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媽媽常說的童謠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2020-12-05 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媽媽常說的童謠

2014-10-27 17:36:2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記得小時候,媽媽、奶奶、姥姥把小小的我們摟在懷裡,哄我們入睡的時候,嘴裡總能念出一串串的民間童謠。順口、好聽、好記又好玩!

  現在,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寶寶,這些「文化遺產」當然要發揚光大啦!那些兒時溫馨的記憶,伴我們孩提時代枕邊的好聽童謠,現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場了。

  這裡我匯報一下我哄兒子睡覺時念的童謠,另外還有一些我上學時小朋友之間傳的歌謠!有興趣的爸爸媽媽,不妨來借鑑一下。

  1.

  狼來啦 虎來啦 老和尚背著鼓來啦,

  往哪藏,廟裡藏,廟裡有個小二郎,

  二郎 二郎你看家 我上南窪去偷瓜,

  你吃皮,我吃瓤 剩下瓜子再種個。

  2.

  大公雞 尾巴長;娶了媳婦 忘了娘,

  把媳婦背到炕頭上 ;把老娘背到山後頭,

  烙大餅卷紅糖 媳婦媳婦你先嘗 我到山後看咱娘,

  咱娘變個屎殼郎~~ter~~飛啦

相關焦點

  • 童謠:中國民間童謠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中國民間童謠2015-11-30 10:56:0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1-搖搖船  4-小老鼠  小老鼠,上燈臺,  偷油吃,下不來,  哭著叫著喊媽媽,  嘰哩咕嚕滾下來。  5-真稀奇  稀奇稀奇真稀奇,  螞蟻踩死大公雞,  爸爸睡在搖籃裡,  寶寶唱著搖籃曲。
  • 童謠:小鳥飛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小鳥飛2016-03-14 16:47:5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1.小螺號
  • 童謠:十根手指頭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十根手指頭2016-03-29 09:21:5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一根手指頭,
  • 童謠:兒童歌曲——恭喜你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兒童歌曲——恭喜你2014-12-23 12:29:0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恭喜你  演唱:兒童歌曲  恭喜你恭喜你  大家新年添新禧  賺錢多多笑嘻嘻  買屋買田又買地  恭喜賀喜
  • 繪本通關密碼:跟著鵝媽媽學童謠
    按照咔咔媽的觀點,對孩子們來說像《我喜歡書》這樣的繪本是常看常新的,隨著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逐漸增加,很可能每一次翻看都會有新的發現。例如等他們知道超人的概念之後,在下一頁看到小猴披著藍色披風看漫畫書,就明白它是在模仿超人了。
  • 當代童謠面臨生存尷尬 孩子們愛傳「灰色童謠」
    在北京一些兒童繪本館,外國童謠也受到青睞。約翰繪本館負責人劉老師說:「英文童謠朗朗上口,讀起來很好玩,孩子們連說帶唱確實挺喜歡的。」她認為,相比之下,國內童謠編得有點牽強,好玩好聽的太少了。  「英文童謠節奏感強,貼近生活,內容和孩子們喜歡的事物息息相關,不僅有小羊羔等各種動物,還有小卡車等交通工具,清新又可愛。」Carrio發現,在美國,這些童謠往往都是隔代傳下來的,美國家庭會早早為孩子做好準備,孩子一上汽車或回到家,爸爸媽媽會通過CD給他們播放。  但在國內,英文童謠得到重視,更與家長望子成龍的迫切之意有關。
  • 童謠:動物兒歌童謠
    >童謠:動物兒歌童謠2014-10-11 09:24:3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小兔子乖乖  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  不開不開,我不開,  媽媽不回來,誰來也不開。  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  就開就開,我就開,  媽媽回來了,我就把門開。  小松鼠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找不著,  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幾個,  讓我數一數。  數來又數去,  一二三四五。
  • 童謠背後那些少兒不宜的故事……
