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GISer探索火星的專屬姿勢

2021-02-15 易智瑞





































圖源:新華網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對宇宙千百年來的探索與追問,是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夢想。從古代詩人屈原發出的《天問》,到如今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太空探索無止境,偉大夢想不止步。

其實,從刻在古埃及墓穴天花板上的天體圖,到現代的數字影像地圖,人類幾千年來一直在觀察和記錄火星。1964年,自水手4號(Mariner 4)首次成功拍攝火星表面特寫照片,美國宇航局(NASA)一直在使用太空飛行器對火星進行遙感觀測,並存檔了許多影像產品。

Esri的Lucian Plesea博士就曾將一些火星影像產品放在ArcGIS Online上,可以作為高性能Web服務進行訪問。通過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天體地質科學中心的行星製圖專家Trent Hare的合作,Plesea博士還製作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HiRISE影像在線合成圖。其中,HiRISE(High Resolution Imaging Science Experiment)是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研製的高解析度成像科學研究攝像機,專用於拍攝火星地形 。

這意味著,火星愛好者和GISer們可以使用各種ArcGIS工具和查看環境來體驗一些出色的火星影像和地形數據,並進行自己的火星觀測。

下面這個「 地圖故事」提供了對一些火星影像的描述,並展現了火星壯觀的表面特徵。

觀測地址:

https://www.arcgis.com/apps/Cascade/index.html?appid=96cc9a6f8df447b4940e3ebca611faba

該Web地圖展示了火星的影像和表面特徵。

MDIM 2.1 彩色全球影像拼接,空間解析度230m。
HRSC/MOLA 200m DEM地形渲染陰影圖。
火星奧林帕斯火山口(Olympus Mons Caldera),該火山是全太陽系第一高火山, Mars CTX (beta01)影像拼接圖,空間解析度5m。
在維多利亞隕石坑的邊緣,HiRISE的影像解析度為30cm。
火星大峽谷(Valles Marineris)的透視圖是由MDIM 2.1和CTX圖像混合渲染而成,在Pro中疊加顯示在MOLA/HRSC地形上。

