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學教案:位移和時間的關係

2020-11-30 新東方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位移和時間的關係

2013-01-17 16:4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新東方網
  • 高考微信

  位移和時間的關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什麼是勻速直線運動,什麼是變速直線運動

  理解位移—時間圖像的含義,初步學會對圖像的分析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及思維想像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勻速直線運動是一種最簡單的運動,教材通過汽車運行的實例給出定義,且下定義時沒有用「在任何相等時間裡」這種過於數學化的說法,適合高一同學的學習情況.本節的重點是由勻速直線運動的定義,用圖像法研究位移與時間的關係,本節教材沒出現任何公式,而是利用圖2—6形象地描述了一輛汽車的運動情況,圖上還標了位移和時間的測量結果.教材用表格的形式記錄下測量數據,取平面直角坐標(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位移,取單位,定標度),再根據記錄數據描點,最後畫出表示汽車運動的結果.教材用表格的形式記錄下測量數據,取平面直角坐標(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位移,取單位,定標度),再根據記錄數據描點,最後畫出表示汽車運動的位移圖像為一直線,這個程序體現了我們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要讓學生領會.本節的第二個知識點是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材也是通過生活常識直接給出定義,本節的最後對圖像法做了一個簡介,能夠引起同學們的重視.

  教法建議

  本節內容不多,但學習了一種新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即根據實驗數據作出圖像,圖像反映物理規律,這是我們通過實驗探求自然規律的一要重要的基本的途徑.應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真正讓學生自己能畫出圖像,並練習分析圖像所代表的過程或規律.學生容易把位移圖像看成物體的運動軌跡,我們要注意強調它們是根本不同的兩個東西,如果學生基礎較好,我們應該儘量使學生看到物體的位移圖像能想像出物體的運動情況,也應該使學生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正確地畫出物體的位移圖像.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的建立.

  教學難點:對位移圖像的理解.

  主要設計:

  一、勻速直線運動:

  (一)思考與討論:

  1、書中給出的實例,汽車每經過100m的位移所用的時間大致為多少?

  2、什麼叫勻速直線運動?

  3、如何建立位移——時間圖像?根據圖像如何分析物體的運動規律?

  4、如圖一個物體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分析物體各段的運動情況?

  (二)多媒體演示,加強對位移圖像的理解

  將教材圖2—6及圖2—7做出動態效果.

  (三)練習:給出另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例子,讓同學自己畫出位移圖像.

  (四)教師小結位移——時間圖像的有關知識

  1、圖像是描述物理規律的一種常用方法.

  2、建立圖像的一般步驟:採集實驗數據,建立表格記錄數據,建立坐標系,標明坐標軸代表的物理量及標度,描點做圖.

  3、分析圖像中的信息:(軸的含義,一個點的含義,一段線的含義等)

  二、變速直線運動

  (一)提問:

  什麼是變速直線運動?請舉例說明.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

  汽車啟動及進站時的情況.

