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底,泰州市所有城市社區都有「全科社工」

2020-12-04 中國江蘇網

近日,家住海陵區城南街道蓮花社區43號樓80歲的王奶奶到社區申領尊老金,全科社工袁婷熱情接待了她。手續辦理好,王奶奶提起家中牆壁滲水,袁婷上門查看,滲水牆壁可申請公共維修資金維修,但辦理申請手續要到三公裡外的廣廈物業,考慮到老人行動不便,袁婷決定跑腿幫老人代辦。

袁婷有著十年社區工作經驗,今年通過民政部門全科社工業務培訓考核,熟練掌握多項社區基礎業務技能,很多條線政策她能做到「一口清」。「以前不同的事要問不同的人,只要經辦人不在,就得再跑,現在方便了。」居民吳阿姨開心地說。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後我市將全面推行「全科社工」服務模式,到2021年底,所有城市社區都將有「全科社工」。

社區辦事實行「首問負責」

「全科社工」服務模式是指只需一名社區工作者,即可通辦社區全部服務事項,讓群眾辦事更便捷,這也讓更多社工資源下沉網格、服務上門、策劃活動等。今年上半年,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開展「全科社工」試點工作,培育了一支熟練掌握各項業務的「複合型」社工人才隊伍,為居民提供「基本服務+特色服務」,形成「一人受理、一崗通辦」的前臺服務新機制和「精準採集需求、快速響應訴求」的網格服務新機制。

市民政局基層政權和社區治理處負責人介紹,試點社區設置1至2個「全科社工」服務崗位,調整了社區原有「一站式」櫃檯服務模式,開闢開放式受理前臺,由「全科社工」實行「首問負責」,負責接待居民,受理辦事項目,其他社區工作者協同完成輔助工作。通過半年的嘗試,試點社區已建立「前臺受理、後臺辦理、一門服務」的工作機制,實現居民事務「一人受理、全科服務」。

據悉,試點社區實施「全科社工」工作模式,實現了「社區工作者從專職向全能、居民辦事從等人辦理到即來即辦、社區工作作風從集中辦公向便民服務」的三個轉變,有效破解社區行政色彩重、服務碎片化、辦事效率低、走訪時間少、社區工作者業務素質不夠全面等問題,有力增強社區服務居民的能力。

「全科社工」模式全市推廣

10月13日,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聯合出臺《意見》,決定在總結部分市(區)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市全面推行「全科社工」服務模式。《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以市(區)為單位,推行「全科社工」服務模式的城市社區達30%以上;到2021年6月底,達70%以上;到2021年底,達100%。

「『全科社工』模式絕不是做簡單的『加法』,不是機械的業務量疊加,而是社區工作者自身努力與社區平臺鍛鍊的綜合結果。這需要廣大社區工作者自我加壓,提升綜合能力和服務水平,社區平臺不斷創新創優服務模式,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市委組織部組織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科社工」服務模式推行到位的標準是「四高」,即隊伍專業度高、服務能效度高、工作精細度高、居民滿意度高。我市將在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社工中,擇優培養能夠全面掌握社區各項行政事務和職業技能的「全科社工」人選,經過崗位技能測試後上崗,建立「一窗式受理、一口清導辦、全科式服務」工作機制,打造預約服務、事務受理、業務辦理、評估改進的政務服務鏈條,讓居民辦事「只進一個門,只找一個人,只跑一次腿」。同時,健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機制,建立網格社工標準化走訪流程,讓社工多跑腿、居民少跑路。通過全科受理、錯時值班、網格問需、個性服務等辦法,不斷提高社區服務質量,讓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社工可評星級,薪酬階梯化

根據安排,相關部門將加強「全科社工」能力培養,通過「金牌社工」「大比武」、社區工作「名師」傳幫帶等途徑,以集中授課輔導、觀摩學習、實踐鍛鍊、技能考核等方式,引導社工相互補短板、強業務、增效能,加快推進社區工作者向知識化、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實現從「專能」到「全能」的完美蛻變。

據介紹,全市推行「全科社工」服務模式後,將實施社工服務隊伍再造、服務項目再造、服務流程再造,推動全科社工崗位職責清單化、人員選配規範化、能力素質專業化、職級薪酬階梯化。全面落實社工「三崗十八級」薪酬待遇體系,建立社區工作者星級評定製,分一星、二星、三星3個等級,對所有社工進行評定,一星社工人數掌握在社工總數的50%左右,二星社工人數掌握在40%左右,三星社工人數掌握在10%左右。(記者 唐春傑 通訊員 吳劍波 沈慧)

