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雷達將崩盤?這次噴它的大佬不是馬斯克

2021-01-15 汽車公社

通用汽車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子公司Cruise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預測,雷射雷達行業將出現整合/崩盤,特別是那些已經上市或計劃通過與空白支票公司交易上市的公司。

通過Cruise首席技術官Kyle Vogt於本周早些時候發布的一系列推文,我們可以得知最近與此類空白支票公司(也稱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S)達成上市協議的公司估值過高。

「現在雷射雷達行業正在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情。5家以上公司很快將要或者已經通過SPAC上市了。」 Vogt在推文中如是表示。「它們的價值(潛在市值)基於『期望中的營收』計算而來,而這樣的未來營收又是來自高度重疊的潛在收入,並沒有給未來預期打什麼折扣(以貼合現實情況)。」

Vogt也在推文中就SPAC模型進行討論,並表示AEVA、Innoviz、Ouster、Velodyne Lidar和Luminar Technologies中的其中一家公司可能能夠滿足如此高的估值,但並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滿足。前三家公司已宣布與SPAC達成交易,但尚未上市。

Vogt在推特上寫道;「當然,即便是在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初創公司根據未來收入預測進行估值也並不罕見。但通常來看,私人市場對這些未來預測的折扣,比我們從SPACS中看到的大得多。」

12月3日, Luminar正式開始上市交易,成為第二家選擇通過SPAC完成上市的汽車雷射雷達製造商,其企業價值為29億美元,目前的市值是107億美元。Velodyne的情況也類似,該公司今年9月上市,估值18億美元,儘管2019年營收為1.014億美元,淨虧損6720萬美元,它的市值仍高達40億美元。

通過今年爆火的新能源方面的SPAC案例可以看出,一些沒有淨利潤甚至還處於負債的企業也會被SPAC青睞,通過合併實現上市融資。

Vogt在推特上表示尊重不同類型的公司並以Robotaxi舉例:Robotaxi將對社會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所以每一個進步都是至關重要的。但在過去兩年裡,我們看到了Robotaxi領域的整合和分化(現在只剩幾家公司),雷射雷達或許就是下一個。這可能意味著,這些公司的市值會下滑,但經得住考驗的產品依然會脫穎而出。

一直以來,除了特斯拉CEO馬斯克,很多人都認為雷射雷達技術對自動駕駛汽車至關重要。眾所周知,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是以攝像頭為主,雷達等傳感器為輔的視覺系統,與其他車企(如:Waymo、Uber、福特、通用)以雷射雷達為核心的自動駕駛技術有很大區別。

事實上,關於自動駕駛環境感知的技術路線分歧一直存在:攝像頭為主還是雷射雷達為主,這是很多車企繞不開的一個選擇題。

此前,馬斯克就曾公開表示:「傻子才用雷射雷達,現在誰要還是靠雷射雷達,那就註定完蛋!雷射雷達用了一大堆昂貴的傳感器,毫無必要。」

就目前情況來看,這兩種自動駕駛環境感知的技術路線各有利弊。特斯拉選擇的攝像頭視覺系統,屬於被動視覺,對環境光照的依賴比較大,且存在目標檢測與SLAM較不可靠等問題,但是成本低。與之相比較,雷射雷達則屬於主動視覺系統,目標檢測與SLAM比較可靠,但其主要缺陷是成本高昂。

Cruise在2017年收購了一家名為Strobe的雷射雷達初創公司。據Cruise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公司正在內部打造自己的自動駕駛傳感器技術,同時關注市場動向。這位發言人在一份電子郵件中聲明,「當開始商業化時,我們要確保我們的客戶和社區的安全,並將技術價格降至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水平。」

