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建構主義的五大教學模式之:問題教學模式

2021-01-14 格諾威諮詢

一、問題教學模式的含義

問題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中,圍繞某個問題,引導大家一起參與討論,共同找到解決方案的教學方式。圍繞問題教學是建構主義教學思想最基本的特點,也是建構主義教學的共有特點,有時建構主義教學也稱為基於問題的教學。

大家會發現,前面幾種教學法都是圍繞問題所進行的:直導教學模式是老師提出問題和標準,引導大家共同完成這個問題,直到實現目標的教學方式。討論教學模式是大家圍繞一個問題進行深入討論,通過協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體驗教學模式是將問題設計成一個個項目或任務,學習者通過體驗、實踐完成任務的教學方式。可見,所有的建構主義教學都是基於問題的教學。

所以,基於建構主義的教學法都有相似性:圍繞問題、學習者為中心、協作學習等。那麼,為什麼又將問題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教學法單列出來呢?那是因為在現實工作中,有些情境和問題是直導教學模式、討論教學模式、體驗教學模式所不能解決的,因此需要採用問題教學模式。那麼,問題教學模式解決哪些問題呢?

直導教學模式解決結構良好的問題,在標準和要求都統一的情況下,需要學習來建構內容;討論教學模式需要解決結構不良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老師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知道答案,需要大家深入探討來找到解決方案;體驗教學模式是將問題設計成具體的任務式的項目,學習者通過體驗的方式完成這些項目,從而掌握相關能力。

那麼,問題教學模式解決的問題其難度和深入程度介於直導教學模式和討論教學模式之間,這些問題既不能設計成項目的方式,也無法設計成用身心體驗的方式。

實際上,在現實培訓中,這樣的問題是最多的。如與上級溝通的問題、部門協作的問題、領導下屬的問題、激發團隊士氣的問題、人際關係問題、情商問題、生活習慣問題、操作技能問題…這些問題既包括觀念態度問題、知識認知問題,又包括技能操作問題。實際上,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課程,基本都是針對這類問題的。

換句話說,對於職業培訓師來說,通用管理類課程都可以設計成問題教學模式;對於一個企業內訓師或培訓管理者來說,很多企業內部常見的管理問題都可以用問題解決法,尤其是內部培訓,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用問題教學模式可能更加有效。

二、問題教學模式的特點

問題教學模式和其他幾種教學模式有相似性,同時也有以下特點:

真實問題

包含ASK

流程清楚

競合學習

1、真實問題

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強調問題的真實性,但是所有問題並不是「原汁原味」的問題,都要進行加工、提煉。相對而言,問題教學模式的問題更是直接來自真實的工作和生活問題,其「原汁原味」的感覺更強烈。

2.包含ASK

問題要包含知識、態度和能力三個方面。問題解決模式中的問題,並不是很簡單的問題,也不是像討論教學模式那麼複雜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包含相應的知識、態度和能力。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提高了相應的知識、態度和能力。

也就是說,這個問題需要培訓師進行設計和加工,把與此相關的方面都融入進

去。那麼,這個問題就不再是簡單的問題。

3.流程清楚

問題教學模式的內容囊括了與主題相關的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不是太複雜,但是依然是結構不良的問題。要在短時間內分析解決問題,就需要良好的流程和結構,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這就要求課程的推進結構是良好的,有著某種標準,這樣便於學習者在某種既定的路徑上前進,否則會天馬行空、不著邊際,最終無法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模式的結構設計有點像障礙比賽,大家組成學習小組,面對一個個障礙,齊心協力去突破,最終達到終點。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設計競爭環節,以激發大家的積極參與。

