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圈六大蠱王吃瓜匯總

2021-01-14 樹下白狐

水平不足


黃秋原2017年進入MSR做post-doc,應該是MSR幾個大佬籤的,mit得獎也是他們寫的推薦信。我猜他們現在肯定特別無語。


黃秋原進來後不知所從,因為黃秋原不會寫code。她也並不懂什麼deep learning,有一次她偷偷拜託實習生幫黃秋原裝python和anaconda。


她不知道CUDA_VISIBLE_DEVICE這個標誌是幹嘛的,於是跑tensorflow的時候,整組的GPU都被她佔了跑黃秋原的小實驗。可惜至今寫code水平都尚未有所進步。

常年不在辦公室


黃秋原發達後,常年不在辦公室,然而奇怪的是微軟teams(一個內部IM)上面黃秋原她總是busy狀態。她必然是個大忙人,整天在各地協調project。

搶一作搶署名

搶一作強行加塞的事情就別提了。個人總結:

要是一起寫過一些code = 一作

安排過線上或線下meeting (就是outlook裡點幾下) = 二作

參加過討論發表一下膚淺的議論(比如用什麼dataset,用什麼metrics)= 二作或N作

黃秋原來MSR博後大半年就準備轉正,當時各種打點關係。有一個cv組她特別中意,是她疏通的重點目標。然而Harry Sham手下突然reorg,該cv組reorg到MSR之外去了。黃秋原立刻翻臉不認人。在她心目中必須是MSR,微軟其他部門都是渣渣。





這一爆料一出,一時之間,匿名爆料層出不求。45個爆料中竟湧出35個匿名爆料,有稱是黃秋原女士學生被她搶過一作的,有抨擊其學術水平的,更有聲稱有權色交易石錘的。


黃秋原女士與其教授的關係,據說在華人圈中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人本科學歷,本身風評不佳,卻達成了很多人無法達成的成就。


再加上一個美女的噱頭。無論廣大吃瓜群眾是酸還是卻有其事,總之這學術圈蠱王的名頭是跑不了了。



2.復旦李敏。這位姐姐就更牛逼了,去年可是學術圈八卦的主角。


據說研究生期間就和男主在一起了,男主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研究員,長相一表人才,工作前途無量,生活已有家室。



但是為了李敏卻拋家舍業,又是花錢又是花時間,甚至送了女方5篇SCI,其中一篇登上了nature communication,最後發現自己只是小四的時候直接就心態爆炸自殺求死。


以下是男主自殺當天在朋友圈留下的遺言。



雖然男主事後被搶救過來了,但是仍舊震驚圈內外。


男主本人條件不差,而女主表面看起來,完全算不上讓人一見傾心的美女,這種強烈反差讓人大跌眼鏡。



據說男主在女方研究生時期,就已經開始糾纏。5篇SCI的分量如果用金錢衡量的話相當於60多萬,而其本身的價值遠遠超過這個數。5篇SCI,尤其還是發表在nature上的論文,足以為女主鋪就一條廣闊的學術之路,助她進一步飛上枝頭變鳳凰。



