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新藥上市申請被熱議!根治的突破口或在幹細胞

2020-11-18 知識科普君

本月,「美國阿爾茨海默症新藥審批」的事件受到了關注。這是美國生物技術公司渤健的新藥Aducanumab,是一種單克隆抗體,能有選擇性地與患者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沉積結合。業內曾有聲音表示如果獲批它將成為FDA近20年來批准的治療該疾病的第一款新藥。此前,也曾因為這款新藥具有 「確鑿的有效性」,渤健股票猛漲。

然而在11月初,美國FDA專家會全部否決了這款新藥的上市申請,認為迄今為止的研究尚不支持該藥物的有效性。最終審批結果將在2021年3月公布。這無疑又給這款新藥上市帶來了不確定性。

近年來,阿爾茨海默症新藥一直是熱議的話題,一旦有進展都會掀起醫學界的一些轟動。比如在2019年渤健宣布計劃提交在研新藥aducanumab的生物製劑申請(BLA)時,新聞一出,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並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單。

由此可見人們對阿爾茨海默症新藥上市的翹盼。那麼,作為醫學發展的新趨勢,未來幹細胞會對阿爾茲海默症的治療帶來哪些幫助?針對阿爾茲海默症的幹細胞新藥會不會上市?

阿爾茲海默症為何難以根治?

阿爾茨海默症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阿爾茨海默症是我們這個世紀最大的醫療挑戰之一,也是痴呆症的主要原因。以美國的調查結果為例,從2000年到2018年,中風、愛滋病和心臟病導致的死亡人數都呈下降趨勢,而阿爾茨海默症死亡人數卻是在不斷增加,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病過程如下圖所示[1]。

近20年阿爾茨海默症新藥上市空白仍然未被打破,其主要原因應歸因於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且存在著1%到2%的遺傳效應;其次,在進行動物模型試驗過程中,對動物有效,對人類卻沒有相應的效果。

最為關鍵的是,當前藥物治療阿爾茨海默症一般是增加突觸間隙乙醯膽鹼,促進突觸傳遞,無法影響疾病的進程,且各類藥物均存在著不良反應,例如腹瀉、頭痛、噁心、食欲不振等症狀,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幹細胞是具有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是機體的起源細胞,也是形成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原始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或組織器官,醫學界稱其為「萬用細胞」。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被認為是治療阿爾茲海默症最有前景的種子細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漸漸被臨床前研究及臨床試驗證實。在動物模型試驗中,移植的間充質幹細胞可以分化為神經細胞,增加局部乙醯膽鹼神經遞質、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以及神經生長因子的濃度,最終改善運動和認知功能。

針對阿爾茲海默症的在研幹細胞新藥

各種類型的幹細胞已被用於阿爾茨海默症的臨床前/臨床試驗。截止2020年11月,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註冊庫http://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註冊的有關幹細胞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臨床研究項目達到了27項。針對阿爾茲海默症的幹細胞新藥也正在開發中。

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註冊庫網站中了解到,在2016年10月,Longeveron公司進行了一項評估在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中注射人間充質幹細胞與安慰劑的安全性和潛在療效的研究[2],這是一項隨機的、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共有25名受試者按比例(2:2:1)被隨機分配為接受低劑量人間充質幹細胞、高劑量人間充質幹細胞和安慰劑。在輸注後的第2、4、13、26、39和52周接受隨訪,該項目已於2020年9月完成。

生物技術公司Hope Biosciences在2020年3月,進行了一項關於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臨床試驗,目的評估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24名患者將參與這項研究。這個研究的總體目標是評估四次靜脈注射間充質幹細胞對臨床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症受試者的安全性,以及間充質幹細胞改變阿爾茨海默症相關炎症反應的能力,該項目預計2021年2月完成。

在國內,也有文獻報導了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結果[4]。在2015年,該研究對自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住院且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症的12例患者給予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並觀察36周。結果12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顯效10例,有效2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100.0%。