三、問題教學模式的操作

1.問題教學模式的操作步驟

問題教學模式的操作跟其他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相似,因為針對的具體問題不一樣,採取的具體流程細節也不一樣。但是整體思路是有相似性的,其操作步驟如下:

a、設計問題

b、呈現問題

c、學習研討

d、辯論反思

e、總結評價

f、學以致用

問題教學模式會根據問題的深淺、解決問題的難易程度以及學員的具體狀況,其具體操作並不完全相同,但通常會遵循以上步驟。

(1)第一步:設計問題

設計問題是問題教學模式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找對了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在平時培訓中,大家會發現一個現象:學習者參與性不高。很多老師以為是互動技巧不夠,其實不一定,關鍵是這些問題是不是與學習者相關。如果這些問題是學習者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那麼他們自然會參與其中。如果這些問題不是他們遇到的問題,就算他們想參與也無從入手。所以,找到問題是第一步,這也是ADDIE中的第一個環節。

(2) 第二步:呈現問題

設計問題屬於課程開發的環節,接下來在培訓現

場,就需要呈現問題。實際上這是課堂實施的第一步。老師在這個環節主要是

要對問題的背景進行介紹,回答學習者的提問。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問題教學模式中的問題屬於結構不良的問題,正是因為這樣,大家才有討論的必要,所以,老師在呈現問題時,並不是把問題述得越清楚越好。因為問題即答案,老師如果闡述清楚了,答案就出來了,這就成了傳統的講授型培訓,而不是建構式培訓。將更多的問題留給學員吧,相信他們會做得很好。

(3)第三步:學習研討

學習研討是學習者的自我學習和團隊協商。問題教學模式的學習研討環節跟其他教學法類似,這是學習者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老師在這個時候主要起到引導、監控、督促的作用。記住「學員為主體,老師為主導」這兩個關鍵點,老師一定要走到學員的中間,引導大家參與學習。

(4)第四步:辯論反思

辯論反思是指學習者之間互相學習、交流、研討、辯論、PK,引起自我反思和團隊反思,從而不斷地調整、改良,直到最優的一個過程。該環節是問題教學模式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也體現了建構主義教學的「思辨」色彩。這是建構主義教學很重要和精彩的環節,也是最難把控的環節,是問題教學模式中對培訓師的一大挑戰。

1)挑戰一:學習者對老師的觀點提出質疑

如果老師對於問題的解決方案闡述了某個傾向性的觀點,一旦遇到有D型特質的學員,可能就對老師提出質疑,甚至挑戰。應對這種挑戰的做法是。表述儘可能客觀,不要有太明顯的意見傾向。同時,如果遇到質疑,不要解釋,不要把這個質疑當作對老師的質疑,而是引導對觀點的質疑,然後引向相應的學員,讓學員之間進行交流PK。記住,你不是學習的「主角」,你是「導演」。

2)挑戰二:合理引導學員的討論

在學員討論和辯論的環節中,容易出現兩個狀況。

第一種狀況:

大家都不參與,不討論:就算討論也是走過場,不夠深入。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主要採取以下方案。

首先,看問題是否與學習者相關。如果問題本身與學習者沒有關係,學習者當然不願意參與。這就需要做好問題設計的環節。此時,現場需要及時調整引導學習者提出與他們相關的問題。

其次,要設計激勵制度。通常的做法是評選優秀團隊,以及用「小紅花」的方式給予獎勵。同時,還要設置一個「寬容」的學習環境,不要給學習者太大壓力,尤其要鼓勵學習者發言,並給每個發言都予以獎勵。

記住:一定不要貶低、批評、打壓發言者,就算對方說得一無是處,那也是對方的建構,也是值得尊重和尊敬的。建構主義教學思想五大原則的第一原則平等,就是要求老師和學習者是平等的。

第二種狀況:

參與太過激烈,把課堂變成了「戰場"。

情境高爾夫」及「關鍵溝通」這樣的授課現場,都會出現類似的狀況。

面對這樣太過激烈的討論,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措施:

