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最大的房地產市場?毋庸置疑,中國城市化花了40多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國家百年發展歷程,在這種動力的推動下,中國房地產市場巨大,出現了一批「宇宙級」的房企。
然而,在中國經濟由國內大周期主導的情況下,單一房地產市場和整個國內大市場的關係是什麼?價格會漲還是跌?對開發商來說,怎樣才能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一、是否需要房地產行業?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作出這一部署,「加速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成為今年下半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工作的重要方向。
盤古智囊團高級研究員王靜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市場萎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國內的超大型市場優勢,形成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相互促進的發展態勢。
國內住房需求仍然巨大,形成了巨大的房地產市場;八月十四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一至七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363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1422億元。
這個巨大的體量造就了眾多的市場主體。八月十日,《財富》發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強排行榜,我國共有5家房企上榜,其中碧桂園以2019年營業收入703.35億美元,全球排名177位,位居全球房企第一。
單就房地產市場而言,從內循環的角度看,房地產業既有投資,又有民生,實現了投資功能與民生需求的循環。易居克而瑞城市發展部副總經理繆萌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二季度我國GDP250110億元,同比增長3.2%,最終實現由負轉正,這與投資的貢獻是分不開的。但投資方面,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9%,首次實現由降轉升,成為經濟增長的少數亮點。
房地產對上下遊產業均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王靜文說,房地產開發可以帶動家電、家具、建築材料等消費。
再次,城市化是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是形成國內大市場的重要手段,而房地產業則為這一現代化進程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間和商業消費空間。
二、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變化。
中國房地產市場在內循環主導、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模式下,邏輯或將生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當前,深圳、東莞、南京等地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重點打擊投資投機、囤房炒房等行為。
房地產行業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服務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碧桂園創始人、董事長楊國強對此表示,看好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因為隨著農民工工資的提高,他們對居住改善的需求,這些人不會在房價高的大城市買房子,也不會住在鄉村,鄉村缺少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因此,他們最大的可能是住在有學校、醫療等基本配套,房價低於萬元的城市。
趙秀池表示,「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對地產商來說,單純追求數量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需要高質量的發展」,高質量的產品是企業的生命,只有品質過關、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實現項目價值的提升。
本文原於看房旅居,選房省心、住房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