如果說這位男主陸炎,是女主的學術工具人。那么女主的其他男友更是各有各的作用。


女主的其他男朋友分別是同班的院長兒子、老闆和路人。根據爆料院長兒子打算要給她買房、老闆則是對她多有維護。



而據復旦醫學系同學de爆料,女主本人目前已經申請了csc,準備公派出國,一旦出國走的必然也是前人的路子,等醜聞淡出群眾視野,之後的人生不可謂不輝煌。


92年出生,相貌不算出眾。能混到這份上,當之無愧加入了學術圈蠱王組合。



3.交大錢璐璐。錢璐璐的第一次婚姻,是本科畢業後和校友結婚的。第一任老公在論文上也幫過她不少。

工作一年後進上海交大讀研,劈腿系草師兄,這位師兄當時也有交往幾年同實驗室女友,但為了錢璐璐拋棄了女友,錢璐璐離婚,師兄分手,兩人領證。


據交大同學爆料,這在系裡當時是大八卦。



後來,一位美國著名學術大牛Erik Winfree到上交訪問期間,錢女士作陪,在訪問期間這位美國學術大牛迅速不可救藥地愛上了錢。


一回美國就邀請錢到Caltech訪問兩周。她得以做訪問學者對於交大和導師來說也是不錯的宣傳,因此錢當時的導師很快放錢畢業,三年博士畢業,引人豔羨。



錢女士到caltech做博後,與國內系草老公離婚,嫁給了Winfree,和大牛老公一起發文章,最後留在caltech當副教授拿了終身教/職。


這位Erik Winfree,大家可以搜一下,是真正的科學家,曾獲麥克阿瑟獎。



而錢璐璐把Winfree吃得死到什麼程度呢?這位科學家在個人主頁家庭情況那一欄中,直接說錢璐璐是他的一生所愛。


在個人簡歷裡面,談家庭本身就是非常不專業的事情。但是他不僅提了,而且恨不得告訴全世界:錢璐璐是自己的愛人,這真是馭夫有術啊~



據知情人士爆料,當時錢女士讀完博士找教職時,Caltech是不要她的。但Winfree毅然決然的請假一年帶她各地尋找,且放出條件,學校要招就得招一雙,Caltech為了留住人才咬牙招錢做了教授。


現在錢璐璐有穩定的終身教職,有研究成果,有科學家老公,有自己的Lab,絕對的人生贏家。



而據錢璐璐同學爆料,錢屬於非常刻苦但不太聰明的類型,之前在學術上成就不多,從本科到拿教職前的每篇論文,都有當時的老公的名字。




有人認為錢和現任老公Winfree的做法影響學術公平,影響Caltech的學術聲譽。但是誰讓人家會下蠱呢?



4.中科大陳璐。這個瓜是2013年被扒出來的,那一年,陳路女士接受了很多媒體採訪,身份是諾貝爾獎獲得主的妻子。


陳璐女士的成功之路,要從第一任老公說起。第一任老公,包紹文,神經科學專家,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在美留學時與錢路在同一實驗室,畢業後結婚。


包紹文畢業後,原本有在校任教的機會,然而由於錢女士要去伯克利讀書,包紹文為她放棄任教工作隨同陪讀。



但誰又能想到,陳在讀書期間機緣巧合結識了Thomas C. Südhof,德國生物化學家。Südhof當時和錢女士一樣有家庭,並有四個成年孩子。


然而在與陳女士這段雙雙出軌的婚外情中,陳女士懷孕離婚,大著肚子逼婚成功,拋棄了前夫嫁給了Südhof。並通過嫁給Südhof實現了從伯克利轉入斯坦福任教。



而陳女士的前夫呢?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陳女士到斯坦福任副教授的時候,包紹文還在伯克利任助理教授。


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陳曾獲麥克阿瑟獎,這一分量極重的獎。可以算是陳女士學術坦途的開端。


然而學術圈對於陳女士獲獎多有不齒,原因就是,陳女士獲獎的大多數研究成果、論文皆是在前夫包紹文的幫助下完成的。

最近公開抨擊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著名生物科學家饒毅,也曾含沙射影諷刺陳路這獎不該得。雖然前夫包紹文在學術論文上也是幫過陳路很多。但最終命運卻令人唏噓。

狠心拋棄為自己付出良多的前夫嫁給白皮換得名利。這獲得的成就還是如此高不可攀,當之無愧de躋身學術圈蠱王之列。




5.同濟沈海英。沈海英算是2011年的老瓜了,因為年代久遠,本人公關敏感度也非常高,當時的很多錘如今已不可考。


因此是五大女蠱王裡唯一沒石錘的,放在最末位。這位女士當時被扒實屬躺著也中槍。


一開始,只是有人在論壇匿名開了一個老公與師姐出軌的樹洞貼,帖子引來吃瓜群眾扒出了男主角和教授、以及研究組其他人的合照。



作為「美女教授」這個字眼,一下子抓住了眾人眼球,引得眾人一頓誇,結果這一頓吹捧卻刺激到了一位ID為qiufengliang的吧友。


立馬在帖子裡爆料稱美女教授紅杏出牆,跟她的老公有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同時爆出女AP喜歡寫英文信,PHD畢業後拿的是婚姻綠卡。 



一石驚起千層浪。


於是,一眾吃瓜群眾開始了圍繞沈海英的討論,一時間萬丈高樓平地起,各種爆料層出不窮。


首先是同濟大學學歷,知情人士透露,沈女士畢業的大學是同濟附近的一所職教/成教,並非正兒八經的同濟大學。計算機專業第一的簡歷也存疑,因為據說有人扒出了當年的成績單,根本不夠第一。

其次是沈女士之後的經歷,從Wayne State到克萊姆僧大學都不算是頂尖大學,她的簡歷著實不算大牛,然而她的學術成就卻遠超很多在哈佛苦學十年的大牛。


這時候美女教授本人也發現自己在論壇火了,開始瘋狂公關,不斷修改自己簡歷,且在貼吧發帖用上了現在娛樂圈才最喜歡用的武器:【律師函警告】

然而這種程度的危機公關,不僅沒有降低熱度,反而掀起了一波新的扒liao高潮,吃瓜群眾們沸騰了。


一來是這位發帖人的英文也太過差勁了,這小學生的水平真的是各種獎項的得主嗎?