文/孫莉莉

相關焦點

  • 雷射雷達是辣雞?馬斯克隔空懟小鵬汽車,特斯拉慌了?
    兩個汽車圈大佬,跨國、隔空、跨平臺的吵起來了... 事情是這樣滴... 11月20日,小鵬汽車在廣州車展表示,小鵬汽車將從2021年生產的車型開始,升級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系統,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
  • 讓馬斯克、小鵬爭論的雷射雷達,會是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雷射雷達配合其他傳感器的整體方案可能才是應用方向。最近資本市場,新能源「三傻」在大鬧華爾街,網際網路上也十分熱鬧,馬斯克何小鵬兩位創始人在社交平臺上吵了起來。11月20日,在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發布了一款「鵬翼版」全新P7,其CEO何小鵬透露明年將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 小鵬「吃了幾碗涼粉」,雷射雷達是對是錯?
    接著在另一個回覆中,馬斯克說小鵬汽車還偷了蘋果的代碼。然後就有了開頭何小鵬的回覆。小鵬汽車和特斯拉之間的糾紛早已不是第一次,趁著這次的話題我想帶各位大致回顧一下。雷射雷達的分歧兩位大佬此次的對線中還有一個話題那就是雷射雷達的應用,文章開頭那位推特網友 Tasha Kenney 從發言來看是站特斯拉一方的,我個人其實並不贊成她這種「帶著答案找問題」的邏輯。馬斯克憎恨雷射雷達?
  • 馬斯克PK中國新造車勢力:雷射雷達到底是啥?
    近日,小鵬汽車對外宣稱將從2021年生產的車型開始升級其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系統,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目前,小鵬 P7全車搭載 31 個自動駕駛傳感器,蔚來將在此基礎上增加雷射雷達作為安全冗餘,「打造史上最強的硬體冗餘設計」。量產雷射雷達上車已經成為自動駕駛的新戰局。
  • 雷射雷達: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11月20日,在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發布了一款「鵬翼版」全新P7,其CEO何小鵬透露明年將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當晚馬斯克就在Twitter上嘲諷小鵬汽車軟體模仿特斯拉,隨後何小鵬則在微博強硬回懟,聲稱要將特斯拉打得找不著東。
  • 自動駕駛的未來,是雷射雷達還是視覺識別?
    首先我們來看看特斯拉跟雷射雷達還有計算機視覺識別的軼聞。 在特斯拉CEO馬斯克眼中,雷射雷達是一種落後的東西,他在2019年4月曾經說過:「雷射雷達和高精度地圖都是自動駕駛中錯誤的解決方案, 只會減慢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速度。如果你只是在限制區域行駛, 那也不能叫做自動駕駛。」
  • 雷射雷達vs純計算機視覺 自動駕駛的兩大流派
    雷射雷達流派和純計算機視覺流派一直在自動駕駛技術中的感知層解決方案上喋喋不休。雷射雷達派認為純視覺算法在數據形式和精度上的不足;純視覺流派則認為雷射雷達不必要且過於昂貴。本文將對雷射雷達、攝像頭以及毫米波雷達等主流傳感器、各自動駕駛公司的解決方案以及傳感器市場格局作介紹。
  • 實現高級自動駕駛,一定要用雷射雷達嗎?
    自動駕駛的瓜田裡總有新瓜待摘,這次我們圍繞雷射雷達與其他技術路線的糾葛來一起圍觀吃瓜。雷射雷達,如何成為自動駕駛傳感器中的 「C位」擔當?眾所周知,目前自動駕駛汽車的傳感器系統主要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超聲波雷達等,而雷射雷達幾乎被公認為其中的「C位」擔當。雷射雷達之所以能夠得到這一殊榮,關鍵在於超高的解析度、精度和強抗幹擾能力的優勢。
  • 與馬斯克觀點一致,恩智浦首席CTO認為攝像頭+成像毫米波雷達+V2X將...
    雷射雷達5年以後將被取代?業界盛行一個說法: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的「眼睛」,換句話說,凡是想搞自動駕駛的廠商,必須先拜雷射雷達這個「山頭」。在談及自動駕駛汽車的傳感器時,「目前,雷射雷達技術還無法超過傳統雷達加攝像頭最新技術的性能。」Lars認為, 5-8年後,攝像頭+成像毫米波雷達+V2X的感知方面,將有可能取代雷射雷達。「業內現在已經有一些人持有同樣的觀點,特斯拉的馬斯克就是其中一個。」Lars Reger笑著說道。
  • 少年成名馬斯克忌憚,他靠雷射雷達成世界最年輕富豪
