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增程式到混合動力,自主品牌轉型「備胎」多

2020-12-04 蓋世汽車資訊

新能源大潮來勢洶洶,在大力發展電動化的同時,自主品牌也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11月25日,嵐圖首款中大型高端智能電動SUV正式下線,除了提供純電動的版本外,這款車型還新增了增程電動的動力模式。嵐圖汽車CEO兼CTO盧放表示:「嵐圖之所以要在純電動、增程電動兩個領域同時發力,是綜合考慮了中國消費者的實際用車情況和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他認為,純電動汽車未來的發展空間更大,施展拳腳的地方更多,增程式電動汽車是未來5-10年最好的過渡方案。

以增程式做緩衝,嵐圖轉型之路更平坦

嵐圖選擇純電動與增程式兩種技術路線並舉,主要是為了解決電動汽車帶來的裡程焦慮。

嵐圖首款中大型高端智能電動SUV正式下線  圖片來源:嵐圖官方公眾號

從工作原理來說,增程式電動汽車只靠電機驅動車輪,增程器並不會直接驅動,僅用來發電。在電池電量不足時,通過增程器向車輛輸入一定的外部能量,使車輛能繼續行駛;增程器可以是燃油發動機,或者是天然氣、醇燃料、氫燃料發動機。而增程器發出的電力,既能傳送給電池儲存起來,也能提供給電機用於驅動車輪。

相比純電動汽車,增程式所需的電池容量小、造價低,且不會發生缺電拋錨現象;電池充電功率小,不必建設大型充電設施(需要時,建立小功率充電樁即可)。增程式既具備純電動汽車的優勢、又沒有裡程憂慮,同時還解決了目前純電車固有的充電難、安全性差和成本高等問題,是車企向純電車過渡的有效技術方案之一。

  嵐圖提供多種動力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嵐圖汽車官方公眾號

嵐圖的增程式電動車搭載一款1.5T四缸發動機,匹配了一臺額定功率60kW的高效永磁同步發電機。「四缸增程器比較容易獲得消費者認可」,盧放分析,「與同級增程車型相比,嵐圖的增程電動車低電量時依舊可以保持良好的動力輸出。即使經過多次循環急加急減,電驅系統不過溫、不限扭,運行穩定。」

據嵐圖介紹,增程電動和純電動兩種驅動模式都將依靠ESSA智能電動架構打造,通過架構模塊組合成不同種類的車,包括轎車、SUV等。ESSA智能電動架構可實現多款車型的快速量產。

增程式電動汽車將成為嵐圖全面電動化轉型過程中的鋪路者。在此之前,增程式純電技術的堅定擁護者,理想ONE在第三季度實現交付8,660輛,環比第二季度增長31.1%,創季度交付量新高。理想汽車良好的市場表現為嵐圖發展增程式電動技術提供了信心。在全面電動化轉型之前,沒有續航裡程和充電焦慮的增程式電動車,有望讓嵐圖獲得更多消費者青睞。

多種路線推進,自主品牌「魚」與「熊掌」兼得

在全面新能源的背景下,與嵐圖一樣既著眼於未來,又兼顧當前的自主品牌車企並不在少數。

11月末,吉利就發布消息,將與戴姆勒就一款用於下一代混動車型技術的高效動力系統展開合作。在此之前,廣汽也購買了豐田的THS混合動力系統,豐田的混動技術與廣汽自身的混動技術相融合,將助力廣汽自主品牌在這一領域的發展。9月份,上汽大通和長城汽車業相繼推進氫能源戰略規劃,上汽大通推出了首款燃料電池MPV—上汽大通EUNIQ7,長城汽車則宣布旗下首款燃料電池車型將在2021年實現量產。

上汽MAXUS EUNIQ 7底盤結構  圖片來源:上汽大通官網

雖然純電動市場發展迅速,但續航裡程的瓶頸、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的問題依然尚未解決。目前動力電池已經達到續航裡程的瓶頸,大部分車型的續航在500公裡左右,想要突破700公裡,從技術上來說難度較大。

