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可能造成老年人出現具有致命影響的失智症,如今這套理論已經獲得部分科學家支持。(Getty Images)
多年前曾有醫學研究指出,微生物可能造成老年人出現具有致命影響的失智症,如今這套理論已經獲得少數科學家支持。這些科學家也認為,微生物可能導致失智的理論,應該獲得更多尊重,也應該收到更充裕的研究經費,畢竟循腦部病變路線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研究,經過多年探索之後,還是沒能為這項疾病找到有效解藥。
費城骨科醫學院(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老化慢性失調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ronic Disorders of Aging)主任、神經病理學家巴林(Brian Balin)指出,以tau腦蛋白及類澱粉腦蛋白為基礎的治療研究,似乎行不通。
巴林說:「發病主因真的是這個嗎?還是這其實是最終結果,我們之間很多人都這麼想。」從1998年開始,巴林就一直研究著肺炎披衣菌(Chlamydia pneumoniae)在阿茲海默症當中扮演何種角色。他曾發現在阿茲海默症病患的大腦,有多的不成比例的披衣菌。
越來越多新出爐的醫學研究,讓微生物是否在腦部開始出現衰退的病變過程中扮演某種角色,受到更多討論與關注。
西奈山醫學院與亞利桑納州立大學日前公布最新研究指出,與沒有失智症的民眾相互對照,阿茲海默症患者腦部含有較多的HHV-6及HHV-7皰疹病毒(herpes viruses)。也有研究員在阿茲海默症病患的大腦發現伯氏疏螺旋體(Borellia burgdorferi),後者感染蜱,叮咬人體便造成萊姆病。
其他學派的醫學專家則說,現階段科學研究仍不足以證明細菌會造成失智,也無法證實細菌是導致失智的原因之一。
來源:世界日報/記者顏伶如
推薦閱讀
可直接點擊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