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糖在水產動物養殖中的作用

2021-01-08 水產養殖網
寡糖在水產動物養殖中的作用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11-26 17:04:00
提高水產動物的生長性能

寡糖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對動物的生產性能產生影響:
(1)促進腸道有益菌的增殖,抑制病原菌和腐敗菌,使它們產生的毒素如胺、氨、吲哚等有毒有害代謝產物大量減少,減少動物疾病及腹瀉等的發生率;
(2)腸道組織變厚增生、重量增加,腸絨毛高度增加,腸壁黏膜變薄,從而增強消化功能,更好地消化吸收營養物質;
(3)促進礦物質元素的吸收,寡糖發酵產生的酸性物質能吸附鈣化合物使其溶解性增加,從而導致鈣吸收能力增強;
(4)生成營養物質,雙歧桿菌在腸道能合成維生素&nbspB1、維生素&nbspB2、維生素&nbspB6、維生素&nbspB12、煙酸、葉酸和各種胺基酸等給大西洋鮭魚分別飼餵不含寡糖和含少量寡糖的餌料結果發現飼餵寡糖的大西洋鮭魚在增重率、飼料轉化率以及蛋白質、脂肪消化率等方面均與對照組差異顯著。劉興國等在羅非魚的飼料中添加&nbsp0.25%、0.5%、1%、2%的殼聚糖,表明殼聚糖顯著降低了羅非魚的飼料係數,提高蛋白效率,添加量以0.5%最為適宜。曹丹等[13]分別給異育銀鯽餌料添加&nbsp0.0%、1.0%、1.5%、2.0%的殼聚糖,飼餵&nbsp60d,發現試驗組的增重率均比對照組顯著提高,添加&nbsp1.0%組的增重率比對照組提高49.02%(P<0.01)。

影響魚類的腸道微生物

寡糖類物質被認為是重要的腸道功能調節劑,能改善動物消化道微生物區系,促進消化道有益菌的生長,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寡糖可以作為病原菌的競爭排斥因子,為病原菌提供豐富的附著點,以此來吸附細菌,使病原菌無法結合到動物腸壁上。由於多數寡糖不被消化酶降解,攜帶附著的病菌通過腸道,細菌得不到生長所需的養分而失去致病能力。大量的研究證實,魚類腸道內存在著正常的細菌群落[15、16]。正常菌群在宿主體內生存和增殖,對維持宿主組織器官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蔡雪峰等報導,在虹鱒幼魚飼料中添加不同濃度,殼寡糖,各組腸道菌群的組成隨殼寡糖濃度的變化而變化,但各組虹鱒幼魚腸內細菌的總數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Mahious&nbsp等在大菱鮃的生長試驗中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在試驗組中分別添加&nbsp2%的菊粉、寡糖和低聚乳果糖,各組腸道微生物的總數差異不顯著,但微生物種類以及佔主導地位的菌種差異顯著,腸道中大腸桿菌的數量明顯減少,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的數量明顯增加。莊承紀等在羅氏沼蝦和斑節對蝦蝦苗的養殖水體中加入不同濃度的殼聚糖,人為感染氣單胞菌或者弧菌,結果表明殼聚糖可抑制氣單胞菌或者弧菌的生長,增強蝦苗抗病能力,提高蝦苗成活率。

影響魚類的血液生化指標水平

寡糖能夠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濃度,進而改善脂類代謝,同時還能夠降低血液中的尿素氮水平,提高蛋白質沉積率,降低尿素在腎臟中的沉積,從而減少腎臟尿素中毒的可能性。此外,長激素(GH)、穀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等都有一定的影響。肖明松等[20]在中華鱉的飼料中添加不同濃度的果寡糖,結果表明果寡糖可以顯著降低血清中尿素氮、甘油三酯及膽固醇的含量,提高總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P<0.05)。馬利等將南美白對蝦分成&nbsp5&nbsp組,飼料中分別添加殼寡糖&nbsp0&nbspmg/kg、125&nbspmg/kg、250&nbspmg/kg、500mg/kg、1000&nbspmg/kg,飼餵&nbsp8&nbsp周,發現殼寡糖對南美白對蝦血清中的肌酐、葡萄糖、鈣離子、總膽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均無顯著影響,但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顯著增加,促進脂類代謝。血清溶菌酶活性是魚類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反應的重要指標,其活性的提高表明巨噬細胞、多型核白細胞的活性加強。Dautremepuits&nbsp等把健康鯉魚置於溶解有殼聚糖濃度分別為&nbsp75&nbspmg/L、150&nbspmg/L的水中作試驗組,正常飼養&nbsp96h,之後採集鯉魚的肝、頭腎等組織並檢測其溶菌酶活性,發現試驗組的溶菌酶活性和對照組之間差異顯著。這些生化指標的變化直接或間接的反映了寡糖投餵後對魚類生長代謝的作用。

