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T的機遇與挑戰

2020-11-13 ITL創新器械開發

POCT即及時診斷在樣本用量,樣本種類,試劑便利性和操作者要求等方面都具有極大的優勢,再加上國家新醫改,伴隨診斷,精準醫療的需求,存在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因此POCT成為了體外診斷領域增長最快的子領域。

關於POCT的小故事

1972年,Kost 博士研究生物傳感器,並監測體內心肺壓力和休克下的pH值變化。他直接在患者一側的手術室中進行了全血分析,並立即將結果報告給麻醉和外科小組,然後由他們進行操作。通過手術室中POC測試,他證明了使用多參數校正公式無法準確計算離子鈣,必須使用基於生物傳感器的Ca2+(Na+和K+)儀器,快速地在血液中對其進行測量。在1980年代初期,Kost博士創造了術語「即時檢驗」,同時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療中心對肝移植患者進行了床邊全血鈣離子系列測量。

創新技術的出現和成熟不斷推動了POCT的快速發展,如今成為了醫學領域的專業課程。

POCT (Point of care), 即時檢測或者床旁檢測,它可以通過配套的試劑和可攜式的儀器實現現場的快速診斷。其優勢在快速檢測,將檢驗時間壓縮至傳統檢驗方法的1/4以下,採樣簡單,無需預處理,避免樣本運輸期間的汙染風險,儀器輕便小巧,全自動化程度高,對於操作人員的專業要求低,因此尤其適合低資源配置的場所甚至家庭裡使用。

POCT應用場景豐富

POCT產品可以部署在常規醫療機構中的任何位置。現代POCT可以在以下領域有效地工作:

◆病理實驗室

◆重症監護

◆急診科

◆心血管手術室

◆心血管重症監護病房

◆呼吸療法

◆放射腫瘤科

◆牙科和影像中心

POCT根據不同原理可用於妊娠測試,血糖測試,HIV測試,血紅蛋白濃度,全血細胞計數,心臟生物標誌物以及許多其他應用。

隨著臨床需求的不斷升級,POCT主流技術從定性檢測逐步向定量檢測升級,因此出現了一系列特異性和靈敏度較高的技術平臺,比如螢光免疫,化學發光,分子,微流控等。這些革命性技術的創新應用逐步拉開了國內外POCT企業之間的距離。

POCT行業的市場空間高於預期

全球即時診斷市場

2019年10月10日,美通社根據對報告和數據的最新分析,2018年全球即時醫療診斷市場價值為239.8億美元,到2026年預計將達到505.1億美元,主要是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及傳染病快檢的推動,預計未來POC業務的年複合年增長率為9.6%。

國內即時診斷市場

POCT在國外發展較早已經逐漸成熟,國內市場得益於分級醫療的逐步實施和五大急救中心的建設而發展得如火如荼,在基層醫療機構得到了更多的機會。根據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報導,2018年末已有醫院3300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43639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8034個,總數比上年增加10785個。截至2018年末,我國共有醫學檢驗實驗室1495家,比上年增加20%以上,2019年中國第三方醫學市場規模預計到達188億元,到2024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800億。分級診療政策實施後POCT行業在基層醫療市場的投放量預計市場增量空間達到124-258億元。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未來所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均設置急救中心,預計到2024年胸痛中心規模將達到5000-6000家,預計將配備相關的POCT心血管檢測試劑及儀器,血氣分析儀和凝血分析儀等。

因此,POCT產品更高的需求量和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意味著未來POCT將會迎來快速且穩定的增長趨勢,POCT行業的前景比目前市場預期的更樂觀。但是對於國內企業來說,POCT所帶來的機遇也隱藏著風險和挑戰。下面看看目前即時診斷行業面臨的困局。

外部環境所帶來的挑戰

01

POCT嚴苛的競爭環境

從競爭格局來看,國內POCT市場仍由外企佔主導,羅氏,西門子,雅培,碧迪,賽默飛等國際企業在市場佔比高,而國產代表企業市場佔比相對較低。在心血管類POCT市場,羅氏,生物梅裡埃佔據64%的市場份額,佔了即時診斷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02

POCT技術不斷地向高端化發展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POCT行業經歷了重大的技術創新。例如,納米技術改變了物質的光學,電,磁和化學等性能,有利於改善POCT的檢測效果。集成功能材料和機器學習的微型生物傳感器的開發被認為是直接響應生物分析性能的最關鍵的組成部分。由於提高了測試的準確性,從而簡化了數據的連接和管理。同時出現了很多互補技術,如微流體技術,晶片實驗室技術,人工智慧,系統集成,設備自動化和信號讀取等,為POCT的持續改進提供了動力。

03

技術壁壘加劇行業競爭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精準度的提升,POCT在臨床的市場空間逐步打開,同時由於廣泛的應用場景,在臨床之外的應用極大的提升了POCT行業的高度。從此,POCT的市場擴張由產品技術升級驅動,在此過程中,技術壁壘決定了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將無法追趕行業升級的趨勢,市場優勢明顯向有技術實力的頭部企業集中。

