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哈佛」的留學家庭該醒了,聰明家長已為孩子找到了「第三選擇」

2021-01-08 騰訊網

文 | 張華

少年商學院創始人兼CEO

前南方周末資深記者

昨天我就哈佛財務危機引發的一些中國家庭認為未來幾年對孩子「爬藤」更有利的話題,對照哈佛2008-2009年那一輪危機後的表現,分享了自己的四個觀點(點擊查看)。

今天我們進行下篇。跳出哈佛本身,來談一談:當我們在談論藤校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這次疫情,對現在還在讀小學和初中低年級孩子的成長與教育路徑的根本影響,到底是什麼?

重新審視動機

我們在談論藤校的時候,談論的是——國際化教育。但是長期以來,當我們談到國際教育/國際化教育的時候,多數人總是把它等同於國外教育、出國留學。

國際化教育的本質,本應是跳出地域或國別的限制,博取普世價值與通識教育之精華,將資源因地制宜地運用到使一個學生成為諸如《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中所說的「完整的人」(Whole Man)方向上的一個過程。

所以現在無論是全球疫情還是中美關係的影響,對於有送孩子出國留學打算的家庭,是時候回到原點,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動機了。

80%預備留學者的分流

除了昨天我們聊到的20%的高知、高收入和孩子綜合能力高的「三高家庭」,因為目標明確,會更加堅定留學的打算之外,對佔比80%的一般家庭而言:

1、 如果你過去只是跟風,覺得周圍同事和朋友家的孩子,或孩子班上的同學都出去了,所以自己也要出去,那麼勸你就此打住,儘早開始為孩子在國內找一個真正適合Ta的學校——特別對於低齡留學生而言。

2、 如果孩子的個性、未來的規劃和父母的期待等,更適合到美國讀書,但整體來說,是希望孩子換一種思維方式,見見世面,在大學或研究生畢業後還是會回到中國,那麼,你這個時候可能要反覆推演下,是不是一定要出國?國內有沒有一些新銳的國際化的高中或類似崑山杜克大學、上海紐約大學之類的合作型創新大學,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的?

3、 如果孩子的職業規劃或未來全家的打算,是一定要留在國外發展或移民。那麼除非美國對留學生籤證政策有了超級苛刻的限制,你的PlanA當然還是留學方向。

動機關乎的是價值觀。在我看來,2020年真正開啟了「國際化教育2.0時代」。在1.0時代裡,需求是在,但啟蒙主要是自上而下——更多停留在中外合作辦學、課程合作上,更多新學校雨後春筍建立。

但是在2.0時代,它的覺悟正自下而上發生——更多的家庭與教育界同仁們,對國際化教育的理解,終於正在回到它的原生性含義上。

「你不出國,卻在留學」

是的,進藤校未必能成就孩子的未來,但盲目選擇卻足以毀掉孩子的一生。

如果說國際化教育2.0時代的「一個中心」,是中國家長群體與教育創變者的觀念與思維,正在產生交集與共識的話,那麼它的「兩個基本點」,一為混合式學習,二為K12建制。

第一個基本點:所謂混合式學習,即線上線下學習實踐相結合,融合為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智能學習IT系統,及評估體系。在美國,有兩家學校,我甚為推崇。一家為未來大學Minerva(少年商學院曾於2016年與之合作在中國合辦「新學習革命」國際素質教育沙龍),一家為斯坦福在線高中OHS。

Minerva也是學制四年,它最大的的特點是,用四年時間,在全世界7個國家與地區,線上直播課,線下創新實踐,最後完成畢業設計(查看詳情);OHS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在線高中,平時主要是線上上課,寒暑假有短期的線下課程,三年時間修完學分,拿畢業證,上大學(查看詳情)。

你看,2.0時代裡,學生又有了新選擇:第一,你也可以報考Minerva和OHS,你不出國,卻也是在「留學」。第二,據我了解,中國的OHS與Minerva,都有我們本土的教育創變者在調研和籌劃中,到那個時候,我們在擇校的時候,又多了一個新選擇。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其實不應該再把就讀Minerva或OHS稱之為「留學」。他們是未來學校的兩種類型,其共同屬性是基於網絡平臺實施更寬廣與深遠的教育全球化共享。

(美國有近百所在線高中,這是知名度較高的八所。來源:Thebestschools.org)

小學生在家上世界名校通識課

「未來學校」的第二個基本點:所謂K12建制,是相對於留學的兩個重要時間節點(15歲去讀美中,18歲本科)而言的,意思是,真正的國際化教育,不但應當是混合式學習,同時也應當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到中學,都有系統的包括但不限於學科的國際化課程。

