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網易LOFTER和人民日報數字傳媒聯合發起的「煥發青春吧,傳統藝術!」公益活動進入徵集尾聲階段,活動以線上作品徵集的方式,在LOFTER站內、官方微博和官方公眾號發布招募公告,自招募發布以來,收穫了數千餘幅作品。經過層層篩選,最終選定了10位優秀的青年創作者,與LOFTER一起,走進「六朝古都」西安和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杭州,進行了一場為期四天的藝術探索和體驗之旅!
西安,地處「八百裡秦川」,是人類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2個王朝在此建都。如此歷史悠久的輝煌古都孕育了陝西皮影戲和木板年畫這樣獨有的傳統民間藝術。探訪期間,青年創作者們拜訪了陝西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陝西華州區皮影戲傳承人汪海燕老師和西安非遺保護協會副會長、非物質文化遺產汪氏木板年畫代表性傳承人汪瑞老師。
皮影戲,又稱「影戲」或「影子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燈光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雖然皮影是一門傳統藝術,但是與時尚品牌的合作仍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可見皮影有很大的可塑性和生命力。」汪海燕老師介紹,近年來汪氏皮影與巴寶莉、愛馬仕等諸多國際品牌達成跨界合作,在品牌設計、櫥窗設計均有體現。這次活動中,創作者們把皮影元素融入飾品設計,讓傳統古典之美和現代時尚潮流相互碰撞,煥發出新的生機。
木板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所承載的中華千百年間的文化傳統和道德信仰,使其成為了反映中國民間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非遺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代從事這些技藝傳承表演的傳承人,在承繼中又會將自己的體會、經驗融入其中,所創作的作品必會留下世代的印記和元素。」在汪瑞老師的全新解讀下,創作者們深刻感受到了紮實的專業基礎和深厚的文化累積對非遺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創作者們用漫畫的形式傳遞木版畫背後的故事,賦予這個古老的技藝95後鮮活的印記。
「煙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在探索之旅杭州站,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宋志明老師帶著素有「杭州名片」的西湖綢傘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西湖綢傘取材於杭州名產絲綢,傘面綢薄如蟬翼,織造細密,製作流程繁瑣考究。宋志明帶領團隊不斷在工藝上突破創新,與年輕人所喜愛的遊戲IP合作,把動漫元素融入傘面製作,進一步推動綢傘的傳承與發展。
據悉,「煥發青春吧,傳統藝術!」是由網易LOFTER和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共同發起的一項面向年輕一代的傳統文化可持續發展和推廣公益項目。在項目合作夥伴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會、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以及「兮之在創」等單位的協助和推薦下,LOFTER邀請到莆田木雕、延川布堆畫、西湖綢傘、汪氏皮影和瑞豐堂木板年畫這五大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參與活動,與年輕人分享千年工藝背後的故事。主辦方希望通過此次年輕創作者與非遺大師們面對面的深度交流和體驗,能夠進一步了解傳統工藝的精髓,再結合自己的想像力和腦洞,圍繞傳統藝術進行衍生創作,給這些古老的IP賦予鮮活的生命力,讓傳統「活」起來,以此使得傳統文化得以更好的延續。
目前,「煥發青春吧,傳統藝術!」活動已進入再創作衍生品設計製作階段,10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年輕創作者們正在夜以繼日的籌備中,預計12月下旬所有成品會陸續面世,並於1月開設線下體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