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視的海洋汙染

2021-01-18 安徽學聯

2007年起我國開始了海洋垃圾包括塑料垃圾的常規監測。


2016年起,我國開始對近海微塑料進行監測。


2017年7月,我國第8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啟航。本次北極科學考察是我國首次執行北極業務化觀測任務,微塑料首次被加入監測項目。這也意味著我國將微塑料監測拓展至亞北極和北極海域。


2017年9月,中國大洋45航次科考隊在東太平洋海域開展拖網採樣作業,對海洋新興汙染物微塑料進行監測。接我國首次將海洋微塑料監測拓展至大洋領域,此次作業也是我國首次在東太平海域獲取海洋微塑料樣品


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道季教授領銜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海洋微塑料監測和生態環境效應評估技術研究」今年1月已啟動相關研究,投入經費1600萬元,這也代表了國家層面對微塑料研究的支持。國內還有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功能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化學理論與工程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實驗室在對微塑料開展研究,不過都是近年開始的,研究尚待深入。


今年9月4日,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依託海洋化學室成立了「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研究中心」,開展與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監管相關的技術、方法和管理對策研究,以及相關領域國際合作研究,為深度參與全球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治理提供技術支撐和公益性服務。


目前,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和華東師範大學主持起草的《海洋微塑料監測技術規程》(共6部)已獲批立項,正在起草中,將為塑料監測建立標準化體系。

(來自知乎「瀟湘笛」整理)

