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真的存在嗎?宗教有何用?該信仰什麼?祈禱有用?

2020-12-06 s與誰對話

神真的存在嗎?宗教到底有何作用?我們該信仰什麼?祈禱真的有用嗎?這輩子該怎麼活?

其實,很多神都是人造的。 Made in China;Made in印度;Made in全世界。

一,神真的存在嗎?

《人造之神》

那個創造了世界的神,

並不屬於這個世界,

只有人造的神才更適合人類。

貌似這世界上所有的宗教,

都離不開威逼和利誘。

例如,用懲罰、地獄和末日來恐嚇,

用寬恕、賜福和天堂來誘惑。

可憐的人類啊,其不知,

所有具備人格的化身,

都是他們親手造的神。

但是話又說回來,信仰真的有用嗎?

如果真的能換回一份心安。

那也是值了。

但其實,這一切的本質,

不就是圖個心安麼。

誦經念佛,積善行德,

終不過,求個心安理得。

二,宗教還有其存在的必要嗎?

《宗教的作用》

如果信仰能夠勸人向善,使人心情平靜的話,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當今社會,雖然很多主流的宗教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淪為控制和斂財的工具,但其本質上,勸人向善,使人心情平靜的功能依然存在。因此,還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同時,我們發現很多宗教的教義在書面記載中,存在語句不通,邏輯不順的現象。語言表達有待進一步提高。

然而改與不改,又是一個難以決定的問題。改,怕撼動了權威性;不改,又實在是表達不清楚。好在,有很多不懂裝懂的大師們,力挽狂瀾,也算是能夠自圓其說。

其實,有時候,難得糊塗,將錯就錯,也都是不錯的選擇。那麼就將這個問題劃分為長期待處理,等以後,再慢慢的解決吧。

三,《我該信仰什麼》

我該信仰什麼?

如果覺得信仰神有用,就去信仰神;

如果覺得信仰自己有用,那就信自己;如果覺得信自己沒有神管用,那還是去信仰神。

反正信仰這東西,心誠則靈。

信則有,不信則無,心安之處是幸福。

四,祈禱真的有用嗎?

《祈禱》

對於祈禱 ,

就好像盼著天上掉餡兒餅。

可老天爺不會烙餅,

得有人會烙,

烙完餅還得扔到天上去,

掉下來時,

得正好落在你面前,

還得保證不把你砸死。

仔細想一想,這其中,

各各環節都太過蹊蹺。

算了,還不如自己學烙餅呢。

又有人說,

你本來就是要自己努力的,

祈禱只是讓你在吃到餅之前,

不出現意外而已。

按照這種說法,

可就納悶了,

難道祈禱的本質就是:

祈求和感謝諸方神聖,

別調皮搗蛋嗎?

五,《這輩子該怎麼活》

這輩子該怎麼活?

諸如此類問題,

佛也說過,

神也說過,

上帝也說過。

也甭管誰說的了。

總結以下幾句話:

