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讀《抓落葉》這本書的時候,我少有地感受到了一種沉浸式閱讀的體驗,故事裡的艾略特讓我看到了包括自己在內,很多人的影子。
小說的主角艾略特從小和哥哥比賽抓落葉,看誰抓得又快又多。艾略特雖小,但他卻能感知到哥哥想贏的狀態,因此他總是藏起自己真正抓到的落葉的數量,謊報一個肯定比哥哥低的數,故意讓哥哥贏。
艾略特從小就與眾不同,他敏感,愛幻想,能從同一件事情中捕捉到更深層次的內涵。當然,這些「與眾不同」讓他成為一個別人眼中的怪胎,也因此童年被孤立,長大後變得內向、孤僻。
艾略特,是別人眼中的怪小孩。
夜晚的時候,他看到一個怪物在他面前跳舞,於是他們成了朋友。然而,當他向父母哥哥提前這個怪物朋友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相信他。
有一次一家人外出到海邊度假,媽媽下海遊泳時遇到了危險,哥哥跑去喊人救媽媽,而艾略特卻看到怪物把媽媽從危險中拉了出來,媽媽平安返回了岸邊。在他說出自己的所見之後,父母阻止了他,而哥哥嘲笑他。
艾略特的一大愛好就是睡覺,媽媽為了讓他活動,逼迫他練習棒球,認真練習後他的球技高超,在一次比賽中,輸掉比賽的哥哥惱羞成怒,把弟弟相信怪物的言論告訴了同學們,大家都對他嘲笑不已,艾略特迫不得已退出了棒球隊,又回到了自己孤獨的世界裡。
除了兒時那個願意聽他幻想的鄰居阿姨外,他唯一的朋友是自殺互助小組的一男一女,他們一個自稱能靈魂穿越到未來,一個想寫小說,他們大概是唯一認真傾聽他的靈魂並相信他的人。
02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在艾略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總之,我有。
我疲於周旋在各色的人中間,因為他們極力隱藏那些負面情緒,總是能輕易地讓我感知到,這讓我覺得很累。
孤僻、內向、敏感,曾經一度成為我甩脫不掉的影子。我一直努力地想要讓自己變得開朗、外向、豁達,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名詞:高敏感人群。
原來,有的人天生對情緒的感知就比普通人強。
你是不怪胎,你只是天生敏感。
高敏感人群,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不是一種疾病或狀態,而是一種比較穩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徵。
1997年, 心理學家Elaine Aron博士最早提出了HSP這一概念,她本人也是一名HSP。
仔細想一下,你是否符合以下特徵:
對聲音/氣味/味道等異常敏感,警笛聲或施工噪音可能「會讓你有釘子砸頭的感覺」。擁擠的人群、強烈的氣味都可能會讓你特別不舒服。
具有很高的「驚嚇反射」,容易被一點聲音/偷襲被嚇到,因此懷疑自己「神經衰弱」。
被大人評價為「害羞、內向」,被人指責「神經質、想太多」。
像一塊情緒海綿,傾向於「吸收、共情」他人的感覺,並常常因此精疲力竭;很怕疼,對咖啡因等中樞刺激成分敏感。
洞察力強,擅長發現別人可能忽略的微妙之處,比如表情、肢體語言等。
需要大量時間獨處。在漫長的一天結束後,你需要自己呆在安靜的房間,降低刺激,為自己重新充電。
十分迴避衝突。當親密關係出現緊張或分歧時,你傾向於迴避,甚至可能在衝突中感到身體不適。
你想得很深。習慣對信息進行深度加工處理,並對自己的經歷進行大量反思(比其他人更多),同時也容易消極過度思考。
不喜歡任何形式的暴力和殘忍場面,哪怕是在藝術作品中;容易沉浸於電影等藝術品,並受到深深的打動,肚子餓的時候會變得易激惹,出現較大情緒波動。
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喜歡幻想、做白日夢。
「玻璃心」,你很容易陷入「自我懷疑」的漩渦,所以每當遇到挫折困難,你的本能反應可能不是抵抗,而是向內進行自我攻擊。
別人的評價、看法非常重要,消極情緒似乎影響你更深。……
03
高敏感特質已經被多項科學研究所證實,對HSP者的腦掃描研究顯示,他們的神經活動與非HSP者不太一樣:HSP更具同情心,更關注自己的環境,也更關注來自親密朋友和伴侶的社會線索。
過多的刺激會讓他們很心累,因為易受他人情緒影響,他們也因此承受更多傷害或冒犯,比如被誤解為「焦慮、挑剔,甚至是人格缺陷」:
XX而已,至於嗎?
