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陝西中天火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上市獲得通過,將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掀開了公司發展的新篇章。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開啟了我國深空探索的裡程碑。
預計2021年2月末,「天問一號」將進入火星環繞軌道,伺機著陸火星,而在那一刻,將有中天火箭為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貢獻的一份榮耀!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此次火星探測的著陸與以往的地球返回式衛星和載人航天工程採用的降落傘截然不同。火星降落傘需要通過大量的火箭彈高空開傘試驗,模擬火星環境,確保萬無一失。
控股股東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的中天火箭研製的某型號探空火箭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負責火星探測項目的關鍵試驗——火星降落傘高空開傘試驗。在超音速低密度條件下驗證火星降落傘的減速性能。
此外,該型號探空火箭可將衛星導航或雷達模式探空儀送入要求高度的高空,對大氣溫度、密度、風速、風向等氣象要素進行原位探測,並對電離層、地磁場、宇宙線、太陽紫外線、X射線等多種物理現象進行回傳,收集大氣成分、密度等參數,達到模擬火星環境的效果,為設計適合火星大氣環境的降落傘提供第一手資料。
目前,中天火箭已成為國內擁有探空火箭型譜最全、產品應用最多、技術水平最先進的企業,產品先後服務於海洋探測、水資源保護、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項目「子午工程」等多個重大氣象保障和演示驗證項目,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奠定了公司在國內探空火箭行業的領先地位。
在軍品的研製中,公司抓住無人機技術在現代化作戰中對打擊目標的精準化要求不斷提高的機遇,獨闢蹊徑,選擇在20公斤以下、搭載平臺為無人機的彈體為主攻方向。
2013年天雷二號制導火箭項目立項,經過6年的研製, 2018年該項目走完了研製的全流程,成功交付外方客戶使用。
作為航天四院的第一個小彈總體,其採用高精度雷射制導,可利用直升機和無人機多平臺發射,實現對目標定點清除式的精準打擊,是國內首個20kg級以下制導武器系統。
前不久,該型號制導火箭在西北某試驗基地成功完成某平臺的系統聯試和飛行靶試,標誌著該型號制導火箭在多平臺兼容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為中天火箭拓展更廣闊的軍品市場奠定堅實基礎。
在中天火箭的產品 「三箭客」中,人影火箭是公司的主營產品之一。從6人起步開始研製,發展到現在佔據人影市場的50%左右的份額,在研發、生產、銷售的全流程裡,堅決貫徹安全生產、創新創效、嚴控質量,實現了人影火箭年產量、年銷售額的大幅增長。
在實現經濟效益高速高質增長的同時,公司在保障民生和造福社會方面不斷貢獻中天力量。奧運會開幕式、G20峰會、南京青奧會等國家重大活動保障方面,公司人影產品積極參與氣象保障。抗擊廣西大旱、狙擊貴陽冰雹、守護青海三江源和祁連山水資源、撲滅四川涼山火災……處處可見中天火箭的人影產品在防災減災、水土保持、生態修複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在此基礎上,中天火箭主動謀劃、提前布局,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不斷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壯大公司的國際業務規模,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場為導向的國際化發展體制機制。
古有七劍下天山,今有三「箭」出藍關。身處於秦嶺腳下的中天火箭志向高遠,不斷創新發展,在探空、制導、增雨防雹火箭等系列化小型固體火箭業務方面取得長足發展。有理由確信,隨著公司IPO登陸資本市場,在新的高度必將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