另一方面,我國充電基礎設施與電動汽車發展並不協調。《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50萬個,私人充電樁43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公共充電樁已經提前達成規劃要求,但私人充電樁數量仍遠遠不足。依照規劃,車樁比約為1∶1,但目前車樁比為3.5∶1,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得益於出色的續航裡程和燃油經濟性的絕佳表現,混合動力車型與增程式車型成為車企在燃油車市場向純電動車市場過渡過程中的絕佳選擇。與盧放的發言類似,吉利汽車也曾表示,混動技術是短期內滿足國家排放要求,以及成本效益的首選。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李駿強調,低碳化方面汽車產業已呈現多條技術路線並行發展的局面,為實現節能汽車的低碳化,整車廠必須建立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的技術路線,重新開發混合動力發動機以及下一代高效率的機電耦合變速器,這是低碳化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具有極大的市場發展潛力與機會,下一代機電耦合變速器自主創新是中國乘用車動力技術必須跨越的第二個裡程碑。

如果說混動技術將在自主品牌完成全面電動化轉型的過程中保駕護航,氫燃料電池產品的開發則著眼於長遠,搶佔新能源市場先機。

95kW燃料電池發動機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氫燃料擁有「零汙染」、超常續航裡程、加氫方便快捷等優勢,從長期來看氫燃料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解決方案之一。分析師任萬付認為,氫能源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目前已經成熟,但由於研發成本和使用成本過高,且基礎設施尚不完善,在推廣應用層面還存在較大難度。但從長遠來看,氫燃料電池方案比現有的方案更具吸引力。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要深化「三縱三橫」研發布局,其中的「三縱」為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多種技術路線並進的策略,已經得到了政策的支持與肯定。

市場需求在前,政策支持在後,依靠多種技術路線同時推進的戰略,自主品牌有望在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相關焦點