    其實,它也叫「機械之眼」,在無人駕駛領域,它利用雷射探測和測量距離,能創建出作用於自動駕駛的真實世界環境的3D地圖。你可以把它理解為無人駕駛的眼睛,還是視力最好的那種。 也許是天才和前沿科技的疊加,Luminar吸引了一些嗅覺敏銳的投資方。小柿看了一下,IDG資本就是最早的投資方之一,當時Luminar還處於隱秘模式。
  • 雷射雷達的中場戰事丨深度
    「這次我站馬斯克。」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說。在TechCrunch不久前舉辦的TC Sessions公開課上,這位前Uber和Waymo自動駕駛靈魂人物對特斯拉CEO關於「傻子才用雷射雷達」的論斷表示了肯定。有趣的是,過往的每一段職業履歷中,萊萬多夫斯基都是雷射雷達技術的忠實擁躉。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2017年,博世推出了兼顧雷射掃描和投影的BML050方案,包括兩個MEMS微鏡,可用於交互式投影儀。有新聞報導博世將在2020年前銷售雷射雷達,暫時無法判斷是基於MEMS還是其他技術。奧迪的矩陣式雷射車燈,使用微鏡(DMD)來控制雷射方向,順便做雷射雷達也不錯,不需要再給Ibeo的雷射雷達騰地方了。
  • 無人駕駛的雷達黑科技:毫米波穿透力強 雷射雷達精度高
    上周,特斯拉發布了一條最新消息,當前所有在產車型(包括即將上市的Model 3)都將搭載Autopilot2.0硬體,並且新的自動駕駛系統可以實現最高級別自動駕駛(Level 5)。  這套硬體中,除了8個攝像頭和12個全新超聲波傳感器之外,一個前向探測雷達引起了注意。
  • 上汽R搶入5G,蔚來跟進雷射雷達,特斯拉去哪了?
    在蘋果宣布入局之後,目前未來汽車陣營已經相對比較明了了:大家都害怕它整出什麼么蛾子的蘋果汽車;納斯達克第一股特斯拉;在維持和轉型之間反覆橫跳的大眾豐田奔馳寶馬。最後還有中國的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以及以國家隊的創業品牌上汽R以及智己、廣汽埃安、東風嵐圖等等。
  • 雷射雷達的組成部分有哪些,它的分類又是如何
    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可見和近紅外光波(多為950nm波段附近的紅外光)發射、反射和接收來探測物體。根據結構,雷射雷達分為機械式雷射雷達、固態雷射雷達和混合固態雷射雷達。 機械雷射雷達,是指其發射系統和接收系統存在宏觀意義上的轉動,也就是通過不斷旋轉發射頭,將速度更快、發射更準的雷射從「線」變成「面」,並在豎直方向上排布多束雷射,形成多個面,達到動態掃描並動態接收信息的目的。
  • 雷射雷達類型:TOF雷達VS三角測距雷達
    如今,雷射雷達已被廣泛應用於機器人、無人駕駛、AR/VR、3D列印等多個領域,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雷射雷達的類型也存在一定差異,機器人是目前雷射雷達應用最為火熱的領域之一,按照不同的技術路線,可將機器人雷射雷達分為TOF雷射雷達及三角測距雷射雷達兩大類型。
  • 馬斯克的自信從哪兒來?
    而並非具有侮辱或者極強語氣的嘲諷,而且馬斯克在第三部分的Q&A中再次提到了對雷射雷達的看法。    自動駕駛領域終將放棄掉(依靠)雷射雷達,這是我的預測,記住我這句話。不過我應該指出我其實並非像你們理解的那樣討厭或憎恨雷射雷達,相反SpaceX龍火箭是使用雷射雷達,才能順利導航到空間站。而且不僅是SpaceX開發了自己的雷射雷達,並且是我辛苦帶領團隊決定此方向。因為在這個領域使用雷射雷達是合情合理的。
  • 無人駕駛黑科技:毫米波雷達穿透力強,雷射雷達精度高
    上周,特斯拉發布了一條最新消息,當前所有在產車型(包括即將上市的Model 3)都將搭載Autopilot2.0硬體,並且新的自動駕駛系統可以實現最高級別自動駕駛(Level 5)。這套硬體中,除了8個攝像頭和12個全新超聲波傳感器之外,一個前向探測雷達引起了鎂客君的注意。
  • 小鵬自動駕駛負責人:雷射雷達成本並非不可接受,將帶著供應商過車規
    小鵬汽車下一代的自動駕駛架構將不再僅僅採用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結合的方法,而會採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相結合的技術方案,小鵬汽車創始人兼CEO何小鵬更是稱「這款車將會是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車。」
  • iPhone 12 Pro上的雷射雷達:它現在可以做什麼?
    那就是雷射雷達傳感器,它是一種新型的深度感應,可以在許多有趣的方式上有所作為。 如果蘋果採用這種方式,雷射雷達是一個術語,現在將開始聽到很多,所以讓我們分解一下我們所知道的,蘋果將使用它的用途以及該技術的下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