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中國民間童謠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2020-12-05 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中國民間童謠

2015-11-30 10:56:0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1-搖搖船

  搖,搖,搖,

  搖到外婆橋。

  外婆對我笑,

  叫我好寶寶。

  糖一包,果一包,

  吃完餅兒還有糕。

  2-拉大鋸

  拉大鋸,扯大鋸,

  姥姥家裡唱大戲。

  接姑娘,請女婿,

  就是不讓冬冬去。

  不讓去,也得去,

  騎著小車趕上去。

  3-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兩隻耳朵豎起來,

  愛吃蘿蔔愛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愛。

  4-小老鼠

  小老鼠,上燈臺,

  偷油吃,下不來,

  哭著叫著喊媽媽,

  嘰哩咕嚕滾下來。

  5-真稀奇

  稀奇稀奇真稀奇,

  螞蟻踩死大公雞,

  爸爸睡在搖籃裡,

  寶寶唱著搖籃曲。

  6-張打鐵

  張打鐵,李打鐵,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去打毛鐵。

  7-推磨搖磨

  推磨,搖磨,

  推豆子,磨豆腐,

  麼閏兒要吃菜豆腐。

  打碗米來煮,

  煮又煮不熟,

  抱著罐罐哭

  8-小小子兒

  小小子兒,

  坐門墩兒,

  哭哭啼啼要媳婦兒,

  要媳婦兒,幹什麼?

  點燈說**,吹燈作伴兒,

  到明兒早晨,梳小辮兒。

  9-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沒打到,見到小松鼠。

  松鼠有幾隻?讓我數一數。

  數來又數去,一二三四五。

  10-排排坐

  排排坐,吃果果,

  幼兒園裡朋友多。

  你一個,我一個,

  大的分給你,小的留給我。

  11-新年到

  新年到,放鞭炮,

  噼噼啪啪真熱鬧。

  耍龍燈,踩高蹺,

  包餃子,蒸甜糕,

  奶奶笑得直揉眼,

  爺爺樂得鬍子翹。

  12-哪邊高

  哪邊高?這邊高。

  哪邊矮?這邊矮。

  一鍋豆腐做成十二塊。

  嫩豆花,好的菜,

  今天做來明天賣。

  13-七個阿姨來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個阿姨來摘果,

  七隻籃子手中提。

  七種果子擺七樣:

