷害。
  • 【第2編輯室】「珊瑚殺手」棘冠海星沒有天敵?機器人來了!
    渾身毒刺,長得像地獄來客的棘冠海星是珊瑚的噩夢。它們對珊瑚的破壞可能超越人類活動的影響,棘冠海星會把珊瑚表面的珊瑚蟲吃掉,留下白色的珊瑚骨骼。 珊瑚上的棘冠海星 而且,棘冠海星食量非常大,據報導,平均一隻棘冠海星一天要吃掉約二平方公尺的珊瑚。最可怕的是,有些年份,棘冠海星的數量會大幅暴增,給珊瑚造成滅頂之災。
  • 澳大利亞毒殺25萬隻海星 被切碎片還能復活(圖)
    澳大利亞工作人員在大堡礁海域毒殺棘冠海星  珊瑚礁是海洋生態系統不可缺失的重要環節。但由於各種原因,科學家預計,珊瑚可能在本世紀末消失。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不擔心人為破壞,因為政府一直採取嚴格的法律措施。
  • 澳政府擬撥款培育瀕危大法螺 欲拯救大堡礁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19日報導,澳大利亞大堡礁不僅面對白化危機,專吃珊瑚藻的棘冠海星也對大堡礁構成嚴重威脅。為拯救大堡礁,澳政府決定撥款開展一項實驗計劃,大量培育這種海星的天敵,即一種瀕臨絕種的大法螺。
  • 澳洲大堡礁面臨「滅頂之災」
    然而,美麗的大堡礁面臨著多重生存挑戰,不排除消失的可能性。目前大堡礁的未來面臨的最大的生存威脅是氣候變化。今年早些時間公布的研究顯示,全球大多數珊瑚品種都無法在全球升溫1.5攝氏度之後倖存。其原因是:水溫升高會導致海藻大量死亡,使珊瑚的締造者珊瑚蟲失去食物及色彩來源;另外,溫度上升還會使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增加海水酸性,這種海水會有更強的溶解珊瑚骨骼的能力。
  • 這裡長棘海星泛濫,科學家培育巨大海蝸牛去吃掉海星
    據雅虎新聞9月18日報導,科學家研究調查發現,澳大利亞昆士蘭海域中巨大的海蝸牛喜歡以長棘海星為食,如今昆士蘭大堡礁因長棘海星的破壞而消失大半,長棘海星泛濫成為大堡礁最大威脅之一,如果海蝸牛增多也側面保護了大堡礁。
  • 南海島礁長棘海星災害愈發嚴重,致大量珊瑚白化
    航次執行期間,科考隊員在中沙大環礁海域首次發現了大規模長棘海星爆發並導致大環礁北部區域大量珊瑚白化的情況,證實了近三年來,南海島礁長棘海星災害已呈愈發嚴重的態勢。 長棘海星是珊瑚礁生態系統的主要捕食者。成年長棘海星的身體直徑可以達到35釐米,最大的記錄個體甚至能超過75釐米。
  • 澳洲的大堡礁,正在消失
    如果珊瑚礁生態系統崩潰,威脅的是大堡礁的整條生態鏈。生態鏈是環環相扣的這裡不只是珊瑚的生存環境,這其中有大量其他生物而這些生物和整個海洋的生態系統又息息相關(圖片來自@ looisvee /shutterstock)▼大堡礁的存在甚至對於人類來說都是有益的。
  • 一個終結者式的殺戮機器人即將開始在大堡礁上大屠殺
    水下無人機RangerBot準備將其致命的技能運用到澳大利亞受到恐怖威脅的大堡礁上。但珊瑚並非其目標。RangerBoT更像一個保鏢,試圖保護珊瑚礁免受其最大的威脅之一——棘冠海星。棘冠海星,在正常情況下,是大堡礁生態系統的有用部分。它以生長最快的珊瑚為食,允許較慢的物種有時間發育自己並形成殖民地。但我們現在不在正常情況下。
  • 海星的「成魔之路」
    那裡有世界最大規模的珊瑚礁生態系統——大堡礁。在21世紀頭20年間,有報導稱大堡礁已經失去了約半數的健康珊瑚,其中四成是因棘冠海星大爆發造成。1960年,大堡礁國立公園裡一個珊瑚島Green Island中,棘冠海星數量開始增長,1962年發生大爆發。觀光旅遊業僱潛水員自主進行棘冠海星驅除作業,15個月便驅除了約2.7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