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世界的苦難讓人產生出離苦海之心,淨土之樂讓人嚮往極樂世界

2020-12-04 耀如樂園

娑婆世界的苦難讓人產生出離苦海之心,淨土之樂讓人嚮往極樂世界

省庵大師:

娑婆魔外事縱橫,寂滅無如安養城。

苦樂雙忘名極樂,死生俱盡說無生。

佛無彼此皆同體,地有東西是假名。

何事勸人生彼國,只緣此土道難成。

(摘自省庵淨土詩)

【略解】

娑婆世界是一個苦多樂少的世界,是一個紛紛擾擾的世界,是一個內心無法平靜的世界,是一個難以修道的世界。在這個世界,我們都處在無始以來六道輪迴狀態,我們雖然人人都有佛性,都有真如之心,但卻渾然不知,把妄心當真心。特別是當今這個末法時代,魔事盛行,歪理邪說盛行,智慧型手機像毒品一樣控制住我們。

極樂世界是一個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世界,是一個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世界,是一個擺脫了六道輪迴的世界,是一個內心平靜的世界,是一個處處講經說法的地方,是一個極易修道的世界,是一個壽命無量直至成佛的世界。

每每想到娑婆世界的苦難,每每感受到娑婆世界的苦難,我的出離苦海之心就更加堅定,嚮往極樂世界之心就更加渴望,信願念佛之心就更加堅固。

相關焦點

  • 淨土宗:娑婆世界到底苦不苦
    「娑婆」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意思是堪忍,這個世間充滿著種種的苦難,然而生存在這個世界的眾生還忍受得了,不僅忍受得了,還會以苦作樂,所以稱為堪忍。這個世間雖然很苦,但是我們已經習慣了,習慣了就很難產生厭離之心,然而修行淨宗念佛法門,首先要求我們從心裡真實地把這種心引發出來。
  • 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叫娑婆世界。《印光法師嘉言錄》(24、25)
    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世界,則是具足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沒有一點兒快樂,所以叫娑婆世界。古印度語娑婆,漢語叫做堪忍。說居住在這裡的眾生,還可以能夠忍受如此痛苦的緣故。然而娑婆世界並不是沒有一點快樂,但所有樂事大多數都是痛苦。眾生迷惑顛倒,反而以為快樂。比如嗜酒、色情、打獵、賭博等等,哪裡是快樂呢?一些愚痴的人纏綿不舍,沉浸其中而不知疲倦,實在是太可憐了。
  • 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有什麼不同
    極樂世界,廣大嚴淨,永恆的光明,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娑婆國土,女色妖淫,燒毀善根,令無數人墮落。極樂世界,正報壯嚴清淨,國中實無女人及三惡道,眾生生者皆是蓮花化生。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獨.命濁。
  • 娑婆眾生有美有醜,極樂世界眾生皆是貌美如花,下一生你去哪裡?
    娑婆眾生有美有醜,極樂世界眾生皆是貌美如花,下一生你去哪裡?省庵大師: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無礙異常倫。直將果用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回觀此土修行者,齷齪生涯太苦人。(摘自省庵大師淨土詩)【略解】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的相貌美醜不同,只有肉眼,沒有天眼、慧眼、法眼及佛眼,更沒有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及漏盡通。
  • 娑婆世界,是否僅僅指的地球?
    佛教中,娑婆世界的含義是這樣的: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訶、娑河等,意為堪忍,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眾生忍苦的能力相當強!這可不是誇讚我們呢,是說我們愚痴,執著於幻象而不願自拔,痛苦不堪還以苦為樂;就是說我們這些眾生們安於十惡,堪於忍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世人們所在的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世界。
  • 帶你認知我們所處的世界,佛家所稱的娑婆世界
    娑婆,梵語的音譯。譯著:「堪忍」。什麼是堪忍呢?就是堪於忍受,有二層意思。第一層是對眾生而言,指眾生堪於忍受世間的種種苦惱,安於十惡世間不願超脫出離出來。另一層意思是對諸佛菩薩而言,指諸佛菩薩為了度眾生、行利樂,堪受諸苦,表達了堅韌無畏與慈悲心懷。我們所處的大千世界,即娑婆世界,也稱堪忍世界。釋迦牟尼佛為娑婆世界教主。
  • 阿彌陀佛48大願之一:娑婆世界眾生信願念佛者,臨終接引去極樂
    阿彌陀佛48大願之一:娑婆世界眾生信願念佛者,臨終接引去極樂省庵大師:瓊枝瑤草色長新,別有乾坤世外春。紅蕅華藏金砌鴨,綠珠簾映玉樓人。(摘自省庵大師淨土詩)【略解】我們在娑婆世界的人都能感知到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但是絕大多數人沒有因為感知到八苦而產生出離心,而是苦樂顛倒的忍受著八苦。
