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AD超早期治療新策略——YAP,YAP!

2020-12-06 腦科學君

針對Aβ或γ-/β-分泌酶的AD藥物臨床試驗屢屢失敗,尋找AD的早期診斷標誌物和治療靶點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難題。對AD前期MCI(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階段的病理和分子機制尤其是神經元功能和細胞凋亡的時空改變的研究,或許可以為AD提供新的診斷方法和治療策略。來自日本的Hitoshi Okazawa教授團隊發現了AD早期存在神經元壞死現象,並通過細胞和動物模型發現這種神經元壞死與YAP(Yes-associated protein)缺乏相關。

01HMGB1在MCI患者CSF中增高

納入的受試者有34個正常對照,14個神經疾病對照,26個MCI患者和73個AD患者。HMGB1是壞死細胞釋放的分子,可以反映細胞的壞死狀態。對以上受試者CSF中HMGB1含量進行測定,發現MCI患者CSF中的該蛋白水平與正常對照、疾病對照和AD患者相比均有顯著升高(圖1a)。受試者工作曲線(ROC)顯示,MCI和正常對照、疾病對照和AD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61、0.931和0.809,說明CSF中HMGB1的含量可以很好的區分出MCI(圖1b)。MCI和AD中HMGB1含量的差異也提示MCI階段較AD階段經歷了更大程度的神經元壞死。

圖1 HMGB1在MCI患者CSF中升高

02內質網增大是MCI中神經元壞死的形態學特徵

對1-6月齡5xFAD小鼠皮層神經元中的內質網進行動態觀察,發現在1月齡,5xFAD小鼠神經元中內質網增大且穩定性差(圖2)。同時,對正常對照、MCI和AD患者腦的皮層神經元進行電鏡觀察,發現在MCI階段檢測到內質網增大的頻率較AD高。

圖2. 1-6月齡5xFAD小鼠皮層神經元中的內質網變化

03胞內Aβ可使YAP脫離細胞核,並引起神經元壞死

為了進一步尋找導致神經元壞死的關鍵分子,對3個MCI和3個AD患者的腦皮層神經元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胞內的Aβ聚集後可使YAP從細胞核中脫離,導致核內YAP含量降低,同時,在核內YAP含量降低的神經元中DAPI的螢光強度顯著降低(圖3),提示YAP缺失後即出現神經元壞死。此外,敲除YAP的正常小鼠神經元中出現內質網膨脹現象,進一步說明YAP對神經元存活所起的關鍵作用。

圖3. YAP在MCI和AD中

04

對5xFAD小鼠腦中補充S1P(可增加核內YAP水平的分子)和YAPdeltaC(一種YAP的神經元特異性的異構體,其功能和全長的YAP的功能相似)後,發現內質網穩定性顯著增加並且胞外的Aβ沉積顯著降低。

綜上,該研究發現神經元在AD臨床前階段、MCI階段和AD超早期即表現出較大程度的核內YAP缺乏導致的壞死,這一現象在AD小鼠模型和MCI患者腦中均得到了證實。通過補充核內YAP水平而改善神經元壞死的方法可能可以成為AD早期甚至超早期的新的治療手段。此外,該研究還發現HMGB1可以作為有效的CSF標誌物,區分MCI和其他疾病狀態。

參考文獻:

Hikari Tanaka, Hidenori Homma and Kyota Fujita et al. YAP-dependent necrosis occurs in early stag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gulates mouse model pathology. Nat Commun. 2020; 11: 507.

編譯作者:小言 (Brainnews創作團隊)

校審:Victoria, Simon (Brainnews編輯部)