內部環境所帶來的挑戰

01

國內POCT企業易進入技術領域而難精通

POCT儀器的挑戰在於在小型可攜式儀器中提供傳統實驗室設備所具備的功能。

而目前國內POCT行業小規模企業佔據多,仍以模仿為主,對於儀器設備,尤其是POCT儀器的研發經驗和技術不足,資金的缺乏影響團隊的組建和必須的設施的建立,另外管理水平的參差不齊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和穩定性,因此國內中小企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過去,企業想要技術創新大多依靠自身積累的資本,但是隨著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資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機構之間的相互合作,使企業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資源。與經驗豐富,技術實力強大的國際企業合作也是國內企業快速獲得競爭優勢的途徑之一。

___

ITL成立於體外診斷行業發展伊始,依託英國強大的技術和創新環境,從過去43年與世界知名醫療企業合作過程中汲取成功經驗,完善自身業務體系和服務模式,為複雜系統工程的建立和製造挑戰提供創新和可靠的解決方案,為醫療、診斷、分析和實驗室儀器產品化提供一站式的合同研發和生產服務。

ITL經歷了40年體外診斷技術的發展和更迭,積累了豐富的體外診斷儀器開發經驗,尤其針對市場上體外診斷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整合構成了ITL體外診斷創新服務的基礎,再加上深刻的法律法規認知,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和高效的生產能力,能夠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更高效的,更低風險,並滿足客戶需求的系統化解決方案。無論您的產品在開發周期中的任何階段,我們的團隊都能提供幫助。如果您有關於體外診斷和POCT產品的創新想法,歡迎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易鵬:人口老齡化「灰犀牛」帶來挑戰與機遇
    這隻「灰犀牛」將會為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發展帶來挑戰與機遇。這也是我們盤古智庫高度重視老齡社會研究的原因。中國從1999年正式邁進老齡化社會後,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老年人口持續增長。我們正處在加速老齡化的關鍵時間節點,老齡社會轉型戰略機遇期窗口開啟,應在我國2022年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之前啟動轉型全面共識。老齡社會的到來首先會在經濟層面帶來挑戰。
  • 科技革命給未來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興起,掀起了一場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系統變革,對未來教育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擁有獨特的教育制度優勢、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堅實的網絡基礎設施以及成功實施大規模在線教育的實踐經驗,具備搶抓時代機遇的先決條件。中國教科院課題組梳理政策文件和理論文章,分析未來教育發展形勢,並提出政策建議。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新型太陽能電池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最有前景的。」9月10日下午,在智慧能源與綠色發展論壇上,上海科技大學教授寧志軍分享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 新一輪技術革命對中國挑戰大於機遇
    這些主要經濟體普遍認為,在這些領域可能存在一些新的發展機遇。到了產業化突破的臨界點。加上政府採取適當措施支持可以形成一個新的增長點,進而帶動經濟新一輪高增長。新興經濟體則試圖通過重點突破的戰略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集中力量在一些重點領域實現突破。比如,巴西利用自己獨天得厚的資源優勢主要在生物能源領域展開突破。  第三,應對共同挑戰。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海底採礦機遇與挑戰並存
    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網站報導,7月16日,該聯盟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稱,國際深海底採礦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隨著陸地資源日益枯竭,深海底採礦市場前景看好,相關海底採礦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社會成本的降低,也為深海底採礦帶來發展機遇。但另一方面,目前人類對深海底生態環境仍缺乏足夠認識和研究,加之現有的開採技術水平和管理規章的不完善,還不足以避免深海底採礦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可逆危害。
  • 澳大利亞芒特甘比爾市市長:南澳與山東的合作機遇與挑戰並存
    日前,南澳州芒特甘比爾市市長李錦堂接受採訪時表示,南澳與山東的合作機遇與挑戰並存。 李錦堂表示,作為一市之長要致力於這座城市的發展。澳中兩國不久前籤署的自由貿易協定為兩國經貿合作的進一步拓展創造了更加寬鬆的條件,也必將帶來更多的機遇。 談及芒特甘比爾市吸引投資的有利條件,他說,作為南澳大利亞州的第二大城市,芒特甘比爾市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 多倍體作物研究,機遇與挑戰並存—新聞—科學網
    與會專家指出,面對多倍體作物基因組研究的機遇與挑戰,我國科學家應強化科研使命,加強合作交流,共同實現農業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報導,70%左右的高等植物是多倍體,包括小麥、棉花、油菜等重要的糧、棉、油作物。
  • 何濤:中國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9年5月30日,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與河北省邢臺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邢臺)清潔能源供暖峰會」在邢臺召開,國家太陽能熱水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副主任、國際能源署太陽能供熱製冷委員會副主席何濤作了題為《中國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演講。北極星電力網對本次會議進行全程直播。
  • 空間大數據:機遇與挑戰並存—新聞—科學網
