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齡階段應該進行何種體檢和篩查?根據自己的年齡對一對

2020-11-28 澎湃新聞

人衛健康

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健康維護,關係到其步入老年後的生活質量。因為進入中年後,慢性病及患腫瘤的風險明顯增加。雖然目前,關於此年齡段的人群是否需要每年例行健康體檢,存在非常大的爭議,但是做好該年齡段人群的健康維護仍對個人、家庭及社會至關重要。

由於現有的醫學指南很多,本文僅以美國最權威的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制定的指南為準。以下的建議來自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美國醫生是如何看病的一書》,提出的觀點供您參考。

對於年齡≥18歲的成人,推薦每年檢查血壓。

最新指南(2015年10月發布)指出應在藥物治療前,在醫院或者醫生診所之外做血壓測量以證實高血壓,而且最好採用動態血壓測量結果(A級推薦)。目的是排除白大衣症候群,而且動態血壓監測是診斷高血壓最理想的方法。

血膽固醇檢查:

年齡≥35歲男性,強烈推薦血膽固醇檢查(A級推薦)

20~35歲男性,若有冠心病危險因素可做血膽固醇檢查(B級推薦)

年齡≥45歲女性,若有冠心病危險因素,強烈推薦血膽固醇檢查(A級推薦)

20~45歲女性,若有危險因素,推薦血膽固醇檢查(B級推薦)

40~70歲體重超標或肥胖的人群

應做血糖檢查(B級推薦)。如果血糖正常,目前並無具體指南建議下一次檢查時間,一般建議每3~5年檢查一次較為合理。

建議所有成年人應篩查肥胖(B級推薦)。

建議高危人群篩查B肝(B級推薦)。

妊娠女性在第一次孕前應篩查B肝(A級推薦)。對1945—1965年出生的高危人群應篩查1次C肝(B級推薦)。

建議有危險因素的成年人及所有孕婦篩查梅毒(A級推薦)。

推薦對肥胖及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成年人諮詢健康飲食及運動(B級推薦)

推薦男性65~75歲吸菸者,篩查1次主動脈瘤(B級推薦)。

推薦對家族有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或者BRCA2的女性篩查以上易感基因,若易感基因陽性應做基因諮詢(B級推薦)。

乳腺癌篩查:

40~49歲女性,醫生應告知其關於乳腺癌篩查的利弊(C級推薦);

50~74歲女性,每兩年做乳腺鉬靶X線檢查(B級推薦);

年齡≥75歲女性,不推薦篩查,因無足夠證據證明篩查有利(Ⅰ級推薦)。

對於≥40歲女性,不推薦臨床醫生乳房檢查,因為無證據支持檢查有幫助(Ⅰ級推薦)。

不推薦數位化乳腺鉬靶或乳腺MRI替代普通膠片乳腺鉬靶,因無證據支持有更多的普查價值(Ⅰ級推薦)。

宮頸癌篩查:

21~65歲女性,推薦每3年進行宮頸塗片檢查。

30~65歲女性,推薦每5年進行宮頸塗片檢查加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檢查。(A級推薦)

肺癌篩查:

推薦55~80歲、吸菸史為30包/年(包括目前仍在抽菸和在15年內戒菸)的人群,每年進行低劑量胸部CT。但若戒菸超過15年可停止篩查。(B級推薦)

結腸直腸癌篩查:

推薦50~75歲,每年進行大便潛血檢查,或每5年乙狀結腸鏡檢查,或每10年全結腸鏡檢查(A級推薦)。

前列腺癌篩查:

USPSTF 2012 年指南不推薦無症狀人群常規篩查(D級推薦),2017 年指南改為經過與患者溝通後可篩查(C級推薦)。但學者認為,在中國可能需要篩查。

關於阿司匹林:

對於50~59歲、10年心血管病風險≥10%人群,建議每天一次低劑量阿司匹林,同時應長期服用,最少10年(B級推薦)。對於60~69歲人群,應討論利弊(C級推薦)。對於<50歲或>70歲人群,不推薦,因為無足夠證據證明對預防心臟病和結直腸癌有利(Ⅰ級推薦)。

不推薦無症狀的頸動脈超聲篩查(D級推薦)。

不推薦常規維生素D檢查。但推薦≥65歲有摔倒風險的人群做骨質密度篩查。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美國醫生是如何看病的》

