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出版社數學教輔推男女版引爭議,數學能力是否有性別差異

2020-12-03 健康時報客戶端

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

近日,華東師大出版社推出了「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基於大數據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引發爭議。

網友質疑,數學教輔分男女版的依據是什麼,男生和女生在數學能力上是否存在性別差異?事實上,關於性別與數學能力之間是否存在關係一直存有爭議,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強調性別差異會給女孩的數學成就帶來消極影響。

「高端的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

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博士朱雁:在高端的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而在普通的難度學習中,卻各有千秋。但對不同學習模塊,男生女生學習存在的性別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與這一說法對應的是,該出版社公眾號文章的大標題赫然使用了一位家長的原話:「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

雖然文章提醒到:「男生建議用藍版,是不是意味著藍版更難一點,紅版更簡單?實際並不是這樣,總體難度應當差不多,只是部分章節內容有差異。」但是,男生數學能力強於女生的信息仍然奪人眼球,令人倍感矛盾。

「能力上的差異並非源自生物構成,而是社會因素」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研究認為,男生和女生所謂數學能力上的差異並非源自生物構成,而是社會因素。研究者Mertz和Jonathan Kane指出,在一些更注重男女平等的國家,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的數學水平都有不小的提升。有趣的是,受過良好教育並有一份不錯收入的女性,他們的孩子在數學相關科目中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研究指出,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女性對數學研究具有與生俱來的劣勢,然而由於一些國家文化因素的影響,在諸多重大國際課題研究上過分地強調男性的能力。這些造成了女性在數學課題上的消極態度。

「這些社會因素會給女性形成一種潛意識:高等數學跟她們沒有多大關係,但事實上,這些因素都是可以改變的。」研究者表示。

「學好數學不分性別」

擁有30餘年數學教齡上海民辦民一中學資深教師沈利: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只要方法正確,只要肯下功夫,都能學好數學。

「我教了高中數學10年、初中數學20多年,從我的實踐來看,男、女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沒有任何天然的優勢和劣勢。甚至一些女生更為細心、考分更高。」如此「僵硬」地劃分,無異於給學生畫了個「框」,在無形中給一些女生帶來壓力。「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是否在數學教學中也要將男女生分開?顯然不現實,更不科學。」

沈利坦言,如果出版社為了營銷,推出「另類」概念,能夠理解,但是需要三思。畢竟,這些教輔書面對的直接受眾是學生,會對他們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不妨在習題上分些層次,無論男生、女生,都可以挑戰各個層次的題目。」沈利建議,學生和家長們也無需過於焦慮。「平常心看待,要對自己和孩子有信心,多加鼓勵、多多努力,而不是盲目去相信一些『噱頭』或『理論』。這樣才能學好數學。」

面對爭議,8月19日晚,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微博發布聲明。聲明稱:「因引起爭議,現決定該套書即日起終止出版,不再發行。」