增強水產動物的免疫功能

大量的研究表明,寡糖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其主要作用機理:
(1)寡糖本身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能夠刺激機體免疫應答;
(2)寡糖分子與腸道內有害微生物的腸內皮細胞上受體的結構相似,因此能與一定的毒素、病毒和真菌細胞的表面結合而作為這些外源抗原的佐劑,減緩抗原的吸收,增加抗原的效價,從而增強動物體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
(3)據研究,肝臟能夠分泌一種與甘露糖結合的糖蛋白,這種蛋白質能與細菌夾膜相粘接並觸發一連串的補體,從而啟動免疫系統產生應答反應。含甘露糖的寡糖能夠刺激肝臟分泌甘露糖結合蛋白,因此影響免疫功能;
(4)寡糖可促進有益菌如雙歧桿菌等的大量增殖。研究表明雙歧桿菌可以提高機體的抗體水平,激活巨嗜細胞的吞噬活性,從而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Dautremepuits等[22]把健康鯉魚置於溶解有殼聚糖濃度為150mg/L&nbsp的水中作試驗組,正常飼養&nbsp96&nbsph,之後採集鯉魚的肝、頭腎等組織,測其抗體水平,發現試驗組的總抗體量和對照組差異顯著;另一組寄生有&nbspPtychobothrium&nbspsp&nbsp的鯉魚飼養於殼聚糖濃度和銅離子濃度分別為&nbsp75&nbspmg/L&nbsp和&nbsp0.1&nbspmg/L&nbsp的水中,檢測結果仍是試驗組的總抗體量和對照組差異顯著。王樹芹等[23]在異育銀鯽飼料中添加&nbsp0.5%或&nbsp1.0%的殼聚糖,能夠提高溶菌酶活性(P<0.&nbsp01)和白細胞的吞噬作用(P<0.01)。沈錦玉等[24]通過注射或口服殼聚糖可顯著提高中華絨螯蟹血清中溶菌酶、SOD&nbsp酶活力。由此可見,寡糖能促進水產動物機體免疫機能的改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改善水產動物的養殖用水&nbsp

寡糖種類中的殼聚糖產品多用於水處理。如日本每年用於水處理的殼聚糖超過&nbsp500&nbspt,美國環保局也把殼聚糖作為飲用水的淨化產品[25]。殼聚糖處理養殖用水機理是其氨基和羥基能夠與養殖廢水中的金寡糖的添加還對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M&nbsp等)、生屬離子形成螯合配位體;另外,殼聚糖具有很強的親水性,可以在酸性介質中膨脹形成粘稠狀的膠體,吸附養殖用水的懸浮物,使其沉澱,從而淨化了養殖用水。利用殼聚糖可以有效的吸附或者捕集溶液中的金屬離子,也能夠吸附懸浮物和過剩的有機物,並且不會對水產養殖對象產生任何毒害作用。楊清友[26]在養殖水體中加入&nbsp50~100&nbspg/m3的殼聚糖,試驗結果表明,加殼聚糖的水體比不加殼聚糖的水體透明度高,殼聚糖淨化了水質,防止了水質惡化。

殼寡糖作為飼料添加劑的應用前景展望在水產動物的生產中,人們常用抗生素來預防病菌感染,促進動物生長,但抗生素在殺害有害菌的同時也殺死了有益菌,而且長期使用不僅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同時藥物的殘留及對畜產品品質的影響更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殼寡糖作為新型綠色飼料添加劑,資源豐富、無毒、無副作用,實際應用中問題較少,前景廣闊。

名詞解釋:

寡糖:(&nbspoligosaccharide&nbsp)又稱低聚糖。為兩個或兩個以上(一般指2-10個)單糖單位以糖苷鍵相連形成的糖分子。寡糖經水解後,每個分子產生為數較少的單糖又稱低聚糖,寡糖與多糖之間並沒有嚴格的界限。低聚糖的獲得大體上可分為以下5種:從天然原料中提取、微波固相合成方法、酸鹼轉化法、酶水解法等。

