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山澗的魚似「黃辣丁」,過去翻開石頭就有,如今賣500一斤

2020-09-20 寒冷夏至

在鄉下我們不僅能夠見到不少的野生植株,其實野生動物也有不少,它們生長在山林裡,平時不輕易出現,就算是特意尋找,它們也會老遠就感知到,隨後躲得遠遠的。以前這些動物經常上了農民們的飯桌,在野外長大的動物,吃的東西比較雜,肉質會更好。今天我們要講的呢,是生活在山澗裡的一種魚,它的外貌長得很像「黃辣丁」,現在已經非常稀罕了。

它生長的環境都是沒有汙染過的山澗裡,一般只有在偏遠的山林中才能夠見到它的蹤影,越是冷冽清澈的泉水,越能見到更多,它的名字叫做「石爬鮡」。它對於環境的要求苛刻,不要說現在很多人沒有見過,就算是一些老農,見過它的也比較少,如今越來越罕見。

石爬鮡在剛剛被人發現的時候,覺得和黃辣丁長得很像,顏色的形狀大小都很相似。黃辣丁也是常見的淡水魚,現在隨便在哪裡都能夠買到,但是石爬鮡就不一樣了,它是純野生的淡水魚。它平時都是趴在石頭上面,腹部和石頭緊密的貼合在一起,就算是遊動的時候,也是挨著石頭。

它不管是在捕食還是活動,腹部都是貼著石頭的,將它捕捉起來就可以見到扁平的腹部。它的全身只有一根脊柱,沒有很多刺,野生的魚類,生存的環境也好,所以肉質鮮美,比一般的魚都要珍貴不少。抓它的時候也不容易,以前農民們都要在邊上等半天,才能見到它出來活動。

其實現在不少的動物和植株都變得罕見了,不少是因為環境破壞的原因。像這種魚類,它就不能生存在一般的山澗裡,如今只有在一些深山老林中,可能才會見到幾條,非常稀罕,賣到了500元一斤,依舊很少見。