展望

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參與抗炎與組織修復,被廣泛應用於腦卒中、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脊髓損傷等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尤其在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幹細胞治療引領再生醫學革命,破解傳統藥物療法不能解決的醫學難題,相信未來幹細胞會給阿爾茨海默症的治療帶來新突破。

參考資料:

[1] Association A. 2020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 [J]. Alzheimers Dement, 2020, 16(3): 391-460.

https://alz-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lz.12068

[2]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2600130

[3]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228666

[4]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HYX201509002669.htm

相關焦點

  • 九芝堂:「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批 將與天壇醫院...
    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訊(記者 杜丁)昨天,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藥物審評中心(簡稱「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該公司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准。據介紹,截止2020年2月19日,CDE共受理了12家企業申報的13項幹細胞研究型新藥(簡稱IND)申請,共批准6項。在九芝堂美科IND之前,獲批的前5項IND使用幹細胞均為國產,細胞來源包括臍帶、自體脂肪等,涉及的適應症有膝骨關節炎,糖尿病足潰瘍,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 幹細胞治療——老年痴呆的剋星!
    國內臨床發展現狀 隨著幹細胞和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老年痴呆的治療擁有了 自1998年人胚胎幹細胞成功獲得後,科學家們就開始嘗試用幹細胞來治療老年痴呆。
  • 2020年有望上市的幹細胞療法
    這也意味著Ryoncil有望成為2020年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事實上,這款幹細胞療法已經是上市幹細胞治療產品,此前名為Prochymal,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治療產品,於2009年在美國獲批用於治療移植抗宿主病和克羅恩病。2012年加拿大宣布批准Prochymal上市用於治療兒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隨後擴大適應症為成年人GVHD,並在紐西蘭、瑞士等國同時上市。
  • 中國首個基因編輯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10月27日,創立於2015年的生物醫藥公司博雅輯因(EdiGene)在官網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受理其產品ET-01的臨床試驗申請。這個產品簡單而言是一種基於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造血幹細胞注射液,針對治療重症β地中海貧血症(下簡稱「地貧」)。這也是中國首個申報IND(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的基因編輯藥物。
  • 2020年首個幹細胞新藥已獲批上市,重症下肢缺血治療迎來新選擇!
    近日,印度藥品監督管理局(DCGI)監管批准了同種異體間充質幹細胞療法Stempeucel的上市,該產品的適應症為伯格氏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外周動脈疾病引起的嚴重肢體缺血(CLI)。是首個獲批在印度用於商業用途的異體細胞療法產品,也成為了2020年全球首個上市的幹細胞新藥產品。
  • 從腸道到大腦:一文讀懂抗老年痴呆新藥「九期一」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了一款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這款新藥「填補了這一領域17年無新藥上市的空白」,是「中國原創、國際首個靶向腦-腸軸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藥」。
  • 國內幹細胞新藥IND受理現狀
    據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11月7日又有一款幹細胞新藥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2018年6月至今,國內相繼有10款幹細胞新藥的IND申請獲CDE正式受理。截止目前,國內已有4款幹細胞新藥IND獲得臨床默示許可,分別是胎盤、臍帶、異體/自體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適應症分別為糖尿病足潰瘍、膝骨關節炎。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政策大力推動幹細胞新藥的研發和申報。
  • 瘧疾根治新藥他非諾喹Kozenis單劑量用於兒童獲TGA受理
    此次兒科申請包括了一種新的50mg片劑的臨床數據,該片劑可以分散在水中,專為方便兒童使用而開發,這類群體受瘧疾的影響更大。兒童感染間日瘧原蟲的風險很高,這也就是為什麼開發一種他非諾喹兒科製劑至關重要的原因。臨床數據顯示,在6個月-15歲兒科患者群體中,單劑量他非諾喹的根治有效率高達95%。
  • 2020年全球幹細胞治療三大發展動向