  • 淺談增程式動力系統結構及工作原理
    而增程式電動汽車作為 過渡車型,可以在燃油汽車燃料消耗和純電動汽車續駛 裡程短的問題上做到較好的平衡,同時可以減小電池電 量解決純電動汽車電池成本高、充電時間長的問題。增 程式電動汽車不同於燃油汽車,其發動機可根據整車需 求始終工作在最高效率點[2],使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達 到最高。而驅動部分與純電動汽車的電驅動系統相同, 保持著電驅動系統的高效特性。
  • 現場籤約860臺,銳意泰克增程式混動冷藏車「蘇州戰」告捷
    銳意蘇州董事長嚴孝天表示,「憑藉插電式增程混合動力技術的先天優勢與銳意泰克在發動機控制技術的長期積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產品痛點。銳意蘇州將以蘇州為中心,建立以江蘇、浙江等華東地區的經銷網絡,力爭2021年完成銷售增程式輕卡1000臺的銷售指標,並在後期實現每年爆發式增長。」
  • 理想製造ONE,採用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三缸發動機帶動發電機
    這款新車的定位也可以定為了當中大型的suv,而且新車也採用了一個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在這個系統的加持下,新車在純電模式下可以行駛180公裡。而且這款新車還可以通過三缸發動機帶動發電機,從而為電池補充充足的電量,在這個功能的帶動下,這款車還可以繼續行駛520公裡,總計這款車可以電動行駛700公裡。
  • 一種增程式電動汽車動力系統能耗分析
    而增程式電動汽車作為 過渡車型,可以在燃油汽車燃料消耗和純電動汽車續駛 裡程短的問題上做到較好的平衡,同時可以減小電池電 量解決純電動汽車電池成本高、充電時間長的問題。增 程式電動汽車不同於燃油汽車,其發動機可根據整車需 求始終工作在最高效率點[2],使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達 到最高。而驅動部分與純電動汽車的電驅動系統相同, 保持著電驅動系統的高效特性。
  • 到底什麼是增程式電動車?
    2018年10月18日,理想智造發布了旗下首款車型:理想智造ONE,該車一經發布,憑藉著超高的顏值,強烈的科技感,以及700公裡以上的續航裡程,吸引了眾人的眼球,大家在關注這款車時注意到了一個詞語,就是「增程式」,由於此車為增程式動力系統,所以綜合工況續航可達700KM,那麼究竟什麼是「增程式
  • 國產又一高顏值SUV,貫穿式尾燈+無邊框車門,搭載增程式動力系統
    加裝了增程式動力系統,續航更好。這款車將在12月16日上市,並在2021年正式上市。另一款高顏值國產SUV,貫穿式尾燈+無邊框車門,搭載增程式動力系統Shanghai FREE,基於 Shanghai iFree概念車打造,前臉採用了「御風之翎」設計,扁平的頭部加入了大量空氣動力學設計,可以看到很多孔洞式設計,前格柵也採用掏空式設計,貫穿式 LED燈帶與車標連接,運動化的前包圍,直瀑式下格柵以及兩側巨大的進氣口能更好的梳理前方氣流,運動感爆棚。
  • 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工作原理
    增程式電動車採用的是串聯式混合動力型結構,屬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一種。由電機直接驅動車輛,發電機不參與驅動,可以看作是一輛小容量的純電動車,再額外增加了一臺發電機讓車輛邊行駛邊充電。相比純電動汽車,帶增程器的電動汽車在行駛裡程方面有很大的優勢,相比傳統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帶增程器的電動汽車在排放方面優點十分突出,而相比新型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帶增程器的電動汽車以蓄電池驅動為主,增程器為輔助儲備能源,更偏向於純電動驅動,因此增程器也可視其為從混合動力驅動向純電動驅動的一種可靠的過渡產品。在常見的混合動力系統中,都是以發動機為主,電動機為輔。
  • 純電動和增程式雙線並進,嵐圖正式進軍高端新能源領域
    此外,由於增程式電動車發動機只起到充電補能的作用,驅動形式與行車體驗上會更接近純電車型。即便是在饋電狀態下,增程器介入工作時,增程式電動車自始至終都是保持電機直接驅動,動力輸出的表現能夠很好地保持一致性與連貫性。
  • 技術貼:混合動力到底該如何分類
    正是在普銳斯的技術基礎上豐田與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薩斯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混動車型。  豐田的混動技術很多時候被稱為「強混」,和目前國內市場上主推的Plugin車型最大的區別是以豐田為代表的「強混」車型是不需要外部充電的,但是純電續航裡程比Plugin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要短。這種混合動力系統由怠速熄火系統即現在經常使用的Start-Stop系統、制動再生系統,以及高壓啟動電機等組成。
  • 【微課堂】基於動態規劃的混合動力能量管理策略優化提升
    以電動化為核心技術的HEV/PHEV/增程式/純電動力系統及總成是當前汽車節能減排的主要技術路線,能量管理策略主要任務是基於這些多構型電動化動力系統,充分考慮駕駛員需求,協調多個動力源能量的合理分配,提高綜合能量利用率。
  • 發動機變發電機,同樣是燒柴油的貨車,增程式電動貨車卻有補貼