你是不是反應過度了?
怎麼老像小孩子一樣,這麼情緒化?
——他們生來就有的人格特質,成為了道德審判的對象。
是什麼導致了HSP的形成?
①HSP是一種遺傳的人格特質。他們與生俱來的基因差異代表著——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些人天生更為敏感,感知力更強,當然,也更容易受傷。
②「情感忽視」的童年環境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有證據表明,人們早期經歷可能對與敏感性相關的基因產生表觀遺傳效應。研究發現,兒童期的「情感忽視」對一個HSP的孩子影響更大,當一個孩子天性深思熟慮、感情強烈,他對教訓的感覺也將更為深刻——更糟糕的是,他可能在長大後在內心深處對自我感到羞恥,產生自我否定感。
04
許多人在第一次知道自己是HSP後,都會有著豁然開朗的感覺。他們可能多年來都在為了迎合大環境的標準,去做了很多別人期待、卻不符合自己特性的事,並把自己的敏感、退縮和疲倦歸咎於軟弱,不斷進行內耗和自我攻擊。
其實,這是一類特殊人群特有的性格特質。
我們今天的社會,似乎不鼓勵人們過於敏感,但是HSP,同樣有其性格上的優勢。
更敏銳地感受和加工情緒線索,讓HSP對他人的同理心更強,對事情的思考也更為深入。研究發現,這種特質也與工作中的高績效行為相關,比如盡責、同理心、忠誠和勤奮。
一旦確定自己屬於HSP,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事情來使自己在生活中更快樂一點。
①確保獨處的時間,有意識地選擇與誰共度時光。
雖然HSP喜歡獨處,但他們也需要親密的支持性關係。有HSP受訪者提到他們有一個小型的精選朋友圈,「我真的不太喜歡和人在一起,但我有一群親密的朋友,他們幫助我度過人生。」
②保持自己熱愛的日常,避免吵鬧的聚會、恐怖電影或令人不安的新聞來照顧自己。進行溫和的運動,並給自己在睡前預留平緩刺激的時間。
③接納自己,讓產能 > 耗能。
如果你不是一個外向的人,就沒必要強迫自己進行「無用社交」。如果你討厭做某一件事,也無需硬碰硬折磨自己,嘗試找捷徑解決,別跟自己過意不去。根據自己的接受程度,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拒絕情緒內耗。接納自己,認可自己,性格沒有好壞之分,都有利弊。
④適當對自己降低要求。
敏感者幾乎都是病態的理想主義者。不僅對別人,對自己下手也毫不留情。甚至會產生內在攻擊,貶低自己。這是因為你把標準放的太高了,苛求完美,只會讓你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愈加脆弱。
05
高敏感人群的確獲得比常人更辛苦,他們接受的信息量太大太多,像是帶著一雙透視眼看世界。但與之呼應的,是高敏感度帶來的強烈感知與深度思考,所以他們身上總是帶著一種與眾不同的光環。
接受自己的敏感,不必視若大敵。
有一些人是透過一種濾鏡看這個世界的:在這個濾鏡的作用下,他們看到的世界有著更高的對比度和更高飽和度。因此他們一直是用一種更生動、更激烈的方式感受著這個世界。
內心高敏感的人其實並不是軟弱,而是擁有著溫柔和安靜的力量。
這種力量、是一種天賦,要相信它可以讓我們很好地度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