多行善事,諸惡不做。

少點欲望,多些快樂。

諸多不如意,

能努力的就努努力,

能爭取的就多爭取,

改變不了的,

就特麼看開點兒唄。

原始生命的樣子

相關焦點

  • 無神論者沒有信仰嗎?信仰非得是宗教嗎?
    雖然很多人不討厭宗教信仰,但對某些宗教理論還是挺讓人厭惡的。就如基督教,說什麼人必須信耶穌才能得到救贖,不信他的話就只能下地獄。莫非神造人就是為了把一大半的人扔進地獄裡受苦嗎?這樣的神未免心胸也太狹隘了。
  • 全球有多少人口信仰宗教?
    當今世界,究竟有多少人信仰宗教,有多少堅定的無神論者,他們的地區分布和發展趨勢如何,這是分析國際宗教形勢必須回答的問題。由於不同國家、不同信仰的人們在哪些文化現象屬於宗教、哪些思想行為屬於信教、怎樣給眾多的思想信仰分類等基本問題上存在分歧,以上問題很難找到統一答案。
  • 發現外星人,宗教會作何反應?(深度)
    他寫道,人們不可能同時支持自我的宗教和外星生命的存在,「認為自己相信兩者皆有的人實則對兩者都思之甚少。」要是相信上帝「應該放棄他所創造的其他世界」,而至死鍾情其中一個,這難道不荒謬嗎?另一方面,「難道我們該認為」神都會蒞臨祂創造出的「無數個世界」嗎?如果這是真的,潘恩的結論是,神「只能不停穿梭於各個世界,死而復生,生而復死,連喘息的一刻也沒有」。
  • 信科學與宗教都是信仰,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信仰科學與宗教是這個世界的主流,也就是講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信仰宗教的人士,他們就不相信科學了嗎,也不是的,只是他們不是把科學當成信仰而是工具,不少大科學家他們本身也是信仰宗教的,所以相信科學與信仰科學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信仰是啥,信仰就是世界觀,說得再直白些就是你認為這個世界是怎麼來的,世界的一切是怎麼來的,它將向哪裡去。
  • 就現代人對於科學的信仰會大於對宗教的信仰嗎?你怎麼看的!
    就趨勢下有越來越相信和依賴科學,那麼在沒有了宗教信仰後,這會是一件正產的事情嗎?但是在任何的信仰上,它似乎都應該具有具體的固化的內容,也就是要有一個傾向性,就科學的發展,它所展現出來的是在科學與一個日新月異,同時與時俱進的認知方向上它在比起以前的宗教信仰,它更是一種與時俱進,日新月異的認知方式,有的更是一種新理論,不斷地淘汰舊理論,落後理論的一個過程。
  • 淺析科學家信仰宗教的原因——尚九玉
    因而,科學家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也是有限的,也存在著對客觀世界的無知。這就意味著,科學家同樣存在著信仰宗教的認識論根源。例如,作為經典力學的創始人、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者、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牛頓的科學探索精神之頑強和關於自然界的科學知識之豐富都是無庸置疑的,然而他卻無法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回答為什麼宇宙具有如此完美的秩序,只能用宗教神學來解釋。
  • 愛因斯坦與牛頓是真的晚年才開始宗教信仰?
    所以說愛因斯坦晚年有宗教信仰,要麼是無稽之談,要麼是別有用心,據我所知,很多宗教都喜歡用一些杜撰的名人入教的謊言來吸引大眾信仰他們的神,這些傳教士說起瞎話張嘴就來,實在是可怕。1643年,牛頓出生於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裡,在這塊土地上,宗教充斥著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所以牛頓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個基督教徒,而不是到了晚年才開始信仰基督教。從牛頓記事開始,上帝,就是牛頓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信仰一直在牛頓的生活當中,而不是到了晚年才有宗教信仰。
  • 成天拿信仰說事的人,他們真的有嗎?談談中國人的信仰!
    網上吵的很兇,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說一個沒有信仰的人什麼事都幹的出來。 反正這些年對中國人的攻擊、污衊也見怪不怪了,不能因為蝲蝲蛄叫,就不種地了,但是我們自己心理要有譜,別被人忽悠瘸了,那我們中國人到底信仰的是什麼呢?
  • 對於中國來說,沒有宗教信仰意味著什麼?
    前幾天,一位大學老師在專業課的課堂上說:「無神論的國家很可怕,所有人都缺少一種信仰。因為我們在這樣一個制度的國家,也許政治代替了信仰。如果一個人是無神論者,他最杯具的地方是沒有一種天然的敬畏感,不了解到有很多事情,需要讓其保有一種莊嚴,不能去褻瀆它。
  • 向科學迷信說「不」:當宗教信仰又遇上了「科學」
    於是,信仰,宗教信仰,就立於不敗之地,因為它不需要基於科學在已知前提下的「實證」,它根據的恰好是科學尚且未能解釋而客觀卻存在的人們能夠實實在在感受到的事實。因此,既然科學不能解釋,就沒有理由不允許人們去感受、去理解、去判斷、去信仰。宗教曾經王道地發展科學以論證自身的合理性,也曾經霸道地限制科學以避免暴露自己的缺陷。但是那基本已經是歷史。