然而吃瓜群眾一扒皮發現這個ID早在若干年前,就在MITBBS的發過帖子請教婚姻綠卡申的問題。與之前qiufengliang的爆料吻合。


很快吃瓜群眾們在ratemyprofessor.com網站上找出了美女博士的學生評價,很多學生都提到她英語非常的差!這是怎麼拿到的這麼多成就?

有人質疑沈女士在簡歷中寫到的5個NSF funding,這項經費有多難拿呢?有的學術大牛奮鬥五年天天泡在實驗室也拿不到一個經費,而沈女士短短幾年內拿了5個!


有吃瓜群眾再往下挖,就發現這幾個funding中,有至少兩個,是沒有經過評審組評審,直接由director決定給的。 


而給美女博士直接批經費的Director是以為臺灣男性,據說背景相當強大,不僅有NSF的關係,還對MS獎項的頒發有一定影響力,很可能美女教授的MS獎項拿得也有水分。


事件進行到這裡大家也就心照不宣了,沒想到美女博士進一步開始了公關。

先是刪除了那位臺灣Director的信息,把自己簡歷改了個乾淨,後來甚至連qiufengliang都不知道為什麼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站出來表示自己之前的爆料純屬胡扯。


這一通操作下來,吃瓜群眾群情激憤,紛紛到NSF和MS舉報,請求重審沈海英女士的經費和獎項是否合理。


然而最後整個事件還是不了了之,當事人呢,在2017年的時候順利跳槽維吉尼亞大學,照樣穩穩噹噹地走著學術路。


研究成果到底由何而來?那麼弱的實力究竟怎麼得到的獎項和經費?怎麼拿到婚姻綠卡?又到底有沒有紅杏出牆?一切都不得而知,留下的只有蠱王之名。


總結一下就是,雖然上面稱之為學術圈蠱王的並不算多麼漂亮,但她們絕對有吸引人的閃光點,雖然上面的經歷讓人不敢苟同,但是成就絕對是槓槓的。


沉魚落雁的容顏固然珍貴,但真正能讓人賞心悅目的可能是彼此的性格是否合適。



相關焦點

  • 復旦「學術妲己」後,北大博導又被爆劈腿十餘人,學術圈怎麼了?
    近幾年,各高校頻頻爆出教師出軌、男女關係混亂、學術造假、私生活糜爛等事件,在學術圈掀起一陣陣浪潮,讓人大跌眼鏡,一次次刷新我們的世界觀,讓諸多吃瓜群眾吃得發撐。為什麼最近頻頻爆出這種現象呢?當然要歸功於網絡的發達與自媒體平臺了。
  • 夏天是屬於吃瓜群眾的
    來源: 商業人物作者:王路在當下之網際網路世界,吃瓜群眾儼然已經是最龐大、最不可忽視的力量之一。一切八卦軼聞,凡有談資者,吃瓜群眾永不會遲到,更不會缺席全民吃瓜的時代,「吃瓜群眾」一詞的起源卻模糊不清。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在一則電視新聞中,一位接受採訪的老伯說「我什麼也不知道,我當時在吃西瓜」。遂演化為「吃瓜群眾」。但認真考證的話,這個說法破綻甚多。
  • 一瓜未平一瓜又起,「吃瓜」「吃瓜群眾」用英語該怎麼說
    這幾天網上出現了一個新名詞一瓜未平一瓜又起,形容的是上一個瓜還沒有吃乾淨弄明白,結果馬上又來了一個瓜讓你應接不暇。集美們這幾天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在不停吃瓜呢?那我們平時所說的「吃瓜」用英語該怎麼表達呢?一起來看看吧。1、spill the tea 吃瓜一起吃瓜就是一起分享八卦的意思,與英語流行語spill the tea意思相近。
  • 揭秘超自然神秘力量——巫術(蠱、降頭……)
    解蠱破蠱的方法:服雄黃、大蒜、菖蒲煎水,或石榴根水,可瀉毒;又雲金蠶最怕刺蝟,可入藥治蠱。古舊醫書上多均有醫蠱偏方,五花八門。破蠱之法:道破,秋天苗族婦女攜布袋賣刺梨於小孩吃,多中蠱者,久為群兒識破,買時先呼而問曰:中有蠱否?答曰:無,則不為害矣。然後可購買。另外,據說蠱怕謂,取謂入養蠱之家,其蠱立擒。