相關焦點

  • 農村河溝裡的「怪魚」,魚嘴長得像豬嘴巴,一斤能賣到一百多元
    農村的河溝旁是夏天人們最愛去的地方,農村的河溝沒又汙染水質很清澈,天氣熱了人們就到河裡遊泳,河裡的一些小魚小蝦還可以撈上來打牙祭。然而有的河溝裡經常能撈上來一種怪魚,它的嘴巴長得跟豬嘴巴一樣,樣子很奇特。
  • 農村河裡的「貪吃魚」,攝食兇猛難捕獲,如今栽在吃貨嘴裡
    在農村的河裡生長有各種的魚蝦,野生魚蝦有著養殖魚蝦所沒有的營養口感和香味,俗稱野味。說到農村河裡的野生魚,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最熟悉的當屬鯽魚、黃辣丁、餐條子、柳根魚等等。事實上,河裡的野生魚種類繁多,很多魚人們不知道它的正式名字,往往就根據這些魚的形狀和特點,給它們取一些形象又生動的名字,就像今天介紹的這魚,它常誤認成鯽魚,只有黃辣丁二分之一大,卻性情兇猛難捕獲,這種魚就是馬口魚。
  • 這種魚看起來像鯰魚,我覺得它是最扎人的魚,紮上比黃辣丁更疼痛
    上周,有親戚從農村鄉下帶來他從山上小河裡釣來的魚,竟然是河裡早已絕種的「水蜂子」魚。記得小時候我們捉住它後,將它放在石壁上玩。很多年沒有看見它了!這種魚我們老家叫它水蜂子,也有人叫它滑魚,石碾子,瞎眼魚。這種魚看起來像鯰魚,喜歡水質清澈的地方,我覺得它是最扎人的魚,紮上比黃辣丁更疼痛!
  • 農村小河溝裡的6大「魚獲」,你要是全吃過,請收下我的「膝蓋」
    農村小河溝裡的6大「魚獲」,你要是全吃過,請收下我的「膝蓋」第一種:馬口魚我們當地人稱之為「浮梢」,長的有20多釐米,在流水的石縫邊邊好釣得很。馬口魚是一種小型魚類,又稱快魚、寬口、跑魚。身體延長、側扁,雄性略顯淺紅色,並有淺藍色橫紋,大多生活在山間溪流、江河、湖泊和水庫的中上層水域。
  • 人稱「水下老虎」,過去農村很常見,如今成稀缺品,100元一斤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人稱「水下老虎」,過去農村很常見,如今成稀缺品,曬乾100元一斤。
  • 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過去一撈幾十斤如今30元1斤
    在我國北方和南方的飲食搭配有非常大的差別,在其中北方地區喜歡甜的,而南方地區則更鍾愛吃鹹的。就拿吃魚而言,鯽魚在北方地區很火爆,但是在南方地區卻並不受歡迎,很多人不喜歡鯽魚。此外在南方地區有許多的魚類,東北人也吃不習慣。
  • 農村一種「飛魚」,酷似黃辣丁,藏在石頭縫裡,吃過的都說太奢侈
    農村河裡一種野生「飛魚」,藏在石頭縫裡,常誤認是黃辣丁,野生的幾近絕跡,吃過的都說太奢侈魚肉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及蛋白質,營養豐富滋味鮮美,自古以來魚就作為食材被做成各種美食,被端上餐桌。關於食物在民間有「吃長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說法,這沒有腿的食物說的就是魚,如今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吃成為很多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食物。現在我們常吃的魚,比如鯽魚,鯉魚,黃辣丁,鰱魚可以人工養殖,但有更多的魚卻始終無法飼養。有的是因為其個頭太小性價比小,如黃黝魚,沙裡趴魚,有的是因為其習性,像餐條,麥穗魚,石爬鮡。
  • 石縫裡這「奇葩」魚,農村特殊的河裡才有
    那時捕魚工具落後原始,不用擔心河裡的魚會被捉淨。河裡的自然生長的魚,無非就是常見的鯽魚、嘎牙魚,麥穗魚這些普通的雜魚,想要吃到肉質鮮美又稀罕的野生魚,只有到山裡的山澗激流裡去尋找,今天介紹的這種魚人稱「豬嘴魚」,靠吃青苔生存,十年才成熟150元一斤。
  • 農村這魚喜歡趴石頭上,賣上百一斤,鄉下河裡一釣一個準,賊下飯
    小編喜歡農村,不僅是因為自己是個農村人而喜歡它,在農村生活過的孩子就知道,自己在農村的樂趣是很多的,可以從村頭玩到村尾,院子裡面的大樟樹是根據地,經常活躍著一幫孩子,那個時候,小孩子最喜歡的活動還是和水有關,畢竟天氣熱,只要我們有了大人的準許,就可以到小腿深的小溪流裡面玩耍,那個時候的溪水那叫一個清啊
  • 人稱冰水魚王,野生的300元一斤,如今被大量養殖,成高檔美食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人稱冰水魚王,野生的300元一斤,如今被大量養殖,成高檔美食。
  • 農村稱「雀甕」,過去被當害蟲,如今一斤價值200元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看似毫不起眼,實際上換個角度來看就能夠發現它的巨大作用,過去在農村長大的小孩可不像現在的孩子們有那麼多的玩具和娛樂項目,但他們有一個大優勢,那就是背靠山林背靠大自然。這些農村孩子們空閒的時候就約上小夥伴,三三兩兩地去尋找娛樂項目,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發現,在一些樹幹上,竟然黏著一個個黑不溜秋的狀似罐子一樣的小玩意,這些東西引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結果拿回家找大人一問才知道,這些「小罐子」裡裝的竟然是黃刺蛾的幼蟲!樹上長罐子?竟是黃刺蛾幼蟲,農村稱之為「雀甕」。