(本文已被瀏覽 7151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微生物在水產養殖生態環境中的地位與作用
    微生物在水產養殖生態環境中的地位與作用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04-22 14:32:00&nbsp2、微生物在氮循環中的作用&nbsp養殖水體中的氮能促進或限制水產養殖生態系統中物質能量的轉化,也是浮遊植物生長限制性營養元素之一。微生物在氮循環中的作用:①氨化作用含氮有機物經微生物分解而產氨的過程。氨化微生物很多,包括細菌、放線菌和真菌等。②硝化作用即氨經過亞硝酸的中間階段而氧化為硝酸的過程。硝化細菌等。
  •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11-16 17:01:00 在現在以投餌為主的養殖模式下,殘餌、糞便、N、P等富營養因子排入水體,使養殖水體中化學需要量(COD),生物耗氧量(BOD)嚴重超標,有的已超過國家三類水質標準。據估計每生產一噸蝦可水體中增加0.2噸的N無素和0.05噸的P元素,其結果是導致魚蝦病害和產量的瓶頸。
  • EM菌的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
    EM菌在水產養殖中功效分析       EM菌為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縮寫,它能使乳酸菌EM菌在水產養殖中有多種作用(1)控制水環境中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含量,調控養殖池微生物生態平衡;(2)增強水產動物免疫功能,預防病害,增進健康,降低發病率及死亡率;(3)促進生長發育、增重,增加產量;(4)淨化水質,改善環境,延長換水間隔;(5)減少病原菌
  • 光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
    中國水產頻道原創報導,  文|工業化水產圈李釩  長期以來,已經研究了環境因素對水生動物的影響。物理因子(溫度、光、濁度)和化學因子(DO、pH、NH3、NO2-...)在水產養殖中起重要作用。真實,特別是光,是一個較少關注的因素,但對水體具有重要意義,對水環境和水生動物生命都有間接和直接影響。但是,仍然有一些物種可以在沒有光的情況下生存,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深海或洞穴中的物種。  水體中光的一些概念  光線質量:不同波長的水會吸收不同程度的波長。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科技情報》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1 12:15:00   近年來,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的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養殖環境和養殖水域的水質日趨惡化,制約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並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為此,有關漁業主管部門開始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
  •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
    這些微生物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水產養殖對象和養殖環境,很好地分解養殖生物排洩物,殘餌以及浮遊植物殘體等有機物,淨化了環境,同時微生物鏈在水質淨化中通過氧化,還原,光合,同化,異化把有機物轉變為簡單的化合物,保證水質的正常功能,從而維持水生生態系統中水生生物,病原,水質間的平衡。
  • 微藻在水產養殖和特種飼料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做飼料對於大型動物、陸生動物豬、牛、羊、馬、兔、雞等營養需求主要是蛋白多糖、油脂;對水產動物也是一樣,尤其是多飽和脂肪酸是在甲殼類動物變態發育過程中是必須的,還有抗冷、抗應激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微藻的營養成分作為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用途非常廣泛。3.生物燃料:從生物燃料有很多種類,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氣(甲烷),光合產氫都是國際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在儲備之中。
  • 我國現行水產養殖動物使用國標獸藥的種類
    一、抗微生物藥  抗微生物藥主要用於預防和治療由病毒、細菌和真菌感染所引起的水產動物疾病。它是水產養殖用藥中應用最廣泛、種類最多的一類藥物。根據來源不同,抗菌藥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藥。  抗生素是由細菌、真菌、放線菌、動物和植物等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次生代謝產物或其人工衍生物。
  • 誘食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養殖網
    誘食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本站整理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07-11-29 15:32:00 &nbsp 近年來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由傳統的自然放養轉向高密度集約化飼養,水產飼料的需求量不斷攀升,大量的集約化飼養幾乎全靠人工飼料,然而,人工飼料與傳統的天然飼料相比,其風味和適口性往往存在很大差異,而且不同的水產動物其喜好各不一樣。