  • 陰陽師線索蠱蟲子是誰 線索蠱蟲子在哪刷
    陰陽師線索蠱蟲子是誰 線索蠱蟲子在哪刷 線索蠱蟲子 陰陽師手遊線索蠱蟲子是誰?懸賞封印神秘妖怪線索為蠱蟲子的答案是什麼呢? 線索蠱蟲子在哪刷呢?很多萌新朋友都猜不到,下面就跟大家介紹一下線索蠱蟲子及線索蠱蟲子位置介紹。
  • 每日一詞 | 別光顧著吃瓜,「吃瓜群眾」英語怎麼說
    對吃瓜群眾而言,這兩天就像是在過年蔣勁夫被抓,陳羽凡吸毒李雨桐深夜爆料薛之謙……連老胡都發文上了熱搜嚇得渣浪程序猿都不敢下班了>「吃瓜群眾」最初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是網絡上網友們回帖、聊天常用語,表示對事情不了解,對討論、發言以及各種聲音持「圍觀」態度的人。
  • 吃瓜群眾最愛的 「瓜」
    吃瓜群眾最愛的 「瓜」 2020-12-01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吃瓜群眾」的英語怎麼說?
    不知從何時起,「吃瓜群眾」這個在字典裡找不到的詞彙火了,甚至成了「霸屏」的常客。但「吃瓜群眾」到底所指何為,英文世界的歪果仁們又是怎麼翻譯的呢?咱們一起聊聊「吃瓜群眾」。【「吃瓜群眾」吃的是什麼瓜?】「吃瓜群眾」中的「瓜」,最初實際上是「瓜子」的意思。
  • 水豚的吃瓜速度有多快?網友:沒有感情的吃瓜「機器」!
    水豚的吃瓜速度有多快?網友:沒有感情的吃瓜「機器」!水豚是世界上最大的齧齒動物,作為一種食草性動物,它們常常啃食植物或者吃水果,那水豚的吃瓜速度有多快?就像是沒有感情的吃瓜機器一樣,作為一種半水棲的動物,它們可以在陸地上生存,也可以在水中遊走,常年棲息於植物繁茂的沼澤地裡,性格溫和安靜。雖然一般的狀態都是行動非常緩慢,但遇到危險的時候,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跳到水裡,畢竟它們也是一種善於遊泳和潛水的動物,它們吃東西的時候速度很快,為了給這些水豚們增加娛樂活動,動物園專門舉辦了吃西瓜大賽。
  • 天天喊著吃瓜,但是瓜也需要被闢謠
    吃瓜已然成為了一個現代人生活的一個有趣的部分。人類的好奇心一直伴隨著人類的進步,但是瓜是無辜的。因為瓜自己也需要闢謠一、 瓜可以通過打色素變得那麼紅嗎?按道理說給不夠紅的瓜打進去色素瓜的確是可以變紅的。 但是,你一定不會買它,因為他要麼是炸開了的要麼就會很詭異的只紅那麼一小片。不管是給西瓜注射過多的色素還是生長激素由於針頭的原因,你不使勁液體就會流出來。但是,使勁的話西瓜自己就會「我裂開」。
  • 「吃瓜群眾」英文準確說法,沒有「瓜」也沒有「群眾」?
    不明真相の吃瓜群眾 回想2018年,我們吃了時政圈,金融圈,娛樂圈...多少瓜,還能數的過來麼 吃瓜群眾用英語該怎麼說呢?
  • 李玉剛在線吃瓜,點讚池子和李誕不和微博,不料吃了個假瓜
    池子與笑果文化之間的紛爭也是引發了不少網友圍觀「吃瓜」,其中還有著名青年藝術家李玉剛。沒想到看上去孤高清冷的李玉剛,竟然也喜歡默默吃瓜。從李玉剛微博點讚來看,10小時前點讚過一條關於池子、李誕與笑果文化內容的微博。根據小編推算,李玉剛點讚的時間應該是在5月7日凌晨3、4點左右,也不知道李玉剛這是通宵熬夜,還是起得太早,閒來無聊吃個瓜。
  • 「吃瓜群眾」用英語怎麼說?
    不知道何時起,「吃瓜群眾」這個在字典裡面找不到的詞火了,甚至成了霸屏的常客。但是,「吃慣群眾」用英語怎麼說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Netizens=Internet citizens網絡公民我們談論的「吃瓜群眾」多是活躍的網民,因此我們可以簡單翻譯成「netizens」或是「internet users」。