  • 農村河裡常見的一種魚,如今一斤賣到111塊錢,你有沒有見過
    農村河裡常見的一種魚,如今一斤賣到111塊錢,你有沒有見過,相信大多數吃貨朋友們都聽過一句話,這句話就是,靠山吃野味,靠還吃海鮮,小愛覺得這句話一點錯都沒有。對於常年成為在農村裡面的吃貨朋友們來說,閒來無事的時候就會去到河邊抓一抓野味,如果說從來沒有去過河邊抓過野味,那真相只有一個,你就是一個假的農村人。不過話說回來,農村河裡面最常看到的就是沙塘鱧啦。
  • 在以前農村河裡,農民用大錘砸石頭,石頭下的魚為啥死?看完恍然大悟!
    山澗滴滴清泉慢慢匯集就成了農村裡的小溪,農村的小溪生活著許許多多的美味,它們有的生活在水底,有的生活在石頭下面,還有的生活在洞穴裡。 千百年來農村的小溪為農村人提供了許許多多的美味,捕捉小溪裡的美味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 農村小夥去山間小溪裡搞螃蟹,翻開石頭一看全是大傢伙,收穫不錯
    農村小夥去山間小溪裡搞螃蟹,翻開石頭一看全是大傢伙,收穫不錯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農村裡有著許多的野貨,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是已經有所了解,很多農村野貨在如今的市場上也是賣到了很高的售價,特別是那些比較難尋找到而且還是非常優質的野貨,在市場上都是可以賣個好價錢的。
  • 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過去一撈幾十斤,如今30元1斤
    導讀: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10年前河裡很多,如今30元1斤我國南北方的飲食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北方愛吃甜的,而南方則更偏愛吃鹹的。就拿吃魚來說,鯉魚在北方很受歡迎,可是在南方卻並不吃香,很多人不愛吃鯉魚。另外在南方有不少的淡水魚,北方人也吃不習慣。比如在南方還有一種奇特的魚,叫聲像鴨子一樣,身上還長有三根毒刺,但是卻被視為珍品,很多南方人都喜歡吃,可是在北方市場卻比較少見。如今這種魚野生的能賣到30元一斤,所以很多人養殖它。
  • 松滋農村這個東西竟然賣300塊一斤 幾乎家家都有
    村民把紅薯梗、紅薯葉烘乾之後,包裝出口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售價三百多一斤。厲害了!看來「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句話真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呀!這還不算完,扎心的事情才剛剛開始!你萬萬想不到,以下這些我們在農村常見的東西,竟然真的能讓人發大財!
  • 全身花紋常誤認是黑魚「變異」,以前少有人敢吃,如今50元一斤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在飲食上大家不僅要求吃得飽,還要吃得營養健康。許多農村地裡的野菜,山上的野果,河裡的野生魚,成為稀罕野味被端上家庭餐桌。說起農村的野味來,自然繞不過河裡的野生魚,農村植被茂密空氣新鮮水質清澈,因而野生魚的肉質比養殖魚口感更細膩營養更為豐富。
  • 這種「珍貴名魚」,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如今價格高達500元一斤
    我們經常所吃的魚有草魚,鱘魚,鰱魚,鯰魚,鱖魚,刀魚等等。可是今天要為大家所介紹的這種魚從古至今都屬於「珍貴名魚」。在古代也是作為皇家貢魚來進貢,直到現在實現人工養殖後,仍然屬於價格高昂,價格能賣到500多元一斤。這種魚的體型非常小,即使是成年魚也不過只能長到20多釐米左右。並且生長時間很長,三年才能長九釐米,而且產量還不高,所以這種魚非常的珍貴。它的名字叫做泰山赤鱗魚。
  • 農村河流中,經常趴在石頭上的一種魚,現在卻已經蹤跡難尋
    在故鄉廣西省地域,自小河中都是有很多種多樣小魚。因為大家農村的河流的河流很清亮,並且河中也遍布著各式各樣的魚。還記得在二十幾年前兒時讀中小學常常跟一幫同學們順著曲曲折折的河流一路向下步行一個小時才到院校。而一路上很數次由於在河裡抓魚而晚到。
  • 以前農村河流,七星魚到處都是,如今幾乎絕種,200元一斤買不到
    如今早已進到夏天,許多 地域都遭受了洪水災害的危害,許多 田地被侵泡,稻穀生長發育也遭受非常大的危害。就在前幾日,我跟好多個村內的群眾到水稻田邊查詢稻穀遭災狀況。可是出現意外的發覺了在排水溝裡有幾個如今非常少看到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