    動向1:幹細胞新藥上市數量增加幹細胞及其衍生的產品作為重要的再生醫學產品,已經被應用於解決許多醫學難題,在細胞替代、組織修復及疾病治療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在十多年前,國際上就已經有幹細胞新藥獲批上市。2020年,幹細胞新藥上市有了新的進展。
  • 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打通新藥研發高速路
    幹細胞新藥研發 粵港澳正在協同推進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廣州正掀起一輪產業升級的浪潮。這股浪潮帶來的是廣州科技創新企業蓬勃發展。2018年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評價入庫企業8377家,居全國城市首位。
  • Forest向FDA提交美金剛ER/多奈哌齊FDC 新藥申請
    2014年3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森林實驗室(Forest Lab)和合作夥伴Adamas製藥公司3月4日宣布,已向FDA提交了緩釋美金剛(memantine ER)+多奈哌齊(donepezil)固定劑量組合產品(FDC)的新藥申請(NDA),該藥開發用於中度至重度阿爾茨海默型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 國內首個CAR-T新藥上市申請獲受理!復星凱特「拔頭籌」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2月24日,復星醫藥投資的復星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復星凱特」)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受理公司CAR-T細胞治療產品益基利侖賽注射液(擬定)的新藥上市申請(NDA)。
  • 我國首個進口乾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獲批
    這標誌著該公司幹細胞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准,九芝堂美科將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合作開展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   率先使用進口骨髓來源間充質幹細胞進行臨床試驗   截止2月19日,CDE共受理了12家企業申報的13項幹細胞研究型新藥(IND)申請,共批准6項。
  • 研發日報丨恆瑞醫藥PD-1單抗新藥又一項上市申請獲受理
    索元生物首個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順利完成受試者入組11月12日,索元生物宣布其全球首創新藥DB102(Enzastaurin)用於一線治療初治高危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DLBCL)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ENGINE研究)已順利完成全部受試者入組。
  • 諾和諾德兩項新藥上市申請官宣
    3月20日,諾和諾德宣布向FDA提交了口服索馬魯肽的兩項新藥上市申請。其中一項是尋求FDA批准口服索馬魯肽輔助飲食和運動用於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諾和諾德為此項申請還使用了優先審評券,使得該申請的審批周期縮短至6個月。
  • 復星凱特一新藥上市申請被納入優先審評
    摘要:益基利侖賽注射液上市申請被納入優先審評 復星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宣布,繼2020年2月24日益基利侖賽注射液(擬定)新藥上市申請(NDA)被受理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將其納入優先審評,用於治療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後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包括瀰漫性大
  • 新藥上市申請國家藥監局受理 可治療...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李氏大藥廠(00950)發布公告,於 2020年 4月 28日,公司全資附屬公司李氏大藥廠(香港)有限公司(李氏香港)的Natulan新藥上市申請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該藥物乃用於治療晚期霍奇金淋巴瘤
  • 皮下注射PD-L1抗體KN035提交中國新藥上市申請
    11月16日,康寧傑瑞發布新聞稿,其與思路迪醫藥(3D Medicines)、先聲藥業達成戰略合作的重組人源化PD-L1單域抗體(研發代號:KN035;通用名:恩沃利單抗注射液)的生物製品上市許可申請(BLA),已正式提交給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申請的適應症為用於治療標準治療失敗的微衛星不穩定(MSI-H)/錯配修復功能缺陷(dMMR)
  • 澤布替尼的新藥上市申請被加拿大藥監部門受理並納入優先審評
    9月9日,百濟神州宣布加拿大藥監部門已受理百悅澤®(澤布替尼)用於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新藥上市申請(NDS)並將其納入優先審評。原標題:百濟神州宣布百悅澤®(澤布替尼)針對華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新藥上市申請已被加拿大藥監部門受理並納入優先審評
  • Nature:從多功能幹細胞誘導而得的老年痴呆症神經元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散發性遺傳性老年痴呆症在體模型上創造了細胞衍生的幹細胞,利用源自患可怕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此前,從來沒有在皿中創造過高度純化、功能性的人類老年痴呆症神經元",研究的通訊作者Lawrence Goldstein博士說,他是細胞與分子醫學系的教授,也是霍華德 · 休斯醫學研究所 的研究員、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幹細胞計劃的主要負責人,"這是第一步。這些不是完全的模型。它們是一種觀點的證據。但是,現在我們知道怎樣製造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