第一,控制發言時間。通常按照「電梯時間」來做限制,規定所有發言者

每次發言最多一分鐘,這樣也利於整體的時間控制。

第二,控制發言次數。控制個人的發言次數,鼓勵所有人都發言,防止某

個人發言太多。

第三,規範發言標準

要求發言遵照一定的標準格式。除了第一位發言以

外,從第二位開始的發言標準是:我贊同(認可、理解、欣賞)前面夥伴的發

言,我覺得他們講得有道理,同時呢,我說一下我的個人的建構(意見、看法

想法、理解)…

第四,控制好「麥克風」。規定「麥在誰手裡,誰發言」。而「麥克風」由

老師來指定。

注意:在現實的操作中,很多時候第三步和第四步是連貫的,有時可以合

而為一。

(5)第五步:總結評價

總結評價是指在某個問題談論結東後,培訓師要對這個問題進行總結、評價和提煉。要做到「有散有聚」:學習的發言是「散」,大家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老師的發言是「聚",凝聚大家的發言精華,達成共識。這個環節對於老師來說,難度較大。既要將發言者的閃光點提煉出來,又要發現其存在的不足之處。這就需要老師有專業的理論根基和豐富的實戰經驗。

(6)第六步:學以致用

學以致用是指學員在學習過後,能夠把所學的用在實際工作中。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學習,即強調學習的遷移,這一點跟其他幾個教學模式一樣,這裡就不再強調。

2.問題教學模式操作的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問題教學法依然是針對結構不良的問題,所以答案也是多種多樣的。這就要求老師在培訓過程中,要更好地引導大家,找到更多的方案激勵大家放開思路,換位思考,多角度考慮。同時,老師要引導大家,方案沒有最好,只有合適,需要學習者在實際工作中靈活運用。

綜述:問題教學模式,最直接體現了建構主義教學的聚焦問題特徵,在網際網路時代,碎片化的學習需求成為新常態,而直接聚焦問題解決的問題教學模式剛好適應了這樣的需求,像市場越來越火的「微課」開發及教學就是其體現。

因此,問題教學模式結合基於問題解決的微課開發,將會更受市場的歡迎。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啦!

關注格格,下期更加精彩喲~

格諾威(中國)諮詢簡介:

格諾威(中國)諮詢公司,是一家以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為指導,致力於人才開發技術的開發及運用的產品型諮詢機構,立志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才開發技術領導品牌。

2018年,格諾威獲選由央視CCTV-7認證的培訓行業「中國品牌」。

截至2018年底,格諾威已擁有30多項商標及版權產品;7本行業標杆及暢銷書籍;15家企業實踐基地,6家高校研究基地;50多位特聘專家;是中國培訓三好大賽連續六年戰略合作夥伴及技術指導單位,《培訓》雜誌戰略合作夥伴及中國內訓師大賽指定智庫輔導單位;是「建構主義」、「中國版權課程標註」、「湛盧坊」、「培訓師發展路徑-三維九級」、「點燃技術」、「學習項目設計」、「學習嘉年華」等行業熱詞及標準的發布者和引領者!