小學階段除語數外與科學外,還應當讓孩子接觸經濟學、哲學、心理學、設計思維等通識課程,拓展孩子知識的廣度與思維的深度,了解世界原本的樣子和運轉的規律,也為未來的興趣特長、專業甚至職業選擇埋下一顆種子。

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有可能與歐美名校的孩子一樣,從小有同樣的談吐、領導力、批判性思維等。無論到了15歲或18歲的時候,最終是否出國了學,都不重要。留學本來就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而不是所謂夢想成真的終點。

少年商學院(YouthMBA.com)是國內成立最早的在線國際化素質教育平臺,七年前開始,從引進世界名校通識課與全球最好的素質教育項目,到本土化創新,打造適合中國中小學生,沒有圍牆、打破階層、隨時隨地、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型國際化未來學校(查看城市合伙人及智慧父母招募計劃)。

(面向未來的五大成長體系)

現在每天在少年商學院線上平臺學習數學思維、經濟學及文史哲等通識課程,及TED式演講、創意寫作等能力課程的孩子遍布全國各地,其中不乏三四五線縣城甚至鄉鎮的學生;同時少商課程還入駐了100多所優秀學校,並在本輪疫情期間,成為非常多北美及新加坡華人華裔家庭,提升中文為主綜合素養的首選學習平臺。

少年商學院之外,最近幾年,國內也越來越多類似教育創新項目湧現。不過相較於少商的「四大學院」綜合性通識教育平臺,其他項目多以英語、數學、編程、藝術中的單科目為主。

我們再來看看美國。在K12建制方向上,美國有K12.com和Study.com等平臺,以及CTY、CTD、TIP等素質類平臺,和Pioneer Academy及SSI等在線背景提升項目。其中:

K12.com和Study.com更多服務於兩群人,作為給普通實體學校老師們的智能教學幫手,及為非常多「在家上學」美國孩子的日常學習平臺;

CTY、CTD及TIP是美國著名的三大天才營,分別隸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就是現在每天統計和播報全美疫情數據的大學)、西北大學與杜克大學;他們有寒暑假線下項目,也有各種素質類主題的Online Camp。

Pioneer Academy及SSI是主要是針對高中生進入世界名校的線上背景提升項目,雖然也屬K12範疇,但相比前兩類,它的預備留學屬性更強,不屬於我們今天重點想討論的從小學開始提升孩子綜合素養的線上項目類型。

回到上述「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由於國際關係還是新冠疫情,在未來物理環境的國際交往交流受到影響和緩慢恢復的過程中,上述中美這些基於網絡共享教育全球化的「未來學校」們越來越受到重視,甚至會起到劃時代的作用。

找到你的第三選擇

我想說的是,與其探討哈佛財務危機背景下,「抄底哈佛」的可行性與方法論,不如回到根目錄,回到「我們到底希望孩子成長為怎樣的一個人」的原點,去復盤和反思我們的價值觀,去審視2020年作為「國際化教育2.0」的第一年,正在發生的變革,我們應當做怎樣的準備與選擇。

寫過暢銷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史蒂芬·柯維先生說,教育的目的,是充分釋放每一個孩子主動支配、而不是被動接受自己人生的潛能。他去世前完成的最後一本書叫做《第三選擇》。

所謂「第三選擇」,是相比於「聽你的」和「聽我的」而言的。柯維認為,面對解決最棘手的問題,我們必須徹底改變思路,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設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讓雙方都能從衝突中找到一條出路實現共贏並打開新局面,這便是「第三選擇」(The 3rd Alternative)。

在我看來,在擇校等話題上,越來越多的中國高知家長朋友們慢慢明白了——對於留學不留學、美國還是英國,線上學校or線下實體,從來都不應當是二分法——智慧的人已經為孩子找到了「第三選擇」。