點擊閱讀原文,向著火星出發吧~

相關焦點

  • 十二星座專屬的「壁咚姿勢」:雙子十指相扣咚,雙魚是完全「變態」體
    12星座專屬「壁咚姿勢」是什麼呢?
  • 12星座專屬「壁咚姿勢」,雙子十指相扣咚,雙魚是完全「變態」體
    12星座專屬「壁咚姿勢」是什麼呢雙子十指相扣咚,雙魚是完全「變態」體一、白羊座白羊座的專屬壁咚姿勢,背咚,將女生整個圈在懷裡,像是在宣告主權,這是我的。三、雙子座雙子座的專屬壁咚姿勢,十指相扣咚,十指相扣將女生整個人束縛住,想逃走那是不可能的,乖乖讓我親吧。四、巨蟹座巨蟹座的專屬壁咚姿勢,衣服咚,用外套將女生包裹住,再用外套將女生禁錮住,來我們好好表白一下心意。
  • 阿聯的火星狂想:太空,才是石油國的大未來
    「今年,人類打算發射火星探測器......」,這不是一條來自NASA的新聞,而是另一個鮮有會在航太領域提到的國家的計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火星,不是航太大國專屬的新天地英國公開大學(Britain Open University)的行星及太空科學教授格雷迪(Monica Grady)相信,這回阿聯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對整個航太產業有重大的意義,憑藉他們的計劃,將能明確告訴世界:火星不是航太大國專屬的新天地。
  • 好奇號傳回自拍照,鑽洞姿勢「擺拍」,看到的火星是這樣的
    在這麼多潛在的生命星球中,火星可以說是我們探索最多的天體之一,今年3個新的火星探測器都已經在趕往火星的路上,而在這些探測器到來之前,還有一些探測器正在火星上面運行,如好奇號探測器。,在今年10月14日上演了火星衝日現象,即在這一天火星與我們地球的距離達到最近,大約為5500萬公裡。
  • 火箭升空,NASA又推火星探測計劃專屬LOGO
    7月30日,NASA的火星計劃——毅力號(Perseverance)這個專屬LOGO由紐約的House of van Schneider工作室與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創意團隊合作設計。這枚抽象的LOGO,不論是在火星車身,還是在191英尺高的火箭飛船上,都一樣美麗而醒目。
  • 如何在火星上生存?移民火星前你需要這幾部電影漲姿勢|清單
    自從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進入外太空登上月球,人類也開啟了探索宇宙的新紀元。需要觀看哪些影片來漲漲姿勢吧!想要了解關於火星與人類空間探索史的小夥伴們,這一款來自BBC出品的紀錄片概念的科幻作品下面我們來趴一趴移民火星前需要觀看哪些影片來漲漲姿勢吧!
  • 金星才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為何科學家總去探索火星?這不科學啊
    2020年的10月6日,火星將會再次靠近地球。火星靠近地球的這種現象被稱為火星衝日。火星靠近地球為我們開啟了前往火星的大門,因而今年又是一個火星探索年。包括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在內的多個火星探測器將在今年動身前往火星。有朋友覺得很好奇,從行星軌道距離上看,火星並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 探索火星 天津技術頂得上
    【探索火星 天津技術頂得上】天津新聞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標誌著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
  • 去火星之前,你需要看這幾部電影漲漲姿勢 | 清單
    自從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進入外太空登上月球,人類也開啟了探索宇宙的新紀元。 火星和地球最為相似。需要觀看哪些影片來漲漲姿勢吧!這一部影片是鬼才導演蒂姆·波頓偏早期的作品,想要了解關於火星與人類空間探索史的小夥伴們,這一款來自BBC出品的紀錄片
  • 十二星座專屬鎖屏姿勢,處女座是十字架,射手座的像個弓箭!
    手機鎖屏可以保護手機,鎖屏的圖案也有許多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十二星座專屬鎖屏姿勢,處女座是十字架,射手座的像個弓箭!白羊座:白羊座的人都比較內向無論是宗教狂熱或是投機心態,這都是一種受扭曲的激情。慢吞吞的觀察你,如果你發現他總是注意你的打扮。這款鎖屏太合適了!
  • 火星救援,什麼才是逃離火星的正確姿勢?
    《火星救援》中,NASA計算了馬克·沃特尼的食物儲備和他種土豆的供給情況,最初決定先發射一艘食物補給飛船過去,等下一次執行火星地面任務,再用阿瑞斯4號接沃特尼回來。萬萬沒想到運載補給船的火箭剛升空就爆炸了,NASA員工們內心一定有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不過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在地球這端出事,總好過補給飛船花了八個多月時間降落火星時再發生事故的好,不然沃特尼真的將成為「迄今為止唯一死在火星上的人」了。
  • NASA公布火星上的好奇號最新自拍照:「驕傲地擺出」鑽洞的姿勢
    NASA公布火星上的好奇號最新自拍照:「驕傲地擺出」鑽洞的姿勢(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探測器在周一分享的一張新圖片中看起來很特別
  • 火星探索的那些眾所周知與鮮為人知
    2020年7月,人類對火星的探索似乎異常忙碌。幾乎前後腳,繼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也於當地時間7月30日開啟了「奔火」之旅。
  • 火星探索,光明啟程!品質對標,永無止境
    探索未知領域,莫斯利安天問之旅尋味火星作為食品行業內唯一一家參與見證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的企業,光明乳業於7月23日,在淘寶直播平臺內的光明乳業官方旗艦店、莫斯利安旗艦店、光明隨心訂旗艦店三平臺,開設莫斯利安專場直播。
  • 人民日報科技雜談:去火星什麼「姿勢」合適
    但對中國航天事業來說,這種探測方式甚至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都不是最有意義的計劃      最近有消息稱,中國的火星探測項目正在立項,消息來源並非官方,但火星確實是我國太空探索事業的一個重要關注點,對火星探測的探討也由來已久。2011年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就曾搭乘俄羅斯火箭發射升空,只是由於飛行過程中出現意外,才未能如願。
  • 人類探索火星的腳步
    水手一號傳回的火星照片顯示火星是荒蕪的,從而打破了人類對火星的夢想,即使是這樣,美國人還是沒有放棄對火星的探索,既然火星不適合人類居住,那麼人類是否可以在火星上建立生態圈去定居呢?這還是宜居帶行星,其他非宜居帶行星就更別提了,不是熱死就是冷死。至於人類在火星上生存的其他條件,在有充足的能量的條件下,還是有可能解決的。
  • 「納米紙飛機」如何探索火星?
    火星上到底有什麼?未來,人類能不能移民火星呢?我們迫切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為了早日得到答案,2020年,美國宇航局將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如果成功著陸火星,這將是火星地表上第四輛美國探測車。探測車是人類探索火星的先鋒,但是光靠它們是不夠的,以目前正探索火星的美國「好奇號」為例,它一天只能行駛20米,光靠這幾輛車,何時才能走遍火星呢?對此,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有了新的辦法。
  •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開啟,來看看近些年人類在火星發現了什麼?
    它是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索的開端,同時它也是中國深空行星探測任務的起點。值得注意的是天問並非中國火星任務的專屬命名,其他的行星任務將也會以此為命名方向,只是編號不同。在此計劃前,2011年國家航天局與歐洲、俄羅斯合作發射的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曾遭遇失敗。螢火一號失敗後,中國火星探測改為選用自主研製的運載火箭完成,並改為一次性完成&34;任務。
  • 火星,古今中外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從未停止過探索
    在太陽系八兄弟中,和地球最接近的非四弟火星莫屬了。這顆星球因為在其稀薄的大氣中,懸浮著許多氧化鐵顆粒,所以看起來呈現紅色。火星離我們最近約有5500萬公裡,最遠則超過4億公裡。但是,人類對未知的探索,豈會因此而止步?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輝煌的歷史,在天文曆法上也領先全世界,對火星的研究,我國古人自然當仁不讓。
  • 探索火星的挑戰
    火星到後面水消失了,變成了一個又冷又幹的星球。所以探索火星的氣候變化以及地質的演化,對於保護地球,拓展我們人類生存的疆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火星是我們整個深空探測領域,除月球以外的第二個重要研究的星球。科學家想要看火星的什麼?要從三個方面看:生命、氣候、地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