    在2019年陝汽重卡的年會上,就展出了全新的德龍L6000增程式電動貨車,這一產品的誕生也就徹底解決了純電動車型的續航問題。啥是增程式?增程式電動又叫做串聯式混合動力,也屬於電動汽車類別。增程式電動車和純電動車的動力驅動方式一樣,都是電機作為核心且唯一驅動方式,增程式電動車比純電動車多了一個發動機進行進行發電而已。我們以陝汽德龍L6000為例,車輛的驅動力主要依靠的是一臺215馬力的電機,而電能則是從儲能電池中提取,其實這就跟現在常見的純電動車工作模式一樣。
  • 純電、插電、增程式,三種新能源車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樣的?
    劣勢:慢速充電時間長;充電樁尚未在全國範圍內普及;大多數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較短;部分汽車的動力不夠強勁等。插電混動汽車熱門車型:博瑞GE PHEV(並聯式混合動力汽車)、比亞迪唐DM、WEY P8某種程度上是燃油車的「省油版」,既能充電又能加油。
  • 升級與革新後「中國源動力」應運而生
    汽車業正處於電氣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大趨勢的變革時代,「雙積分」、「國六排放」、「純電動」、「混合動力」、「氫燃料動力」、「增程式」……新技術、新政策正從不同角度推動汽車動力市場不斷進化,汽車動力系統正步入多元化發展時代。
  • 汽車行業2021年度策略:自主多維塑品牌,三化重塑供應鏈
    2020-2023 年以德係為首的外資品牌也將推出全新純電平臺,日系將 推出插電混合動力平臺。上汽大眾將在 2021 年量產 MEB 多款新車。除上文的典型自主車企長城、吉利、比亞迪、上汽外,其它外資及自主品牌也將陸續推出新平臺新 車型參與市場競爭(附錄 7.4)。
  • 各有所長 六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推薦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兼顧了動力和油耗,在大部分城市能夠享受到優惠政策,同時在續航裡程方面不會受到過多的限制,如果讓消費者在純電動和插電混動之間進行選擇,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在前幾年,市場上的插電混動車型很少,只有比亞迪秦和榮威550 Plug-in等少數幾款車型。
  • 英威騰:器發電機控制器(GCU)成功應用於中國首款增程式汽車倫敦...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7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英威騰提問, 2020年6月30日,全新英倫TX首批車輛交付儀式在吉利商用車義烏基地舉行,以往TX系列均為燃油車,本次採用混合動力新能源車,搭載英威騰GCU/MCU,純電續航裡程可達200公裡,響應綠色低碳、優質高端的出行號召。
  • 「汽車·備胎」為何尺寸比標準輪胎小,原因真的是廠商為省錢嗎?
    通過使用非標準備胎,每臺車可降低幾百到上千元的投入;所以所有為裝備非全尺寸備找出的理由都會顯得很無力,那麼備胎是否能使用標準型號呢?計算題:輪胎的直徑為(輪轂直徑+扁平比結果×2),輪胎參數中的「/55」或其他數值,概念為胎冠225(舉例)毫米乘以55%,那麼備胎是否能用全尺寸也就不難得出準確答案了。
  • 增程式之外,嵐圖iFree還有什麼看點?
    作為東風集團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的動力系統有何「新意」自然備受關注。但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早已不是簡單的動力戰爭。已是「晚到」的嵐圖,將憑什麼彎道超車,更值得思考。「(增程式)不僅能輕鬆達到甚至超越傳統大排量燃油車的性能,還具備更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將高性能、低油耗完美結合」。 嵐圖汽車CEO兼CTO盧放表示,「(而且)與同級增程車型相比,嵐圖的增程電動車低電量時依舊可以保持良好的動力輸出。即使經過多次循環急加急減,電驅系統不過溫、不限扭,運行穩定。」
  • 中國具有自主可控的甲醇燃料電池技術
    文件第五條特別提出:「鼓勵和支持企業研發甲醇混合動力汽車、甲醇增程式電動汽車、甲醇燃料電池汽車產品。加快甲醇汽車科研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應用」,為甲醇汽車可持續發展和甲醇燃料多元化應用指出了方向。NeCar 5的整套動力系統結構緊湊,體積較之前的設計減小了一半,功率提高50%,達到75kW,未配備動力電池,續航裡程400公裡以上,最高車速超過150km/h。整套燃料電池系統,包括甲醇轉化器首次安裝在梅賽德斯奔馳A級車的底部,提供了和梅賽德斯奔馳A級車一樣寬敞的內部空間。
  • 東風日產或將推出搭載e-POWER動力SUV車型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有小道消息傳出,東風日產或計劃於年內推出一款搭載e-POWER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的SUV車型,但目前尚未確認具體車型。我們猜測,東風日產推出新款勁客e-POWER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可能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