願每個孩子都能更便捷找到適合他的成長路徑,成為他真正想成為的人;願每個父母都敢讓孩子做自己。請記住:在孩子教育的路上,永遠不要追求結果導向,而要養成因果思維。

國際化教育2.0時代

為孩子的未來競爭做好準備

閱讀讓孩子走得更遠。2020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少年商學院特別推出百萬閱讀俱樂部 · 在線精讀訓練營(國際頂級文學大獎系列,8-12歲),跟著斯坦福名師90天深度「慢閱讀」,養成自主閱讀習慣。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加入;現在報名享早鳥價(會員再享優惠)。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並加入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在成長中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家長要抓住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人類的未來,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聰明,變得更加優秀,因此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大家都為了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而「拼命」地努力教育孩子。在育兒方面,哈佛大學曾經就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過研究,結果發現多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共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如果家長能夠抓住孩子這3個變聰明的機會著重培養,那麼孩子在長大成人後,絕對也差不了。
  • 新東方北美本科留學家長論壇實錄(全文)
    1月23日下午,由北京新東方學校主辦的第三屆新東方北美本科留學家長論壇在翠宮飯店舉行,數百名學生、家長參與了此次論壇。所以我想新東方舉辦這樣的活動,也是希望通過一系列的信息和資源的共享,能夠讓大家,尤其是家長朋友為你們的孩子設計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首先有請新東方科技教育集團副總裁沙雲龍老師為本次論壇致開幕詞。沙雲龍:親愛的同學們,各位尊敬的家長、各位媒體朋友以及在座新東方的員工,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今天能與在座的各位相聚在第三屆新東方北美本科留學家長論壇。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不是「高中」
    ,還很容易讓家長誤以為是孩子太笨。 哈佛大學曾對幼兒身心發展進行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絕大多數的孩子,一生中都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若是家長能夠抓住這幾次機會好好培養孩子
  •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
    臨終前留下遺言,希望他的胞弟——也就是美隊克裡斯埃文斯飾演的邋裡邋遢不修邊幅靠修船為生但是每一幀都帥得閃閃發光的小女孩的舅舅,來撫養她的孩子。這部電影十分精彩,女孩的聰明頭腦也令人驚訝,但是電影終究是電影,這樣小小年紀就展露智慧的孩子幾乎是沒有吧。實際上我國就有這樣一個從小語出驚人的數學天才,她就是——蔡天西。
  • 普通家庭的孩子怎麼努力,才能像華為公主那樣考上哈佛
    任何關於人生夢想的選擇都值得尊重和鼓勵。海報上說她是「破格公主」,因為她的哥哥姐姐均在華為公司內部擔任要職。只有她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哈佛大學計算機畢業,沒有回華為上班。於是被認為是「破格」了。但「破格」有錯嗎?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在「初中」
    大多數家長認為,智商是天生的!孩子聰不聰明、是不是學習那塊料,早早就註定了!但事實並非如此,智商的測定包含了記憶力、注意力、邏輯推理、言語理解、圖形理解、空間理解等等。 而這些測定的因素,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而提高的。
  • 讓孩子變聰明的18個方法,很多孩子從中受益,家長趕緊收藏起來
    在本專欄的上一篇文章中,我跟大家分享了哈佛大學的研究成果,哈佛大學行為學家理察教授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變聰明的時機很短暫:最重要的是3歲前,其次是3-6歲,最後是6-10歲。今天這篇文章,我會從更細化的角度去分享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
  • 跨境學童家長無探親籤如何陪孩子讀書?香港留學陪讀申請條件是?
    而億米君比較推薦這類港寶家庭選擇留學陪讀,與傳統的移民方式相比,留學陪讀不需要雄厚的家庭資產、高學歷、高成就,也不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香港留學陪讀的優勢 1、陪伴孩子成長可以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不缺席孩子的童年,讓孩子在一個溫暖溫馨的環境下長大。
  • 關鍵是紋上容易洗掉難,家長該怎麼辦
    關鍵是紋上容易洗掉難,家長該怎麼辦說起紋身,可以說並非舶來品,水滸傳裡的好漢九紋龍史進就是以身上的紋身取的諢號。在國外,紋身是時尚的標誌,年輕人覺得很酷,但是對於大多數外國傳統家庭來說依然對紋身持保留態度。
  • 三子女考上哈佛、麻省理工和斯坦福,是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