相關焦點

  • 建構主義與傳統教育的差別
    建構主義心理學的教育觀在教育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中,集各家之所長,自成一派,影響之後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指導教育實踐工作。在建構流派縱向發展上來了解建構主義心理學,有突出貢獻的心理學教育學家主要有這麼幾位:皮亞傑,維果斯基,斯滕伯格,科恩伯格等。他們提出的觀點是按照先後順序的擴充和發展。
  • 建構主義與人本主義的區別
    對學習和教學做了新的解釋,建構主義是與客觀主義相對立的,強調知識的動態性,強調學生的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和差異性,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學生是自己的知識的建構者,教學需要創設理想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自主建構活動。而人本主義認為心理學應該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而不是將人的心理肢解為不能整合的幾個部分。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認知主義建構主義思維導圖及其重點內容
    有八大階段:東林活寶會做蓋飯人本主義學習理論1. 學生中心模式又稱為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建構主義學習理論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① 建構主義知識觀;② 建構主義學習觀;③ 建構主義學生觀;④ 建構主義教師觀;2. 建構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對知識的客觀性和確定性提出質疑,強調知識的動態性。3. 建構主義在學習觀上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三方面。
  • 基於問題式學習的英語翻譯教學改革與實踐
    從實驗的統計數據來看,相較於傳統教學模式,基於問題式學習的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綜合翻譯能力方面有明顯優勢,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問卷調查的結果看,學生對問題式學習的教學模式滿意度較高。2014年約翰·薩弗裡在對問題式學習模式進行全面回顧的基礎上指出,問題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課程)設計方法,讓學習者掌控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使理論與實踐相統一,運應用知識和技能去找出特定問題的可能解決方案[4]。可見,問題式學習是在對建構主義、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情境學習等理論進行整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教學(課程)設計開發模式[5]。
  • 建構主義的基本派別
    激進建構主義以這些思想為基礎,深入研究了概念的形成、組織和轉變,其研究之深入是各家建構主義中獨一無二的,但這種建構主義主要關注個體與其物理環境的相互作用,對學習的社會性的一面則重視不夠。(二)社會性建構主義(social constructivism)與激進建構主義不同,這是主要以維果斯基的理論為基礎的建構主義。
  • 從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看未來培訓發展趨勢
    近年來,人們對培訓方法的認知在不斷變化,主要有以下三種主張:行為主義教學主張、認知主義教學主張、建構主義教學主張。用友大學校長田駿國非常形象的將這三種不同的教學主張分別用三種不同的隱喻來表示:行為主義——馴獸理論,認知主義——砌牆理論,建構主義——澆花理論。
  • 皮亞傑和他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被視為「教育界的一場革命」,創始人是皮亞傑,後來在維果斯基的推動下,得到完善。01建構主義的知識觀建構主義是這樣看待知識的:知識並不是對真實世界的反映,它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並非最終答案。知識並不能精確概括這個世界,在具體問題中還需要針對情況在知識基礎上再創造。02建構主義的學生觀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的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強調學生有巨大的潛力,而並非白紙一張。
  • 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
    參加教師招聘的考生應該都對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不陌生,兩者的觀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始終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查部分。由於建構主義是從認知主義發展而來的,二者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當成人和兒童共同生成新的習俗和問題答案並使之進入該文化團體的庫存中去時,認知創造了文化。3.社會學建構主義。社會學建構主義者不關心個體的學習。他們關心的是學科(如自然學科、經濟學或歷史)中的公共知識是怎樣建構的。除了這些學術性知識之外,他們也關心常識性觀念、日常信念和對世界的共同理解是怎樣向社會文化群體中的新成員傳遞的。
  • 認知結構主義和建構主義的區別和聯繫
    認知結構主義和建構主義的區別和聯繫聯繫:建構主義和認知結構主義,都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分支。都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由學生自己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學習觀。區別: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學生通過學習共同體在具體的情景中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是不一樣的。認知結構主義的學習觀:學生通過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 教師招聘-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四)教學觀由於知識是動態的、學生不是空著腦袋的,學習是積極主動在具體情境中建構的,所以教學不是傳遞客觀的知識,而是要在學生已有的經驗上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五、建構主義的兩種取向(一)個人建構主義個人建構主要關注學習者個體是如何建構知識的,以皮亞傑的思想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與原來的認知主義中的布魯納、奧蘇貝爾有很大關係。