  • 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一個是安穩的
    而菩薩慈悲,不光是想令我們離苦,還想讓我們獲得歡喜與安樂,本期講堂,我們繼續品讀《普門品》的下半部分「慈能予樂」。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 佛經典故:娑婆世界究竟是五濁惡世,還是清淨佛土
    佛教中有一個宗派叫淨土宗,專修念佛法門。淨土,即清淨佛土,與穢土相對。虛空法界有無量佛國淨土,但淨土宗所言之淨土專指距娑婆世界十萬億個大千世界之遙的西方極樂世界。佛者,覺也,與凡夫相對。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世尊,而淨土宗專門持誦阿彌陀佛名號。娑婆國土,五濁惡世,乃人類所在之大千世界,教主為釋迦牟尼佛。
  • 佛說:佛教人生八苦雖苦、娑婆世界雖難,但能做到十善業也可自渡
    佛教中又講人死後會經歷多個世界,如西方的極樂世界便是世人爭相前往之地,而十八層地獄卻又是大家避之不及的所在。同時也告誡世人佛教中人生有八苦,而且還有所謂的娑婆世界,這些雖苦雖難,但能做到十善業也可自渡。
  • 中國神話裡的仙境,佛經中的極樂世界,為什麼都在東方和西方?
    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鎮之,百神之所在。」(《山海經·海內西經》)傳說它是天下萬山之祖,是天帝在下界的都城,連王母娘娘(西王母)的瑤池仙境也在崑崙山上。無獨有偶,佛經中的極樂世界,也在東方和西方。東方的琉璃世界,是藥師佛的淨土。藥師佛依因地修持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其中包括「除一切眾生病,令身心得安樂」等,要讓眾生今世生活於安樂無病苦之中,使具足諸根,導入解脫,「故依此願而成佛,住淨琉璃世界,其國土莊嚴如極樂國」。
  • 釋迦牟尼佛來娑婆世界不止一次,不只這一生
    釋迦牟尼佛來娑婆世界不止一次,不只這一生,據說本師釋迦牟佛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已經有8000多次。釋迦牟尼佛在過去菩薩位上,曾經為「常不輕菩薩」,見到別人都會作揖,並說我不會輕視你們。有不理解的眾生誤解了,認為他這種做法是愚蠢的,甚至還罵他。
  • 我們的娑婆世界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是修行人一定要知道的問題
    在此世界之中,無處不是佛,無處不是聖人。華嚴世界,是一個彼此造福的世界。每一個眾生,都是華嚴世界中最重要的壇城主尊,都是華嚴世界最重要的種子。如果沒有其他眾生的協助,也就是說一旦缺乏任何一顆種子,我們就不可能成佛,所以每個人都是華嚴世界中最重要的角色。我們的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之處。
  • 觀音菩薩為何從西方極樂淨土來到娑婆五濁惡世?
    事實上,觀音與佛並非上下級,甚至,她都不屬於咱娑婆世界……我們知道,咱們所處的娑婆世界乃是劫濁、眾生濁、命濁、煩惱濁、見濁的五濁惡世。娑婆世界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惡,無不是罪。無量劫至今,甚至連佛菩薩們都不願住於咱娑婆世界修行證道。
  • 佛教:阿彌陀佛是誰,許多人念了一輩子佛都沒弄明白
    依《佛說阿彌陀經》記載,在我們娑婆世界的西方,經過十萬億個大千世界,有一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正在那裡說法。南無,讀作「那摩」,音譯自梵語,乃皈依之意。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歸命依靠於阿彌陀佛的意思。那為什麼人們不念自己所在大千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的名號,而偏偏去念一個離我們十分遙遠的另一個世界的佛的名號呢?
  • 佛教:淨土是天界嗎?
    編輯:提舍淨土如此富麗莊嚴,往生淨土者欲食得食、欲衣得衣,住的是宮殿,且神通廣大,諸上善人俱會……,不免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往生淨土就等於往生天界嗎?經典記載,天界眾生並非無苦,只是樂多苦少。欲界的天人,天天享福,但壽命即將終了時,便有「衣垢、花萎、身臭、腋汗、厭座」等五種衰相出現,此時天人便感到愁憂恐怖。欲界有五衰苦,色界則有水、火、風三種災難,無色界則有「死墮」─雖有福報,命終時必定墮落。由此可知,三界的天人皆有苦,並非真正究竟之樂。
  • 中國乃至全球爆發的疫情還讓你貪戀娑婆世界嗎?聽印光大師開示
    中國乃至全球爆發的疫情還讓你貪戀娑婆世界嗎?聽印光大師開示【印光大師開示】夫人宿世果種善根,且無論為學求道,可為出世大事之前茅。即貪瞋痴等煩惱惑業,疾病顛連種種惡報,皆可以作出生死入佛法之因緣。顧其人之能自反與否耳。不能自反,且無論碌碌庸人,為世教之所拘。即晦庵、陽明、靖節、放翁等,雖學問、操持、見地,悉皆奇特卓犖。然亦究竟不能徹悟自心,了脫生死。其學問、操持、見地,雖可與無上妙道作基。由不能自反,竟為入道之障。可知入道之難,真難於登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