    現如今,一戶人家中有人考取名校,媒體便會將喜訊傳至十裡、百裡、甚至千裡,更何況是家中三個孩子全都踏上名校,人們道喜的同時不禁想是什麼樣的家庭、怎樣成功的教育,才會三喜臨門惹人羨慕?黃克智是我國知名固體力學家,與妻子育有三個孩子,令人感到驚嘆的是,三個子女都金榜題名考取了好學校,老大畢業於清華大學,後來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老二畢業於北京大學,後來又取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老三於史丹福大學就讀,從本科一路讀到博士。
  • 孩子要快樂 家長該思考什麼(組圖)
    成長中的孩子,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煩惱。身為家長的您是否關注過孩子有哪些煩惱?是否意識到自己的真誠建議、苦心栽培對孩子而言也許是煩惱?是否知道應該怎樣幫孩子克服煩惱呢?  學不完的技能 考不完的「家考」  我想出去玩一會兒  「你憑什麼不讓我出去玩?」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的「黃金7年」,很多家長還不知道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家長為了讓孩子拔得頭籌,對孩子的教育可以說是越來越重視了,通過家庭支出的佔比圖,我們可以發現,在我國絕大多數家庭中,教育的佔比都在20%以上,對學齡前孩子的教育支出甚至比小學到高中的支出還要高出5%,和大學高昂的學費,以及生活費相比,也僅僅只差了3%,由此可見,家長對於兒童學齡前的教育有多麼重視。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只發育一次,但智商的提高卻不是
    可實際上孩子的智力提升是有系統性的方法的,哈佛大學的研究早就對孩子的智力發育給家長們指出了一條明路:孩子的大腦發育只有一次,但是智商的提高卻並不只是一個方法。而想要提高孩子的智力,就要從這兩個方面分別下功夫。孩子的大腦發育要抓好0-3歲人腦雖然看上去是一個整體,但卻可以細分為大腦,小腦,間腦和腦幹,其中真正決定人的智力的則是大腦皮層的部分。
  • 中國家庭最大的冒險不是送娃出國, 而是對藤校的神化與迷戀!
    大藤小藤的競爭那麼激烈,Alex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齊全的牛娃,咱就別指望他爬什麼藤了,現實一點吧……」  最近美本ED放榜,朋友圈和家長群比高考反應還激烈,沒想到Alex爸也在默默關注,居然跑去聽德國留學的講座,想曲線救國。尤其是看到今年MIT ED錄的兩個中國學生都是女生,作為一枚標準理工科男娃家長,Alex爸把目光轉向了注重設計與工程的德國。
  • 孩子睡覺打鼾、張口呼吸,家長該怎麼辦?
    今天繼續給粉絲們答疑解惑,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夜間睡眠打鼾、張口呼吸,有時還出現呼吸停止或憋醒的情況,為此家長朋友們開始為孩子的睡眠擔驚受怕。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孩子出生後在鼻咽部就存在叫做腺樣體的組織,一般在10歲以後即可萎縮,由於感冒等原因炎症反覆刺激腺樣體組織,以及相鄰的鼻腔、鼻竇、扁桃體炎症刺激腺樣體組織,所以就會引起腺樣體增生肥大,堵塞部分後鼻孔,導致機械性堵塞,通氣減少;腺樣體肥大一般同時合併扁桃體肥大,鼻竇炎等,進一步加重了上呼吸道的通氣量。症狀都有哪些呢?
  • 先移民還是先留學?家長們這樣做,對子女的教育更好!
    ,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潮流也不為過。  而最近,就有很多家長向小新諮詢去澳洲留學的問題。澳洲不僅是一個留學大國,同樣也是移民大國。由此,很多家長的問題也就跟著來了,先留學再移民,還是先移民再留學呢?  小新建議先辦理移民再辦留學。理由如下~  學費比國際生低
  • 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聰明的父母都掌握了兩個關鍵詞
    其他孩子高興地聊天,小凱不知所措;其他孩子自信地表達自己,他卻選擇退縮,不敢說出自己的看法。 看到小凱的表現,我們沒辦法說出"他真的愛寫試卷"這句話。一方面,孩子可以在學習中找到意義和樂趣;另一方面,孩子在學習之餘,有發展自己興趣愛好的權利。
  • Didi|五年接觸上千個家庭,來聊聊澳洲微留學的意義何在
    為什麼第二次來墨爾本小學微留學?|乾貨18年寒假,來墨爾本的成都五年級姑娘,開始家長擔心孩子的英語水平想降級,後來順利入讀五年級,體驗也很好,擔心的統統沒有發生。解析|來澳洲中小學插班, 怎樣確定申請哪個年級合適?
  • 哈佛大學醫學博士:0-12歲孩子大腦發育期,父母別忽略這8件事
    聰明的孩子讓人喜愛,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娃有個聰明的大腦。雖然智商是天生的,但後天的培養也不容忽視,0-12歲這個大腦發育期,父母一定要把握好。 美國著名積極心理學家丹尼爾 西格爾(Daniel J.
  • 留學各國大學學費一覽 哈佛大學每年近40萬
    出國讀書,一來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主意識和獨立能力,二來可以增強就業優勢。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出國門。然而,出國費用昂貴,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出國深造。尤其是英國、美國,光學費就高達20多萬元,這讓很多孩子望而卻步。那麼,資金不足但又想出國鍍金的孩子們怎麼辦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各國的出國留學花費情況。免學費、獎學金、打工……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優惠政策,總有一款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