林豔豐,陳雄鷹,謝黨賜

閱讀原文

原標題:《各年齡階段應該進行何種體檢和篩查?根據自己的年齡對一對吧!》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45歲,結直腸癌篩查年齡要提前了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建議所有無症狀,年齡在50-75歲的成年人應該根據檢查的需要接受不同時間間隔的結直腸癌篩查。對於年齡76-85歲的成年人來說,是否繼續篩查應根據個體的整體健康狀況和之前篩查史決定。
  • 哪些人應該進行大腸癌的篩查?
    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哪些人應該進行大腸癌的篩查。所謂高質量的結腸鏡檢查,就是到有消化專科的大醫院由專科醫生進行檢查,醫生的檢查技術和知識水平與癌前病變的檢出率密切相關。很多臨床證據顯示大量吸菸和肥胖與大腸癌患病危險增高有關,故而建議將這類人群的篩查起始年齡由50歲提前至45歲。但是,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巨大,如對適齡人口全部進行結腸鏡檢查,需要的篩查成本及工作量太大,我國現有的醫療資源無法承受。
  • 普通體檢不可替代腫瘤篩查 四種腫瘤癌症篩查必須做
    但很多人,甚至是最應該做腫瘤篩查的高危人群對腫瘤篩查的相關信息卻知之甚少。  他人們大多能堅持每年一次常規體檢,卻不在意腫瘤篩查,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存在「體檢誤區」,認為自己已經做過體檢了,就不需要做腫瘤篩查了,還有人根本不知道有腫瘤篩查這碼事。  普通健康體檢是對心、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等進行檢查,掌握人體的一般狀況,可早期發現一些常見的慢性病。
  • 年底扎堆體檢切記不要盲目跟風 年輕人注意篩查傳染病
    轉眼到了年底,無論是單位,還是家庭,都把體檢提上了日程,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體檢費該怎麼花?體檢該查什麼?有沒有針對性?記者昨日針對市民小梁的疑惑,採訪了6位由單位安排體檢和4位自行體檢的市民,得到的回答統一,「別人查什麼,自己就查什麼。」大家的回答是否科學?
  • 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
    若檢出肺內結節,根據結節不同特徵,磨玻璃、亞實性、實性結節及多 髮結節的具體情況進行 LDCT 複查;3. 根據國情和效能以及我國人群特徵,不推薦將 PET/CT 作為肺癌人群篩 查的方法。預防建議1. 建議戒菸;2. 有職業暴露危險的人群應做好防護措施;3.
  • 年年體檢正常,為何突然查出癌?可能你根本沒查對
    李士強提醒,自己增加的體檢內容不是單純累加項目,「哪個貴選哪個」,而是要根據個人既往史、家族病史、年齡、性別、健康危險因素和經濟狀況等綜合分析,項目要體現針對性需求。一份「個性化體檢單」的出爐,前期要有4步要對自身情況有初步了解大致了解各體檢項目的意義和作用跟醫生溝通了解自己適合做什麼樣的檢查根據醫生評估、建議,選擇檢查項目體檢項目可選擇1+X按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發布的《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專家共識》,體檢內容大致分成兩類:「基礎項目」和「個性化項目」,也被稱為「
  • 健康| 20種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方法發布!
    若檢出肺內結節,根據結節不同特徵,磨玻璃、亞實性、實性結節及多髮結節的具體情況進行 LDCT 複查。根據國情和效能以及我國人群特徵,不推薦將 PET/CT 作為肺癌人群篩 查的方法。篩查建議年齡> 40 歲有腹痛、腹脹、反酸、燒心等上腹部不適症狀,並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腸上皮化生、胃息肉、殘胃、胃巨大皺褶徵、慢性胃潰瘍和胃上皮異型增生等病變以及有腫瘤家族史的對象,應根據醫師建議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 天河區免費大腸癌篩查開始了,這些檢查統統免費→
    看完有沒有覺得自己真的需要去做個大腸癌篩查了本次免費篩查對象需符合哪些條件?具體地點都分布哪裡?咱們接著往下看免費篩查對象天河區戶籍居民或在天河區住滿半年年齡滿足45~74歲(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影響,各社區開展情況根據實際進行調整,詳情請致電常住地所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登記和預約)免費篩查地點到居住地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加
  • 羊穿和無創DNA,選擇哪個與年齡有關,如果你是這個年齡,別猶豫
    孕媽整個孕期會進行10-12次的檢查,其中B超檢查大概在5-6次。一般第一次的B超檢查是確定胎芽和胎心,第二次B超就是比較重要的唐篩了。唐篩檢查是篩查唐氏兒的一種檢查方式,胎兒是否是唐氏兒,其檢查方式分好幾種。然而很多孕媽都比較迷茫,早唐、中唐、無創、羊穿究竟哪個好?
  • 20至50歲各年齡段癌症篩查應該查啥項目