  探究活動

  請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車(假設汽車在一條直線上行駛)觀察汽車的裡程計和自己的手錶,採集數據,即記錄汽車在不同時刻發生的位移(實際為路程),包括進站停車時的情況,之後把你採集的數據,用位移—時間圖像表示出來,並把你的結果講給周圍人聽.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高一物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關係教學設計
    這是省優質課獲獎教學設計,分享給大家教 材 分 析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節的內容。該內容是學習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前兩個規律的基礎上,繼續對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深入和拓展。
  • 新高一物理教學中加速度的教學設計
    伴隨著高考改革和新高一新教材的使用,高中教學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發生了很多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筆者認為是教學理念的改變。在具體的新高一物理教學過程中,筆者逐課逐知識點反思教學行為,轉變教學方法,力爭課堂教學完成物理思維教學,物理課堂成為一個思辨的、有思想的課堂。烏申斯基說過:「只有個性才能作用於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在高一物理近階段的教學實際中,加速度相關知識的學習成為了很多學生學習的攔路虎。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2、利用矢量合成的原理,解決運動合成和分解的具體情況,會用作圖法、直角三角形的知識解決有關位移、速度合成和分解的問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對運動合成與分解的練習和理解,發揮學生空間想像能力,提高對相關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動能和勢能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三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三   教學目的   1.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麼是彈性勢能。   3.理解機械能的初步概念。   4.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 高一化學教案:《硫酸》教學設計
    高一化學教案:《硫酸》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硫酸是硫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一種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質本節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過初中的《常見的酸一一硫酸》基礎之上的,對其物理性質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脫水性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是在學習過電離理論及氧化還原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一步認識濃硫酸的性質。
  •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甲烷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甲烷 2013-01-13 23:5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高一物理教案:《自由落體運動》教案二
    高一物理教案:《自由落體運動》教案二  一.教學設計思路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教學方式多樣化,根據學習內容和目標的不同,採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那麼,在物理教學中,應該通過多樣化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通過不同形式的探究,理解科學本質、學習科學技能,體驗科學過程與方法,形成科學態度,激發對科學的愛好和尊重,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科學素養;通過在恰當的時機設置一些活動,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從而促進其合作、創新精神,提高其交往、承受能力,培養其競爭、平等意識。
  • 高一歷史教案:《兩極格局的形成》教學設計
    高一歷史教案:《兩極格局的形成》教學設計 課標 要求 1.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形成的基本過程和具體表現 2.從多維的角度辯證地認識美蘇之間的「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發展的影響。 3.從「冷戰」政策和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史實中認識到霸權主義的危害,明確國家實力、特別是經濟實力將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關係中的地位,確認「存異」和寬容的態度與價值觀。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一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學目的   1.知道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並能舉例說明。   2.能解釋一些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相互轉化的簡單物理現象。
  • 高一地理教案:《陸地水》教學設計
    高一地理教案:《陸地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能夠分析掌握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的關係,掌握陸地水體的運動更新過程和規律
  • 滬教版高一年級物理教案:洛倫茲力作用下的圓周運動問題
    點擊下載全部滬教版高一物理教案:洛倫茲力作用下的圓周運動問題朽推薦:(上教版)高三物理教案:電磁感應定律的綜合應用(上教版)高三物理教案: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上教版)高三物理教案:驗證牛頓第二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 地球上的大氣 天氣與氣候
    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五節 天氣與氣候教案   天氣與氣候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五節 天氣與氣候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天氣與氣候的區別,氣團的形成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教案二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教案二  一、說教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2章第4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細胞中糖類和脂質的種類和功能,由於本章與生活常識的密切結合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增殖》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增殖》教案一  一、教材分析  (一)細胞增殖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細胞增殖」 是《生物1(必修)──分子與細胞》第六章第1節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細胞生命系統的物質組成、結構和功能之後,來認識細胞這個系統的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其中有絲分裂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有絲分裂是學生以後學習減數分裂和遺傳規律的基礎,也是學習DNA複製及遺傳信息傳遞的重要基礎,甚至是生物班的學生學習選修模塊的基礎。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一  教材分析:  本章的學習,是學生從前面了解了細胞生命系統的物質組成、構成和功能之後,來認識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因此本章的學習需要以前幾章的內容作基礎。
  •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一  教材分析:  本章的學習,是學生從前面了解了細胞生命系統的物質組成、構成和功能之後,來認識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一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簡述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  2.能力與過程:學會資料分析、數據處理的能力;  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 高一物理難點突破:用速度圖像判斷質點的位移和兩次相遇問題
    對於高一年級新生來說,學習第一章的直線運動時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尚能掌握,簡單應用也沒有問題,問題在於應用直線運動規律解決複雜問題,比如兩個質點的相遇問題。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在於掌握解題方法,我們今天討論應用圖像來解決此類問題。
  •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溴和海水提溴
    化學教案-溴和海水提溴   課題溴與海水提溴   教學   目標1. 掌握Br2、I2單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 掌握Br2單質的製取流程。   3. 比較Cl2、Br2、I2單質氧化性的強弱。
  • 高二物理教案:《原子核》教學設計
    高二物理教案:《原子核》教學設計 2018-11-20 14:27:32 來源:網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