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我們時常會碰到兩個容易混淆的教育心理學流派,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這兩個流派的觀點相似,在做題時總是會給大家帶來不少的困擾,究竟是選哪個流派,往往很難進行區分,要正確地在做題時將這兩個流派進行區分,還得從這兩個的歷史淵源進行開始說起。
認知主義源於柯勒等人的格式塔流派,該流派反駁行為主義過分注重刺激與反應間的連接,學生學習的結果不僅是外在的行為,還有內在的思維活動。但這一觀點並未受到當時學界的重視,值得肯定的是,該學說已經提出了頭腦中的思維活動帶來的行為的變化,這是相較於行為主義的進步之處,後期的認知主義正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布魯納的認知結構主義和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是該流派的典型代表觀點,也是教師招聘考試中非常喜歡考查的考點。
布魯納的核心觀點都圍繞學科結構展開,他認為需要向學生傳遞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類知識有助於學生積極思考,在頭腦中形成自身的關於該學科的認知結構,因此,在考題中出現學科結構、原理、概念這些關鍵詞時,我們首先要考慮的答案就是布魯納的認知結構主義,總結起來就是布魯納愛結構。
奧蘇貝爾的觀點與布魯納稍有些區別,他更強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知識的方式,通過聯繫已有的認知經驗,來習得新知識或鞏固舊知識,通過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理解相關概念,形成學生的認知結構,因此,在考題中出現新舊知識、理解概念這些關鍵詞時,我們首先要考慮的答案就是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總結起來就是貝爾愛學習。
建構主義來源於認知主義,其觀點與認知主義有很多相似之處,也強調學習者的內部心理加工過程,區別在於認知主義強調傳遞知識,這種知識是客觀的,而建構主義強調知識要考慮學生原來的已有經驗,知識不是由教師傳遞得來的,而是生長在自身原有的經驗之上的,因此,在題幹中看見強調原有經驗,學生主動學習此類關鍵詞時,我們首先要考慮的答案就是建構主義的觀點,總結起來就是建構愛生長。
下面,我們來做幾道經典題目鞏固一下。
1.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認為,無論選擇何種學科,都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並依此而建立( )課程理論。
A.百科全書式課程理論 B.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C.實用主義課程理論 D.綜合課程理論
1.【答案】B。解析:課程理論流派主要包括學科中心課程論,活動中心課程論和社會中心課程論。學科中心課程論以要素主義和結構主義為代表。布魯納是結構主義的代表人物,其核心觀點是學科教學的任務是讓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
2.某教師十分重視基本概念、原理及學習方法的教學。這位教師所遵循的學習理論是( )。
A.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B.認知結構學習論
C.認知同化學習論 D.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答案】B。解析:由於布魯納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態度和方法。而掌握學科的結構,應該是學習知識方面的最低要求。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