    瀋陽市健康教育中心發布了癌症早期篩查攻略,明確了從20~50歲之間各年齡段人群的腫瘤篩查建議。  大城市男性應關注腸癌和前列腺癌  女性應關注乳腺癌和甲狀腺癌  根據2018年2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男性211.4萬例,女性169.0萬例)。0~74歲累計發病率為21.58%。
  • 根據年齡劃分,人生分為八個階段,對於目前的你屬於哪個階段呢
    當時有一個心理學家叫埃裡克森,他按照心理發展的年齡階段,他把人劃分為八個階段,也是根據人的社會性和人格特徵來劃分的。那麼從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理論來說,他這樣劃分之後,那麼每一個階段,它都會有相應的心理任務和心理危機產生。比如說,為什麼很多人說有中年危機,這個中年危機為什麼會產生?如何去避免中年危機的產生?那麼中年危機是什麼?
  • 你真的會體檢嗎?20歲、30歲、40歲、50歲,體檢最該分別查這些!
    昨天體檢行業巨頭愛康國賓董事長一席話讓網友炸了鍋——「有體檢單位護士冒充醫生看超生」、「直接扔掉體檢對象抽的血然後出結果」……體檢機構是不是有貓膩尚有待調查,但對於每年都要體檢的我們,還是應該了解一些相關知識。醫生說,體檢十年一關卡,關鍵看你在哪個年齡階段!20歲到60歲,每個年齡段應該查哪些?趕緊來看看吧!
  • 【鄭說健康】不同年齡段,體檢側重點也不一樣!年終體檢,你做對了嗎?
    年終歲末,各單位又陸陸續續開始組織職工體檢了,對於體檢,該做什麼項目,體檢前應該注意什麼,你都了解嗎?一起來看看。 建議有家族病史、三代以內親屬有發生腫瘤的人,需要提早體檢。以胃癌家族史為例,用家人患癌時的年齡減去15年,就是需要做胃鏡的年紀。另外,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腫瘤,高危人群應注重低劑量螺旋CT篩查及腫瘤標誌物檢測。
  • 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涉及20種癌症
    若檢出肺內結節,根據結節不同特徵,磨玻璃、亞實性、實性結節及多 髮結節的具體情況進行 LDCT 複查;3. 根據國情和效能以及我國人群特徵,不推薦將 PET/CT 作為肺癌人群篩查的方法。預防建議1. 建議戒菸;2. 有職業暴露危險的人群應做好防護措施;3.
  • 警示我們10大體檢項目+10大臨床症狀...
    年齡在40歲以上,有家族遺傳史、不良生活習慣,有慢性或者是腫瘤遺傳史等情況的人群都需要做防癌體檢。也就是說如果年齡大了,還是需要每年有針對性地做一下防癌體檢。下面是我國十大高發癌症的高危人群和篩查方法。
  • 怎樣進行消化系統腫瘤的早期篩查?
    原創 徐勤偉 東方內鏡在我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健康和經濟負擔。早診早治是降低負擔的有效方式,當前有多種醫療技術和手段可以診治惡性腫瘤,但許多老百姓對於如何進行早期篩查仍很陌生。
  • 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涉及20種癌症 |惡性腫瘤|...
    若檢出肺內結節,根據結節不同特徵,磨玻璃、亞實性、實性結節及多 髮結節的具體情況進行 LDCT 複查;3. 根據國情和效能以及我國人群特徵,不推薦將 PET/CT 作為肺癌人群篩查的方法。預防建議1. 建議戒菸;2. 有職業暴露危險的人群應做好防護措施;3.
  • 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癌症
    適合普通人群的癌症篩查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意見,目前只有3種癌需要這種「機槍掃射」的篩查,分別為:乳腺癌、宮頸癌、結腸癌。乳腺癌美國癌症協會建議:1. 4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查1次乳腺鉬靶。2. 高風險女性,不管年齡高低,需要每年查1次乳腺磁共振。
  • 【反思】為何年年體檢,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原來,我們都做錯了...
    >健康體檢不等於癌症篩查,常規健康體檢的側重點主要在體格檢查、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而沒有放在腫瘤篩查方面。,必要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對異常結果進行合理隨訪。 專家建議 建議對身體狀況良好,且預期壽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開展基於PSA檢測的前列腺癌篩查,對於前列腺癌高危人群應儘早開展基於血清PSA檢測的篩查;不建議針對40歲以下男性進行人群篩查。
  • 14個癌種科普信息:高危對象、篩查建議和預防建議。
    3.年齡大於20歲的FAP和HNPCC家族成員,當家族中先發病例基因突變明確時,建議行基因突變檢測,陽性者每1-2年進行1次腸鏡檢查。如基因突變檢測陰性,則按照40歲以上個體進行篩查。4.45-75歲無症狀篩檢對象,每年接受1次FOBT檢查,每10年接受1次腸鏡檢查。5.糞便或血液的多靶點基因檢測可能有助於篩查,糞便標本的證據更為充分,但由於價格較為昂貴,限制了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