  • 沒有宗教信仰,對於中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最後這位網友問,對於中國來說,沒有宗教信仰意味著什麼?一位89年的答主這樣回答這個問題:你的老師說,一個民族總有些東西是不能褻瀆的。炮製「極端無神論」的帽子意欲何為?由於複雜的歷史、現實原因及國際國內因素,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尚未達到盡善盡美,但馬克思主義歷來強調的宗教信仰應當成為個人私事的原則立場和大方向從未動搖過,堅持以科學世界觀和唯物史觀教育全體公民的原則立場和大方向(如《憲法》對此就有明確表述)也從未動搖過。
  • 科學能從宗教中學到什麼,新一代無神論者試圖挑戰人類信仰
    在布勞伊(Breuil)工作之時,科學與宗教之間的關係仍然不穩定。像其他史前學家一樣,不論是否信仰宗教,布勞伊都對靈魂論感興趣-這種信念認為活人可以與死者交流-他可能認為這是進入石器時代藝術家思想的一種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種確定性受到挑戰,導致科學與宗教的邊界特別有彈性,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邊界開始變硬。
  • 為何世界上絕大多數科學家沒有宗教信仰?
    說什麼「科學與宗教可以相互學習」,「科學與科學家是得益於宗教信仰的」,「自然科學家信仰宗教也就表明了宗教神學信仰對自然科學研究有正面的積極作用」,等等。「自然科學家信教」成了那些護教學者的「殺手鐧」,這些似是而非的論調確實也造成了一些公眾對科學家的誤解。為了澄清問題,必須深入進行一番由表及裡、去偽存真的探討。
  • 宗教作為人類文化現象的產物 今人該如何理解
    所以不管你是宗教信仰者還是無宗教信仰以及無神論者,請把這幾期內容當做歷史學去聽,同時要提醒的是請勿帶著我們現代人的觀念和道德去做情境評價,什麼叫情境評價,意思是:拿我們現代人自己的經驗和直感對古人所處的處境在做一個感覺評價,你怎麼知道古人是何處境?要知道歷史都是觀念中的歷史,人物都是觀念中的人物。
  • 宗教存在的最大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宗教會被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所重視呢?一般人會說宗教能幫助帝王將相安定江山,穩定社稷。其實這只是一個小的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個人的修為修養離不開宗教信仰。雖然社會上的宗教派別很多,但是無論哪一種宗教,首先解決的都是心靈的問題。
  • 世界十大科學家的宗教信仰
    有人問他相信天主嗎?他說:「我不僅說我信天主,我還要說我看見天主。因為沒有他我什麼也不能明白,沒有他一切都是黑暗的。我覺得,無神論者的論調不過是一種時髦的事物,是當代的一種流行病。對我來說,我寧願叫人剝去我的皮,也不願叫人奪去我對天主的信仰。」(引自《昆蟲學雜誌》)7. 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
  • 量子力學會證明神學的存在?
    這句話在不同版本的《道德經》的表述有何不同?它在道家學說裡的位置是什麼?這些問題不是隨便什麼人讀過《道德經》就能回答的了的,研究這些問題是一個學科的專業的工作,我們一般叫它「中國哲學」或者「國學」;而同樣地,新約:約翰福音裡的「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該怎麼理解?這句話在不同版本新約的表述有何不同?它在基督教理論中的位置又是什麼?
  • 堅持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
    新華社發【鳴鏑】 近年來,一些美西方國家政要、媒體、智庫頻頻對新疆宗教工作指手畫腳、說三道四,誣稱新疆存在「限制宗教信仰自由」等問題,妄圖抹黑中國的宗教政策和宗教信仰狀況。特別是2020年6月,美國炮製所謂的「2020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以國內立法的方式幹涉新疆宗教事務,將所謂的「新疆破壞宗教自由」問題政治化、國際化。
  • 臺灣牧師「發功」為蔡英文祈禱勝選:聖光閃現
    這個時候,超自然的宗教信仰走入視野。蔡英文5日現身全臺基督徒後援會,眾牧師聯手「發功」為她祈禱勝選,甚至有臺灣媒體形容「聖光」閃現。 「聖光」充滿現場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5日到臺中、彰化固樁,民進黨祭出新招數。副手陳建仁攜手妻子羅鳳蘋現身「全國基督徒祈福感恩禮拜暨蔡英文、陳建仁後援會成立大會」。
  • 不信上帝也不信安拉,中國人的信仰到底在哪裡?
    信仰,一種看似虛無縹緲,卻又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什麼是信仰?總的來說,信仰就是一種精神依賴,可以是信仰一種思想、一個宗教、一個人或一個物體。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宗教信仰。比如說在國外有大量的人信仰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甚至很多國家把某個宗教定為自己國家的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