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我們需要怎樣的人居社區

2021-01-15 溫州日報甌網
後疫情時代 我們需要怎樣的人居社區

2020/03/12 10:44 來源:溫州日報 編輯:遊歷 瀏覽:4356

本文導讀:我市4個未來社區試點項目中3個已開工建設——3

集新未來社區試點創建項目效果圖。

本報記者 笑銀

近日,鹿城區集新和永嘉縣雅林兩大未來社區試點創建項目迎來集中開工。至此,我市首批入選省級未來社區試點的4大未來社區項目已有3個正式開工建設,而龍灣區富春未來社區也預計於今年6月份開工。

鹿城區集新未來社區投資額達163億元。項目位於鹿城區廣化街道,規劃總佔地1016畝,其中實施單元309畝,總建築面積約91萬平方米,將高品質建設高端住宅、人才公寓、商業中心、鄰裡文化交流中心、社區幸福學堂、社區早教服務中心、社區健康管理服務中心、養老服務中心、創客學院等項目。據悉,目前項目河道整治工程已進場施工,年內計劃投資50億元,有望2022年建成投用。

永嘉縣雅林未來社區位於溫州北站東南側的雅林村,總投資67.8億元,規劃用地約222畝,總建築面積72萬平方米。項目定位為傳承優秀文化的「智慧TOD」標杆社區,主要建設安置房住宅、商業設施及配套道路等。項目建成後預計直接受益居民4575人,引進各類人才1914人。

另外,南湖未來社區一期已於去年9月份開工。項目位於南湖新城與高教新區交匯處,實施單元用地面積為375畝。將以「塘河文化社區」為主題,爭取形成智慧宜居水鄉、民間文化博覽、TOD多功能集成三大特色,打造以文化傳承與生態康養為特色的未來水鄉社區。項目計劃2022年竣工交付。

位於龍灣區蒲州街道的富春未來社區,實施單元用地面積330畝,總建築面積55.4萬平方米,預計直接受益居民 4378人,引進各類人才3064人,打造「時尚創意+科技雙創」的社區樣板,實現人居環境與產業聯動發展的未來社區示範目標。

未來社區是以人本化、生態化和數位化為核心導向,通過鄰裡、教育等九大場景的植入,滿足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品質的追求。特別是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對於未來社區健康場景的創建提出了一個新課題。相信隨著我市首批未來社區試點的探索,將為今後打造更多成功的理想社區提供寶貴經驗。