  • 論文賞析:基於多模態識讀能力培養的英語教學模式研
    Kress & van Leeuwen 把系統功能語言學運用到非語言符號的解釋中,將各類意義的圖像特徵和實現方式進行了細化,建構了較為完善的分析視覺符號的語法框架,能夠有效分析視覺模態中除文字之外的其它要素,如照片、漫畫、圖表、視頻等[4]。這些相關研究為多模態識讀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研究方法。
  • 威海三中舉行基於學的「三環四步四維」課堂教學模式培訓
    威海三中充分發揮名師引領和輻射作用,9月14日在青年教師中舉行基於學的「三環四步四維」有效教學模式培訓。本活動由校級名師團隊主辦,孟令相老師主講,教科研處主任主持,校長及教學副校長參加了培訓活動。活動中,孟令相老師將多年「三環四步四維」教學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悉數傳授。
  • 重點‖教學方法的歸納
    這是「翻轉課堂」的教學視頻與傳統的教學錄像作為不同之處。視頻中的出現的教師的頭像、以及教室裡的各種物品擺設,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基於三個模塊可以靈活開展幾個環節的教學活動。它傳承了傳統教學智慧,使講授法與討論法兩者長短互補。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理念深刻、簡明易用,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的4C核心素養。最典型的對分課堂包含四個關鍵環節,分別是講授、獨立學習與做作業、小組討論、全班交流。這裡用我自己的理解歸納一下他的原理和流程。
  • 如何區分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我們時常會碰到兩個容易混淆的教育心理學流派,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這兩個流派的觀點相似,在做題時總是會給大家帶來不少的困擾,究竟是選哪個流派,往往很難進行區分,要正確地在做題時將這兩個流派進行區分,還得從這兩個的歷史淵源進行開始說起。
  • 教學學術助力教學質量提升,上海交大傾力打造教師教學發展交流平臺
    十年磨一劍,探索教學學術發展之道的「先行者」 教學質量的提升是一個不斷反思、持續改進的過程。因此,無論是高校教學激勵的機制政策層面,還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個人層面,教學學術要取得突破都必將經歷一個長期探索、不懈努力的過程。
  • 高職院校工作室教學模式中的師生關係:多重隱喻分析
    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師生關係則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利益導向的功利取向師生關係、主體流動性及人文性矛盾下的弱情感關係、界限模糊的權責劃分關係」等問題。甚至可以說,非對等性才是師生互動關係的現實表達,這種非對等性師生關係的偏正結構表現為協調、訓導、非對稱博弈和順從四種基本類型。因此,根據陳向明對教師作用的隱喻分析,從幾種典型的教師身份隱喻出發,建構師生關係的分析框架。
  • 「六個開放」創新教學新模式——湖南師大社會學專業建構社會工作...
    近年來,湖南師範大學社會學專業實行適應新時代需求的教學改革與創新,社會工作教研組以《『開放式』教學模式在<社區工作>課程中的應用研究》教改課題為基礎,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以「獲得感」為歸宿;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提升專業技能作為《社會工作》課程體系教育教學改革的中心任務,著力培養專業能力強和綜合素質好的複合型應用人才,從而避免傳統教學中的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學備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
    (四)教學觀由於知識是動態的、學生不是空著腦袋的,學習是積極主動在具體情境中建構的,所以教學不是傳遞客觀的知識,而是要在學生已有的經驗上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五、建構主義的兩種取向(一)個人建構主義個人建構主要關注學習者個體是如何建構知識的,以皮亞傑的思想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與原來的認知主義中的布魯納、奧蘇貝爾有很大關係。
  • 「有效教學」的批判性思考(深度好文)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西方教學科學化運動, 特別是在受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之後, 這一概念頻繁出現在英語教學文獻中, 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有效教學的提出是「教學是藝術還是科學」之爭的產物。此前, 在西方教育理論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學觀是:教學是藝術。
  •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研究應用成果
    依託清華大學優質資源,響應國家政策,推動人工智慧、編程教育進入中小學,解決缺乏標準指引、課程體系不健全、教學資源匱乏、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組織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專家學者、中小學優秀教師聯合設計、開發了「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提供「紙數聯動」的立體化教學資源。並依託「學堂在線」平臺,設計了混合式教學模式,保證優質資源的教學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