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每天免費獲取職場文化及管理知識以及精彩原創好文。只做乾貨,完全免費分享
我一直無法體會抑鬱症患者的痛苦,直到我也成為了他們。
最近一期的《奇葩說》馬東提到馬薇薇患有重度抑鬱症,周圍的人還有網絡上又聊起了抑鬱症這個話題。
大家印象中的馬薇薇,堅強,鋒利,那個說老娘的徵途是星辰大海沒工夫陪你落淚葬花的女人,在不為人知的地方,她不知道流了多少淚,葬了多少花。那些痛,沒人懂,因為沒人看得見。
有個醫者朋友告訴我,抑鬱是一種情緒,每個人都會有,因為現在的競爭現在的社會發展,每個人都有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有來自學業工作上的,有來自情感處理上的,社會環境的影響,有的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化,而有的就結下了痂。抑鬱症分兩種,一種是心理上的,就是停留在這類情緒中走不出來,一種是生理上的,與性格無關。
對於患有抑鬱症的人來說,生死就在一念之間,他們每天都在內心掙扎,但是這樣的病找不到真正的根源,你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滋生出來的,所以不可能從一開始就做出防範,所以如果有一天你一個非常外向的朋友跟你說他最近很痛苦,請一定要當回事,因為他可能比你想像到的更痛苦。
張國榮在4月1日愚人節那天,開了一個最不好笑得玩笑,他從高樓一躍而下,很多人覺得跳樓好可怕,可對於抑鬱症患者倆說,死是最容易得,活著才是他們無法面對得。
金鐘鉉年僅27歲因抑鬱症離世,在一段關於他得節目中,他痛哭訴說,大家對我是什麼樣的人好像並不關心,沒有幾個人想去了解我真正得樣子。可以知道,他有好多沒辦法傾訴得痛苦和委屈。
之前在微博看到了一個叫{走飯}的網友
他的微博介紹:只有兩個字「遺書」
然後她最後一條微博的內容是:我是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
我從頭到尾讀了她1896條微博,我想找找我的心路歷程裡有沒有一點點和她吻合的地方。
走飯的最後一條微博,有146萬個評論,每一次翻都會看見又更新了好多評論
「真羨慕你,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
「任何強迫別人要樂觀的人都是道德綁架」
「飯,我今天又多撐了一天,誇誇我吧」
「飯飯,我覺得我該把明年的衣服買好,這樣就會想著,還有件新衣服沒穿呢,還不可以,這個世界真的美好麼?我感受不到」
「飯飯。。。」
可怕麼,這個世界上被黑狗吞噬的人有這麼多,他們活著,又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他們會在一個因為抑鬱症離開了的人的微博下面感概,說話,這話好像是說給離開的人,也好像說給自己,不過他們知道,這裡是他們一類人可以說話的地方。
我看到後很害怕,害怕這些傻孩子,也會和飯飯一樣,沒事,就是去死一死。
記得4年前,一個早上,突然的情緒低落,接著是一整天的自責,不敢想未來的樣子,就覺得生而無戀。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四五天的時間,那種狀態是從不曾有過的,甚至呼吸都覺得自己有錯,看到母親做飯覺得自己愧對母親,看到父親畫畫覺得自己愧對父親,看到姐姐看書,覺得對不起姐姐,那種負能量是能瞬間把你吞噬的。在堅持到第七天的時候,我開始戰戰兢兢的去網上查,大概是說患了抑鬱症,我給朋友打電話,他說精神病啊,搞事情,你能抑鬱我們就都抑鬱了,他們的一句玩笑,讓我絕望透頂,好像世界就剩自己的無助孤獨。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我去了醫院找神經科的大夫,我簡述了一下症狀,他玩笑的說,小姑娘,你這是沒病找病啊。他的一句玩笑無足輕重,對我來說五雷轟頂,醫生也醫不好我。其實那天對我來說何嘗不是生死一線呢,只不過我幸運,自己又堅持了一下。慢慢的再一點點平復回歸正常。
有人說:抑鬱症不是會完全康復的。
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可以的。
舉了自己的例子想告訴大家,每一位看起來如此強大的人,也有內心脆弱的時候,所以當你身邊的人出現抑鬱情趣,或者最近表現出以往不曾有過的低落或者不良情緒的時候,請你幫助他,重視這個問題。
更想呼籲做精神心理方面工作的醫者,你們的醫治疏導對他們來說是救命的稻草,真的用心去疏導每一個把最後希望交到你們手上的人。
鄭秀文受抗抑鬱症機構的邀請唱過一首林夕作詞的歌《一追再追》,呼籲大家重視和關心抑鬱症患者,其實我們不知道的是,這首歌的演唱者鄭秀文也患過抑鬱症有過自殺的念頭。
我很痛,同情令我更加痛,然後你要我保重,怎保重,你怎麼會懂。《一追再追》
這首歌真實的反映了抑鬱症患者他們內心深處的痛苦,無奈,不被理解的孤獨。
你知道嗎?你看著滿園的鮮花蝶飛,他們眼中都是枯枝爛葉。
你知道嗎?你看到的陽光明媚,在他們眼中都是烏雲遮日。
你知道嗎?你喝的咖啡是甜的,他們喝的咖啡是黑的,苦澀苦澀的。
抑鬱症是一類人,他們需要希望,他們需要關愛,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現自己病了。而這種病的藥,是你也可能是我。
那一個總是面帶微笑的斯巴達人,是所有斯巴達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