相關焦點

  • 上崗「滿月」,全科社工幹得如何?聽聽這裡的居民怎麼說
    在廣內街道核桃園社區,居民想諮詢辦理什麼業務,這裡的全科社工都會第一時間「接單」。涉及到的黨務服務、基本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公益志願服務四大類百餘個事項,在這裡都能享受到「一條龍」服務。從整裝一新的核桃園社區服務站對外開放算起,全科社工正式上崗一個多月了,他們給居民解決了哪些問題?上崗後又有哪些甜酸苦辣?
  • 大觀樓街道:全科共享家訪心得 共學助力社區治理
    大觀樓街道:全科共享家訪心得 共學助力社區治理 2020-11-21 09:38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張影 譚玉玲)18日,大觀樓街道仁和社區召開「全科網格員」七人普家訪分享會
  • 全科網格管理 打通治理「經脈」
    近期,《大亞灣開發區實施全科網格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方案(試行)》經區委、區管委會同意,正式印發,標誌著大亞灣區實施全科網格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拉開了序幕。目前澳頭街道南邊灶村、西區街道老畲村、霞湧街道小徑灣社區3個試點村(社區)已經全面部署,完成經費預算、人員配備、裝備投入等各項工作任務,加快推進試點全科網格村(社區)建設工作。專職網格員正開展網格內人口、單位、房屋等基礎信息的採集、錄入工作,同時網格員對在日常巡查過程中發現的矛盾問題隱患和需要服務的事項及時處理。
  • 海南:力爭到2025年讓社工成城鄉社區「標配」
    我省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與人才激勵保障到2025年讓社工成城鄉社區「標配」本報海口10月29日訊 (記者劉操)10月29日下午,省新聞辦召開《關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與人才激勵保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
  • 做善念的導電體:「社工」讓社區更美好
    6、以省民政廳名義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的意見》(湘民發〔2016〕58號)240家機構:     全省現有民辦社工機構240家,從業人員1850人。3358個崗位:    全省社會工作專業崗位總量3358個,其中民政事業單位社會工作專業崗位1220個,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2138個。
  • 被稱為北鬥星的社工是何時來到中國的?了解近代中國社工的歷史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師,心理諮詢師考拉讀書會發起人,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著名漫畫家蔡志忠說過一句話:「我們都太在意我們有很多項目輸給很多人,其實我們應該關心我們有哪一項贏過全世界。」這句話我一直很喜歡。
  • 社區解難題,少不了我和你(社會治理在身邊)
    核心閱讀近年來,江蘇常州市為推進社區治理,創辦居民議事廳,街道、社區相關人員分別答疑解惑,並迅速提出解決方案;群眾自發成立「幫幫團」,下設問題收集團、法律援助團等,為社區居民提供各類服務;打造「全科社工」服務品牌,一位社工能為居民辦理多項業務。種種探索,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
  • 9年老社工趙偉:連接每一座「孤島」
    作為社區青年匯的專職社工,趙偉見證了這兩個素不相識的北漂青年,通過他們組織的聯誼活動,相識、戀愛、求婚並最終步入婚姻殿堂。「讓北漂青年融入城市,不再有漂泊孤獨之感」。這是趙偉和其他社工同事們初期的目標,隨著社會發展,社工服務也日漸多元化,並開始參與社會治理。
  • 城市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構邏輯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黨建、非公有制企業黨建、駐區單位黨建、兩新組織黨建、樓宇黨建、商圈黨建等黨組織建設風起雲湧,實現了黨組織的全覆蓋,為城市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構儲備了強力的「政治勢能」。[13]因此,在實現黨組織對多元治理主體的全覆蓋後,「區域化黨建」行動則成為多元治理主體和治理資源的有效整合機制,能夠推進治理主體的有機聯結。目前,全國多地都已探索建立了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的「區域化黨建」組織體系。
  • 社工(Social Worker)正式列入優先移民職業清單PMSOL
    社工(Social Worker)社工以往被視為「冷門專業」,然而在澳洲完善的社會福利體系裡,社工人員不可或缺,勞動力需求旺盛。社工專業長期具有「移民穩妥」「高薪」「就業前景好」等優勢,如今社工被加入PMSOL,更凸顯了職業的緊缺性。在澳洲,社工從事的職業方向包含兒童保護,幫助移民或難民、醫務社會工作者,政策倡導、社區發展等方面。
  • 2018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2018年度中國百名社工人物