相關焦點

  • 地球海洋汙染 不能忽視「藍色警報」
    哈朋說,「但是當你看到這張地圖,你會發現大片大片的海洋被各種各樣的人類活動所影響。看到這份地圖我非常震驚。」———預計危害———海洋汙染物很難被移除據專家介紹,較之於地面汙染,海洋汙染更有著自身「先天」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汙染源廣、持續性強、擴散範圍廣和防治難危害大這幾個方面。
  • 海洋石油汙染處理方法
    北極星環保網訊:海洋石油汙染成為海洋汙染的主要類型,對海洋水生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溢油成為石油進入海洋的主要方式,如何對溢油事故進行有效的預防和處理成為治理海洋汙染的關鍵所在。隨著對海洋認識的深入,人類認識到海洋資源是本世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資源。
  • 低空臭氧:易被忽視的都市汙染
    低空臭氧:易被忽視的都市汙染 2014-06-27 16:38:03新華社記者公磊攝  ○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 青帝 發自芝加哥  明明是個大晴天,但如果你仍然感覺胸悶咳嗽、頭痛頭暈,那麼,你可能就正在遭受臭氧汙染!這是一種不易被人察覺的汙染,但是與PM2.5一樣,屬於不可忽視的都市汙染。  眾所周知,地球高空大氣層的平流層中存在著臭氧層。臭氧層在赤道附近最厚,到兩極變薄。
  • 海洋汙染如何影響人類以及我們如何減輕海洋汙染?
    當化學品,顆粒和廢物進入海水時,就會發生海洋汙染。它也可能是由於魚類入侵物種的傳播以及噪音引起的。大多數海洋汙染來自通過非點源汙染在陸地上進行的活動。這種汙染包括船,化糞池,汽車和牲畜牧場等大型汙染源。海洋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保持海洋儘可能清潔和健康很重要。海洋中提供了全世界超過70%的氧氣。
  • 海洋環境因垃圾汙染日益嚴重
    圖源網絡,侵刪每年有880萬噸塑料廢物傾倒到海洋中,海洋中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未被汙染的淨土,這些汙染物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嚴重。近年來,不乏各種海洋生物被塑料物纏繞、汙染、傷害等內容被報導出來。
  • 海洋汙染
    海洋汙染(marine pollution)通常是指人類改變了海洋原來的狀態,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 海洋汙染日趨嚴重 阿迪達斯(adiads)攜手海洋認證維護海洋環境
    海洋環境汙染的現狀海洋環境汙染通常是指人類改變了海洋原來的狀態,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有害物質進入海洋環境而造成的汙染,會損害生物資源,危害人類健康,妨礙捕魚和人類在海上的其他活動,損壞海水質量和環境質量等。海洋環境汙染現階段明顯表現為石油汙染、赤潮、有毒物質累積、塑料汙染和核汙染等。
  • 海洋塑料汙染超乎你的想像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關注陸地上土壤環境中的塑料汙染,而對海洋中的塑料汙染卻很少關注。事實上,海洋塑料垃圾汙染以及它們對於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有多嚴重?  全球每年有20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丟棄或從陸地通過河道、風力最終進入海洋。  大量塑料微粒不斷積累, 遍布整個海洋。
  • 中國海洋環境公報:近海環境汙染問題依舊突出
    而容易忽視的是,中國同樣擁有299.7萬平方公裡的海洋,相當於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海洋不僅關乎航運,還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水產、礦產和能源,是名副其實的藍色家園。  但是,隨著人類向海洋的挺進,這片純淨的家園也開始面臨著被汙染摧毀的威脅。昨天,國家海洋局發布了《2012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中國的海洋汙染不容樂觀。
  • 海洋汙染的特點
    由於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汙染與大氣汙染和陸地汙染有很多不同,有其突出的特點:(1)汙染源廣。海洋是地球上地勢最低的區域,它不可能像大氣和江河那樣,通過一次暴雨或一個汛期使汙染得以減輕,甚至消除。一旦汙染物進入海洋後,很難再轉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質在海洋中越積越多,它們可以通過生物的濃縮作用和食物鏈傳遞,對人類造成潛在威脅。
  • 它被認為是世上汙染最嚴重的海洋:汙染的原因是啥?有什麼後果?
    但是,有一個問題不能被忽視,那就是汙染。對此,地中海被認為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海洋。是什麼影響了地中海的汙染?如果我們仔細看一下地中海的地圖,我們就可以看到許多城市坐落在海岸上。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儘管發達國家(如法國或義大利)長期使用了廢水處理系統,但向地中海排放的廢水量仍然很高。
  • 農藥汙染對海洋生態環境的汙染
    但實際上,農藥本身是一種難以降解且危害環境的有機汙染物質,對土壤、水源及生物的危害非常嚴重。水是生命之源,農藥汙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又通過降水、河流等匯入大海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影響了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最終會危害到人類自身。
  • 加強海洋汙染治理 打贏這場持久戰
    其實,在這場汙染危機中,受到威脅的並非只有海洋生物。海洋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洋流潮汐和大氣運動會驅動著海洋垃圾不斷移動,海洋塑料垃圾中的化學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類。2018年,維也納醫學大學研究團隊首次從人類糞便中檢測出微塑料。因此,海洋汙染治理也是為人類的生存而戰。
  • 專訪全球海洋汙染地圖繪製者
    專訪全球海洋汙染地圖繪製者  「全球沒被人類侵害的海洋只剩4%」  最新出爐的「人類對海洋影響的全球地圖」顯示,在佔地球表面70% 的海洋中,幾乎沒有哪裡是完全乾淨的了。參與繪製這份地圖的海洋生態學專家本?
  • ...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將它們混為一談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混淆:一是物質類型的混淆。
  • 觸目驚心的海洋汙染
    漏油持續了87天,根據美國政府估算,大約共洩露了490萬桶石油,而被油汙影響的海洋面積達10萬平方公裡。 2010年4月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圖為一隻鵜鶘在被油汙染了的墨西哥灣海水裡掙扎,身上已經被油汙覆蓋。圖片來源:Carolyn Cole / Los Angeles Times 10萬平方公裡是什麼概念呢?
  • 我國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 海洋呼籲法制組合拳
    對海洋經濟開發來說,雖然海水還是蔚藍色,但過度開發也在某種程度上把海洋變成了「紅海」。陸源汙染居高不下 藍色海洋呼籲法治組合拳來自國家海洋局近日的公開消息稱,2015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基本穩定,但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有86%處於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
  • 海洋汙染80%以上為陸源汙染
    科技日報南京6月8日電 (記者付麗麗)「海洋保護不只是沿海城市的事,海洋汙染80%以上為陸源汙染,通過河流的汙染又佔陸源汙染的80%,將來會有更多內陸城市承辦海洋日活動。」8日,2017世界海洋日及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在南京舉辦,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李航說。
  • 海洋汙染已經如此嚴重,但是你知道嗎?
    海洋汙染作為十大環境問題之一,理應被大家正視!也許有人會說,我久居內地,一輩子也許也不會看見一次大海,它汙不汙染的又和我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保護海洋與所有人都息息相關!我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天道好輪迴」。
  • 工業廢水對海洋的汙染
    除前面所述的兩種原因以外,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陸地工廠對海洋的汙染。  陸地工廠對海洋的汙染主要表現在:① 與海相通的河流兩岸的造紙廠、化工廠等利用河道排放汙水而流入海洋。② 含有汙染物質的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傾倒河岸或河道,隨河水或漲落潮流入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