相關焦點

  • 格力空調yapof3多少錢 一晚上大概要多少電
    一、格力空調yapof3一晚上大概要多少電  yapof3是遙控器編號,用另一種假設試算供參考。   二、格力空調yapof3多少錢  1、¥79.00  原裝格力空調遙控器YAPOF3 通用YAP0F YAPOF2 Q
  • 連發3篇sciecne及Nature子刊,趕快了解一下這個新熱點吧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2107天 老通路,新熱點。但是對 yap 和 taz 在腫瘤周圍正常細胞中的作用知之甚少。,為肝癌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法。
  • Nat Commun:華人科學家藉助PDX模型尋找乳腺癌個體化治療新策略
    2017年3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癌症治療的目的在於摧毀腫瘤,阻止腫瘤生長和擴散。為達到該目標,來自貝勒醫學院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尋找乳腺癌治療策略的新方法。他們首先鑑定一些促進腫瘤生長的蛋白,然後再對實驗藥物進行篩選找到有望中和這些蛋白的潛在藥物分子。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e Communicaitons上。文章作者Dr.
  • Nat Commun:治療失明新策略!利用CRISPR阻止視網膜退化!
    Swaroop說,「對我們而言,這一證據提示著通過敲除Nrl基因誘導視杆細胞變得更加類似於視錐細胞是一種壓制導致視杆細胞退化的基因突變的潛在策略。因此,附近的視錐細胞將保持功能性和活力。」為了測試這種策略,這些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新的被稱作CRISPR的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類似於一對分子剪刀,能夠經編程後精準地切割特定的DNA序列。
  • Nat Commun:抑制核糖體再生是治療多階段癌症的新方法
    該研究結果為晚期癌症的新治療策略開闢了新的可能性,於近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當腫瘤進展到晚期時,它們會分化,變得更具侵略性,並失去原始組織的特徵。它們還具有遷移能力,使腫瘤能夠擴散或轉移到身體的遠處,最終導致患者死亡。
  • Nat Commun:靶向轉錄因子修飾為白血病治療找到新希望!
    2016年3月31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最新研究,他們發現了對抗急性髓系白血病(ΑΜL)的一個新線索,這項研究或為更加有效地治療AML開啟新的方向。AML通常起源於骨髓,該疾病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過度產生存在損傷的白血病細胞。
  • Nat Commun:新研究發現一個治療KRAS突變腫瘤的潛在靶點
    大約25%的肺癌病人和90%的胰腺癌病人存在KRAS基因的突變,KRAS是癌症中最常見的突變癌基因,目前還沒有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夠治療這些病人。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生物信息學方法分析了不同癌症類型的病人樣本,發現了8個受KRAS癌基因調控的基因。
  • Nat Commun:一種新型的分子策略有望抑制機體腫瘤的形成
    圖片來源:CNIO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FASN和癌症發生之間的關聯,研究結果表明,抑制FASN的療法能夠有效用於癌症早期階段來阻斷小鼠和細胞培養液中腫瘤的形成
  • Nat Commun:在腫瘤形成之前巨噬細胞如何有效促進乳腺癌發生早期...
    ,巨噬細胞能夠被吸附進入乳腺乳管中誘發一系列反應,將早期的癌細胞帶出乳腺組織。研究者表示,巨噬細胞與早期乳腺細胞之間的關係會被早期癌細胞選擇,用來激活促癌HER2基因的表達,從而幫助發現更多相關的免疫細胞,這項研究發現或能幫助研究人員尋找新型生物標誌物來有效鑑別出哪些癌症患者會因這些巨噬細胞而攜帶潛在轉移性癌細胞的風險,同時還能幫助有效開發出抑制早期癌症轉移的新型療法。
  • Nat Commun:補鈣我們是認真的!AD的線粒體假說再添新證
    線粒體功能失調被認為是發生於AD和其他年齡相關的神經變性疾病早期的事件,線粒體參與胞內Ca2+的信號傳導並參與調節Ca2+水平避免胞漿內Ca2+超載引起活性氧化物(ROS)產生、ATP合成受阻和線粒體通透性轉換孔(mPTP)開放等。
  • 科學家發現「分步式」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新聞—科學網
    誘導腫瘤細胞衰老
  • 美科學家發布針對新冠重症患者新發現,有望幫助改善治療策略
    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呼吸道後會發生什麼?肺部細胞感染究竟如何影響人體的免疫反應?近日,美國科學家近日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了對相關問題的研究結果,有望對改善新冠患者的治療策略提供新思路。據美國科學促進會全球科學新聞服務平臺EurekAlert 12月16日報導,麻薩諸塞州總醫院研究人員對24名死於新冠肺炎的患者屍體解剖材料進行研究後發現,新冠重症患者存在兩個階段的感染情況:在早期階段,患者肺部的病毒量很大,從而刺激啟動人體的免疫反應;在後期階段,人體組織中已經沒有病毒
  • YAP和缺氧
  • 黃曦/唐本忠/單鴻ACS Nano:結核靶向治療新策略
    因此,構建有效的治療藥物對結核病的預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義。有鑑於此,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黃曦、單鴻,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等人基於負載利福平(RIF)的聚集誘導發光(AIE)載體構建了一種針對結核病的靶向治療策略,並在實驗室動物身上進行了測試。
  • 免疫細胞會「打洞」:可能帶來癌症治療新策略
    「人們尚未弄清免疫細胞的遷移行為以及它們在ECM中的搜索策略,目前物理學和生物學領域對此有較大興趣。」德國薩爾州大學高級研究作者Heiko Rieger說,「我們的發現表明,組織ECM的調節特性將對免疫反應的效率產生影響,並可能帶來癌症治療新策略。」CTL在清除病原體感染細胞和腫瘤細胞中發揮關鍵作用。
  • 朱濤:腫瘤幹細胞靶向治療的新靶點及新策略的研究
    在2014腫瘤轉化醫學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朱濤教授分享了腫瘤幹細胞靶向治療的新靶點及新策略的研究。朱教授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長期從事腫瘤分子病理及分子靶向治療的研究,發表SCI論文近60篇,篇均影響因子>5,論文他引總數超過2000次,H-index=24,朱教授此會議視頻已上傳至行雲學院以供交流學習。
  • [ISS2018]朱武生: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療新進展_缺血性卒中_靜脈...
    6月8日,在第十四屆國際腦血管病高峰論壇上,解放軍南京總醫院神經內科朱武生主任帶來題為「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療新進展」的精彩報告。因此,研究得出結論,對於未知發病時間的缺血性卒中超窗患者來說,使用MRI篩選DWI-FLAIR Mismatch來進行靜脈溶栓能夠帶來更好的預後。作為第一個超窗患者溶栓治療後的陽性結果試驗,WAKE-UP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