綜合綜合摘編自澎湃新聞、@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中國婦女報

相關焦點

  • 媒體評數學教輔分男女生版:性別差異不該作為營銷噱頭
    媒體評數學教輔分男女生版:性別差異不該作為營銷噱頭 光明日報8月24日消息,近日,某高校出版社因一套數學教輔被推上風口浪尖。這套數學教輔分男女生版,男生學藍版,女生學紅版。
  • 數學教輔也分男女?借大數據強化性別差異,不如反思差異何以形成
    分析結果發現,男生和女生的答疑需求確實存在差異:共 29 章的內容裡,女生在 4 章上有明顯高於男生答疑的需求,而男生只有 1 章提問比女生多。根據男生女生答疑的差異,他們編寫了這套教輔的兩個版本,「旨在使男女生發揮各自優勢、幫助男女生根據實際情況找出學習數學的薄弱環節」。圖片出處:華師教輔 ECNUP 公眾號《「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文章截圖。
  • 數學教輔也分男女?借「大數據」強化性別差異,不如反思差異何以形成
    新京報:你怎麼看待華東師範大學根據大數據研究,為男生女生推出不同數學教輔的做法?首先,該教輔基於的大數據分析是否科學?周憶粟:大數據是當下的潮流。有了大數據的加持,出版商們更有底氣。圖片出處:華師教輔 ECNUP 公眾號《「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文章截圖。周憶粟:是的。
  • 研究2000份學生樣本後,他們發現了男女生學數學的秘密|華東師範...
    38個字的聲明,連批評者也錯愕,一位較早關注此事的博主寫道,「一出現爭議就立馬下架,好像大舉報,原本以為會有什麼解釋說明。」到了第二天,華東師大出版社再次發表聲明,除了「歉意」和「反對性別歧視」的表態,並無信息增量。如今,倪明「就希望這件事被大家逐漸淡忘」。
  • 數學教輔分男女,「科學施教」是個偽命題
    作者:樊成  「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8月中旬,華東師大出版社推出「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書籍。該書前言稱「一般來說,男生做難題更有優勢」,引發爭議,並被指涉嫌性別歧視。8月19日,該出版社發布聲明,決定終止出版此書。
  • 深Talk|教輔圖書分男女,如何放大了性別差異?
    華東師範大學近期出版的圖書《男生女生學數學》因其以性別劃分為噱頭,而被網友質疑。尤其引起網友不適的,是該出版社公眾號推文的一個大標題。它赫然套用了某位家長的話——「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其中暗示著「男生數學能力強於女生」的邏輯。在這背後,有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一位博士的《性別與教學教育》主題報告作支撐:在高端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而在普通的難度學習中,卻各有千秋。但對不同學習模塊,男生女生學習存在的性別差異還是很明顯的。了解差異是為了突破刻板認識,而不是相反。
  • 2020年了 為何還有人認為女生不擅長數學?
    (原標題:2020年了,為何還有人認為女生不擅長數學?) 「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日前,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名為《男生女生學數學》的教輔材料。據出版社介紹,該系列教輔基於大數據分析和學者研究反饋,結合男生、女生對數學知識點的學習特點,分別設計了男生版和女生版教輔,旨在「使男女生發揮各自優勢、幫助男女生根據實際情況找出數學學習的薄弱環節、為學習進步找到突破口。」這一教輔引發了不少網友的批評和質疑。有網友認為,出版社以性別劃分為「噱頭」,強化了學科學習的性別差異,會誤導學生產生刻板的性別認識。
  • 做「學術性教輔」,出版社就能在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嗎?
    重印率是圖書選題策劃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從華東師大社出書品種看,2016年至今,年均出書總量基本持平。新書(包括再版書)數量年均1200種左右,近兩年隨著出版管理政策的變化,新書品種規模有所放緩,但王焰對記者強調,該社近年重版重印率穩定在75%左右,出書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
  • 缺斤少兩變成「性別對立」,無良商家「割韭菜」,也要分男女?
    而且在某教師資格證考試的教輔中,男女盒飯成為了「避免了浪費,值得餐飲企業推廣」的市場化行為。在參考答案的讚揚聲中,似乎能看到男女盒飯的推廣,已經指日可待。也不知道這些偏偏要推出「男女版」的商家到底是蠢還是壞?
  • 肖巍:女性主義「神經倫理學」的興起——從全球男女大腦性別差異...
