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
近日,華東師大出版社推出了「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基於大數據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引發爭議。
網友質疑,數學教輔分男女版的依據是什麼,男生和女生在數學能力上是否存在性別差異?事實上,關於性別與數學能力之間是否存在關係一直存有爭議,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強調性別差異會給女孩的數學成就帶來消極影響。
「高端的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
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博士朱雁:在高端的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而在普通的難度學習中,卻各有千秋。但對不同學習模塊,男生女生學習存在的性別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與這一說法對應的是,該出版社公眾號文章的大標題赫然使用了一位家長的原話:「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
雖然文章提醒到:「男生建議用藍版,是不是意味著藍版更難一點,紅版更簡單?實際並不是這樣,總體難度應當差不多,只是部分章節內容有差異。」但是,男生數學能力強於女生的信息仍然奪人眼球,令人倍感矛盾。
「能力上的差異並非源自生物構成,而是社會因素」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研究認為,男生和女生所謂數學能力上的差異並非源自生物構成,而是社會因素。研究者Mertz和Jonathan Kane指出,在一些更注重男女平等的國家,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的數學水平都有不小的提升。有趣的是,受過良好教育並有一份不錯收入的女性,他們的孩子在數學相關科目中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研究指出,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女性對數學研究具有與生俱來的劣勢,然而由於一些國家文化因素的影響,在諸多重大國際課題研究上過分地強調男性的能力。這些造成了女性在數學課題上的消極態度。
「這些社會因素會給女性形成一種潛意識:高等數學跟她們沒有多大關係,但事實上,這些因素都是可以改變的。」研究者表示。
「學好數學不分性別」
擁有30餘年數學教齡上海民辦民一中學資深教師沈利: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只要方法正確,只要肯下功夫,都能學好數學。
「我教了高中數學10年、初中數學20多年,從我的實踐來看,男、女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沒有任何天然的優勢和劣勢。甚至一些女生更為細心、考分更高。」如此「僵硬」地劃分,無異於給學生畫了個「框」,在無形中給一些女生帶來壓力。「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是否在數學教學中也要將男女生分開?顯然不現實,更不科學。」
沈利坦言,如果出版社為了營銷,推出「另類」概念,能夠理解,但是需要三思。畢竟,這些教輔書面對的直接受眾是學生,會對他們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不妨在習題上分些層次,無論男生、女生,都可以挑戰各個層次的題目。」沈利建議,學生和家長們也無需過於焦慮。「平常心看待,要對自己和孩子有信心,多加鼓勵、多多努力,而不是盲目去相信一些『噱頭』或『理論』。這樣才能學好數學。」
面對爭議,8月19日晚,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微博發布聲明。聲明稱:「因引起爭議,現決定該套書即日起終止出版,不再發行。」
綜合綜合摘編自澎湃新聞、@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