  蘋果、桃兒、古榴,

  柿子、李子、慄子梨。

  14-我有一雙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

  一隻左來一隻右。

  小小手,小小手,

  一共十個手指頭。

  我有一雙小小手,

  能洗臉來能漱口,

  會穿衣,會梳頭,

  自己事情自己做。

相關焦點

  • 童謠:媽媽常說的童謠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媽媽常說的童謠2014-10-27 17:36:2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記得小時候,媽媽、奶奶、姥姥把小小的我們摟在懷裡,哄我們入睡的時候,嘴裡總能念出一串串的民間童謠。那些兒時溫馨的記憶,伴我們孩提時代枕邊的好聽童謠,現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場了。  這裡我匯報一下我哄兒子睡覺時念的童謠,另外還有一些我上學時小朋友之間傳的歌謠!有興趣的爸爸媽媽,不妨來借鑑一下。  1.
  • 童謠:小鳥飛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小鳥飛2016-03-14 16:47:5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1.小螺號
  • 童謠:十根手指頭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十根手指頭2016-03-29 09:21:5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一根手指頭,
  • 童謠:兒童歌曲——恭喜你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兒童歌曲——恭喜你2014-12-23 12:29:0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恭喜你  演唱:兒童歌曲  恭喜你恭喜你  大家新年添新禧  賺錢多多笑嘻嘻  買屋買田又買地  恭喜賀喜
  • 當代童謠面臨生存尷尬 孩子們愛傳「灰色童謠」
    「本冊收錄的英語傳統兒歌和手指遊戲達73種之多,通過這本書,您的小孩能學會數字和英文字母……」《歐美經典兒歌》不僅有圖書,還配有光碟,這些外國兒童熟悉的外文童謠在中國也受到了追捧,在當當網上,該書獲得的評論高達7000餘條,在所有童謠類讀物中高居榜首。
  • 繪本通關密碼:跟著鵝媽媽學童謠
    好吧,如果我們再繼續討論繪本和兒歌之間的聯繫,估計已經可以寫一篇專題論文了。 小豬們穿越到《鵝媽媽童謠》中去了,小狗看了哈哈笑,碟子跟著勺子跑。鵝媽媽童謠(Mother Goose)是英國民間童謠集,中文譯為《鵝媽媽童謠集》。這些民間童謠在英國流傳時間相當久,有的長達數百年,總數約有八百多首,內容典雅,有幽默故事、遊戲歌曲、兒歌、謎語、催眠曲、字母歌、數數歌、繞口令、動物歌等,英國人稱其為 Nursery Rhymes(兒歌),美國人稱其為 Mother Goose(鵝媽媽童謠),是英、美人士從孩童時代就耳熟能詳的兒歌。
  • 在「國風童謠」裡,讓孩子熱愛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我非常認同我的好朋友、也是著名的樂評人鄧柯所說,「中國流行音樂的問題其實是音樂教育的問題」。我們當下在流行音樂中碰到的許多問題、產業的先天發育不良等,若能打小建立起科學的音樂發展觀、正確的音樂審美價值觀,正所謂「音樂從娃娃抓起」,許多問題也許就能迎刃而解。
  • 郵票上的童謠 | 獻給孩子的藝術詩畫
    童謠裡,有媽媽溫暖的愛撫,有天真無邪的囈語,還有對於生活的感悟和啟迪,趣味的,嬉笑的,譏諷的……熔為一爐,既包羅萬有,又顯淺易懂。它不僅是日常娛樂的佐料,更是世代傳承的一種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童謠也是一種啟蒙教育。
  • 「另類童謠」只是順口溜而已
    巴山雨  目前在寧波小學生中很流行根據唐詩宋詞或流行歌曲「改編」的「另類童謠」,內容涉及學生學習、生活和娛樂各個方面,對此現象,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受到不良影響。(據21日《寧波日報》報導)  「另類童謠」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全國各地到處都在流行,隨便就可以找出一大堆,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
  • 童謠背後那些少兒不宜的故事……