    他表示,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權威地理信息數據開放給社會和企業,空間大數據將迎來新的機遇。 挖掘空間大數據的價值 「大數據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而幾乎所有的大數據,都需要而且可以與地理信息數據緊密融合。」泰伯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玉璋表示,空間大數據是大數據與地理信息數據的融合體。
  • 般若堂——疫情帶來的機遇、挑戰與保險業應對策略
    本篇將分別從對外與對內,機遇與挑戰四個維度討論黑天鵝事件發生後,保險企業應該怎麼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這裡是指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不是保險公司風控能力的風險管理,請注意區分)。以下是本篇的重點內容:對外機遇:黑天鵝事件VS烏合之眾:信息權即主動權;對外機遇:搭建線上服務矩陣;對外機遇:爭取從黑天鵝事件中獲利;對內挑戰:把自己變成一個反脆弱系統;
  • 德勤民營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2020:家族企業
    坦誠且卓有成效的溝通對所有企業而言充滿了挑戰,對家族企業來說尤為困難。4.1 挑戰家族企業內部溝通困難的原因如下:家族成員的興趣、願景或價值觀有所不同。5.1 挑戰家族企業在做出決策時通常考慮直接成果和財務成功以外的因素,如家族傳統,決策可持續影響幾代人。迴避溝通是阻礙家族目標和企業戰略協調統一的一大關鍵挑戰;許多家族企業未準備好應對艱難對話,抑或完全避免此類討論。家族企業時常討論風險承受能力。
  • 當濾波器遇到5G,是機遇還是挑戰?
    除此之外,SAW濾波器,潤欣科技也有代理的SAWNICS和 KYOCERA品牌的濾波器解決方案,並且有專門的技術團隊來支持;潤欣科技非常關注濾波器的市場,希望能抓住5G的這個大機遇。因此,在5G濾波器應用中,SAW濾波器和BAW濾波器都是主流,SAW適合低成本,低速率;BAW適合高速率,高性能要求;LTCC適合更大寬帶的需求。
  • 醫藥衛生期刊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醫藥衛生期刊目前在國際上有很好的發展,國內的醫藥衛生期刊中有一些佼佼者目前發展得很好,但是大多數還面臨著挑戰。 筆者想從醫藥衛生期刊融合發展的角度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第一,明確定位,充分發揮醫藥衛生行業媒體的主陣地作用。國家衛生計生委主管報刊230種,其中報紙有7種,期刊有223種。報刊出版單位在北京146家,京外85家。
  • 謝長軍:「十四五」風電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在這一背景下,風電產業在「十四五」期間將如何發展,會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原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謝長軍先生  在近期舉辦的2020(首屆)中國大件物流企業家峰會上,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與原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謝長軍先生就相關問題做了深度交流。
  • 當英飛凌遇上比亞迪,國產汽車半導體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作為國內第一家自主研發、生產車用IGBT晶片的公司,比亞迪半導體成為國內市場上最有能力挑戰國際大廠的本土廠商。圖片來源:NE時代比亞迪集團旗下的比亞迪微電子今年獨立成為全新的「比亞迪半導體」,融資估值高達300億元,欲尋求比亞迪汽車之外的更多機會,為將來獨立上市鋪路。
  • 腦幹出血,挑戰與機遇並存
    從整體上看,腦幹出血,可謂是挑戰與機遇並存!一、棘手的腦幹出血現實中的腦幹出血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我們常聽到發生這類疾病的人都是預後不良的例子,但也有幸運者。為什麼一旦診斷腦幹出血,醫生和患者都會心生恐懼呢? 如果說大腦是全身的司令部,那腦幹即是司令部的總司令。
  • 全球領先企業大佬暢談未來水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9月29日,安盟諮詢聯合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RBC Capital Markets)成功舉辦了第二屆明日之水論壇,本屆將在第一屆明日之水論壇的基礎上,再度匯聚全球業界精英以及頂尖投資者,共同探討未來水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 第一屆DNA甲基化與疾病的精準診治:機遇和挑戰國際研討會
    第一屆DNA甲基化與疾病的精準診治:機遇和挑戰國際研討會 來源:生物鏈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3-01   今日/總瀏覽:3/7157
  • 「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歷史機遇與挑戰」學術論壇在京召開
    11月29日,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國際教育專業委員會、兒童教育與發展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歷史機遇與挑戰」學術論壇在京召開。作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的分論壇之一,本次論壇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解讀《關於加快與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面對疫情給來華留學與出國留學工作帶來的影響與機遇、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構建新型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機制、後疫情時代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新挑戰與新趨勢等議題展開深度的學術研討
  • 科學網—新時代西部高等教育的機遇、挑戰與出路
    站在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需要系統回顧近百年來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歷程,客觀分析當前西部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新要求,深入思考西部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晚清以來,現代高等教育在京津滬等地相繼萌芽,並在東南沿海諸省份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