    曾獲2008年「成都市抗震救災先進個人」(享受成都市市級勞動模範待遇)、2015年度全國「百名社工人物」等榮譽。 李敦良全面負責全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制定社會工作行業發制度,培育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機構,推動各領域社會工作實務項目實施。作為主要參與者完成郫都區成功申報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建設工作。
  • 廣東160名主治醫師集訓,將作為全科醫生講師帶教社區醫生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伍曉丹 韓羽柔三甲醫院為什麼要設立全科醫學科?全科醫學科就是什麼病都看?NO!「全科醫生不等於『全能醫生』。」11月27日,在廣東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全科專業普通師資培訓班上,珠江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牛紅心教授表示,三甲醫院全科醫學科一方面主要負責疾病早期與健康問題,以及常見病與多發病、合併多種疾病的患者;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承擔全科專業住培師資培訓、培養全科專業住院醫師,以及與社區進行雙向轉診。
  • 《2015年中國社區發展報告》發布
    《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深入推進,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完善,截至2015年底,全國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82%,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12.3%,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隊伍規模擴大,民辦社工機構達4600多家,開設社工崗位18萬個,持證社工20多萬人。
  • 每座城市,都該有一個萬科的「超級社區」 | 樓先生
    ,都該有一個萬科的『超級社區』啊。」還記得第一次去城東著名的80萬㎡TOD作客,滴滴司機臨時有事,便約好將我在樓盤圍牆邊放下。雖然近在眼前,但最後我還是繞著圍牆走了近800米,才找到小區入口。其實,杭州大部分樓盤都是這樣的「城市孤島」。它們往往在街邊佔據200米×300米的「大格子」,內部完全封閉,所有人只能繞道而行。
  • 社區微組織 發揮大能量
    ●社區黨委牽頭 街坊廣泛參與「一河兩岸靚村莊,同舟共濟共商量,哦……美麗鄉村得實現,有黨領導有今天……」11月底的西區隆昌社區六組廣場,不時傳出悠揚而有鄉味的鹹水歌。西區慈善公益服務中心社工李淑嫻告訴記者,街坊們的好心情是因為最近完成的微治理服務。
  • 全科醫學 美國模式在中國的前途
    在全科醫生規模方面,AAFP代表了全美全科醫生組織,約有近14萬成員,ACP則以內科醫師為主,亦包含很多全科醫生,成員有16萬多人,兩個最大的醫師組織構成了全美家庭全科的主要力量,為全美3億多民眾提供最重要的基本醫療保障與健康管理、健康促進服務。
  • 澳洲移民的新出路——社工專業
    讀社工專業啊!說到這,可能有的小夥伴會疑惑發問,我都花幾十萬出國讀書了,還讀社工專業,是為了之後當更專業的居委會大媽嗎?非也非也,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全面解析一下澳洲社工專業。什麼是社工專業?社會工作專業是以社會學、心理學等主幹學科為基礎,物業管理、醫學、法學等為輔助,以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為直接工作方法的學科。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全科醫生有了獨立評價體系
    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首部全科醫師管理辦法。▲全科醫生上門服務。打破全科醫師發展「短板」我國全科醫學起步晚,全科醫師短缺,全科醫師管理制度不健全。
  • 河南:把黨建貫穿城市發展全過程 讓城市更有「溫度」
    11月23日,說起黨建帶來的新變化,漯河市召陵區天橋街道灕江路社區棉麻龍泰小區的居民張大爺豎起了大拇指。  棉麻龍泰小區曾是個無主管單位、無物業管理、無人防物防的「三無樓院」,髒亂差現象嚴重。漯河市集中開展黨建引領「三無樓院」治理,組建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全市994個「三無樓院」裡的大事小事都有黨組織牽頭負責。
  • 北京市社區建設開放課堂首期開班 齊話社區安全
    (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北京1月30日電 (尹星雲)1月25日至26日,來自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澱區的20多名社區居委會黨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社工和社區安全專家匯聚在群山環抱的密雲區城市驛站,通過「圓桌論壇」的形式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課堂。大家圍圓桌而坐,然而課堂上卻沒有講臺、沒有PPT、甚至沒有看到講師,有的是大家各抒己見,直抒胸臆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