    這首歌的歌詞源於一篇文章《請把我埋得淺一些》,大致內容是二戰時期,在一座納粹集中營裡,納粹先殺了孩子母親之後又殺了孩子的故事,而且對孩子不是虐殺,而是活埋。——《麗茲玻頓拿起斧頭》童謠這首童謠赤裸裸地描述了一起謀殺,一個富家女名叫麗茲玻頓。她爸取了後媽之後,她與父親不和,就殺了他爸媽(後媽),雖然大量證據表明是其女兒犯的罪行,但人們難以想像一個瘦弱的女人如何在家裡揮舞著斧頭把自己的父母砍死,最終法院無視大量證據釋放了麗茲玻頓。這首童謠正是根據這件真人真事編出來的,最後收錄進《鵝媽媽童謠》裡。
  • 童聲唱童謠 播撒真善美——廣西柳江用好童謠弘揚核心價值觀
    柳江縣壯語文學校附小校長覃勤珍告訴記者,為發揮童謠在思想品德教育和養成教育中的作用,學校成立了傳統美德研究課題組,創作、收集、改編童謠,並把優秀童謠編成舞蹈。語文課上,老師教孩子們創作童謠;音樂課上,老師教孩子們編、唱、跳童謠;「蓋門樓」「編花籃」等遊戲童謠引進了體育課。「舊書套,別丟掉,書兒喜歡這外套。不華麗,不炫耀,保護書本少不了。你勤儉,我節約,祖國資源保護好。」
  • 「中國禁毒報刊發」桐梓縣公安局《從創作到傳唱:禁毒童謠如何產生...
    2020年5月8日,《中國禁毒報》青少年版頭條刊登了桐梓縣公安局開展「禁毒童謠」的專訪文章。這是桐梓縣公安局深入開展禁毒「大掃除」三年專項行動以來的重大舉措。接受專訪的對象王宗倫同志是桐梓縣公安局一名輔警,他一直熱愛公安新聞宣傳工作,2019年,王宗倫在桐梓縣公安局的領導下、在縣禁毒辦、縣文聯的指導下,成功創辦了《童子童謠》,並組織開展「禁毒童謠」採風創作,近期在《中國禁毒報》連續刊登9期,50餘首原創「禁毒童謠」。
  • 童謠:兩首小蜜蜂童謠
    >童謠:兩首小蜜蜂童謠2014-10-23 09:43:2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小蜜蜂(
  • 日照:「童謠爺爺」為孩子撐起一片綠色天空
    穿新衣,住新房,娘也睡上夢思床……」他把寫好的童謠油印出來,自己一遍遍的推敲,覺得滿意後,課下教孩子們唱新的童謠。一傳十,十傳百,漸漸地,《花喜鵲》就被《孝敬娘》所取代。有的孩子回家後把新的童謠教給父母,啟發了不少家長,讓他們更好的孝老敬老人。「家長教育孩子,孩子也可以帶動影響家長,成為連環教育,這樣更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
  • 兒歌童謠少人問津 桂林孩子流行「灰色童謠」(圖)
    當流行歌曲、「灰色童謠」或調侃、或揶揄、或嘲諷、或宣洩的歌詞盛行於孩子們之中時,我們是否懷念逝去的童年,而憂心於孩子「沒有歌唱」的尷尬?究竟是現在的兒歌少了?還是兒童的需求發生了變化?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因為流行所以喜歡  唱兒歌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教育活動,但兒童不唱兒童歌現象已經越來越普遍。
  • 【關注】「恐怖童謠」,藏在課外讀物裡的「大灰狼」
    「出版社和作者為了掙錢,已經瘋了」……此外,有媒體也迅速發布了評論文章《別讓「恐怖童謠」搖落了童年的芬芳》。  「純粹以恐怖情節來譁眾取寵的恐怖、驚悚類圖書的確應該嚴格管制,但是,對於有較高審美價值及教育意義的恐怖類作品,還是應當允許其出版,以保護文學藝術創作和未成年人閱讀此類作品的權利。」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秦濤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童謠:動物兒歌童謠
    >童謠:動物兒歌童謠2014-10-11 09:24:3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小兔子乖乖
  • 童謠--武義新聞網
    □徐鬥齋  童謠包括古今,內分嬰兒童謠,幼兒童謠,童年童謠,遊戲童謠,特殊童謠和近代童謠六部份。歌詞中有加點的字,是因難寫出土話讀的字,只有用土話去讀,否則不押韻。  早些年,小學生的學習任務輕,每當放學或周日都會歡聚在空地或廣場上,做遊戲唱童謠,生活豐富。
  • 《小白船》到《兩隻老虎》童謠怎麼就變「陰樂」了?
    但在國內外的文娛作品中,童謠和洋娃娃、木偶、發條玩具、八音盒等一樣,早已成為懸疑、恐怖故事的常見元素。  童謠背後的黑暗歷史  童謠雖曲調簡單、歌詞朗朗上口,但要深究其內涵就會發現,有些歌謠背後的故事,遠不像世人想像得那樣純真美好。根據百科資料顯示,《小白船》原曲是朝鮮的安魂曲《半月》,作曲家尹克榮為了自己去世的姐夫而創作。
  • 恐怖童謠,遠不止一首《小白船》︱原創
    1950年,這首歌被翻譯成《小白船》傳入中國,歌詞大意沒有變化,但傳達出的意境卻不相同:在《小白船》中,桂花樹、白兔、晨星,無一不描繪了孩子們對天空的美好想像;而在《半月》中,晨星是一座燈塔,指引亡靈飄向西天,靜謐緩慢的旋律,也處處流露出安撫的氣息。如果這一首童謠就讓你不寒而慄,那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幾首童謠,恐怕會讓你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