    03《淺淺的》納粹軍官犯罪的歷史高高的鐵網呀 掛了新的絞首架拿槍的叔叔說是娃娃 帶著可笑的假髮紅色的河水呀 澆灌春天的面頰灰色的天空下 畫太陽吧溫暖媽媽的腳丫是不是我在泥土裡也會開花媽媽回來後 會把哪朵花輕輕的摘下請把我淺淺的埋在 那片開滿菊花的山坡下
  • 兒歌童謠少人問津 桂林孩子流行「灰色童謠」(圖)
    本報記者徐超說起兒童歌曲,人們很快就會想到《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讓我們蕩起雙槳》、《小燕子》、《丟手絹》……這些優秀的兒童歌曲曾經伴隨著幾代青少年的成長,但這些畢竟都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作品。現在令人耳熟能詳的兒童歌曲確實太少,以至不少孩子都哼唱著流行歌曲。
  • 童謠--武義新聞網
    □徐鬥齋  童謠包括古今,內分嬰兒童謠,幼兒童謠,童年童謠,遊戲童謠,特殊童謠和近代童謠六部份。歌詞中有加點的字,是因難寫出土話讀的字,只有用土話去讀,否則不押韻。  五、特殊年代(抗日)童謠二首   抗日戰爭爆發,日寇為了掠奪武義的砩石,先是敵機常來我縣狂轟濫炸,屋毀人亡,百姓遭殃。政府特在西門書臺山建立一個警報臺,指揮百姓疏散。縣城的百姓為了活命,終日提心弔膽,拎著特製的「警報袋」去逃命。1941年春,縣城突遭敵機27架轟炸,導致人心惶惶無比痛恨。
  • 【童謠傳唱】2019年阜陽市優秀童謠徵集推廣活動獲獎作品發布!
    【童謠傳唱】2019年阜陽市優秀童謠徵集推廣活動獲獎作品發布!
  • 童聲唱童謠 播撒真善美——廣西柳江用好童謠弘揚核心價值觀
    柳江縣壯語文學校附小校長覃勤珍告訴記者,為發揮童謠在思想品德教育和養成教育中的作用,學校成立了傳統美德研究課題組,創作、收集、改編童謠,並把優秀童謠編成舞蹈。語文課上,老師教孩子們創作童謠;音樂課上,老師教孩子們編、唱、跳童謠;「蓋門樓」「編花籃」等遊戲童謠引進了體育課。「舊書套,別丟掉,書兒喜歡這外套。不華麗,不炫耀,保護書本少不了。你勤儉,我節約,祖國資源保護好。」
  • 郵票上的童謠 | 獻給孩子的藝術詩畫
    童謠裡,有媽媽溫暖的愛撫,有天真無邪的囈語,還有對於生活的感悟和啟迪,趣味的,嬉笑的,譏諷的……熔為一爐,既包羅萬有,又顯淺易懂。它不僅是日常娛樂的佐料,更是世代傳承的一種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童謠也是一種啟蒙教育。
  • 第九屆新童謠大賽優秀作品選登
    評委孫昌建說,今年大賽有些作品往「歌頌」和「讚美」上走,直奔主題,效果反而一般;童謠姓「童」,形式是「謠」,兒童詩不是童謠,不押韻不是童謠,順口溜、打油詩雖朗朗上口也不等於童謠。這20首童謠每一首都有自己的精彩,相信會讓你讀後有所收穫。
  • 80後爸爸媽媽必須知道的童謠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11導語:童謠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許多童謠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而來,或是以較晚一些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加工而成,對幼兒寶寶來說是個不錯的早教讀物。
  • 孩子為何喜歡灰色童謠
    家住莆田市涵江區陽光家園的程女士告訴筆者,讀三年級的兒子回家掛在嘴邊的一些童謠,內容多是「灰色調」的,但孩子總是說得聲情並茂、十分投入。在機關工作的吳女士說,讀小學五年級的女兒買的硬皮本上經常印著「有錢人終成眷屬」、 「度日如年,情何以堪」等「潮人潮語」,最近女兒回家又唱一首學校裡新流行的《真心英雄》:「在我心中,老師最兇,晚上補課到九十點鐘;回到家裡,老媽最兇,盯著作業從不放鬆……」這些看似調侃取樂、彰顯個性,但傳遞著不良情緒的灰色童謠,會不會在不經意間汙染著校園環境,侵蝕著孩子幼小的心靈?
  • 日照:「童謠爺爺」為孩子撐起一片綠色天空
    穿新衣,住新房,娘也睡上夢思床……」他把寫好的童謠油印出來,自己一遍遍的推敲,覺得滿意後,課下教孩子們唱新的童謠。一傳十,十傳百,漸漸地,《花喜鵲》就被《孝敬娘》所取代。有的孩子回家後把新的童謠教給父母,啟發了不少家長,讓他們更好的孝老敬老人。「家長教育孩子,孩子也可以帶動影響家長,成為連環教育,這樣更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
  • 新晉「恐怖童謠」小白船:明明是孩子唱的歌謠,為何會令人恐懼?
    《小白船》童謠因思念故人故國,所以平緩含蓄,空靈哀怨,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歐童謠。 西歐童謠常常用歡快的節奏唱出黑暗恐怖的內容,即使內容正常,也令人感到不安,這是為什麼呢?
  • 恐怖童謠,遠不止一首《小白船》︱原創
    你可能想不到,這些童謠,都出自同一本書——《鵝媽媽童謠》。恐怖童謠的「萬惡之源」:鵝媽媽童謠《鵝媽媽童謠》是一部英國民間童謠收錄集。這本書最早在1791年出版,收錄了52篇童謠,如今這一數量已經達到了800多篇。
  • 童謠:兩首小蜜蜂童謠
    >童謠:兩首小蜜蜂童謠2014-10-23 09:43:2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