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 D小講堂 | 免疫沉澱實驗2大誤區

2021-01-18 賽默飛生命科學
免疫沉澱,簡稱IP,其實本質上也是一種抗原-抗體反應,將需要分離的蛋白樣本作為抗原,加入特異性抗體形成複合物,再加入載體進行純化。


免疫沉澱最早採用放射性物質標記,此後普遍使用的是瓊脂糖固相離心法,導致大家對免疫沉澱實驗產生很多固有印象。


今天的小講堂,小編就要打破固有印象,為大家講解免疫沉澱中的2大誤區。


誤區1:背景不可能避免?


免疫沉澱實驗中的背景產生主要有2個原因:

● 當使用瓊脂糖固相分離時,每次離心之後移除washing buffer時,可能會留下一部分含有雜質蛋白的buffer,導致背景升高。

● 瓊指糖固相介質為海綿狀,會有一些雜質蛋白留在介質空隙,導致背景升高



Dynabeads磁珠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 通過磁力架吸附住磁珠,可以幫你完全去除buffer,顯著降低背景。

● Dynabeads磁珠表面光滑,避免雜質蛋白殘留。



誤區2:必須進行預清洗?


免疫沉澱實驗中,總有雜質蛋白會非特異性地連接到瓊脂糖固相上,出現假陽性。為去除這種非特異性結合蛋白,通常會對樣本進行預清洗。

1.不加任何抗體,先在樣本中添加瓊脂糖固相。雜質蛋白會非特異性地連接到瓊脂糖固相上,在移除瓊脂糖固相的同時被去除。


2.再加入抗體和瓊脂糖固相,此時不會有非特異性蛋白結合在瓊脂糖固相上。



Dynabeads磁珠可以幫你節省時間和成本!


第一步添加抗體,

第二步添加磁珠,

第三步洗脫。

Dynabeads磁珠能極大降低非特異性蛋白的結合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發表文章,都使用磁珠法進行免疫沉澱。與使用傳統瓊脂糖或其他瓊脂糖樹脂進行目標蛋白捕獲相比,磁珠法已成為免疫沉澱的金標準。


 

低背景——幾乎沒有非特異性結合,無需預純化即可獲得高純度蛋白質產量

高重現性——均一磁珠可確保高度一致結果

高靈敏性——(可)用於低豐度蛋白的敏感型應用,如ChIP和IP

快速簡單——可在40分鐘內完成,無需離心和預純化步驟 

節省抗體——所有結合均發生於磁珠光滑的外表面,可節約珍貴抗體,經濟有效

靈活——產品覆蓋IP、Co-IP、pull-down和ChIP分析;適用於手動和自動化方案

可實現免疫沉澱自動化——搭配Thermo Scientific KingFisher 平臺支持免疫沉澱自動化


心動了麼?Dynabeads磁力風暴促銷正在進行中!還有磁珠+磁力架新手套裝!快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吧!