    【前言】在當代神經科學領域,有一個課題一直備受關 注,就是關於大腦性別差異的研究。研究者從不同角 度強調大腦的性別差異,例如能力類型、大腦結構和 大腦容量的差異,等等。隨著神經科學對於大腦研究的深入,人們也開 始關注到大腦的「性別差異」問題,20世紀末期,加 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學者狄立波朱尼亞(Direeb Jun- yra)便提出男女大腦在能力類型上存在著差異的觀 點,認為男性在空間處理上要勝過女性。同樣,在數 學推導測試和領航工作中,男性也要優於女性。而在 感知相似物的能力測試中,女性則比男性速度更快。
  • 在這些能力發展上男女竟有如此差別
    現在在社會中我們一直提倡男女平等,的確,在社會發展和工作選擇中一般來說男女應該處於平等的地位。但不可否認的是,男女兩性之間的確存在一些經遺傳和後天教育差別而產生的差異。他主要體現比如在體力、性別意識以及在一些能力發展方面。
  • 蒙格斯智庫:性別歧視?或為性別差異
    數學領域,菲爾茲獎共頒發61次,女性僅被授予1次;阿貝爾獎20次,女性1次。計算機領域,圖靈獎頒發總計70次,女性僅獲得3次。為什么女性獲獎者屈指可數,是因為性別歧視嗎?而在另一方面,女性冒險精神不如男性,也不如男性有耐心。假說這一傾向性上的男女性別差異,是天性使然,還是環境所迫?一個國家的傾向性男女性別差異與該國經濟發展及性別平等狀況有什麼相關性呢?
  • 滬教材改革:初一不用新教材、小一教輔全作廢
    華東師大版《一課一練》基本上是小學生、中學生人手一本的教輔書。這幾天,出版社教輔分社裡一片忙碌,書桌上鋪陳著一沓沓樣書,計算機屏幕上也是樣書稿,工作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校對。教輔分社的負責人說,這些天,教輔分社的編輯們冒著高溫酷暑,加班加點。出版社對教輔書編寫、編輯加工、出版也開了綠色通道,讓教輔書能趕在上海書展的時候出版發行。
  • 男女大不同-關於性別差異的解釋
    他們認為實證證據並不能有力支持演化心理學做出的預測,他們也擔心演化學派對性和性別的解釋會「增強對男女兩性的刻板印象」。對此,演化心理學家的回答是,這種演化結果屬於過去的理性選擇,它只是告訴我們遠古人類的行為模式。至於這些行為是否合適於現在,那是另一個問題。
  • 心理學:男女之間,到底誰的智商更高?幾個實驗告訴你男女差異
    那麼,男女大腦的差異對智商有多大影響呢?真的有男女差別嗎?還是只是印象而已?本文將從生理心理學角度探討男女大腦的差異。1.男性大腦體積更大,女性大腦表面積更多男女的大腦有差異是真的。3.男女成績相同的國家根據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調查(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進行的15歲學生閱讀、數學、科學能力評價研究項目)。有的國家男女學習成績相同,有的國家的學習成績差異很大。
  • 從數學大V賊叉《不焦慮的數學》,講普通家長怎麼教好數學
    事情是這樣的,育兒戰略忽悠局群有個上海媽媽,想看我寫數學怎麼教。於是,我翻出來了#新概念數學的幾篇文章給她,只寫了一年級的部分。但是後面我寫不下去了,因為實在是太難為我了。畢竟我不是專業寫數學教學的,而且我還要考慮讀者的數學水平,要寫得通俗易懂,又做到容易操作。最重要的是,家長自己要能看明白,然後才能教好小朋友嘛。
  • 男女大腦並無結構和功能差異:行為差異其實源於後天
    美國芝加哥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利斯·埃利奧特教授稱,男性和女性的大腦之間並沒有能分辨的差異。她指出,男性和女性之間的行為差異是後天教育造就的結果,而非來源於先天條件。「人們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但大腦是一個不分性別的器官,」埃利奧特教授說,「我們具有完全相同的大腦結構。男女的大腦沒有任何不同。」
  • 為什麼很多女生都是「路痴」| 男女的空間認知有什麼差異
    許多研究表明,空間認知能力方面男性更佔優勢,但這也並不是說女性的發展空間被抹煞了。有一種說法是:空間能力和數學能力有關。在空間能力上男性表現出一致的優秀,並且這種空間能力與數學能力有關。例如,M.Beth Casey 和她的同事(1995)對青少年空間能力進行評估得出,男性在分類任務上比女性成績更優,空間能力不同對數學性別差異負責。
  • 肯定性別差異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本報評論員 趙志疆  今日評論  今日關鍵詞  男女平等  從婚戀家庭到生育、健康,從參政議政到性別歧視,從女性教育到女性就業……每年的全國兩會,「婦女權益」始終是熱點話題,十八大更是首次將男女平等作為基本國策寫入報告。
  • 為什么女孩數學成績普遍不好? 是天生的嗎?
    最近一項科學研究發現,學生在數學成績方面存在的性別差異主要是文化因素在作怪,與學生的天份無明顯關係,這和男孩天生喜歡玩具車、女孩多喜歡布娃娃是同一個道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就已形成習慣看法,認   原標題:為什么女孩數學成績普遍不好? 是天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