  • 腐殖酸鈉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腐植酸對動物有免疫增強作用,在免疫過程中抗原物質攝取、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各階段均有促進作用。腐植酸含有醌基能參與機體的氧化還原反應、保持旺盛的新陳代謝,促進細胞的增殖。腐植酸還可作用於植物神經系統,能抑制交感神經的興奮,使動物安靜,消耗減少。
  • 科學網—寡糖助養殖業突破抗生素之圍
    然而,很多「無肉不歡」的人們恐怕並不了解,這些豬、雞、蝦竟然常年吃抗生素,這是因為養殖者為了使其少生病、多長肉。 動物養殖中濫用抗生素,可使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吃了「抗生肉」的人們一旦感染這些細菌,就可能面臨無藥可醫的危險。 近些年,一方面部分發達國家開始在養殖業中禁用抗生素,另一方面人類積極尋找其替代品。
  • 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2012-11-09 09:1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濱海縣海洋與漁業局目前用於水產養殖業的光合細菌一般多為紅色非硫細菌科中的一類細菌,常見種類有球形細菌、莢膜紅細菌、膠質紅假單胞菌等。  1、提高苗種成活率  據報導,使用光合細菌後,蝦苗變態率能達到80%以上,成活率達到75%。使用方法有兩種:一是以12500倍液全池潑灑,二是混在蛋黃中飼養。
  • 水產養殖中的常見中草藥介紹及圖譜(一)
    隨著水產養殖病害的日趨嚴重,養殖中所使用的漁用藥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抗生素、促生長劑、殺蟲藥等的大量使用,既危害人類健康,又汙染環境。所以,無殘留、無汙染的中草藥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 微生物製劑在水產養殖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微生物製劑在水產養殖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2013-10-12 09: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丹徒區水產技術指導站在河蟹、河蝦、烏鱧、甲魚的養殖過程中,大部分的養殖戶都習慣用微生物製劑來調整、改善、保護水生水產動物的生活環境;控制、消滅病原、達到生態環保的養殖目的。但是,其中一部分養殖戶只是隨潮流而動,根本沒有按照微生物製劑的使用規定去做,使用後導致養殖池塘缺氧,有的養殖戶使用後起不到明顯效果,甚至給漁業生產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 左旋咪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左旋咪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摘 要: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 是動物生產中常用的廣譜、高效、低毒、安全的咪唑駢噻唑類驅蟲藥。研究發現,它除了具有驅蟲的功能外,還有免疫調節作用,在水產動物體內它主要通過提高吞噬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的活性、刺激淋巴細胞的產生或分泌淋巴因子,提高白細胞的代謝能力以及血清中溶菌酶活力,誘發抗體的產生及補體的生成等來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可用於動物的抗菌消炎、抗病毒和促進生長等方面。
  • 水產養殖過程中最常見的五類「毒瘤」
    瀏覽量: 3201 次 我要評論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常常會有一些養殖動物不明原因的出現一些症狀,比如表現在魚上面是急劇活動、身體痙攣、焦躁不安,解剖發現肝臟及鰓已經發生病變
  • 通過實驗探索碘類消毒劑在水產養殖中應用
    是一種高效的廣譜殺菌劑,具有刺激性小、作用時間長、無汙染無殘留等特點,是水產上理想的水體和養殖動物消毒劑,可代替抗生素,減少環境汙染。 聚維酮碘自產生之日起,就因其優秀的殺菌能力而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並且隨著加工工藝的提高,聚維酮碘製劑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 水產養殖中溶氧的三個變化規律
    大多數情況下,養殖水體中溶氧的實際含量低於飽和溶氧量,其數值取決於當時條件下水中增氧與耗氧動態平衡作用的結果。當增氧大於耗氧時,溶氧趨於飽和,有時還會出現「過飽和」現象,這一般會出現在晴天午後,藻類密度高、光合作用強的池塘中;當耗氧佔主導地位時,水中溶氧開始持續下降,其結果將會出現低氧甚至無氧水區,此時可能出現養殖動物「浮頭」,甚至「泛塘」現象。
  •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出處:南京宏遠生物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05-09 20:24:00 淡水水產養殖中的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因而,是魚類及某些珍貴水產養殖動物的優質餌料之一。隱藻的缺點:隱藻的生長周期較短,容易發死亡,水色為灰褐色。&nbsp硅藻:小環藻、舟形藻、直鏈藻、羽紋藻&nbsp硅藻的優點是:個體小,適口性好。運動速度及分布情況與幼體活動習性一致,便於攝食,即攝食的機會更多。
  • 芽孢桿菌、乳酸菌、光合細菌等在水產養殖中都有哪些神通?
    2、競爭作用:通過分泌抑制性物質,競爭營養物質,競爭宿主的定植位點或通過競爭排斥的原理,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繁殖; 3、提高水產動物的免疫力:通過提高抗體水平和巨噬細胞的活動,激活機體體液和細胞免疫系統從而提升宿主的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