相關焦點

  • 免疫共沉澱實驗怎麼做?
    那麼CO-IP實驗怎麼做呢?瓊脂糖珠採用離心的方法進行收集,磁珠方法利用磁力架進行吸附收集,磁珠方法對整個複合物機械損傷小,且方便快捷,越來越受到廣大科研愛好者的歡迎。此時已經拿到了目標蛋白,最後需要進行目標蛋白的分析:
  • 免疫沉澱概述
    科研中我們涉及到的免疫沉澱實驗通常指:免疫共沉澱(Co-IP)、RIP、Chip等等,下面將幾種實驗簡單概述一下。
  • 免疫沉澱實驗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免疫共沉澱(Co-Immunoprecipitation)是以抗體和抗原之間的專一性作用為基礎的用於研究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經典方法。是確定兩種蛋白質在完整細胞內生理性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當用預先固化在Argarose Beads上的蛋白質A的抗體免疫沉澱A蛋白,那麼與A蛋白在體內結合的蛋白質B也能一起沉澱下來。再通過蛋白變性分離,對B蛋白進行檢測,進而證明兩者間的相互作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目的蛋白是在細胞內與興趣蛋白天然結合的,符合體內實際情況,得到的結果可信度高。
  • 【實驗貼士】免疫共沉澱?這些坑你有沒有掉過
    其實也就是免疫共沉澱啦。免疫共沉澱又是什麼東東。。。Co-Immunoprecipitation免疫共沉澱免疫共沉澱是研究蛋白-蛋白間相互作用的經典方法,常被用於鑑定特定蛋白複合物的中未知蛋白組分,其一般操作流程如下圖。
  • 免疫共沉澱
    最近小編一直在做免疫共沉澱實驗(IP),於是就趁熱打鐵,跟幫友們介紹介紹:  這個實驗可是不能用普通的細胞總蛋白提取試劑,因為細胞要在非變性條件下被裂解,這樣的話,完整細胞內存在的許多蛋白質-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了下來。
  • 乾貨:染色質免疫沉澱(ChIP)實驗指南及技術總結
    18、每管加入10ul 0.5M EDTA, 20ul 1M Tris.HCl(PH 6.5),2ul 10mg/ml 蛋白酶K。45度處理2h。19、DNA-片段的回收―――omega膠回收試劑盒。最終的樣品溶於100ul ddH2O。
  • 染色質免疫共沉澱(ChIP)技術
    3.2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測序(ChIP-SEQ )為了在基因組範圍內重新發現轉錄因子的結合位點,需進一步確定染色質免疫共沉澱實驗得到的DNA樣品的序列。其序列可以通過直接測序確定,這種方法稱為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測序(ChIP-SEQ)。
  • (技術貼)染色質免疫沉澱(ChIP)實驗10大問題解答
    ChIP實驗中超聲的優化一般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1  不建議重複已發表的剪切方案而不進行優化。當儀器不同於文獻中所使用的儀器時,尤其如此。2 目前有各種超聲破碎儀器,水浴和基於探頭的。在使用基於探頭的超聲破碎儀時,選擇一個適用於您的樣品體積的探頭。
  • 染色質免疫共沉澱(ChIP)原理及注意事項 | 實驗外包
    染色質免疫共沉澱(ChIP)作為目前為止唯一的研究體內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實驗方法,深得人心。很多人都希望接觸和掌握此實驗技術,希望從組蛋白修飾、轉錄調控、凋亡等角度深入研究病變機制,進而開發相應的藥物。總之,ChIP是一個有效且重要的實驗技術。下面就來聊聊它。
  • 鐘鼎生物免疫共沉澱(Co-IP實驗)技術服務案例
    1、實驗設計用預先固化在argarose beads上的Protein A的抗體免疫沉澱A蛋白,與A蛋白在體內結合的蛋白質B也能一起沉澱下來。再通過蛋白變性分離,對B蛋白進行檢測,進而證明兩者間的相互作用。
  • 蛋白質與DNA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染色質免疫沉澱技術(ChIP)
    目前體外診斷技術主要是在體外實驗中研究各種生物大分子如DNA、酶、抗原抗體等的功能和特性,雖然可以用生物緩衝液及各種輔助試劑模擬體內環境,但這並不能完全反應生命體或者活體細胞內的真實情況。在這個方向上,染色質免疫沉澱技術ChIP則取得了突破。
  • 免疫(共)沉澱產品推介
    免疫(共)沉澱技術在生物學研究領域特別是分子機制研究方面應用廣泛,其主要涉及到抗原抗體特異性相互作用以及對抗體實現有效捕獲。在抗體捕獲方面,GE 擁有多種形式及多種結合原理的瓊脂糖凝膠珠,實現對抗體的高效捕獲,基本涵蓋了用戶對於免疫(共)沉澱實驗的各方面需要。這裡為大家總結一下我們的免疫(共)沉澱產品的特點和種類。
  • 實驗專欄丨攻克「免疫共沉澱」,沒點兒套路怎麼行?(一)
    當裂解液中加入蛋白質A的特定抗體,免疫沉澱A蛋白,那麼與A蛋白在體內結合的蛋白質B也能一起沉澱下來。經過洗脫後收集免疫複合物 ,再通過蛋白變性分離,對B蛋白進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檢測,進而證明兩者間的相互作用。抗體可以選擇多克隆抗體和單克隆抗體,各有優點和缺點。多抗與抗原有較高的親和性,多抗的多個結合位點可 以有助於形成穩定的抗原,抗體蛋白複合物 。
  • 免疫沉澱(IP)的常見問題及解答
    用於一般免染的抗體是否都可以用作免疫沉澱實驗? 答:抗體的性質對免疫沉澱實驗影響很大。抗體不同,和抗原以及Protein G或Protein A的結合能力也就不同。所以一般免染能結合的抗體未必能用於IP反應。一般來說,多抗是沉澱反應最好的選擇。另外,純化的單抗、腹水和雜交瘤上清液也可用於免疫沉澱。2.
  • 免疫共沉澱原理及其操作步驟
    1.實驗原理:免疫共沉澱(Co- Immunoprecipitation, Co-IP)是利用抗原和抗體的特異性結合以及細菌的
  •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免疫共沉澱技術(Co-IP)
    Co-IP(免疫共沉澱,co-inmunoprecipitation)是經典的利用抗體從樣品中捕獲靶蛋白及其互作蛋白、複合體的一項技術,能夠特異性富集所研究的目的蛋白。由於過程中採用了非變性條件,保留了互作及複合體的細胞內狀態。
  • 免疫沉澱如何規避輕重鏈幹擾?
    免疫沉澱 (Immunoprecipitation,IP) 是利用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純化富集目的蛋白的一種方法。在免疫沉澱實驗後的WB驗證環節中,當使用常規的 Anti-IgG (H+L) 酶標二抗時,通常會出現對應免疫沉澱一抗變性後產生的重鏈(50kDa)和輕鏈(25kDa)兩條帶。如果檢測的目的蛋白分子量在此附近時,就會受到這兩條帶的幹擾。如何避免IP檢測過程中的重、輕鏈幹擾?
  • 就是這麼拽——染色質免疫共沉澱!
    染色質免疫共沉澱(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原理  值得注意的是,它是目前唯一研究體內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方法。在生理狀態下,把細胞內的DNA與蛋白質交聯在一起,通過超聲或酶處理將染色質切為小片段後,利用抗原抗體的特異性識別反應, 將與目的蛋白相結合的DNA片段沉澱下來,以富集存在組蛋白修飾或者轉錄調控的DNA片段,再通過多種下遊檢測技術(定量PCR、基因晶片、測序等)來檢測此富集片段的DNA序列。
  • 免疫共沉澱 簡介
    免疫共沉澱 簡介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2-10 21:06 蛋白質間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免疫共沉澱1.用磷酸鹽緩衝液洗30塊10 cm培養板上的適宜細胞。
  • 腫瘤免疫治療之誤區知多少
    這麼大的腫瘤,顯然開不了刀了,怎麼辦呢?他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上網查了各種資料,決定用最新的 「免疫治療」。他和我說,他查資料總結的經驗是:免疫治療 「沒副作用,效果還好」。於是,就在當地打了兩針 「PD~1」 抗體針。