  • 摩根英語趣壇:「吃瓜」英語怎麼說?「吃瓜群眾」如何表述?
    一 「吃瓜」英語怎麼說? 按字面意思翻譯很容易誤認為是"eat watermelon","watermelon"是「西瓜」呀,但是這個是我們在夏天的時候,吃的大西瓜
  • 痛風患者適當多吃瓜
    尤其是以下幾種瓜,痛風患者可以適當多吃。南瓜可以跟大米、小米等糧食一起熬粥,也可以炒著吃。黃瓜特別適合生吃,但脾胃寒的人要少吃生黃瓜,最好熟吃。小瓜吃法多樣,可涼拌,炒後味道更佳。如果血糖高,可以用西瓜皮炒菜、包餃子吃。 需要注意的是,不太推薦痛風患者大量吃苦瓜。因為苦瓜維生素C含量較高,每百克高達57毫克。維生素C在體內代謝後產生草酸,而草酸較多時會影響尿酸代謝。當然,少量吃可以,但痛風急性發作時最好不吃。
  • 潘瑋柏官宣結婚,遭王思聰朋友圈嘲諷,「吃瓜」用英文怎麼表達?
    ins上前排吃瓜,配文:哇靠,並撒花表示恭喜。在潘瑋柏官宣結婚後不久,娛樂圈紀委王思聰,在朋友圈發了句陰陽怪氣的話:我佛了,amy姐還是厲害,身邊兩名大將,一位嫁給天王郭富城,一位嫁給潘瑋柏。此話一出,立即登上熱搜。 這位Amy姐是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得到證實。 但「兩名大將」,卻是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 《山海經》中的蠱雕,頭上長角,喜歡吃人,明明是鳥卻生活在河裡
    《山海經》中的蠱雕,頭上長角,喜歡吃人,明明是鳥卻生活在河裡想必大家應該都有看過《山海經》這本書吧,這本書被世人們稱作是看曠世奇書,書中記載的內容非常的豐富,有很多的上古神話故事,奇珍異獸,文化習俗等等,其中最受人們關注的應該就是注重記載的那些異獸了
  • 新東方:「吃瓜群眾」幾種英文說法
    何謂「吃瓜群眾」   「吃瓜群眾」最初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是網絡上網友們回帖、聊天常用語,表示對事情不了解,對討論、發言以及各種聲音持「圍觀」態度的人。這裡的「瓜」,實際上是指「瓜子」,源於在論壇中經常有人發言討論一些問題,後面就有一堆人圍觀跟帖,此時就會形成如下面的蓋樓、刷屏:   「前排出售瓜子」   「前排吃瓜子」   「前排吃瓜」   「吃瓜群眾」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於是有人就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或「吃瓜群眾」來形容各種圍觀者,有的純屬看熱鬧
  • 從羅志祥到李國慶,瓜一個接一個,吃瓜群眾用英語怎麼說?
    世界讀書日,本來想著好好聊聊閱讀,誰知道,娛樂圈一個大瓜砸了下來:周楊青發文;羅志祥回應、道歉等登上了熱搜,搶佔了讀書日話題榜第一的位置。吃瓜群眾表示,這一天的瓜太多,吃的有點撐。那麼,吃瓜群眾的英文表達是什麼呢?
  • 我的吃瓜故事:人家都是五行缺水缺金啥的,我可能是缺瓜
    現在不論在哪個飯店吃,一年四季最後一道菜,必然是以西瓜為主的水果拼盤。每當這時,我都會一飽口福,吃個光光。那紅紅的果肉清涼涼,甜滋滋,解渴又解饞,感覺好極了!這讓我想起童年時代對它的渴望。小時候,西瓜只在夏季才能吃到,放暑假難得能吃一個瓜,一方面是生活很艱苦,沒閒錢買。另一方面,是因為西瓜的數量不多,天氣炎熱時,供不應求,得排隊才能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