相關焦點

  • 實地集團的2020:從科技抗疫到OTA智能社區,智慧人居更上一層樓
    自成立以來,實地集團就致力將科技創新和人居生活的方方面面結合,在行業中走出了一條獨樹一幟的「智慧人居」發展道路。疫情防控真正檢驗了實地集團「智慧人居」的成色,也進一步擦亮了實地集團科技地產的品牌。把挑戰變成進化的機遇沃倫?巴菲特說:「不要白白浪費一次危機。」一場新冠疫情,讓所有人重新審視社區和人的關係,也讓社區管理智慧化成為了行業的共識。
  • 發布OTA智能社區 實地集團推動智慧人居可迭代發展
    實地OTA智能社區率先實現了跨場景全域智能OTA即Over the Air,意為空中無線升級,是一種雲端下載技術,可實現功能擴展、性能增強、不斷進化。這項技術最早在2000年應用於手機,2007年蘋果發布iPhone,將手機從功能機時代推向智能機時代,並大規模使用了OTA技術。
  • 世家雍錦湖九大智能社區配套,科技人居先行者
    現代的高端人居不僅是對產品的創新與匠心,更是對優質資源整合能力的考驗。 於是乎智慧社區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當中,那麼,打造智慧社區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1:降低人力成本——信息化等管理手段,能全面提高如物業工作效率。
  • 教科書式3M全齡社區,共鑑美好人居
    在一切都飛速發展的時代裡,人們只能在心中暢想詩和遠方,憧憬擁有推窗即見景的美好,龍湖·紫宸深諳城市居者所渴望的生活需求,匠心規制津南美好人居。  將自然與健康相結合,為幼、長、青三代人提供舒適空間,讓社區不只有風景,還成為了美好生活的見證,這就是龍湖·紫宸所應用的3M全齡社區理念。  童趣繽紛,700㎡龍小湖兒童樂園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龍湖·紫宸讓孩子們在玩耍中探索更多的自然奧秘,專為0~12歲兒童打造約700㎡的鯨魚主題樂園區,是孩子們探索未知的主題遊樂場。
  • 疫情之下,美的置業、碧桂園、華潤等房企為何搶灘「智慧社區」?
    於是,美的置業、碧桂園、華潤置業、綠城等房企紛紛抓住科技這一「救命稻草」,搶灘智慧社區這一新興市場。疫情中的社區智慧日前,疫情在國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在國外還存在大範圍蔓延趨勢。有專家分析表示,社區管理是我國制勝的一大法寶,因為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社區能否遏制疫情的傳播,決定了整個「抗疫」的成敗,不能絲毫懈怠。
  • 「後疫情時代」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向善而為 逐光而行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 王祖敏)一場突如其來並延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更深刻地體會到「命運共同體」的含義。社會公民、企業、組織和機構如何更好履行社會責任,也成為「後疫情時代」的熱門話題。
  • 凱盈未來家攜犀牛無人餐廳,引領未來人居新時代
    雙方就「企鵝智家·未來家」「智慧社區」、「黑犀牛無人餐廳」等項目合作進行了探討並初步達成廣泛共識。張總裁在會議上表示根據凱盈集團當下的「企鵝智家·未來家」「智慧社區」項目的戰略布局,未來有望與黑犀牛無人餐廳在智慧家庭、社區、商業體、寫字樓、養老地產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希望通過黑犀牛無人餐廳產品,為房地產行業多插上一雙科技的翅膀。
  • 未來10年,廣州人居方式如何變化,我已提前預知……
    整整28年,廣州人居生活,終於邁入3.0新時代。 現場,不僅揭秘了地產界全新物種「軌交TOD物業」的開發模式及生活場景,而且還通過大數據研究成果告訴我們,未來人居生活方式將如何變化......
  • 「我們將與新冠肺炎至少相伴十年」 隱秘的角落:後疫情時代的心理...
    疫情帶來的心理創傷和陰影也許會以我們難以察覺的方式,悄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很多人是從美劇裡知道「創傷後應激障礙」這個詞的,好像外國人動不動就有心理疾病,要去做心理諮詢,夫妻關係不好要諮詢,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要諮詢……儒家文化中含蓄內斂的國人,一方面願意拿「我都抑鬱了」開玩笑,一方面卻對真正的精神疾病或心理問題迴避甚至充滿恐懼。
  • 後疫情時代 健康住宅迭代發展丨第十二屆健康住宅理論與實踐國際...
    、方太集團承辦的「第十二屆健康住宅理論與實踐國際論壇」於2020年11月12日至11月13日在成都召開,本屆論壇以「後疫情時代 健康住宅迭代」為主題,邀請專家學者、研究機構、房地產開發與設計單位、建築部品生產企業等產業鏈上下遊相關各方近四百名代表,共同探討面向主動健康的健康住宅發展方向、技術和標準,深化跨行業跨領域的融合研究;分享「健康小鎮」的前瞻研究、「健康住宅」創新實踐項目的成功案例。
  • 打通圈層圍繞剛需 實地地產集團持續優化智慧人居生態系統
    智能時代下地產行業以數據驅動發展傳統的房地產企業以金融驅動的方式發展,物業及其他配套作為銷售道具出現。該模式缺點在於售賣交易後,社區的運營容易與用戶的生活需求脫節,安全、出行、環境衛生和其他生活配套設施的問題,都將成為用戶的痛點。羅劍威提出:「智能時代的地產行業應該往數據驅動的方向發展。」
  • 抗擊疫情,星網銳捷NexHome智慧社區大顯身手
    當調控的"灰犀牛"塵埃未落,疫情的"黑天鵝"又橫空出現, 2020 年的房地產,註定是坎坷波折的一年,讓整個行業有著更加深刻的思考和認知,對於精神健康、人居環境、建築型式、建築材料,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
  • 專訪實地集團首席科學家許振斌:在社區做「真實世界的人工智慧」
    一、告別繁雜APP,一個ID體驗所有智能社區服務下班的丈夫在小區站臺坐上無人車回家,家裡的妻子已經從智能助手獲知丈夫五分鐘後到家,命令機器人做好晚餐,同時接受智能助手的推薦信息後,妻子還在線訂了一瓶紅酒,不一會兒社區商店中的紅酒就被配送機器人送到家門口。
  • 智慧社區如何防止被「後浪」拍在沙灘上?
    在你洗漱的同時,機器人會為你做好早餐,將房間打掃好……當你出門的時候,接你上班的車輛也正好停在了你的門口,一路上都是暢通無阻……幼時的我們,在文字中憧憬著未來生活的所有美好,而那時的我們,萬萬想不到的是,在我們長大成年的同時,曾經的那些憧憬,已經在我們眼前變成了現實。
  • 雙牌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開展志願服務進社區,力促人居環境再提升
    (通訊員:王紅豔)為進一步提升責任小區(水口巷)人居環境,營造和諧、有序、整潔的社區環境,11月26日,雙牌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調集運輸機械2臺,挖機1臺,組織黨員幹部職工、青年志願者近60餘人,分成四組,深入開展人居環境專項整治活動。
  • 危中尋機:透視後疫情時代消費趨勢新圖景
    新型冠狀病毒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落下帷幕尚不明確,但我們仍期待洞察和預見它可能帶來的未來變化。我們之所以要來探究後疫情時代的人們可能的行為趨勢變化,是因為通常行為的變化都是一個複雜、漸進、連續的過程。附圖3 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行為七大趨勢1.衛生與安全保障趨勢:個人層面的衛生習慣提升、食品安全關切與社會層面的公共防疫、社區管理等舉措;2.非接觸式協同辦公趨勢:工作、面試、會議等新模式;3.經濟避險趨勢
  • 危中有機 後疫情時代的空客願景
    此外,徐崗還就疫情對航空製造業的影響、空客應對疫情的措施、中國民航市場的現狀、後疫情時代航空業的發展趨勢等話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記者:疫情對飛機交付帶來了哪些影響,空客是如何做出應對和調整的?徐崗:今年的疫情是航空業有史以來沒有遇到過的,給全球航空行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 徐江麗:邊疆社區疫情防線上的「守望者」|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戰疫情
    居家隔離期間,她每天在社區殘疾人友愛群裡發布相關信息,勸解大家少出門,不要道聽途說轉發未經核實的小道消息,呼籲大家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自我防護。許多殘疾人需要長期服藥,精神障礙患者的藥更是一天不能停,疫情期間不能出門,藥不夠了怎麼辦?徐江麗一直牽掛著他們。
  • 後疫情時代,電影怎麼變
    來源:環球時報;作者:董 銘 雖然美國目前仍深陷疫情之中,現在就提「後疫情時代」似乎為時尚早,但近日已有《綜藝》等業內媒體開始預測2021年之後的電影產業可能會出現怎樣的變化趨勢
  • 探討後疫情時代城市應急管理與生物安全體系建設
    探討後疫情時代城市應急管理與生物安全體系建設 2020年04月26日 16: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查建國 夏立 陳鍊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